查看原文
其他

留给武汉“封城”的时间不多了,重点是如何“开城”​!

全球博弈 2020-02-21

全球博弈(quanqiuboyi)——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解读,8000万人订阅的超级微信大号。不关注时事,你将会被这个世界抛弃,点击标题下蓝字“全球博弈”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时事解读。


疫情来袭,武汉封城。在和平时代,如此大规模的封城举措并无先例。疫情进入新的阶段,各地新增病例还在增加,预期的拐点还未到来,已经蔓延全国的疫情需要我们郑重地面对。

12310时起,武汉进入“封城”阶段

 

应该说,武汉当时果断封城,安抚了当时蔓延全国的恐慌情绪。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疫情蔓延。但确实也是“史无前例”,很多问题和困难,不是当时所能预估的。

 

如今,封城后的困难局面,很让国人牵挂。是否应提前解封,也已经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始料未及的困难

 

一座人口千万以上的超大城市采取封城措施,显然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封城后的困难局面也超过了想象。

 

尤其是医疗救治上,困难很大。最近湖北红十字会和武汉红十字会都被舆论批评,各地捐赠的医疗防护用品的分配情况混乱,一线医护人员的防护物资严重短缺。

网传 武汉红十字会一处仓库现场

 

公众关注的是分配不合理,不只是关注背后是否存在“黑幕”,到底有没有可以今后查证。但是,无论是不是存在“黑幕”,红会都不可能及时处理那么多物资。武汉做不到,其他地方也做不到。把红会的人都累死也做不到的。

 

城市正常运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政府只是其中之一,大量满足市民日常基本需要的工作要靠商业系统的支撑。进入封城模式后,这些基础运作很多都转移到了政府各部门,再加上疫情防控新增的工作,真是压力山大。

 

红会分配物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封城中的武汉遭遇的现实困难也超乎想象。医院人满为患,急需治疗的危重疾病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癌症患者、血栓患者、临盆孕妇……都是一刻不得耽误的。机动车不能通行,救护车辆又严重短缺,让人特别忧心:这些病人该怎么办?

123日下午,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诊室门口,走廊里不少人正在输液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确实需要高度重视,但是九百万留在武汉的市民并非百病不生。无论是被劝回家“居家隔离”的疑似病患、还是得不到及时治疗的“普通肺炎”,还有堵在医院诊室外的危重病人,都是人命关天。

 

城市里有那么多商场、有那么多道路、交通、学校等等的设施、机构,都是有其功能的。义务教育怎么继续,大爷大妈们总不能把做家务代替身体锻炼,人们的休闲娱乐不能总是白天看电视、晚上数星星。封城不能封闭正常的城市生活,长时间地“家里蹲”并不符合正常人的习惯。

 

把这些都停掉了,政府能够全部替代吗?显然不可能。

127日,武汉市长周先旺接受专访时表示,一个超千万人口的城市,采取封城、在人类史上是从没有过的。

 

解封要慎重地分步骤进行

 

现阶段,武汉面临的问题不是要不要解封,而是怎么解封。一直封下去显然不可能,但是骤然全开也不现实。合理的方式是设定科学标准,先内后外、由近及远、分步骤、有条件地慎重开放。

 

必须强调的是,武汉的解封不应该机械地时间设限,而是应该设置合理的技术标准,与加大力度隔离、治疗相结合,逐步开放。

 

解封的步骤首先是强化隔离措施、加大收治力度。武汉封城后,一些被安排居家隔离的病人,生活居住环境很差,让人揪心、忧心。这个课一定要补。加大收治力度,既是安定市民情绪、解决隔离医治困难的必要措施,也是逐步实施解封的必要条件。

 

其次,强化社区管理、网格化管理。现阶段市民的防控意识已经得到了加强,“能不出门就不出门”的自我隔离是到位的,再辅以深入到基层社区管理,在一定范围内恢复正常的公共生活是可以的。这可以参考SARS疫情中的北京,以及这次受到疫情波及后的上海。

 

其三,武汉的疫情如果得到基本控制,那么根据各区域的疫情情况,可以先近后远次序渐次开放。集中隔离落实到位后,市内的公共交通应该渐次开放,市民正常出行逐步恢复。支离破碎的公共交通体系,为市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从城市生活正常化的角度考虑也不能长期关闭。以此为起点,才能考虑安全区域内的市民在必要情况下的出市域活动。继而结合全国疫情的状况,逐步走向全面解封。

126日,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回应何时解封

 

除了上述步骤外,提高武汉政府信息发布的公信力尤为关键。当前情况下,要取信于民,重建政府信息的公信力。否则“好消息没人信、坏消息到处传”的情况下,解封措施会引发外界恐慌。今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焦点都在武汉,这一点非常必要。

 

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托底结合,为武汉市民纾困

 

逐步解封的同时,要加强市场力量的支持。九百万在城人口的生活保障,慈善、行政调拨物资只能作为补充,主要还是依靠市场机制。武汉的对外经济联系不能断,市场机制不能乱,要吸引大量资源进入武汉市场。

 

政府应该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思路,做好对商业渠道的扶持和保障。要鼓励和保护商业机构的运作,积极对外联系增加商品供给,而不是消极地价格管制。

 

这种特殊情况下,出现物价上涨并非意外。以口罩供应为例,控制名义价格非常容易,结果是有价无货也是枉然。搞政府配发也不能没有货源,靠慈善渠道能力也很有限。因此,即便是政府采购,也要随行就市,以增加全国物资进入武汉市场的动力。物资供应不充足更不能取消市场机制,武汉不能成为全国市场中的孤岛。

 

政府分配只能是针对生活困难人群、医疗一线的重点实施,行政系统能把这个做好就很不错了。

21日直升机紧急调运防疫物资至武汉

 

当然,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不等于政府就可以不管了。只是管的思路要变,政府职能定位要从管制转到保障和服务。政府的政策措施也要及时到位。对企业、个人大幅减税费是必要的,这类措施要早出台、力度要大,并延续到疫情结束后,以对冲企业经营成本增加和个人家庭支出的增加。必要时采取商品补贴、市民补助等托底措施也是必须的。

 

一定要保企业和保个人并重,两者其实是相通的,保不住企业也就保不住市民的正常生活。

 

著名餐饮企业西贝前几天公开告急,引发了舆论关注,对武汉当下的经济工作更有启发。“工资照发”的政策把疫情造成的社会成本全部转嫁给企业,如果现在的封城状态继续下去,企业倒贴工资能维持多久?餐饮企业的人工成本还只占总成本20%-30%,部分高新制造业、IT产业的人工成本可以高达50%以上。

 

休克的城市经济正在让这些企业陷入窒息。经历疫情的打击,武汉经济上受了内伤,现在一定要想办法给广大中小企业留下一点生机,才有未来疗伤的机会。抓紧时间恢复部分正常城市生活,纾解企业困难,是维持城市经济活力的重要课题,政府是要拿出办法来的。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制造业中心,在疫情防控的资金和物资保障方面,我们没有理由悲观。


思考者还在阅读

印尼海军拒绝进攻指令, 司令甩出一叠卫星照: 大批鹰击12导弹林立!

美国军机在阿富汗坠落, 中情局乘员全毙命, 美国为什么不愿承认被击落?

熬夜写文章,朋友们记得在右下角点下【在看】以示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