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妙生大和尚:13岁萌生出家之意,19岁舍道入佛,26岁成为名刹住持,他这一生,为佛而生!

2018-01-12 佛缘



一日,五台山安静祥和的普化寺,

突然传来一阵声音。

走近一看,

原来是平日里和蔼慈悲的妙生大和尚,

在批评寺里的几位僧人。

和尚质问道:

“客人来寺里,想喝口热水怎么办?”

僧人们低头不语,

面露难色,心生惭愧。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寺院的迎宾室外有个保温水桶,

专为十方信众和广大游客提供方便,

希望他们在口渴的时候,能有口热水喝。

但是,妙生大和尚发现水桶竟空空如也,

便将寺里的僧人们好一顿训。

妙生大和尚就是这样一位亲力亲为、心系众生的师父。

他希望每一个来到普化寺的人,

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普化寺位于台怀镇清水河畔,

背靠仰天大佛,环境清幽怡人。

进入普化寺的每一个人,

都会看到一位热情的大和尚,

不论你是什么身份,

他都会将你请到迎宾室,

为你倒杯热茶,

与你畅谈佛法与人生。

原来他就是这个寺院的住持

妙生大和尚。

1964年盛夏,妙生法师出生在山西长治武乡的一个普通家庭里,

父母为他取名为郝兰生。

兰生的童年,与普通孩子并无差异,在山野间奔跑,在田地里劳作,在学校里读书。

与其他人唯一的不同,

也许是他年纪轻轻便有出家之心。

他的这种心思与母亲密切相关,

兰生的母亲一生奉道,曾入山中拜师隐修。

他从小勤于静思,

8、9岁的时候,他就经常会问大人一些有关生死的问题,

每次看到别人家举行葬礼,他都非常难过。

所以他经常想,如果能脱了凡胎,成为仙人,是不是就可以了脱生死烦恼?

13岁的时候,他的内心愈发坚定,

他告诉自己:“我13岁到20岁,一定要出家!”

被问到当时的他想拜入道家,还是想遁入佛门时,

妙生大和尚笑道:“当然是道家,当时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佛。”

虽然13岁的他已经有了入道的坚定信念,

但因缘未契,

当时他想拜入的一位师父,

由于某种原因,蒙冤入狱。

这个信念只能默默的藏在他的心里,

除了他和他的母亲,没人知道他的这种想法。

就在兰生17岁,读高一的时候,

突然听说那位师父平反出狱了。

那一刻,他知道,因缘成熟了。

傍晚,他悄悄的卷起铺盖行李,

离开学校,回到家,告诉母亲:“我要出家入道。”

母亲一听,十分欣喜,

出家入道可以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百利而无一害。

于是,母亲为他收拾好行李,

亲自将他送到山上去拜师。

拜师后,他天天静坐练功、开垦荒地,

没有了尘世的喧嚣,他的心中达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他本以为,这辈子就要这样度过了,

直到有天,父亲上山了。

父亲叹气道:“孩子大了,

如果他想出家,那就由他吧!”

长老听出了父亲的言外之意,

其实他并不希望兰生出家,

于是,长老奉劝兰生:“你还是不要出家了吧。”

倔强的兰生心有不甘,他不愿意回家,

他知道,他这一生,注定和普通人不一样。

经历了种种磨难后,

他终于又找到一个长老,愿意把他带在身边,助他修行。

入道隐修的这段时间,

他19岁了,在这一年,他的人生发生了一个巨大的转变。

他遇到了一位僧人——空法老和尚。

好学的兰生拿出自己读的道家经典,

想让老和尚指点指点他。

结果,老和尚看了书以后说:

这不是真正的佛经,

佛教的经典开头都有“如是我闻”四字。

说罢,他从自己黄色的帆布包里翻出了一本《阿弥陀佛白话解释》,

并对他讲了佛教的微妙法门,

看到经书后,兰生欣喜若狂,如获至宝。

读罢佛经,他“茅塞顿开”,决定改弦易张,舍道入佛。

1982年的秋天,兰生来到五台山普化寺,

于藏明老和尚的座下,剃度出家,法名妙生,字号宝住。

▲24岁的妙生法师

“师父就像我的亲生父母”

出家后,

妙生法师先是做藏明老和尚的侍者,

白天跟随老和尚,或出坡劳动,农禅并重;

或搬砖挑土,修建殿堂。

晚上或打坐念佛,或学习经藏。

每每回忆起师父妙生法师都非常感恩,

他说:“师父特别慈悲,就像我的亲生父母一样,对我特别好。”

▲妙生法师与上藏下明老和尚

“1985年,我生了场重病,身体十分虚弱。

当时,我特别想吃家乡的玉米面煮饼,那个汤最好喝!

师父听说后,

专程去杨柏峪化缘了一小袋玉米面,给我做了家乡的玉米面煮饼,”

说着说着,妙生大和尚眼眶里满含泪水,哽咽的说不出话来了,

▲上藏下明老和尚

几分钟后,他揉了揉泛红的眼睛,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接着讲道:“我师父做过的很多事,都能让人们感受到他的慈悲喜舍。”

1981年,藏明老和尚来到普化寺,创办了念佛堂,倡导净土宗念佛法门。

1983年,他成立了一个“正骨医疗所”,为人们免费看病。

与此同时,还设立了“佛经流通处”。

1984年,恢复修缮了三佛殿,

那时候,如果前来看病的人经济条件好一点的话,可以帮助修建寺庙,为自己积累功德。

现在普化寺三佛殿里的18罗汉像,

便是当时众人功德成就的。

1983年——1985年,为了结万人缘,

藏明老和尚专程买了糖块,

给前来普化寺的善男信女每人两块糖,

他希望人们能够吃上来自文殊菩萨的“智慧之糖”。

1985年,藏明老和尚看到前来朝拜的信众越来越多,

便专程在寺院里放置了一个保温水桶,方便大众,

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

所以,文章开头中,

妙生大和尚在看到水桶空了以后,才会如此生气。

▲妙生法师与上藏下明老和尚

1990年,74岁的藏明老和尚将普化寺住持之位传给妙生大和尚,

当时的妙生法师年纪尚轻,生怕自己做不好,

师父给他说了一句话:“有我在,你不要怕。”

这句话就像是一针强心剂,

给了他无限的勇气与动力。

藏明老和尚就是这样一位慈悲的师父,

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妙生法师,

如何关爱人民群众,

怎样才能广结人缘,

什么才是真正的菩萨精神。

同样,妙生大和尚也在身体力行的告诉自己的徒弟:

如何自利利他,自觉觉他。

“未成佛道 先结人缘”

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最难。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真正与佛有缘的人,

哪怕走过千山万水,历经万般磨难,

也会披上袈裟,报佛恩,

妙生大和尚便是这样的一个人。

毫不夸张的说,他这一生,为佛而生!

正是因为受到了藏明老和尚的影响,

妙生一直把利益众生放在第一位,

他说:“我有一个座右铭:

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

▲1987年妙生法师和正果老和尚合影,

1987年到1988年,妙生法师在江西庐山东林寺(净土宗祖庭)担任维那.

其实,早在担任普化寺住持前,

他便有了这个慈悲喜舍的心。

为了让广大信众、游客在寺庙里吃素食,

体味佛教的慈悲喜舍,

1985年,普化寺开设了五台山寺院中第一家素食馆——“清凉素斋馆”。

如今,普化寺的素斋馆非常有名,

来五台山的游客都想尝尝这里的饭菜,

这里经常座无虚席,

有时候前来吃饭的人,排队都排到了门外!

▲普化寺的清凉素斋馆

1990年,妙生法师接任普化寺住持。

从那之后,他的心更加清澈,他觉得众生都是未来佛、山川河流皆是佛的化现,

因缘巧合下,他发现了传说中的仰天大佛。

▲五台圣境 仰天大佛

原来,从1990年开始,妙生法师就一直发心重修唐代古寺遗址灵峰寺,

但这个心愿一直没有实现。

1996年6月14日(农历四月二十九),为了筹划重修灵峰寺之事,

他登临灵峰寺遗址,

勘望仅存的古洲和尚“舍利塔”。

他拜过塔后,转身环顾四周,

当他看到普化寺时,心中顿时一惊:

普化寺背倚的山峰,

好似传说中仰看天空的释迦牟尼佛卧像。

他仔细一看,只见仰天大佛:

历历旋螺发,长长眼睫毛,

天庭饱满,地阁方圆,

鼻隆唇丰,体态修长,

双臂安置胸前,结释迦定印,

身披绿装,形象逼真,

浑然天成,极为壮观。

▲妙生大和尚与仰天大佛

以此因缘,妙生法师于1998年重修灵峰寺时,

建成“五方文殊阁、万人拜佛台”,

供信众瞻礼浑然天成的仰天大佛。

如今,这尊仰天大佛既是文殊道场的一大灵迹,

也是五台山旅游胜地的一大奇景。

▲灵峰寺始建于唐代,现在是普化寺的下院。

妙生法师说:“为了不让佛祖他老人家风吹日晒,

2000年,我们专门把普化寺的玉皇阁改建成为卧佛殿。”

▲卧佛殿

现在,卧佛殿中躺有一尊长5.5m,重达3000多斤的铜质贴金卧佛像,

佛像面容秀美,卧姿舒适安详。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转眼间,时间像一匹飞驰的骏马,

从我们的身边飞逝而去。

时间是残忍的,但也是公平的,

你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会留下痕迹。

▲2017年夏,妙生大和尚与美国法星法师(左二)等合影留念

终于,在妙生大和尚的努力下,

普化寺成为一个禅净双修、名声日隆、香火鼎盛、殿堂精美的佛教清净道场,

吸引着众多香客、游人前来膜拜。

多年来,妙生大和尚广结人缘,

现在在他座下出家的弟子约有200余人,

而在他座下皈依的居士早已上万。

他感叹道:

“我非常感谢师父对我的教导,是他告诉我:

未成佛道,先结人缘!”


学佛数年,遇见过无数迷茫的人,也曾为诸多迷茫中的人找到方向与目标,现致力于用佛法为有缘人答疑解惑,指引方向。


烦恼在心中久了,便会成疾。宛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越来越压抑。

何不向师兄诉说,为你答疑解惑,知因晓果

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添加师兄,佛法指路:(长按二维码添加)

尘世修心

放下过往世事皆因果,因缘会遇时查看

感恩相遇每一段邂逅,都是命中注定查看

睡前原谅一切每晚5分钟,一起修心查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