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持戒 最好的修行

2016-01-12 佛缘

佛 缘

「最受欢迎的传统文化及热门公号 强烈推荐 」

国学智慧 | 阅读经典 | 悟道 | 情绪控制 | 创业哲学| 婚姻幸福






居士:弟子没有受戒前尽量按照五戒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受戒以后感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种心态是不是不好,会影响修学吗?该以何种态度来持戒更圆融一些呢?




法师:首先,能够去受戒,就表明你有道心了。受戒的目的是什么?佛陀制戒的本怀是为道制戒,是求证菩提佛道来制戒的。






  戒的种类有在家居士的戒,有出家五众的戒。无论是出家在家的戒,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是针对我们的烦恼而施设的。

 


烦恼是病,戒法就是药。我们的心就像野牛,就像烈马,就像狂象。如果没有约束,它就会到处狂奔,践踏苗稼。所以戒就是一根缰绳,来拴住这个野牛的牛鼻,当它要跑的时候就要及时地拽过来。



  戒是对治我们贪瞋痴三毒烦恼的。杀盗淫妄酒是最重的烦恼,是最遮蔽佛性的,所以要用戒的缰绳把这想犯杀盗淫妄的恶的心理倾向阻断。


  所以我们一定要去受戒。有的人说,我学佛,只受三皈,不受五戒,但自持五戒,行不行?


  固然想去受持比不受持要好,但要真修行,还是一定要经过受戒的仪规。请一位法师在佛前证明,进行一套授受的仪规,这就是羯磨法。


  通过授受仪规之戒的传授,让你在自心里生起一种止恶防非的功能,这种功能就叫无作戒体。


  获得这种戒体后,当财色名食睡这些诱惑的境界现前时,无作戒体就发挥作用了。他就会马上对这个境提醒自己。所受的戒相,由此生起戒行,就会产生一种戒的对治力量,能使我们面对诱惑如如不动,身口七支不违犯戒法。


  受戒之后如履薄冰,这是好现象。要增强自己的持戒意识,要把持戒上升到比生命更高的程度。何以故呢?我们这一期业力感召的虚妄的身体,迟早是要死亡的。我们不能为了这个身体的舒适、享乐去破戒。因为破戒损害的不是肉体,而是法身慧命。


  破了杀盗淫妄这四条根本戒,那下三恶道是毫无疑问的,一堕三恶道就万劫难复了。所以,对一个真修行人来说,宁可守戒而死,不可破戒而生!


  要把持戒提升到超越生命价值的高度——舍生取义、杀身取仁。这个身体和我们所受的戒法,如果在非常冲突的状态当中,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取仁、取戒,而不要取虚幻的身体。


  这个价值判断能加固我们的持戒意识,能够令自己在与百万魔军对峙的过程中,以强大的力量压倒魔的力量。


你不要去学圆融啊!持戒有时候就是很严谨的,规规矩矩的,来不得一点欺骗的。因为佛的戒律当中,说是不是犯戒,不仅要从行为上去判断,更多的是要从动机上去判断,就是念头。如起了一念的杀心,就算没有付诸行动,但这一念杀心都会有因果的。如果再加上行为,那就构成了犯根本罪的条件。




  所以持戒要严谨,不要说受了五戒,乃至于对喝酒我都要圆融:啊,没有关系,如果喝酒不醉,我可以喝,为了养生、为了长寿喝一点没关系,应酬喝一点酒没关系。这些所谓的圆融对于真正修道的人是不可以的。


  我们要听佛的话,酒是无明药,酒是毒水,你就是用小草沾了一点点酒放在口里都是不许可的,更何况是喝一杯、多杯。不要学这个圆融。


  


如果把学佛当作开玩笑,游戏人生,去圆融,就圆融到三恶道去了。不能持就不要受,受了就一定要去持!这些我们都要好好地去认清楚,尤其对一个念佛行人,一定要持戒。持戒念佛才能够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成办净业。





大家都在看


佛说:一切因缘而起,因念而生。

把自己究竟是谁完全看得一清二楚,这才叫做认出了心的真正本质

人有千算 天则一算

无尽因缘

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缘深多聚聚,缘浅随它去

半寸留给昨天,半寸守住今天


微信号:Vipp8668 动动你可爱的小手扫一扫就可以关注:佛缘


佛 缘

(首个自媒体原创平台)右下角发表评论哦

佛法| 智慧| 高僧大德| 唤醒 | 功德

灵魂 | 因果 | 善男女| 人生 | 般若 | 观照 | 轮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