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 此内容因言论自由合法查看
文章于 2016年8月21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连云港“反核废料“事件始末 [ 附:谁是下一个街头 ]

2016-08-08 不能不知道

不能不知道 ID:bnbzdao

那些走上街头的人们,愤怒的背后是对家园最深刻的爱,无论什么样的项目能够给当地带来怎样的好处,民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都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障。程序正义尚未展开就已失败,这或许是这次连云港事件留下的深刻教训。


这回是连云港,

谁是下一个街头

许亿/文


连云港靠盐城很近,但连云港这两天发生的事情,我基本一无所知。


直到连云港一位朋友发消息给我,传来若干发生在连云港街头的视频。我才大致了解到关于这几天连云港市民抗议建设核循环厂的事情。视频中全是暴力,这些年其实有些司空见惯的暴力。那种起初看完让你感受到绝望的暴力。那种现在看完绝望到麻木的暴力。


他也许希望我能帮他发布出来。抱歉我没有如此打算。


他说,这是靠他家十几公里的事情。所以不能不管。


这个奥运会的夜晚。相信很多连云港人过的很煎熬。


至于,要不要建设核废料厂。我觉得首先是个科学问题。其次,这攸关民意。但问题是,我们相信科学,但却不相信还有什么可以代表科学的权威。而政府的决策,往往不是那么计较民意。或者说民意,上意,乃至利益三者排列的话。前者往往是最后者。


但这些可以通过协商解决的问题。最终统统诉求于街头的抗议和暴力。这是如今社会问题已经很难绕过的顽疾。最后最叫人痛惜的是,经过一场激烈的街头抗争以后。问题往往以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恢复到原状——原本想做的,大都现在承诺不做了,轻率到叫人心冷。


但官府拳脚相加的印象,却被完整的记住在市民的心中。你再去抚慰群众,都统统变成屁话。所以这种事情,显得毫无必要。但激发出社会巨大的敌视政/府的心理。


让人感觉,是以唯恐天下不乱的心态维稳。


我现在其实很不愿意关心时事,因为这些东西都是无解的。无解,而且是一直重复的状态——我都忘了上个城市的街头抗议是哪里,所以我一点也不好奇下一个街头会在哪个城市。主政长官们,都是那么健忘。亦或者,他在不得不的前提下,刻意选择性忽视。比如明明油库中不要玩火,但烟瘾上来了,他就非要吸根烟一样。


越是毫无必要!


越是偏要!


我还是觉得核废料厂有个缜密的论证的问题,然后应该开放给市民去讨论。对了,你至少得说明一下,做这个厂有什么好处吧。不是你政府全拿的那种好处。是你打算拿什么来给市民分享利益。


至少,也要多做宣讲。


比如我,就不知道如何确保核废料厂的安全。以及核废料厂究竟是个什么玩意!


我同样也不相信,群众会是理性的。权威的信息发布源在日渐分崩离析,很多东西,有庸人自扰的成分,但民众就是选择不信任。


所以与其说是民意的集合,不如说是恐慌的蔓延。这时候作为政/府,不能解决恐慌的问题,只通过街头的暴力驱赶,就自以为是可以吓住群众。


恐慌也会就此转化。


转化为绝望的愤怒。


以暴易暴也就成为了选项。


这对谁来说都不是好事。但有些官员,是不惧怕身后的洪水滔天。




当然,几段视频,也不能说明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不在现场,也不想断言什么。


既然要利用核电,那就必然要承担核电的后果。但问题是,这种后果,难道不是那些享受到成果却独善其身的地方出来买单吗?中国很多事情,也确实出在严重的不公上面。大城市虹吸中小城市的资源,精华。而中小城市却为大城市的繁荣承担污染,资源枯竭的后果。


最后,大城市吃干抹净。一点渣渣也不肯留下。


最后希望连云港的人们保重,尤其注意自己的安全。也许这时候,广场上,早就人散了。但那个问题,犹如一个流窜的病菌,依旧伺机扩散。


最终狼藉一片,唯见谣言和打手盛行。


来自博客中国螺蛳中字句



[ 防失联,可关注凭海观潮公众号 ]



连云港“反核废料“事件始末

核电观察编辑部 


8月6日深夜,上万连云港市民走上街头,反对一个“莫须有”的威胁:中法合作的核循环项目。在这里,不负责任的媒体,愤怒的民众,沉默的央企和反应滞后的政府先后亮相。



哗众取宠的媒体典型肖像



此次引发争议的源头是一条普通的新闻:7月26日,国防科工局副局长王毅韧在中核副总杨长利的陪同下赴连云港调研中法合作核循环项目拟选厂址。7月27日,中核集团微信曾经推送该新闻,目前已经删除。其他一些网站与子公司也转载了该新闻,来源标为中核集团。



自媒体中国核网当日根据此条新闻以“编者按”的形式揣测此项目将落户连云港,并以此制作标题。中国核能8月6日继续原样复制了上述消息,并加上了更具引导性的标题,继续暗示项目将落户连云港。而原标题中的“中法合作核循环项目”,在自媒体推送中变为了“核废料后处理大厂”。



此后,事件迅速发酵,截至当下,两文阅读人数累计超过10万人,并迅速在社交媒体扩散,可以说是此次连云港大规模反核废料集会的源头。


事实上,核循环项目中法双方已经谈判多年,由于合同金额高昂、涉及技术复杂等原因,至今未能谈妥。它要真正落地前提条件至少包括:与法方在谈妥所有的技术和商务条件;前期结合技术条件和公众接受度做完厂址拟选;拟选厂址中做完比选,选出最优厂址;再经过初可研、可研、环评、稳评等等各种大项目需要通过的审批,才可能最终落地。目前上述工作无一完成,项目落地遥遥无期。

 

尽管此前有报道称这一项目将在2020年开工,但结合目前项目进展,这种可能性极小。而且无论国内准备工作进展如何,中法之间的谈判如果没有完成,该项目都不可能落地。合同高昂的价格、后处理技术的复杂性、法国阿海珐公司面临的财务困境都让谈判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各种博弈。而即便是厂址拟选,也还有多个省份参与。因此,这个什么时候建,建在哪儿,远未确定,根本不是上述媒体标题中暗示的那样。


和不负责任的媒体一样糟糕的是当事方的事后反应措施。


在当地引起争议之后,中核集团下属具体负责该项目的中核瑞能在微信上发布了如下说明:




这份说明内容非常令人失望,是公关失败的典型案例。这是一份典型的站在企业角度的声明:把对国家、企业的利益强调在地方和民众利益之前,更没有直面当地居民的疑虑。除了这份简短的声明,涉事央企一直保持沉默,至午夜在官方微博上发出这样一条不知所云的微博,实让人匪夷所思,移动互联时代了,你们何时能够放弃高高在上的说教?





此外,亦有核能行业的媒体在事件爆发之后,希望通过进一步说明和科普核废料处置场的“无害”,来说服民众。在当地民众群情激奋的当下,这种沟通方式效果亦尚不明显。




8月7日下午,连云港市政府终于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目前该项目正处于前期调研和厂址选比阶段,尚未最终确定。并承诺做好相关信息披露,依法公开公示,并呼吁民众不要相信和传播谣言。


田湾核电站在连云港市已有数十年的历史,连云港对核本应并不陌生;核循环项目也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反对核废料”的集会本不应该在这样的时刻发生港城。部分网络媒体在此期间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普通民众对美好家园的期盼与热爱成为了他们牟利的工具。部分涉事方的反应更加剧了事件向恶化的方向发展。


那些走上街头的人们,愤怒的背后是对家园最深刻的爱,无论什么样的项目能够给当地带来怎样的好处,民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都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障。程序正义尚未展开就已失败,这或许是这次事件留下的深刻教训。


来自核电观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