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分享 | 知产、学习、职业:向源教授与国法2017级前辈的倾情分享
2019年11月12日中午12:30,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协会(以下简称“IPA”)指导老师向源教授与IPA新一届成员在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以下简称“STL”)304教室正式会面。在分享法律领域学习及职业发展经历的同时,向源教授梳理了IP Law的知识体系,也解答了同学们关于知识产权领域的积极提问。此外,STL2017级的尹文杰和李沁学长也分别为大家介绍了在律所和国际组织实习经验及方法。
向源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个人成长求学以及在知识产权领域执教和工作的经历。向源教授在浙江杭州长大,高中后赴美留学,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学习计算机科学专业。在摩托罗拉公司担任软件工程师和项目经理职位十数年后,向源教授进入法学院学习,并对保护创新的知识产权(IP)法类课程深感兴趣。此后,向源教授在美国知识产权法领域执业十二年,其中她在知识产权律所工作七年,另外五年在微软公司担任法务。向源教授也曾在华盛顿大学法学院等大学执教知识产权法课程,目前她执教于STL。
面向在座同学,向源教授简要总结了学习知识产权的思维路径。在知识产权的课程学习方面,首先是IP survey,这门4学分的课程将会介绍知识产权领域的主要问题: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其次是International IP,这门课将会介绍国际层面的知识产权条约、组织以及国家实践问题。在这些知识产权领域问题的基础课程外,STL还开设了研究各专门领域问题的课程,如向源教授执教的专利法课程,叶卫平教授执教的竞争法课程等等。此外,向源教授还建议大家可以通过选修与交流项目,比较中美知识产权法的异同,并通过实践提升专业技能,学习知识产权律师制定策略的方式。另外需要关注的是知识产权与其他法律问题的结合,比如知识产权与公共健康、人权、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结合。
现场的同学们在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后,也向向源教授提出了相关问题,大家的兴趣点主要是:在实务中,律师如何使法官或陪审团中的一般群众理解案件中的技术问题,以及技术背景对知识产权律师工作的重要程度。向源教授表示,在美国的司法实务中,各方面的专家会辅助法庭解释案件中的技术问题,人工智能也可能会成为这一方面的助力工具。此外,有同学提问:法学生应当如何学习技术领域中的新兴问题,如近期火热的区块链技术。向源教授认为,技术是不断更新变化的,三十年前的法学生也会担心如何面对兴起的网络软件技术,而知识产权法关注的正是保护各类无形技术资产的法律规则,本身具有极强的与时俱进性。同学们可以另外学习各种技术课程,但对知产法律规则的学习是立身之本。
之后,两位学长为大家分享了法律实习的经验。其中尹文杰学长是2017级法本的同学,曾在通商律师事务所和方达律师事务所进行实习。学长简要介绍了律所的业务分类、行业内传统的顶尖律所以及近期发展较好的新兴律所。对于律所工作,学长认为其优点是有体面的薪酬和自由的工作时间,但也会较大压缩个人的私人时间,同时律师前几年参与公共事务的机会不多,不太适合有某些远大志向的同学。李沁学长是2017级非法本的同学,曾在多家外媒以及国际组织实习,如路透社和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等。李沁学长分享了申请国际组织实习的方法和渠道,比如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服务中心的国际组织信息网,以及学长自己在国际组织的实习工作概况。学长认为国际组织对于应届生的招收要求较高,更偏向有一定工作经验或进行了长期实习的同学,因此可能不是大家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的最佳选择。
在时间安排方面,两位学长认为从第三或第四年开始实习会更好:STL的课程学习对同学们的能力提升很有帮助,大家如果在有一定基础后再进行实习,也会收获更高的实习质量。同时,尹文杰学长建议大家可以把学院提供的实习机会当作第一份实习,这类实习不仅门槛相对宽松,也可以为后续实习申请较好地铺路。此外,学长强调大家要注意提升英文水平和法律检索能力,这是律所实习的共同要求;同时,以往的实习经历也将成为大家后续所申请律所的参考。最后,两位学长介绍了不同律所招收门槛的高低,鼓励大家认真学习,努力提升自身能力。
IPA本学期的首次分享会为同学们提供了一次了解知识产权法思维脉络、与学院教授交流请教的机会。前辈们的分享及建议,也帮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今后的学习及职业发展方向。最后感谢老师与各位学长学姐的分享,期待下次分享会的开展!
文字 | 刘璨
图片 | 吉淳
编辑 | 吉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