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自由的家庭不会阻断灵魂对美的追求

王小丹 悠然过一生 2022-06-08

小丹是两个4岁双胞胎混血宝贝的美丽妈妈,对就是这两个勤奋创作中的艺术家:)地球绕过一圈,毕业于世界顶级艺术院校,小丹北方人的率真爽快一点都没少。去年的APEC假期得以去新加坡拜访了小丹一家,共处的时光让我更加确信:做了妈妈依然可以独立、勇敢、美丽、和孩子一起探索美和艺术、一起成长。




艺术教育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我只能从个人和孩子的角度来谈些想法,抛砖引玉,互相交流吧。


做“不会画画”的小孩


我从两三岁就开始非常喜欢画画,不停地画,到处画。父母从不评论从不限制只是支持。5岁那年的春节,妈妈带我到北京探亲,我们到人民大会堂观看演出后,我就有感而发画了一张少数民族小朋友跳舞的画,寄给生病的姥爷,姥姥说姥爷看了画非常高兴, 好像病痛都减轻了,母亲感到非常欣慰。上小学时,我因为年龄小难进重点小学,考数学时记得妈妈说她其实很尴尬-我基本都答错了,还是她拿着我涂鸦的创意画给校长看了,才被接受的。小学时学了一阵儿童水墨画,结果就是不会自己创作了,只会用固定的方式画。有些填色彩的书,我照着上面的卡通形象画,自己也不再会画想象中的东西了。由此可见,错误的书本材料会误导孩子,过早学习绘画尤其是非自由创作类的儿童画更误人子弟。13岁开始我进行基础训练,素描色彩,每周不间断,自己喜欢,父母也支持。然后考上中央美院学习平面设计,一晃十几年了,近来又重新拿起画笔,可是受到过去训练的影响,基本功还在,也因而受限,我的努力就是试图放松自己,重新找到心中那个不会画画的小孩。


不教才会有的惊喜


基于个人的体会,我从来不教我的两个孩子画画,也绝对不给他们看什么填色彩的书,本能的就反感这样的书:发明填色彩这件事的人就是不想看孩子,只想让孩子坐着别捣乱,还冠以培养孩子耐心的美名。有时小朋友让我给他们画东西,比如去完马尔代夫回来老二要水上飞机,老大坐完瑞士航空的商务舱要瑞航的‘funny plane’,还有宇宙飞船,海盗船什么的,我都画给他们。但我会一直告诉他们,他们画的比我好得多,随便画,想画什么都好。看他们在纸上,画布上,桌子上,墙上,地上,澡盆里,自己身上乱涂乱画,除非太出格我一般不说什么。


就这样玩着,老二三岁时突然有一天从幼儿园拿回家好多棕色信封,里面全是他画的怪物,精彩极了。老师告诉我他还会把自己的画送给喜欢的小朋友呢!之前他会自己画一只大鲨鱼,会把鲨鱼的牙,肚子里的肠子画出来,还有海盗船,只要令他感兴趣的,都喜欢画。老大我以为他更喜欢数学,天天数着数睡觉,四岁就开始写加法给自己出题,没想到幼儿园老师说他特别喜欢画画和做手工,画起彩虹来边唱边画,挥毫作画很大气很熟练。后来想到他连上楼梯玩滑梯都要想出各种花样来,又怎么会不喜欢画画和做东西呢。



想象力来自家庭的呵护


想象力,不只体现在艺术创作方面,生活本身给孩子们提供了无穷的空间。比如我们去一个小朋友家玩,她们家人只允许她用一种方式下滑梯,用一种方式上滑梯,这个孩子在家里受的其他限制可想而知,连吃饭都被不停地说。老师告诉我,老大在学校给每个小朋友都起了个新名字,和他们本来的名字都押韵,她说,这体现的一个是他对音律的敏感,更重要的就是他的创造力。而前面提到的小朋友,只会用固定的方式称呼其他的小朋友,这就是思维受到了限制。最近,老大班一些小朋友在学习桥梁,其他的小朋友都画的是地上的桥,而老大画完了桥,居然开始画地下面的下水道,还给老师讲如果管道在路上就会堵塞交通,还有不同的管道都通向哪里,为什么。我想起他一直对下水道特别感兴趣,老想知道里面什么样子。一到下雨天,就在回家路过的每一个下水道那里蹲下观察,还问好多问题。作为家长,我们能等他多久就等多久,回答不了的问题爸爸还给他找出有关下水道的短片来看。没想到他把学到的东西用在了绘画上。


老二的绘画和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同步的。他会在一个时期不停的画大灰狼,蛇,海盗船,怪物。自己不会的,就让我帮他画,比如城堡,武士,恐龙,鳄鱼,警察,消防员。喜欢的他就随时拿着。有的时候,他自己静悄悄的坐在屋里,一两个小时把整个本子画满了,或者整张桌子画满了。记得我小时候也特别喜欢在桌子上和墙上画画,有一种特别的,永久的感觉,父母从来没管过,就是提供纸张和笔。这种宽松的态度,我继承下来了。他们爸爸更是尽着他们的性让他们玩,我想他们将来也会用同样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孩子,给他们提供同样的环境吧。而且孩子对事物的兴趣也并不仅是体现在绘画上的,比如老二就会经常表演海盗和武士的游戏,消防员救火,警察抓坏人的游戏;要我讲各种城堡海盗主题的故事;用不同的材料做出这些他喜欢的东西,还在学校做自己喜欢的书等等。这些多方面多层次的延伸,丰富了孩子对事物和周围世界的认知,在摸索创作和鼓励中开始多彩人生。



艺术是灵魂对美的不断追寻


我不认为艺术是需要教育的,它完全是每个灵魂天生具有的禀赋,艺术实际上是人的灵魂对美的不停的追寻,是个体的表达方式,是每天生活的一部分,因为灵魂的故乡本是最美的。可惜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幸生长在热爱艺术的家庭中,而家庭的影响是无法取代的,因为灵魂是会被所思所见掩盖住的,就像蒙了污垢的钻石。很难想象一个从小不接触自然的人会爱养花,一个没把玩过真正古董的人会鉴赏古董,一个没养过宠物的人会热爱动物,一个生长环境中没有美的人会追求美,不一而足。


我很幸运有热爱艺术和文艺的父母,母亲善于观察生活,擅长写作,喜爱欣赏音乐和表演艺术;父亲博览群书,知识面广泛,思维方法独到,有很好的人缘。还有多才多艺的姥姥把我带到6岁。她老人家什么都会:绣花,做衣服,养花,种菜,养动物,教我们辨认各种可以吃的野菜,做各种好吃的东西,蒸糕,包粽子,包汤圆,压荞面鱼儿,家里家外干净整齐,一家大大小小好几口吃喝荤素搭配有条,在物质缺乏的年代,我们从没觉得有什么亏欠。我兜里老有玉米粒,爆米花当零食。我们有种满蔬菜水果养着好多动物的后院,门口有可以随便乱跑的大野地,有记忆的童年都在野地里和各种野草,蔬菜,昆虫一起度过。自然对本性的保留是无比珍贵的财富。而和表哥表姐表弟一起长大的童年,是没有大人干预,自由自在的时光。如果说我还有保有一些灵性,对艺术有些热爱,对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能够时时关注,对灵魂的提升感兴趣,恐怕都要归功于家庭的环境与一个在自然中度过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我6岁来到北京,住在正义路-这恐怕是北京最美的一条路了,春夏秋冬都是慢慢的度过:不同的花开了,不同的叶落了,我从没有错过,那八月份一朵朵细小紫丁香的味道,仍然在眼前。日子是慢慢过的,心也就能细细品味一草一木,一夏一秋的味道。




唯一需要的艺术教育是自然


如果一定要为艺术找到一种教育方式,那么它只能是自然,只能是让孩子在自然中慢慢成长,自己成长,家长能做的,就是创造这样的一个环境,哪怕是在家里种几盆花,养几条鱼,也可以让孩子观察生命的奇迹和自然的秘密。而扼杀艺术心灵最好的方式,就是以为孩子好的名义让孩子早早去学画画,学音乐,就是限制孩子各种对生活的探索,就是在他们最开始对生活中美的东西感兴趣的时候把枯燥的技法强加于他们,让他们误以为美是痛苦的,误以为单单欣赏美是不够的。生命之美在于一个人能够欣赏当下的美,能够在任何环境中创造出美,能够永远平静的与自己相处,在内心深处生出美来,能够自信的知道我可以什么都不做,我可以就只待着,睡觉,发呆,生命不因为你没做什么或没学什么而失去它本来的意义,而不美。


如果家长能做到一天里的一段时间有意识的不讲话,只静静地观察孩子,不介入,只是看他眉头表情的变化,或手脚运动的方式,相信你也会惊讶于孩子的创造力有多么丰富,心灵有多么纯洁,对事物的观察有多么深入。他们从来不会有意的破坏什么,他们只是在找一个更好玩的方式。比如弄一水池的肥皂泡好像下雪,比如撕下好多手纸因为每一小片都是故事里的一个角色,比如把淋浴喷头冲向天花板制造一场小雨。


很多时候,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别和孩子在一个屋里呆着,让他们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就是最好的艺术教育。比如老大最喜欢剪东西,给他一把儿童剪刀,一堆有用没用的纸,一剪几个小时,他是他们班剪的最快最好的,老师都不敢相信-其实我不到两岁就会剪指甲了,这有什么,特别小的时候妈妈工作会出差很久,姥姥带我从来没有限制过我什么。最懂艺术教育的是她,一个充满灵性没有多少文化的慈爱老人,热爱生活,追求美,能够用双手创造实实在在的美,她给了我无尽的爱抚与艺术灵性的启蒙,她美丽的灵魂永远与我们同在。


配图由小丹提供,鸣谢小艺术家兄弟!


近年接触的艺术家父母们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大家很少给孩子自己曾经接受过的那种传统的艺术训练,小丹的文章给了我们答案,唯一需要的艺术教育只有自然,童年的自由和呵护就是最好的艺术教育。

本周四另一位女神级妈妈,音悦台创始人Wendy来告诉你,神曲如何损害孩子听觉对美的感受。




悠然过一生是艺术爱好者妈妈Diana和朋友们的美育实验平台,在异化的教育大环境下,美和艺术的教育对孩子更加弥足珍贵。


【玩艺术】

和娃们共同创造和实践一系列专门为零基础爸妈设计的“玩艺术”游戏,希望为更多父母创造充满惊喜的亲子互动时刻。回复【玩艺术便可获取往期零基础爸妈玩艺术系列内容,祝你和宝贝玩的开心!


【艺术教育】

回复【艺术教育】可收看原创艺术育儿文章,育儿就是育己,作为两个男孩的妈妈感谢孩子们又给我一次重新成长的经历,让我了解生命的规律,相信该来的自然会来,相信我们可以和美和艺术“悠然过一生”。


版权声明:出于热爱的原创,但不代表对版权拱手相让,抄袭剁手不含糊,欢迎有品位的转发(就是获得同意并清楚注明原创作者和始发账号的意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