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美育童书的三个原则及良心荐书
Diana的生活试验田,她是KKG幼儿园的创始人
著有畅销书《生命合伙人—美育从妈妈开始》
这是一篇给Touchbox的约稿,从春写到夏......
艺术教育就是一起玩出来,创客盒子Touchbox给父母提供了一个简单易上手的解决方案,也一直推动家庭美育的启蒙,感兴趣的爸妈可以尝试一下。
~分~割~
一个最近被细分为“美育童书”的门类越来越得到妈妈们的追捧,其实所谓的美育童书最重要的还是孩子喜不喜欢,或者给他的时机是否合适。你和孩子是否有愉悦的经历是选择和考量的核心。
好些妈妈问到如何选择这类的童书,和天南地北海内外做艺术和美育的朋友专就这个话题聊了聊,提炼出三个选择美育童书的原则,给你参考。希望大家了解之后可以举一反三,有双火眼金睛来好好鉴别各色“美育童书”。
关于艺术
孩子看的不是作品,是故事
知道一幅画的名称没有那么重要,和孩子的生命产生连接,他才会产生兴趣。
孩子看的不是作品,膜拜的不是大师,吸引他的永远是传奇、是故事。
其实成年人的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做艺术普及的人越来越多,故事讲好了,艺术也多少知道了,比如很受欢迎的艺术普及内容“意公子”。
我们这里讲的真真不是以研究和学术的角度,而是作为一个普通人,可以从更为舒适的角度去亲近从自己的生命体验的角度去理解。
有很多童书创作者尝试着把艺术家和作品通过故事的方式呈现给孩子,比如这一套《艺术启蒙故事绘本》,里面讲了德加、梵高、毕加索、马蒂斯、达芬奇、莫奈、塞尚七位艺术家和小朋友之间的故事,很有代入感。
作为引荐介绍艺术家的小书还是挺有意思的,日后再看到这些艺术家,他们会通过故事更形象地想到,“就是那个被误以为是园丁的白胡子老爷爷”来自《莫奈的魔幻花园》,或者那个“住着黄色房子的怪蜀黍”《梵高和向日葵》......
这套书我觉得不太如意的地方就是每个艺术家的性格都描写的那么完美,梵高的割耳朵当然是完全不会提及的,其实这才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哇。虽说是讲故事,还是不要捏造太多才好。
不要神化“微型画册”
引导孩子真正“看到”
最近一些微型画册类的美育童书还挺受追捧的,号称某国人手一本。我一直觉得这种“微型画册”根本不应该算做童书。微型画册其实比较迎合了父母的需求,比如对于知识的传递,那么出名的画总要知道叫个啥,是哪个艺术家画的吧?有个妈妈带几个孩子玩耍,用一些印制了名画的闪卡教孩子记忆每幅画的名字、作者的名字。
曾经,中国艺术家艺术学子们对世界艺术的了解就来自于画册,各种受到印刷工艺无法还原真实色彩,无法印出作品真正的层次和肌理,看不出真实尺寸而产生错觉。
有个著名艺术家出国之后在美术馆看到作品有特别强的不适感,“看了那么多年的画册竟然都看错了,蒙娜丽莎竟然这么‘渺小’”。可是整整一代的艺术家就是这么成长和学习的。
作为非专业背景的我们似乎面对艺术更是无从下手,这时就需要能换换新鲜角度帮你打开脑洞的书。
对于孩子而言,有意思,和他自己的生活有关联,他才可能真正地“看见”并引发思考和互动。
touchbox的麦格老师推荐了这套LOOK!打开之后孩子们立马就在家自娱自乐起来。比如这个封面就立刻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他们兴奋地指给我看,问我是不是能看出两幅画面,还试着从第三个第四个角度去寻找隐藏其中的画面。
要知道在书中的引导也大概是这么介绍的,孩子还没看文字内容就已经get到了!这套书选择的每一幅作品都“暗藏玄机”,画面本身就深含魔力!
要让好动的孩子对自己不理解的文化作出深刻的解析很难,可是从他们能够理解的自己也有的体验入手,比如关于生气这个情绪,书中也提出了很多小游戏来配合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是的,哪怕只是关于情绪的表情表达)。
比如“如果脸和身体都不动,你可以只用眼睛表达出感觉么?”这个游戏的版本就是弟弟表演之后,哥哥猜“愤怒?”弟弟很无奈“明明是卖萌!”
这套书一共有五本《看!身体怎么说话》《看!画家也会捉弄你》《看!各种角度看名画》《看!线条怎么说话》《看!观察画里的光》,作者是不仅懂艺术更懂孩子的有趣的人。
一天早上,我家哥哥在书上看到《美国式哥特》这一幅作品,引发了中断早餐的讨论,这两个农夫农妇和哥特有什么关系?哥特到底是什么意思?什么样风格?
书上的文字部分里有提到去寻找画面里那些向上的长长的线条,弟弟对这个很感兴趣在农夫脸上找到好多纵向的皱纹,和哥哥一起又去搜了搜哥特的建筑图片以及延伸的视觉设计,没什么结论,关于哥特的印象估计是有了。
这本书上的开脑洞引导换个角度看换个方向去思考,其实就是一个引子,能引发孩子更多的探究才是真道理,只要想我们总能找到更多的信息和资料去不断深入这个过程。
不要被任何夸张的“神化”言论所误导,反倒是有机会去美术馆看看,近距离地观察画面、材质、肌理这些印刷永远无法达到的效果。就像网络买书再方便折扣再多,有机会还是要带孩子去书店自己逛自己选,这个体验对全方位吸收的孩子来说是个极珍贵的过程。
和孩子一起补补艺术史
选一本好书并且长期放在沙发上
对于自己缺失艺术教育的父母来说,还是很想在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补上”这一课。“学霸”如我,当然理解你。在和很多艺术专业背景的妈妈深入沟通之后,我决定隆重推出这本低调实用的书,品质保证的正经《DK少儿美术大百科》,我就不哭诉这个名字有多low了,好像还是英文名Children's Book of Art更贴切。
是的,为了能够当之无愧地良心推荐,我买了中英文两个版本!因为中文版号称专门填补了增加了中国的部分,基本是胡扯,人家英文版本来就有的,我逐一对过,内容是完全一致的。中英文都有的好处其实是可以快速查到比较正确的不同专有名词的翻译,挺方便的。
这本书编写的框架非常实用,有介绍艺术家作品、故事、放大的局部可以细看;还有创作技法的解读这个效果到底怎么做出来的,技法后来又怎么发展了;主题,不同时期不同风格同一个主题的呈现,比如“名作中的夜”这个主题,可以看到梵高的《星夜》和爱德华霍普的《自助式餐厅》一起出现。
这位在北美做艺术教育的朋友用这本书作为自己的“教学参考”,因为极其”实用“这本书深得她的厚爱,以此为基础和主线给孩子们既补了艺术史,又有了创作的主题,关于激发还有很多的探讨,对于初学者非常地实用、有引导意义。
孩子们们喜欢岩洞艺术绘画的起源那两页,一头岩洞壁画的野牛说“我们在这里等了15000多年”;还喜欢模仿埃及壁画的人物跳舞;看到波特罗画的胖女孩也会记得我们看过这个展览......你怎么用其实你说了算!
亚马逊的英文版读者有介绍说建议年纪稍微大一点再读,比如9岁以上,我觉得不管孩子几岁,家长可以买来自己先读读,不同年龄的孩子看到的重点不同,这本作为镇宅的一本美育书是可以时时翻看的靠谱投资。
想象有这么一本正经书,放在沙发上,坐下之前要挪开的时刻就没准打开翻上一页,我们作为非艺术背景的父母也可以慢慢找到些感觉。
在这个共同阅读的过程中发生的一起谈话、交流、互动、创造,都如此宝贵,你和孩子有愉悦的经历,很重要。
我家娃小时候去美国社区图书馆这类书也很多,我也急着给他找来梵高莫奈达芬奇......小小的中英文都不利索的娃却指着梵高的画说“ugly”......随着对儿童理解的深入,我深深地松一口气,其实有几个成年人对着印刷的画册真的就由衷地赞叹“画的好美哇”。
不管是安迪沃霍尔还是杰克逊·波洛克,非洲的还是日本的,不要有分别心,就和孩子一起开放地去了解不同时期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超越画面去探寻艺术是如何以及是为什么被创造的,思考和探究艺术对当下生活的意义和连结,激发孩子去创造他们自己的艺术和自己真实的表达。
P.S.
这篇文章原来是这样开始的,被迫改成了正经的开头,不过还是贴在这里罢:)
‘前阵子看到有卖书的大V又推出号称几十位大师及业内专家推荐的美育书单,点进去一看,呃,就这?不靠谱啊!巧了,当时我面前就曾经坐了一位名单中的专业人士,她一脸无辜地摊开手“从没有人问过我啊!”被大V利用了,这位还不好意思说。
为啥要拉着虚拟的专家推荐扯大旗做虎皮?呵呵,一起用脚丫子想想,推广费用和分成高呗,利益之下大V沦陷。所以每每看到大家又在蠢蠢欲动地团购剁手,就捉急起来,写此文给你清浊自鉴。’
不卖书也不卖touchbox,都别问啦:)
生命合伙人:什么都想给孩子最好的,却给了他们“二手的”人生?
艺术教育:不要再画谄媚大人的儿童画了
悠然过一生是戴亚楠的生活试验田,分享育儿、艺术、生活的真实体验。她的家庭美育专著《生命合伙人—美育从妈妈开始》已正式出版,Book Tour 持续进行中,广东、重庆、杭州、上海、西安......联络:Life_Partner@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