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年最后21天,想不出比这更好的方式去度过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戴亚楠家庭美育 Author 戴亚楠

戴亚楠的试验田,艺术自然生活都是教育的资源

著有畅销书《生命合伙人—美育从妈妈开始》




读书我一直认为是个挺“私密”的事,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经常有人问可不可以推荐一些阅读书目,其实在《生命合伙人》里面,附录有专门的参考资料和艺术教育书目的清单。


艺术方面的阅读我是完全处在一个比较“放任”的状态下,撞到遇到就看,在每一次的阅读过程中又发现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分享的阅读书目或作者,于是一步步再挖掘下去,无穷无尽,书单越来越长,却也没有必须考前读完的焦虑,一辈子的事,慢慢读吧


作为一个独立且业余的艺术学习者,我很享受这个状态,在这一年的最后一月也把启发和收获最大的书单简单梳理一下,还有什么比这更适合的方式去迎接新的开启呢?

 

No1《艺术的故事》

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


贡布里希爵士的书必须放在NO.1,这是一本厚到令艺术圈外人害怕,文字却极其亲和的书,如果不是太厚,我愿意时时带在身边。Kindle里已经存了好多年,却还是喜欢已经被翻得划得老旧的实体版。



如果说你和我一样没有系统学习艺术的教育背景,但是很想相对系统地了解一下艺术史,那这本书就是“不得不读”的。在自学的日子里,翻开这本书,就有一位博学又没有任何傲慢的著名学者淳淳教导,用幽默又轻松的语调告诉你,艺术如何从洞窟壁画开始变迁成了现代的样子。


这本书至今已经从头至尾看了三遍,每次再看到各种网红提着调门用异常博眼球的方式为大众“普及艺术史”的时候,就想到这本书,或许世风不同,但对于艺术的解读绝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街谈巷议明星八卦那个层面,对非专业的普通人也不该如此


 最近一次看的时候在最后一章里看到作者的“挣扎”,作为作者很容易受到当下正在发生的和阅读的体验的影响,而作为艺术评论家其实无法评论当下的艺术,有了时间的沉淀作品和艺术家才被纳入历史。


就像那些正在粉墨登场热热闹闹的艺术家们,当下再绚烂的烟火,艺术史上可能连一点光亮也不曾纪录下,而默默无闻的许多真正的艺术家,却用作品丰富了人类的创造史。艺术是艺术家们创造或指认出来的东西,艺术在没有艺术家之前什么东西都不是。


每一次读都有新的发现,最大的发现是再没有一本这样友好和专业性、包容性兼具的书了。

 

No.2《艺术:让人成为人》

人文学通识


这是美国大学的人文学科教材,分为三个部分:人文学和你,人文学科,人文学主题。无论学没学过这个领域的学科,都值得看一看,不是知识的罗列,而是面对艺术,面对人文学科,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我认为这也是美和艺术教育的核心所在。


朱青生教授在序部分说“引人离开物性,脱出兽性,超越欲念而趋向高明的所有道路,就是所谓人文;修养和培育人文的方法和方式即是艺术......”每次看到“艺术有什么用”这个问题,总想把这段抛给他。



“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在一个信息不断从电视、电影、因特网、微信向我们扑来的世界里,如果我们想要扎扎实实地把持住自己,那么我们就要养成习惯,要常常把自己从这一切中抽离出来,并且还要带着有所保留的精神去审视自己内心和外部世界正在发生着的一切。”这本书最大的价值还是在于带来思辨性思考,对于当下所处环境的警示


我们的教育很容易把不同科目划分得太割裂,以至于学了很多知识,却离真相越来越远,人生观更加支离破碎。现代化带来得分工和压力,使人更趋向于消费和娱乐。抖音们的邪恶不在于荒废时间,而在于把人从人的方向拉远。


这样一本书,在凋零的冬季,带来一点思考:人本来不是“人”,只有透过修养和教育,经由艺术和人文,才能成其为真正的人。


总体说来,这还是一本入门级的书,涵盖范围很广,对文学、美术、音乐、喜剧、歌曲和舞蹈、电影,艺术的几大门类都有涉猎和阐述。每个章节最后都有非常好的问题列表,引领你更进一步的思考。


希望在大学时代就读到的一本书。


No.3《艺术史:1940年至今天》


为什么是1940年之后?因为从那个时间点开始,当时巴黎的艺术界绝大部分人搬到了纽约,从而也使得纽约成了世界的艺术之都。


作者乔纳森 · 费恩伯格(Jonathan Fineberg) 是著名艺术史学家,这本书更像是他关于当代艺术史的一部个人叙述。推荐的更主要的原因是,在面对当代艺术的时候,身边很多人无所适从,第一反应是在既有的艺术经验里无处安放于是自然而然地拒绝。



如同在导论当中,费恩伯格提到的“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来了解艺术”,艺术创作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一种与语言截然不同的视觉思考。


单一艺术中心已经面临终结,越来越壮观的艺术微生态在全球范围分散。这本书以时间线索选择了个体艺术家来介绍他们的贡献,人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活力的生命,艺术家的生存境遇在相当多的层面上决定了他们的艺术和他们艺术的发展。


如果我们在面对当代艺术的时候可以用这样一种思路,就不会再局限于“这是什么?”而从艺术家的角度去试图理解,并且成为我们审视现实的桥梁。


当然,从头到位捋一遍,也会了解国内看着“前卫”的一些创作,其实都有人玩过的。


No.4《图像史:从岩洞壁画到电脑屏幕》


大卫·霍克尼影响最大的应该是那一部《隐秘的知识——重新发现西方绘画大师的失传技艺》,他的研究成果表明:西方一些伟大的艺术作品是借助镜子和透镜画成的,这一理论吸引了全世界主流媒体的关注,并且在科学和艺术史领域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如果说《隐秘的知识》还是大卫·霍克尼一点点揭示研究成果,出示证据,这本《图画史》就是以前一步研究为基础,继续完善他的“关于看,关于图画”的研究。他进一步提出了电影、摄影、绘画和素描之间的深刻内在联系。


图画史开始自岩洞壁画,最新的图画载体是iPad,未来是什么,还未可知。图画比照片更接近真实,照片当中没有时间,仅仅是接近千分之一秒的一瞬,而图画有观看,有时间,从而表达出图画中的空间。


图画史当中对于艺术作品的研究更像是对于创作者观看方式的研究,而观看本来有两种方式,一种西方的焦点透视,人隔离在画面之外,而另一种是东方的移动散点透视,只是到了如今,主宰我们观看的方式逐渐成为电视和摄影——屏幕。


读了图画史,会了解为什么大卫·霍克尼的艺术创作看上去不断在变化,其实他在运用不同的最新的媒介之余,一直在尝试接近真相的“看”法。最新的技术来了又去,图画史依然在进化当中,但图画永远不会消失。


No.5 《现代艺术150年

一个未完成的故事


威尔·贡培兹(Will Gompertz),1965年生,一个会说“单口相声”的艺术评论家,这本现代艺术150年是以艺术爱好者们比较熟悉的“流派”为线索来介绍现代艺术的走向。



为什么新贵们要把重金用来购买那些“看起来5岁小孩儿都能完成”的艺术作品?艺术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成了现在的样子?艺术改变了世界,世界也改变了艺术。


为什么那些对达芬奇画了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雕刻了大卫这些艺术知识耳熟能详的常常在博物馆现身的观众,在面对现代艺术的时候会说“我对艺术一无所知?


贡培兹把现代艺术彼此纠缠不清的艺术流派用故事的方式做了梳理,虽然他的讲述很多人不认同,认为武断并不够全面,但对于普通人而言,这些诡异的主义和似曾相识的流派到底代表着什么,最是理解现代艺术的梦魇。


第一个故事当然必须从1917年的‘泉’开始。现代艺术一个半世纪的反叛之路,一代又一代人如何愈发反叛、大胆、混乱。这背后,是艺术家对“何为艺术”的无尽追问,是他们对周遭世界的回应与抵抗


现代艺术的故事仍在继续,也许永远不会完成。(显然受了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影响)


No.6 《艺术的对话》


这本书是名副其实的“艺术的对话”,对话发生在艺术品的寄身之所——美术馆里,话题就是当下面前的艺术品。两位对话者是曾任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长31年之久的艺术史学家菲利普·德·蒙特贝罗和艺术评论家、作家马丁.盖福特。



两位重量级的艺术界人物出没于卢浮官、普拉多博物馆、毛里茨皇家美术馆、皮蒂宫,为完成写作,游历的足迹遍布两大洲的六个国家。这本书不是艺术史学的著作,也不是艺术批评论集,因为两位都摘去了艺术专业的title,用真情实感在表达。


读来感觉很像是,我们作为普通观众在漫步美术馆的时候偶遇了两位大家,于是静静地跟在他们身后偷听行业内的人士的对话,甚至抱怨。比如原来菲利普老师更喜欢艺术品陈设上不那么隆重系统的美术馆;原来美术馆当家人斥巨资购买艺术品的心路历程除了专业判断之外还有更多情感因素;原来美术馆定律是“作品越出名越无法与人相见.......”


对于因为人多或其他原因无法去看原作只能看印刷品,他们的建议是——看黑白的......总之,不会一本正经写在学术著作里的,这里都会一本正经地聊起来。比如他们看到水泄不通举着手机拍照的游客们,会觉得那场景很像是一种巫术和朝拜的仪式......


总之就是我喜欢的做学问的样子,有小抱怨却可以体会到深深的热爱。算是今天的推荐当中比较轻松的一本。


这本书也是‘影响力丛书’其中一本,其他的基本《蓝围巾男人》《女性自画像文化史》也都非常不错,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


据说时间只是一种错觉,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每一个“年”的终结给我们一个契机。


点数生活,放下遗憾,充盈地开始新的一年,想不出比读书更好的方式。撇去生活这锅老汤上的漂浮物,许自己一个新鲜的开始。


在我的美育课里,这些关于艺术家、

关于作品、关于观看的话题都会涉及。

说到底,把读到看到的融会贯通到生活中,

独立思考,保持清醒,才是真谛。



我一直觉得虽然我们从小接受了“中文”教育,但其实没有“中国文化”的教育,成长的过程中也继续缺失这一课。


从学术研究的方法到基础的社会学、心理学,其实统统是构建于西方的哲学和文化体系之上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基础究竟还是要建立在自身文化基石的坚固基础上。


对我而言接收这些西方的艺术理论和方法并不是十分困难,反而是在西方美术馆里看到中国画的时候让我无所适从。所以也就有了去学中国画,读中国画论这些前半生从未发生过的经历。


坦白讲,对当下的中国人讲中国艺术,比介绍西方艺术要难多了。不过如果时间精力允许,我还会整理一个书单,让那些文字搭起桥梁,让我们可以好好亲近中国艺术。




悠然过一生是戴亚楠的生活试验田

分享育儿、艺术、生活的真实体验

畅销书《生命合伙人—美育从妈妈开始》出版之后

广受好评,连续加印

荣誉参选2017年度“大众喜爱的50本图书”

新书《家庭美育必修课—生命合伙人Ⅱ》即将出版

联络life_partner@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