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教育是为了超越未见
昨天路过一朵花
天色已晚和她约好今日再见
可是再见竟然就已经凋零了
前些天有人建议说推荐除了教育之外的好书来读,好书太多了,怎么推荐呢。
越来越不懂这个世界了,目前局面混乱状况频出,比如前些天新政说留学生上网课签证即失效,然后各大学开始告政府,再来继续反转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新病例激增......为何当年“立意”颇高的国家如今落得如此不堪?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小书《许倬云说美国》,一位受过深厚学术训练的中国学者,从历史/社会学的角度,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把60年近距离观察和研究,为普通读者一一呈现。
作为历史学者,他说“历史不是找例子也不是保存东西,而是全世界人类曾经走过的路,都算我走过的路。”
我们今天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式去了解他国,并不是盲目地崇拜和批判,而是从多元角度去观察和理解世界,超越未见。
许先生还有许多面向你我这等普通读者的可读书,大学者屈身为大众写小书,吃力不讨好。可是他的书很是平实亲切,让人忘掉他的年纪和学术地位,忘记这样的中文作者已经屈指可数,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写作和阅读。
如果各位读者时间很有限,就再推荐一本《中国文化的精神》。
找到一个视频是许先生参加《十三邀》访谈,思路清晰,提及文化、教育,科技对今人的影响,金句频出。
“人受教育的功能,不是说受的教育换得吃饭的工具......要有一种教育,养成远见,能超越你未见。”
“今天的物质生活方便,精神上空虚苍白,甚至没有。人这么走下去,就等于变成活的AI。我们来配合AI......”
“今天的文化是舞台式的文化,式‘导演’导出来的文化。”
谈到自己如何挣脱与生具来身体上的局限,他说“往里走,安顿自己。”
这一句,受用无穷。
向外走,去看花花草草也是好的
满树繁华
满脚牵绊
这一朵即将绽放的野花
画进去,也是一个世界
推荐阅读:
工作坊总结:孩子到了年龄一定学习绘画技巧吗?
生命合伙人家庭美育出版系列,三部曲完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