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庄这个社创小镇
在辛庄已经住了一年多,这篇文章不知酝酿了多久,可因为内容太过繁复,遇到一堆有趣的灵魂,可写的东西太多了,反倒不知从哪里下笔。我常常在想,这篇文章该不会“胎死腹中”吧?管它能写成什么样,就这样开笔吧。
翻出朋友圈记录,确认第一次来辛庄是2017年2月25日。缘起是参加过2016世界创客大会·北京论坛的少年创客何圣流多次相邀到他家做客,这一天是周六,我刚好有时间,就打了辆滴滴车来到辛庄村。尤记得到村里后发现的第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建筑就是辛庄艺术馆。当时贴了一幅对联:“天下风物在此展,古今神韵于是生”,横批是“别有洞天”。我和圣流相约于辛庄艺术馆门口,他接到我后,左一个“玄奇老师”,右一个“玄奇老师”的,非常高兴的拉着我的手去到他家。
15岁的圣流在他父母的引导下,成为了一个非常有创造力的青少年社创客,他做了一个倾听者手环项目,获得了2016全球华人青少年社会创新大赛第二名。到圣流家的小院后,他送了我一个“倾听者手环”和他写的绘本,还告诉了使用方式,我赞叹不已。中午在他家吃了丰盛的午餐,圣流妈妈给我介绍了辛庄的故事。这里住着有歌手、导演、艺术家、企业家等,汇聚着各种对田园生活向往的人。这里还有一个南山艺术 学校,很多城里人为了孩子的教育住进村里,形成了非常好的社区氛围。我儿子刚好在上幼儿园,当下便生出对辛庄的向往。吃完饭后,圣流带我逛村子,看了辛庄师范、圣德书法馆,还有辛庄垃圾回收的一些宣传。我不禁想,这不就是一个益创家/社会企业家汇聚的村子吗?所谓益创家,就是为大众利益而创业的人,为万众而创新的人。遇到这样的人,总能让我感到无比激动,所以我想尽办法要尽快搬过来。
第二次来辛庄是2017年3月26日,那时我已经把母亲和儿子天天接了过来。这次除了到圣流家做客,就是看房子。看到在电线杆上贴出的房屋出租广告,我们便去咨询,第一眼就相中了一个小三房。后来又看了几套房子比较,都觉得不如第一套好。我们当天便给房东交了定金。可没几天,房东突然决定不租了。我们只好过几天再来找房子,花了一天的时间,既然找不到小院了,就住板楼吧,小院还得再花心思去装修。就这样我们选择了幸福时光小区,也逐步开启了住在辛庄的幸福时光。
2017年4月20日,我们住进辛庄幸福时光小区。4月23日和母亲、天天在村里散步,意外发现了“一菩提禅院”,我们看到在荒野空旷露天的佛陀,前去参拜了下。然后路过“一瓢一饮”素食馆,发现来印法师在迎接我们。原来她看到我们拜了佛,惊喜的说,好久都看不到有人去参拜那里,真是缘分。她给我们介绍了她在复兴一菩提禅寺,还盛情邀请我们参加待会要举办的有机农业分享会。而刚好与我在做的事情相关,我们便决定留在一菩提听讲座。这样便认识了润田农园的创始人赛音和运营主管陈波,还有良食大学创始人简艺导演。
听完赛音老师的主题分享:《何为有机,怎样生产和判断有机食材?》,收获巨大,可用震撼二字来形容。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刚刚接触有机农业,就听到这么系统的课程。母亲在我给她买的日记本里写下她第一篇日记,其中有这样一句:“老师讲得如此丰富,令我这个种地种了一辈子的人大开眼界,可惜自己文化太少,年纪太大,要不然真想跟着这个老师好好干。回家后心底里把这个梦想托给儿子了,希望儿子代圆我的梦想。”从赛老师那里我知道,“生产安全又高产高品质的农产品必须要了解植物的生理,了解土壤。健康的土壤等于健康的农作物生产,等于人的健康,食材的品质决定身体的品质。”听完讲座后,在“一瓢一饮”素食馆用餐,恰好圣流也来听课,便一起吃饭。吃完饭又去她家串门。圣流妈妈刚好有快菜地和我们共享,这对我后来做“共享农场”也产生了一定的启发。后来还送了我们一辆自行车,这让刚到辛庄的我们充满感动与温暖。
与来印法师结缘后,我建议母亲得空时来一菩提禅院做做义工,她非常欢喜的过来体验了几天,因此更深的结缘佛法,有了精神寄托之后生活会更加充实。后来因为带孩子,精力还是有些顾不够来,便没有持续。但短短的几天,种下了佛陀的种子,且是母亲非常难得的记忆。
我住进辛庄之后,正好是在安否公司构想“附近的农场”小程序的时间。可以说,是在辛庄完成了这个想法的创造。最开始的想法是以“附近的农场”小程序切入,从“北京生态农场寻访之旅”入手,构建中国PGS生态农场网络,做着做着才发现和确认了应该是“共享农场”的方向。到了后也是在辛庄想出了“小蛙田园”的名字。可以说,小蛙田园的孕生地也是在辛庄。
2017年6月18日,益创家在世界联合学院举办了2017中国社会创业论坛·年中社会创业分享会,邀请赛音老师做主题分享。在这一天,合伙人龙艳林也分享了“附近的农场2.0版”计划。再到后来启动国际共享农场联盟,与赛总逐步开启了深度合作。润田农园成为国际共享农场联盟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
2017年9月9日,一次偶然的机会走进了圣德书法馆,就这样认识了墨僧老师。我们初次见面,便聊得非常投缘。墨僧老师和我分享了社区书院和“文化养老”的模式,还有圣德书法馆的相关报道文章《农活干了一辈子,老了变成文化人》。细致的讲了几个老人通过练习书法、诵读经典的方式提升了自己的生命状态的故事,用其中的一幅字来说即是“改命”。看到这些实践成果我很激动,又碰到一位“益创家”,这真是在做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我当下表示愿意尽自己所能支持社区书院的发展。墨僧老师则欢迎我常来写字,连毛笔都给我准备好了,让我感动不已。我把自己2013年写的万字长文《以岳麓书院精神再造现代大学》发给了他,表达我对社区书院的热爱。
9月13日,好友黄悌、忘年交屠孝天老师、合伙人龙艳林来访辛庄,我带他们逛了一圈辛庄。依次走了辛庄师范、一菩提、圣德书法馆等辛庄景点。此后像这样的带朋友走访辛庄有好几次,一次一次的使得自己与辛庄的连接也越来越深。悌哥对辛庄自生长的社区营造赞叹不已,也非常喜欢这个地方。找到感觉后的他当天即租下一套院子,一可以将父母接来北京小住,二来可以更深入的参与辛庄的社区营造。但后来他的工作实在太忙,超出他最初的计划,一直无法住进辛庄来。
9月19日,悌哥再次来到辛庄。晚饭后我们一起散步,经过梅花斋,推开门进去,看到即将竣工的无比美丽的艺术空间,惊叹不已。虽然经常路过门外,但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模样会变成什么样子,到今天终于看到一个美妙绝伦的甚至有些梦幻的世界。就这样遇见了吴锡如老师。自从2016年看到天一琴茶蒋萃林先生的抚琴表演后,我心里就念想,以后有条件了一定要学古琴。没想到住进辛庄可以遇到锡如老师,我当时的感觉就像是上天掉下一个仙女古琴老师。我也没管锡如老师同意不同意,我心里认定她是我的古琴老师,或许未来真的有缘呢。
10月2日,我去参加了高校素盟举办的第一届“世界动物日”研讨会。能参加这个朋友是因为看到同住辛庄的简艺导演的朋友圈,而且他还是主题分享嘉宾之一。通过这次活动,我才真正了解简艺导演和他创办的良食大学(Good Food Academy)项目。毫无疑问,这也是一位了不起的“益创家”。
简艺导演是独立电影制作人,是2007剑桥大学访问学人,2009届耶鲁学者,他导演的纪录片和剧情片获得包括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铜天极奖等在内的国际奖项,并在纽约现代艺术馆、威尼斯双年展、联合国气候大会分会等全球众多场合放映。2017年2月底,他发起了良食大学,希望将其打造成最专业可靠的中文食物教育知识库,向大众普及食物生产和消费的知识,让大家了解事物背后的真实代价。2017年4月,组成全食疗法营养师、蔬食大厨的4人队伍,历时4个月,走访了15个省份20余个城市,举办了40场食物教育工作坊。每一站,他们都尽可能去当地的生态农场采风,到学校、餐厅、寺庙、企业、机构和社区与各色各样的人群分享有关食物的故事,用震撼人心的演说、当地农户的动人故事和超乎想象的蔬食烹饪演示连接了人与人、人与食物。谈到创办良食大学的初衷,他说:“现代食品工业在我们和食物之间筑了一堵的厚厚的墙。让我们看不到事物的真相,使得我们的饮食方式很多时候并不能促进我们的健康、环境和社会的良善。从拍摄《何以为食》到开办「何以为食」公众号,到今天的良食「良食大学」和「良食路演」,我们希望一点点去拆掉那堵墙。”
研讨会上,简艺导演与我们分享了其导演的关于鸡的短片,揭示养殖鸡背后不为人们所知的代价。他在研讨会上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想法:农场动物其实是人类的缩影,他们生活的多可怜,我们生活的就有多可怜,因为我们的身体已经成为了一个容器,一个为了承受现代工业化视频与添加剂生产过剩的容器。
这次研讨会上还认识了高校素盟创始人,清华大学大三学生柳济琛。高校素食联盟于2017年4月22日启动,由25个素食社团发起。高校素盟的愿景是:“让无伤害、可持续的新素生活理念成为时代主流,为素盟青年实现出彩人生搭建舞台,为全社会精神文化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如果不是参加这次活动,我不会知道还有这样了不起的90后益创家。
最大的收获还有听到“素食星球”创始人张思的分享,她2009年毕业于北大,2012年因看到一个21天健康挑战而开始吃素。之后在相关网站上搜索与了解,注意到了工业化养殖的问题。看完一部美国暗访拍摄的纪录片《从农场到冰箱》为农场动物的遭遇而感到震惊和痛苦。所以,她选择素食是不想因个人的饮食而伤害动物,并且还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工业化的养殖问题。她认为“素食是最简单最直接地减少农场动物伤害和苦难的方式”,2013年创立“素食星球”公众号,目前已有36万遍布全球的粉丝。她以甘地名言“用温柔的方式撼动世界”作为自己企业的使命,愿景是建立一个全球化的素食商业帝国,让素食变得随处可得,成为素食生活方式潮流的引领者,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北大益创家。
张思创立的“素食星球”给我很大启发,我是不是可以创建一个“社企星球”的公众号呢?过了几天,我便把原来的YC新青年公众账号改成了“社企星球”。
10月7日,我到辛庄的杨树林里参加“美丽辛庄·辛庄文化环保市集”,我在这个村子里住了半年才知道每个月的第一个周六都有环保市集。知道这个市集是因为读到“社区净塑环保”公众号的一篇文章《长假过后,来辛庄散打》。所谓“散打”是“零散打货”的意思,这里有柴米油盐,酱醋汁液,还有吃的、玩的统统都有。这个集市有音乐、有美食、有书法,这样的乡村生活充满乐趣。大家来这里赶集大部分不是为了赚多少钱,而是为了分享快乐。墨僧老师也给圣德书法馆摆了个展位,社区的老人们现场写字,与大家分享美好。通过这个活动知道了辛庄有个叫净公益的组织,主要推动社区净塑、垃圾分类、垃圾不落地以及环保酵素、有机农业等相关工作的组织,只是当时还不认识其创始人。
11月19日,又有一次奇妙的遇见。因为农禾之家蔡老师的连接,认识了台湾MEF妙见微生物农法的创始人黄俊德先生,碰撞过多次,这一天就认识了同住辛庄的兰子姐,而且是湖南老乡。她女儿也是在南山华德福念书。我多次到她家串门都是为推动妙见微生物农法的落地。后来因为我们精力有限,且已有BLOF技术作为有机农业技术的赋能合作伙伴,便没有更深度的参与妙见农法项目。兰子姐则勇猛精进,在她的努力下,将黄先生的妙见农法引入辛庄70号大棚做实验,年末还跑到台湾去考察微生物农法,到今年则更是自己在附近租了块地继续做试验。兰子姐的这份付出常常让我想起曾国藩的那句名言:“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既是传承了湖湘文脉的湖南人气质,也是具有益创家精神的辛庄人气质。相信一项技术能够给农业和土壤改善带来巨大的改变,因而也相信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12月3日下午,我和儿子一起去辛庄艺术馆参观了“一音入道”郭关绘画作品展。可惜我赶到现场的时候节目环节已经结束了。我依然静静的欣赏了郭关老师的作品,或宁静、或奇幻、或深邃或空灵,很有玄幻的意境,极富视觉冲击力。结合现代艺术把宗教哲学与精神融入现代审美。尤喜欢坐在水面打坐的那一幅,看着看着让我忘记了时空。
12月15日晚上,圣流来我家邀请我们去参加他弟弟的生日Party,还给天天带了一些绘本和玩具。我们全家便一齐出动去圣流家的小院。吃生日蛋糕,香蕉,还有一些零食,圣流吉他弹唱了一首英文歌曲,真好听。与圣流妈妈聊起她想做的“自主创学中心”项目,听她讲起自己带孩子的好处。探讨教育的本质和未来发展方向,这些都让我收获良多。我起初担心圣流不去传统学校会失去很多,但另一方面,他的“自主创学”或许会让他收获更多。我想起《半农半X的生活》中的一句话:那是“想做的事”还是“该做的事”?我到底要做什么?要创造以自己为主角的人生,现在是创造人生意义的时代。
12月22日,晚饭后去参加了“国际生态村联盟”生态村构建课程学员们在辛庄村的一次聚会。在这里再次见到田善渊老师,还有第一次见到墨僧老师多次和我提起的金振豹博士,还有乐土根态村许义兴老师等。晚上听田老师聊共产主义实验村,听金博士介绍中国生态村联盟的筹备进展。国际生态村联盟GEN的总部在苏格兰,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机构之一,这个机构致力于在全球推广、推动生态村运动,具有国际的连接和推动功能,全球有成千上万个生态村加入了联盟。GEN认为“生态村是以重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为目标的理念社区或者传统社区。社会、生态、经济、文化四个维度被整合到一个全面的、在地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中。生态村是经由在地的、参与式的进程,被有意识地设计出来的。”生态村的核心是通过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以生态文明理念重建一条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错过这次培训是我2017年的遗憾,如果更深入的学习了“国际生态村联盟”的模式,这对“国际共享农场联盟”的发展一定是大有利益的,甚至有可能产生合作。“辛庄可真是一个社会企业家扎堆的地方”,我在当天的朋友圈里写上了这样一句。
2018年1月6日,我的大学同学戴恩樑一家来我家做客,我带他们逛了一遍辛庄。我们在梅花斋玩了会,拍了许多极富诗意的照片,一起度过了一段无比美好的时光。这一天还逛了一月一度的环保市集,最后我们去参观了一菩提艺术空间。这里有来印法师策展的“从辛庄到敦煌《新藏经》第一回展”。参展的艺术家有:黄秋原、高山、来印法师、吴锡如。展讯中的文字将四人作品介绍得再妙不过:“高山的再创作临摹敦煌壁画明亮而有神性,呈现着吟游诗人画家的特质。黄秋原已得唐人写经之真味,超验的瞬间捉住了风,与庄严的晨钟暮鼓。吴锡如的字像旅途中我们走向的一个个家。来印法师的抄经让人想到海上明月,生根与花开的对观。”在这里,我细细品读了锡如老师的字,真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还有特别喜欢来印法师的葫芦书画作品。在这里,我读到来印法师的故事。來印法师,释耀然,号来印,出生于西北兰州。皈依禅门耆宿大德本焕长老,得长老加被,修学佛法。后于明慧法师座下披剃,并受具足戒。现为北京一菩提禅院住持,近年来积极于北京、深圳、江苏南京、广东梅州、甘肃敦煌等地,开展“百万抄经”、“中国书经展”及系列画展,并同时进行“书写·静修”的禅修和考察活动。
我与来印法师只打过几次照面,后读到一篇《遇见来印法师》的文章,里面提到“她自幼喜爱书画,少年十五即倾心在葫芦上刻画。从此沉于其道,深得其妙。”那堪称一绝的葫芦画作品,让我印象深刻,真的是深得其妙。
2018年1月17日,我和龙艳林到潘家园创享空间与社创之星团队交流各自的2018年度计划。我们确定了湖南赛区的继续合作,以及在乡村振兴领域的新赛道合作点。最重要的信息是,我跟社创之星创始人陈迎炜老师介绍了我发现的“社企村”。她更认同“社创村”的提法,因而从此我们便用“社创村”的提法。我讲了这个村子的故事后,引发了她强烈的兴趣,相约几天之后来辛庄。
2018年1月21日,迎炜老师如约而至,我邀请她在我家吃午饭。她刚好带来了十方缘的挂历做礼物送我们,我妈妈便聊了她看过十方缘故事的感受,引用了“优生、优育、优死”的话,引得迎炜老师一阵赞叹。说我妈妈也可以成为“社创之星”。“这个当然哈”,我心里想。饭后,我和迎炜老师聊了近两个小时。我们彼此分享了各自的经历。我从做“滴水恩”杯中国大学生公益创业挑战赛开始讲起,到益创培训中心、滴水恩学院、中国公益创业高峰论坛、中国公益创业着训练营、中国公益创业周,再到益创家、世界创客大会,最后怎么到北京的故事,我几乎把我过往八年做的事情都完整的讲了一遍。我很少如此淋漓尽致的去讲自己,迎炜老师真是一个非常好的倾听者,她总能引导你滔滔不绝地讲起来。常常听到她满怀兴致的提示:“请接着说下一步怎样呢?”我也学到她的一些倾听的技巧,便也引得她介绍了自己的故事。迎炜老师北大毕业后,在中青报IT版块工作了好些年,现在风头正盛的马云、雷军、丁磊、张朝阳等在当时还刚刚起步,所以算是一路见证了互联网的崛起,后来又在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工作了一段时间。2008年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和她的老朋友NPI创始人吕朝通了个电话而开始了一个重要选择。她当时对公益慈善除了一腔热忱几乎一无所知,但觉得这是一个充满社会价值的事情,后来便加入了NPI,成为了《社会创业家》杂志执行主编。初进入公益行业的时候,她也曾焦虑过,因为收入大不如前,刚开始的时候是什么都想抓在手里,后来慢慢的开悟,慢慢的放下,再到后来反倒没有焦虑感了,一切顺其自然,且常常有“总是天上掉馅饼的感觉”。我说“我也是啊!”我想这便是“无我利他”的力量。与她聊完后我收获和启发都特别大,精神和灵魂得到滋养。我们不知不觉聊到下午三点半。
可这一天的重要任务是要带迎炜老师参观辛庄啊,而她下午四点半要往城里赶。于是我不得不急急忙忙的带她逛辛庄,第一站去了辛庄师范,可惜我与其创始人黄明雨老师不熟,只是浅浅的看了下。然后再去了墨僧的社区书院。再次听墨僧老师分享那些老人改变的故事。我俩听得浑然忘我,佩服不已。另一方面,对社区书院当前面临的资金不足问题,也感同身受。做一件好事容易,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持之以恒并不容易。后来迎炜老师接了好几个催促她回家的电话,我们才依依不舍的作别辛庄社区书院。但这次相遇产生一个新的连接,我们邀请墨僧老师参加2月4日的社创之星面对面分享会活动,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可以为辛庄社区书院链接一些资源。这一天我才带迎炜老师走了一个地方,她便认定辛庄这个小地方从表面上看是貌不惊人,实则是卧虎藏龙。我们相约再找个时间组个队伍来探访辛庄。
2月4日,墨僧老师到平谷乐和仙谷参加了社创之星面对面分享活动。做了一个主题分享:《文化养老,从社区书院开始》。社创之星团队帮忙做了PPT初稿。当天活动的凤凰网直播观看人数有14.9万人次。活动结束的第二天,我和墨僧老师聊了好几个小时的社区书院未来发展规划。同时,还写了一个《2月9日社创之星乡村发现》的活动方案初稿发给了迎炜老师。
2月9日,迎炜老师带了十多位社创之星的朋友们来访辛庄。同行的有阿里研究院梁春晓老师、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信息社会研究所所长王俊秀老师、曲成进化创始人商悦、北京幸福家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覃研等新老朋友。大家在辛庄艺术馆集合后,我第一站带大家去了一菩提艺术空间,可惜法师去敦煌了,艺术空间这段时间没有开门。
第二站去了金振豹博士创办的三和静修中心,我和大家一起听金博士的生命故事。金博士可真是一个传奇人物。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在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做过七年讲师。2011年夏拿到博士学位之后,进入北京最大的律所之一,雄心勃勃地想要大干一场。结果,2012年因扁桃体莫名肿大,被北医三院和北京肿瘤医院共同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医院治疗效果不佳,他不顾医生的异议,办了出院手续,在做了简单的准备之后,一个人骑自行车用三个多月的时间从北京骑到了云南会泽。期间坐飞机回北京两次,检查显示脖子上的肿瘤已经缩小一半,而扁桃体肿大已经完全恢复原样。从此,信心大增。后来便开始了结合静修实证从道家、儒家、佛家、中医、哲学、人智学等各个角度来探索生命奥秘的奇妙之旅。2014年起搬进辛庄,租着农家小院,创办了三和静修中心,每日参禅悟道,修身养性,开课授业,写书译书,乐在其中。
分享中金博士还提到他最近写的一篇文章《中国需要再来一波上山下乡运动》,在这篇文章里他以自己亲身经历介绍了辛庄自生长的故事,他认为“辛庄为中国的广大乡村地区的发展和振兴,乃至为中国的社会转型提供了一个非常具有借鉴意义的,并且很大程度上可复制的典范。辛庄在政府没有任何额外投入的情况下,在短短五六年时间里从一个普普通通,经济和文化十分落后,环境比较脏乱的北方农村发展成为现在这样一个有着丰富的文化和艺术内涵,人和人之间关系比较和谐,在环境保护和新教育方面在全国都有一定影响力,并且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家庭来此居住的新型社区。这不能不说揭示了一股极有生命力,甚至称得上是革命性的社会发展新潮流。也就是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们不愿意继续忍受城市里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巨大的生活压力、人和人之间的疏离、急功近利的教育和难以亲近自然的环境,而选择能够让生活节奏慢下来,让人更能够关照自己的内心,更能够亲近自然的乡村生活,以及更能够支持到孩子身心平衡发展的新式教育,哪怕目前的体制对于此种生活和教育仍然设置了种种障碍。认真地考察和分析辛庄这几年来的发展,可以为全国性的社会、文化和教育转型提供非常有价值的经验和启示。”
第三站是辛庄师范,黄明雨老师的女儿接待了我们。后来黄老师也过来一起聊。我住进辛庄不久就听到黄老师的大名,早早的关注了“辛庄师范”公众号,并曾到其社区图书馆看过电影。所以对黄老师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名。黄明雨老师是南山华德福学校联合创始人、立品图书出版人,2014年创办辛庄师范学校,希望能探索出更完整的理想教育体系。辛庄师范,从名字上看去好像很小,细读其简介可以知其创始人的教育理想。辛庄师范将大众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以中国文化为主体,“下学人事,上达天命”,“致力重建这个时代的大人之学”,用行动推动人类文化的自觉。简而言之,辛庄师范是要探索“人类教育发展的方向”,创成“以中国文化为基,开明包容的文化育人场所,成为多种文明相互交融、彼此成全的真正大学堂”。黄明雨老师认为:对于一个生命个体而言,“文化自信”就是对生命本身的确信,人的本质是“天人”,人人都是天的孩子,而不只是会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的高级动物,更不是为政治权力和资本驱使的工具。辛庄师范虽然是黄老师发起创办,但他认为辛庄师范是不隶属于任何个人、企业的非营利组织。虽然成立了一家叫“华创园”的公司,但它的任务很明确,所有盈余除了保证自身的可持续运营之外,全部用于支持辛庄师范。用社会企业行业的话来说,这是一家了不起的社会企业。关于黄明雨老师的更多故事,可以读读他自己写的《四十自述》。
参观完辛庄师范,我们又在黄明雨老师的带领下去参观了冯钟云老师创办的辛庄学堂。冯老师2009年来辛庄,是最早来辛庄的艺术家之一,辛庄艺术馆也是他筹资创办。学堂秉承“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的办学理念,打破门户之间,鼓励全面发展,汇聚了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武术、设计等多门类的人才。走进辛庄学堂,里面别有洞天,是辛庄最美的院子之一,我最喜欢的是有乌篷船的那个小池塘,极富诗情画意。关于辛庄学堂开设的课程,让我怦然心动的是中国画研修班项目,若能在这里浸泡个一年两年,写字学画,骑马射箭,那也真是人生之至乐。期望未来也能有这样的机缘,为自己打开更多一个维度的可能。
中午我们一起在蓝房子餐厅用餐。饭时梁春晓老师用九个字总结辛庄村作为一个“社创村”的特质:“自生长、多样化、高密度”。聊到“社创村”的发展,他说将来要走十几二十个村,可以将其做成类似“淘宝村”一样的品牌,这是一个好事情,兴许能成。
饭后我带大家去了梅花斋,大家坐在阳光走廊里,听吴锡如老师的生命故事。她这些年抄经不倦,浑然忘我,谈到自己近似悟道的体验,却难以用言语表达。我却心领神会似的若有所悟。制心一处,必然能感悟到“大我”的存在,能抵达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次还有幸听锡如老师抚琴几曲,那种投入和专注,真是人琴合一的境界。也是在这样一个暖暖的午后,我才知道梅花斋的得名来自于《梅花斋》古琴曲。
这一天参观的最后一站是墨僧老师创办的社区书院。再一次听墨老师讲创建社区书院这一年的故事。内容丰富精彩,PPT做得更有漂亮了,故事也更加丰满。他讲到老人写下“我为祖国喝彩”的字时,哽咽不能语。我想,做一件事情,能够把自己感动到,只有投入无比的真心和心血才能如此。有些故事我虽然听了几遍,依然再次被感动。还有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枯木逢春,心花怒放,使每一个人的生命获得精彩绽放,是社区书院努力的目标。”北京幸福家公益服务中心覃研老师听完分享后发了一条朋友圈:“墨僧老师做的事情对这个社会意义深远,写字可以是一种艺术,但更重要的是让文化浸润心灵,斯文的火种弥足珍贵,让我们一起守护,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字里行间的幸福、诚意,这是村民们对文化的自信!”
因为覃研老师对辛庄社区书院充满兴趣,且愿意提供尽可能的支持。我、墨僧老师,还有辛庄的灵魂人物之一,被誉为“王村长”的王劲钧老师3月6日一起到瑷珶空间拜访覃研老师。此行是第一次见热心的王劲钧老师,他为辛庄村民无私奉献,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作为南山华学校的家长,他也热衷于探索新教育的发展方向,为此还建立了“木铎教育联盟”。劲钧老师这天将我拉进“南山共生群”的近500人大群,进这个群后,我接触和了解到辛庄更多的活动与故事。这次与覃研老师聊合作还认识了瑷珶空间的刘利明老师,他听了劲钧老师介绍辛庄的故事之后,建议出一本辛庄“报告文学”。这极大的启发了我,尽管我曾想过要给辛庄写一篇文章,但没有上升到这个高度。当时还想着去学学报告文学的写法,可精力实在有限,就写一篇简单的记录性文字,我差点都要放弃。为了不辜负在辛庄这一年多的美好时光,我只能硬着头皮写。因为在辛庄,最美的始终是这些具有益创家精神的人。而遇到这些人,恰恰是最能让我感到激动的。
3月21日,感谢锡如老师的信任,邀请我主持她的“左琴右书艺术展”开幕式。此前她没有看过我主持,却将如此重要的工作托付给我,我内心是感到无比的荣幸与惊喜。我们认识时间并不长,见面时间也不多,但就是那样的一见如故,我去梅花斋简直跟去自己家一样,就是那样与众不同的亲切感。我心底里简直把她当姐姐一样看待。所以刚开始见面时是称呼“锡如老师”的,之后慢慢的就是“锡如姐”、“锡如姐”的叫了。这天上午我就梅花斋和她交流开幕式流程,听她和张埙老师彩排“琴埙合奏”,两位都是一等一的高手,一个人琴合一,一个人埙合一,好听得不行。张埙老师不止是一位演奏大师,还是一位制埙大师,他制作埙被众多著名音乐人和各界中外朋友收藏。下午的开幕式由辛庄学堂创始人冯钟云老师、昌吉州美术家协会主席张永和老师、辛庄师范李凤娥老师致辞,有吴锡如、张埙、赵楠三位老师的精彩节目表演。为了主持好开幕式,我一边听节目,一边查曲目的背景和故事。梅花斋内人气爆棚,处处挤满了人,一个小小的院子来了六七十位朋友,可见锡如老师的人气和人缘。活动结束后,主创团队一起在蓝房子吃饭,晚上黄明雨老师也赶来欢聚,近二十人围成一大桌,共同庆祝艺术展的圆满开幕。
3月27日,与润田农园创始人赛总、巴总在梅花斋聊BLOF产业新农人培训平台的战略规划。巴总有一个“优农道乡村众创空间”的布局,我便分享了自己2016年想做“农创谷”的故事,并把2016版农创谷计划书发了他们,并建议可以用“农创谷”的品牌。赛总、巴总都很喜欢,“农创谷”也终于找到最合适的应用场景,我当下毫不犹豫的将“农创谷”商标转给了巴总。算是送给润田的礼物,我只一心希望事情做成可以利益更多农人。
这天下午到社区书院与墨僧老师、杨婧、翁运春、王劲钧老师聊辛庄社区书院到发展,一起为之出谋划策。这是第一次见杨婧和翁运春老师。很早就听到杨婧姐的大名,今日终于见到。兰子姐推动妙见微生物农法在辛庄的落地便是与杨婧姐70号大棚合作,而辛庄的垃圾不落地与垃圾分类工程,她也是发起人之一。这群生活在村里的妈妈们,先是组建团队,完成与村两委的沟通,取得村领导支持后在村中广泛开展宣导工作和整个村庄的“净村行动”,然后启动“净塑环保,垃圾分类”工程。从垃圾分类开始,倡导村民购物自带包装袋,建议商户不提供新的塑料袋,还与村民们一起学习做酵素,并将每个月第一个周六举办的“环保集市”做成品牌活动,让大家一起践行环保的同时还享受到环保带来的乐趣。将近两年多的坚持不懈,让辛庄换了个面貌,并影响到越来越多的村子来辛庄学习取经。后来,杨婧团队创建了北京净公益品牌,使命是:“留给我们的孩子一个干净的地球”。愿景是:“让每一个人的家乡都成为可以回得去的家”。从最近几个月开始,每周六还在村委会举办“辛庄生活大讲堂”,如其介绍文字中所说的:“希望给社区居民更美好的生活环境,传递更惜福感恩的生活态度。所有的发生都是为了让给你我们的生活更幸福更健康,让我们的社群更温暖更具生命力。”
翁运春老师是辛庄心香园创始人,北京龙泉慈心农场合伙人。但我一见他就知道他做的应该不止这几件事情,后来网上百度了下,才知道他是北大光华MBA毕业,光华德鲁克社会组织成长中心顾问讲师,还创办有善品汇有机生活项目。矢志于为消费者提供健康饮食的解决方案,为生态农人对接消费渠道,用公益的心做商业,商业的手法做公益。他到辛庄把孩子送到华德福学校之后,开始基于教育探索构筑社区和谐的社会生态重塑的路径。翁老师在公众号“迈向觉者之路”上写了一些分享生命体验的文章,读之让我感佩不已。其中有一篇《点亮心灯,照亮前行之路》中写道:“当你点亮心灯,放开自己的心量,将自我融入到一个更大的维度空间时,便感受到了更大的自由!”翁运春老师的故事应该还有很多,得专门再找个时间去听他分享。
迎炜老师被辛庄这片“社创沃土”打动之后,最终采纳我的建议将2018社创之星中国社会创业家大赛的北京赛区放在辛庄举办。4月13日社创之星团队入住辛庄红莲居民宿,于是便这样认识了其老板徐丽红老师。丽红老师中青院毕业后当过老师,创办过私塾,后来接触了华德福,认为这才是她想要的教育。于是一家子便在辛庄住了下来,这一住便是六年。现在她除了开民宿客栈,还在村子里推广拍手健康舞运动,每天早晚带领辛庄村民一起拍手健身。我也跟着学了几次,真是简单高效,很快身体便发热了。拍手健康舞也成为辛庄社区建设的一份重要力量。
4月14日,社创之星北京赛区如约而至。这天上午是北京净公益组织的“探寻藏在健康美味中的亲子关系”课程,由台湾慈心有机农业发展基金会蔬食推广讲师庄雪椒老师主讲。庄老师的这堂课帮我重建了对吃的认知,区分了“食物”和“食品”的不同,略加懂得如何可以吃得更健康。比如以后在外吃饭要力求简单,牛奶全不要喝,要多吃素等。虽然我没有完整的听完这堂课,但它改变了我的“吃法”。妈妈则全程听完,看她听课的投入忘我状态,我为之骄傲。妈妈在北京的这一年,完全活出了另外一种生命状态:生生不息,勇猛精进,昂扬向上。这种状态常常鼓舞着我,也使得整个家里的气场也越来越好。
社创之星北京赛区的评委阵容强大,有友成基金会友成研究院的院长汪亦兵,信息社会50人论坛轮值主席、阿里研究院高级顾问梁春晓,“一哲学”创始人陈智慧,天地文化基金会秘书长郭霞,心灵之缘创始人宏亮,青云创投合伙人卢琦。我和迎炜老师再次搭档主持。我对自己主持的总结部分相当满意,自己觉得一气呵成,以至于我回过头来想用文字来表达都写不出来,那样的词只能是临场的激发才出得来。
辛庄是一个滋养灵魂的地方,这一年是我过得最诗意田园的一年,在这样的环境里,人也容易静得下来。虽然创业有时节奏也挺紧张,但还是腾出了一些时间来读大部头的书,认知一步步升级。但随着创业要求更频繁的往城里跑,而且是在南边,所以往返花费的时间实在太多。4月份有时候一天的往返时间要花掉四五个小时,而且地铁实在太挤。于是在幸福时光租期快到的时候,我们决定搬进城里。我几乎毫不犹豫的选在了附近,这是我十年之前就无比向往的地方。当时即将读大三,但我想休学一年跑到附近住下来,然后到清华蹭课学习。当时母亲听了我这“荒谬”的想法,十分担心着急,我便只好放弃。后来才知道这就叫做“间隔年”。十年前没有完成的梦想,到现在可以实现,这是一件无比美好的事情。搬到北大,还希望能帮到妻子完成考北大博士的梦想,也让孩子们从小感受北大的滋养,这是一件一举多得的事情。所以4月25日开始在西门附近找房子,最终定下了北大蔚秀园。
尽管对去北大蔚秀园的生活充满期待,但对辛庄也是依依不舍。于是从4月29日起开始写《辛庄这个社创小镇》这样一篇文章。断断续续,连续几天。开笔很难,但慢慢写起来,很多珍贵记忆一一浮现。5月2日,王俊秀老师在辛庄社创之星群里对我说“玄奇可以写个10万字的小书《活在辛庄》,现在就开始,一年可以完成”,我则以三个“大笑”的表情回复说,“先写个一万字打底,抛砖引玉。”而那个时候,我的这篇文章已经写了近一万字了。
5月3日是我们搬离辛庄的日子,搬家前的一天,母亲去一菩提素食馆做义工,更重要的是想和来印法师道别。她等到中午来印法师都还没有回,饭后她准备回家的时候来印法师回来了,这一切只能说是命中注定的缘分,这缘分让法师也感到惊喜不已。不早不晚,就这样相遇了。因为今年来印法师大部分时间在敦煌筹备艺术学校,留在辛庄的时间很少。再早几天,她还没有回北京,再晚一天,她又去河北了。法师问我母亲,“皈依了吗?”母亲说,一直在等机缘,问可否皈依法师。法师说可以,让她第二天过去。5月3日上午,母亲皈依来印法师,正式成为一名居士,这是她在辛庄最值得纪念的一天。下午,我看到辛庄学堂公众号发的5月5日《辛庄十年艺术展&音乐会》的文章,心中雀跃不已。辛庄学堂举办这次艺术活动,为的就是感恩为艺术家们提供良好学习和创作环境的辛庄人民,也感念辛庄十年来对辛庄学堂的支持。我看了下艺术家名单,有冯钟云、杜杰、高山、张健菲、张埙、李晓东、大汉风乐队等30多位艺术家、音乐人,我一定要去参加,尤其是去听期待已久的李晓东老师的现场演唱。
虽然从此再来辛庄是客人,但我知道还会有很多再来辛庄的机会,我也会一直是这里的一份子。这里有我很多恋恋不舍的朋友,有很多社会创业家,有很多动人的故事。我只用了一年的时光来感受,因为时间精力有限,因为没有深入的参与辛庄社区的共建,因而也漏掉了很多故事,也没法完成《活在辛庄》的小书。但未来一定会有人完成,我谨以此文纪念我在辛庄这个“社创小镇”的幸福时光。
愿全国有更多村庄像辛庄这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城乡人民携起手来,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共建一个美好和谐的社区,愿这样的“社创村”越来越多!
2018年5月4日 刘玄奇于北大蔚秀园
世界创客大会(World Makers Forum),英文简称WMF,2015年6月3日正式注册成立湖南世创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运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创客大会”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从乡村出发,设立全国首个“乡村创客奖”,并于2015年10月20日举行世界创客大会·开慧论坛,主题为:创客,让乡村更美好。2016年主题为:创客,让家乡更美好!2017年主题为:创客,让家园更美好!世界创客大会的使命是“让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工作和生活”,发现、连接、赋能有社会企业家精神的创客,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生命共同体,具体说来是为三个输出:输出思想、输出模式、输出人才。2018年以“创客,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