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强捉奸事件被爆炒,是新媒体全行业的悲哀
8月14日凌晨,王宝强在微博上发表离婚声明,称“马蓉与我经纪人宋喆的婚外不正当两性关系,严重伤害了婚姻、破坏了家庭,郑重决定解除我与马蓉的婚姻关系,同时解除宋喆的经纪人职务。”
宝强哥的声明全文我就不放在这里了,按昨天它在朋友圈各种文章里出现的频率,除非你根本不玩微信朋友圈,否则没读过这篇文字的可能性简直微乎其微。
宝强捉奸,成了
新媒体行业的集体狂欢
按照新浪微博给出的数据,关键词“王宝强”的24小时热议度达到309304,较昨日同期增长了20348%。新浪微博整体的QPS(每秒查询率,即最大吞吐能力)则瞬间增长了2倍之多。
而据Google Trends数据显示,王宝强关键词在一度达到热度100的最高峰值。这意味着宝宝这次不仅是上了中国的头条,也成了一段时间里全世界在GOOGLE上被搜索次数最多的关键词,算是上了全世界的“头条”。
中文互联网领域一向有“一件事到底重不重要,不在于它能不能上微博,而在于它能不能上草榴”的潜规则,现在草榴社区上也有一堆平常对什么事都十分淡定的老司机,正在满大街跪求宝强捉奸的现场无码视频种子。
从微信公众号的角度来看,从昨天一天的时间里我关注的上百个微信订阅号中,接近一半在一天之内跟风发布了关于宝强离婚的文章:
而写出这些文章的,不只是那些平时谈论明星八卦和家庭情感的自媒体账号,还有平时关注婴幼类的,鸡汤励志类的,文学类的,职场类的.......
甚至还有关注美食,旅游,创业之类,和人家的婚姻官司八竿子打不着的账号,也在挖空心思使尽浑身解数,把事件往自己上面引。
甚至搞出了像《王宝强和他老婆,那些年一起去过的那些国外风景名胜》《王宝强“亲授”的一堂创业课》这样,让人看了标题即使不点进去都会觉得尴尬的文章。
如果你有兴趣,花一天的时间也只能把这些从捉奸说,乡巴佬说,心机说,圣母说,阴谋论说,家暴说........来分析“王宝强和他老婆以及男小三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的文章,以及各种各样半真半假捕风捉影的所谓“最新爆料”阅读其中的一小部分。
(我先声明我没敢尝试,看了其中的七八篇就有种想吐的感觉。)
从我的非常粗略的估算来看,这一天里光微信平台上就至少诞生了数十万篇这种文章。
所以把王宝强离婚事件说成是新媒体行业的一场集体狂欢,确实并不为过。
上大学时,我们学校中间有一个面积不小的人工湖叫映雪湖,里面养了许多锦鲤之类的观赏鱼。于是每天午饭和晚饭的时候,总会有闲得没事的情侣拿着从食堂没吃完的馒头,跑到湖边来喂鱼。
于是就经常会看到:有人往水里扔进一小块馒头,就会引得几十上百条鱼争相抢食,密密麻麻熙熙攘攘,看起来蔚为壮观。
而当我看到那些关于这次宝强离婚事件的爆款借势文,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里以刷屏之势气势汹汹来袭时,我就突然联想起那些映雪湖里的鱼。
在我看来,那些用尽激情挤破脑袋,往热闹现场中心挤去的微博,公众号和段子手,就像那些瞪眼张嘴用尽全力,只为争抢一两口馒头渣的鱼一样可悲。
虽然他们写出的这些借势文中有不少都是阅读量10万+传疯朋友圈的爆款文章,但几乎100%过了一周以后,肯定会被人遗忘得一干二净。
这些文章之所以必定速朽的原因在于,不管它们从什么角度出发,实际大都是强扭硬套的成果。
宝强事件就像是个避孕套,里面装满了整个社会公众对于明星私生活的窥私欲望,所以必定会在事情过去之后被扔进垃圾桶,而不会被郑重其事地收藏起来。
实际上,他们的辛勤劳动和周末加班创造的社会价值,还不如那个不到24小时就把马蓉同款性感小内裤放上网店的淘宝店主。
至少人家卖的这条蓝色内裤过了几个月宝强离婚案也成了明日黄花时,也还依旧能穿。况且这条内裤设计的确实挺漂亮挺性感的,也值这个价钱。
按照新媒体行业的传播理论,一个新闻事件能不能成爆款,主要取决于它有没有争议性,有没有展开更多话题的可能,是不是简单,有趣,值得分享。
而按照这个标准,宝强离婚事件集中了明星,小三,捉奸,经纪人等各种吸睛元素,几乎注定是要变成热点新闻的。
如果在传统媒体时代,宝强离婚这样的事情肯定会是娱乐版的头条,但把这样的新闻放在头版头条,恐怕只有完全走低俗向的媒体才会这么做。
在我印象里,这样的媒体有一定影响力的也只有一向三版登载裸体女郎的英国太阳报,以及刚刚因为头版登了总统候选人特朗普老婆的裸体照片而正吃官司的纽约邮报。
很难想像有一天像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这样的主流媒体,会把某个欧美明星老婆和经纪人出轨,他亲自带人捉奸这样的花边新闻大炒特炒,搞得连家政版教育版旅游版也全是这位明星和明星老婆的大头照。
难道传统媒体时代的小编就没有寻找爆款新闻事件的冲动和焦虑吗?他们肯定也有,但那时每一类媒体的分类标签还是非常明确的,不像现在这样可以随便跨界。
新媒体时代大家写东西的门槛降低,自由度也明显的提升了,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但由此带来的不仅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热闹,也有现在弥漫于全行业的集体焦虑。
而在这种集体焦虑下,大家都有冲破底线的冲动,整个网络舆论出现了《纽约邮报》化的倾向。
在决定做大学声之前,我也运营过一段时间一个关注留学资讯和海外趣闻,模仿《北美留学生日报》的公众号。
但我又没有留学的经历,又还想靠一部分原创内容把这个号做出点特色来。于是仗着英语还不错,天天跑去扒TUMBLR之类的国外网站,挖空心机想要找出点别人没报道过的有趣事情。
当时因为整天写东西找不到思路,我整天脸上都是一副愁眉苦脸怅然若失欲求不满的表情,搞得时间长了,一起工作的同事都以为我有便秘的毛病。
后来偶然写出了一篇关于数学家纳什去世的文章反响还不错,阅读量创了那个账号的记录,后来就每天看新闻的时候,都盼着当天能有个名人死了,这样第二天就有东西可写,不用那么纠结了。
但让我很失望的是,那整整一年国际上死了的名人也并不多,只有演《速度与激情》的保罗.沃克,给《泰坦尼克号》配过乐的詹姆斯.霍纳等寥寥数人。而且即使关于这几个人的文章也再也没写出过爆款。
还有好几位,本来都传言是死翘翘了,结果却又奇迹般的活了过来,比如烂片王尼古拉斯.凯奇就一年“被死亡”了两会,让我相当不高兴,白期待一阵还浪费了半天的时间去准备了解他的生平。
作为一个自媒体从业者,我对整个行业面临的危机非常清楚,2016年开始,整个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新媒体市场进入了红海期。
首先是微信本身日活跃用户量达到了5.7亿,已经基本普及到街边卖瓜大哥闲着没事都在刷朋友圈的程度,国内基本再没有什么新用户可以导入微信平台了,自媒体的受众增长趋于停滞。
再加上新媒体账号和从业者数量急剧增加,在微信平台上已经有1200万个公众号,实在是僧多肉少,难以为继。
就好像原来这个池塘里有一百条鱼,大家可能还都安然自得,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慢慢的现在变成了一千条鱼共享一个比原来大不了多少的池塘,自然就会出现有人扔两个馒头渣,都能引来一堆鱼争相哄抢的事情。
新媒体/自媒体整个行业里,集体争相炒事件,追热点,狂撕逼,都早已成了业界的常态。
以至于发生了宝强捉奸这种事情,只要是新媒体小编,谁不跟风炒作一下谁就是傻子。如果是公司账号的小编的话,也可能会被老板臭骂一顿工作不上心。
以至于昨天下午,看到不少相熟的公众号小编在朋友圈里哀叹:“周末好不容易睡了个懒觉,醒来就发现宝强的事已经传的满天飞,感觉像是错过了几百个亿。”
真的让人看了既心疼又唏嘘不已。
但我们在运营大学声的过程中,也越来越深地感受到:
新媒体的撰稿人和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相比,虽然在传播途径,反应速度和发言尺度上有天生的优势,但也面临着在获取第一手资料的能力上明显的短板。
在和大学生利益有关的焦点事件中,我们没法身处其境地去实地采访,没法和当事人面对面地交流,没法接触到真正的一手信息。
我们所有的信息,数据和图表都来自网络,我们没有能力去从一开始收集原始数据,因而也就很难保证这些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我们只能用自己尽量中立的判断来分析各种途径众说纷纭的繁杂信息,同时通过一点私人关系来找部分对相关专业的人来取得一部分专家意见,并根据这些来形成大学声对于类似事件的态度。
在去年奥斯卡奖最佳影片《聚焦(Spotlight)》之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影片中波士顿环球报的“聚焦“新闻报道团队,在试图确定受猥亵儿童丑闻影响的天主教神父人数和名单时,居然在报社的档案室把过去几十年的牧师年鉴搬出来一个个名字逐一比对,最终拿出了90人的名单,击垮了本来嘴巴闭得严严实实的线人的心理防线,取得了这篇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经典新闻报道中的关键材料。
这种对于原始材料的处理和分析,是接受过专业新闻专业训练的人才具备的能力,而大多数新媒体小编并不具备这种能力。
作为一个也有一点职业理想和追求的新媒体团队,我们也梦想有一天能够遇到一个像《聚焦》中那样的大事件。
但即使真的这样的事件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能不能够抓得住,能不能够写出能造成一定影响的东西来,我们现在还并没有百分百的信心。
虽然非常艰难,但我们还是想在这个方向上做一些事情。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发起关于全国大学生宿舍条件的调查。
如果你点击下方的 “阅读原文”,就可以看到我们得出的第一份调查报告。
今后我们还会针对学费,教学质量,伙食等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情况,陆续进行一系列的数据调查,目的就是通过和国内教育大数据领域最专业的机构进行深入合作,来补齐大学声对于原始数据收集和处理能力的短板。
同时我们还将扶持一批校园里有写作能力的大学生,让他们也参与到大学声的创作过程中,同时我们也会支持他们做好自己的自媒体帐号,大家一起帮大学生发声。
换句话说,掌握了这些大学生学习生活状态的第一手资料,大学声就可以不用像那些公众号一样眼巴巴的去追明星离婚这样low爆了的“热点事件,我也不用天天盼着有人去世才好写篇爆文了。
虽然这还只是我们一个很美的梦想,想要实现还需要同学们持续的参与,以及更多志同道合的新媒体人的加入。
但大家都抬头向天等着掉馅饼的时候,总得有人做面朝黄土埋头耕耘的工作。而且我相信,到最后还是愿意耕耘的人能够吃饱饭。
最后还是要说,没有同学们的持续支持,就没有大学声的今天。为了更好的帮助大学生发声,我们依旧需要你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