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郝景芳《北京折叠》获雨果奖:背后的激烈争议
《北京折叠》的作者郝景芳和译者刘宇昆
然而与去年刘慈欣获奖之后,科幻圈里圈外人士几乎异口同声的祝贺,以及占据绝对主流的“实至名归”评价不同的是:
虽然圈外人大都表示热烈祝贺,但在科幻文学粉丝圈里,在郝景芳这次获得提名及获奖的之前之后,一直有声音对于《北京折叠》这部小说的文学价值,以及雨果奖颁给这部小说的真正目的表示质疑。
那么,《北京折叠》到底是怎样一部小说,而其获奖又为何会引起如此的争议呢?
如果你有一点时间,我建议你首先点击文章末尾的“阅读原文”,用你自己的视角去阅读一遍这部小说。篇幅并不长,只需要20分钟到半小时的时间就能读完。
而即使你对于阅读科幻小说没兴趣,《北京折叠》的世界观设定实际上也并不算十分新奇,实际上很容易理解。
“大地的一面是第一空间,五百万人口,生存时间是从清晨六点到第二天清晨六点。空间休眠,大地翻转。翻转后的另一面是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
第二空间生活着两千五百万人口,从次日清晨六点到夜晚十点,第三空间生活着五千万人,从十点到清晨六点,然后回到第一空间。
时间经过了精心规划和最优分配,小心翼翼隔离,五百万人享用二十四小时,七千五百万人享用另外二十四小时。”
小说中的三个空间对应的就是社会的三个阶层,第一阶层是官员富商,军人警察之类的角色,第二阶层是普通上班族,以及屌丝学生,第三阶层则是底层的农民工,环卫工,以及其他各种各样被上面两个阶层拒绝的人群。
类似的科幻世界观,在《逆世界》等电影里也能看到
《北京折叠》的主题说的就是社会阶层的制度化固定,相似的科幻世界观实际上大家并不陌生,在好莱坞的畅销电影《逆世界》《明日世界》里,都有相似的世界根据阶级类别分层的背景。
小说的主角老刀,就是生活在第三空间的一名五十多岁的垃圾工,为了让捡来的孩子糖糖能够上花费超过他收入水平的幼儿园,老刀决定铤而走险,去第二和第一空间送信赚一笔钱。
而老刀的冒险途中遇到的其余几个人物,如彭蠹,依言,秦天等,则基本都非常的扁平和脸谱化。甚至从他们的名字就能看明白他们所处的社会角色。
总之,《北京折叠》是一部社会寓言意味颇深,深植于中国现实的科幻作品。
为什么《北京折叠》的
提名和得奖会产生争议?
去年大刘的《三体》得奖时,圈里圈外异口同声欢呼雀跃的场景,可能不少人都还记忆犹新。
但这次从郝景芳得到雨果奖的提名时开始,科幻圈里对于这部作品的文学价值的评判就出现了褒贬不一,口碑两极化的现象。
争议的焦点主要在于下面的两点:
《北京折叠》是不是能够代表中国科幻文学的最高水平?
不少科幻迷认为,《北京折叠》作为郝景芳2012年连载在水木社区科幻版上的一篇网文,实际上只是她的一部练习作品。很难代表中国科幻文学的水平,甚至也并不是她个人最好的作品。
而另一部分网友则认为,虽然这部作品的获得提名及获奖有无心插柳的成分,但并不能因为这是一篇网文而否定其文学价值。
刘慈欣和郝景芳是相交十年的老友
在这个争议焦点问题上,作为郝景芳十年老友的刘慈欣在接受采访时的说法则显得深有意味:
“我当然希望郝景芳能够获奖,”刘慈欣表示,“《北京折叠》和她之前的作品风格不太一样。我很喜欢她以前的一些作品,比如关于火星的一些长篇小说,都很有美感。”
大刘的这段评语,既避免了直接对《北京折叠》这部小说进行文学上的评价,同时又对他的朋友取得的殊荣表示了支持和祝贺,确实是说的相当有水平。
在 《北京折叠》得奖背后,政治因素占了多大的成分?
还有不少读者认为,《北京折叠》这篇小说之所以能够得到雨果奖的青睐,是因为文中黑中国,黑现有体制的成分,而非是认同其文学价值。
在本届雨果奖短篇小说类的争夺中有像斯蒂芬.金这样的大咖,
《北京折叠》能够胜出相当不易。
在这个问题上,质疑者提出的一个关键论点是:小说中的超级都市,实际上放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如果这部小说的标题改成“折叠迪拜”“折叠巴黎“,把人名全换成阿拉伯人或者法国人的名字,或者更直白的直接用“折叠都市”,它能够获奖的几率还剩下几成呢?
《北京折叠》的立意非常现实主义,直接指出了目前中国社会里日益严重的阶层固化的现实。
而其篇名中就直接指出所写的未来城市就是北京,也和一般科幻小说习惯于架空一个历史平台的做法不同。
所以这种与中国社会现实的强绑定,也成了这部小说的一个主要争议点。这在西方文学圈的主流意见还是以黑中国为主的背景下,应该也不令人惊讶。
而在这个问题上,支持者则认为:科幻文学作为人类想象力的集中体现,是不应该给自己套上意识形态的枷锁的。
这部作品所批判的目标并非中国的体制,郝景芳本人作为国务院下属单位的官员,也不可能像个大学刚毕业的愤青一样,为了迎合西方人的口味而公开写小说去黑她供职于斯的体制。
《北京折叠》反思的实际上是整个人类在先进生产力的面前爆发的就业危机,这也是大多数国际读者对于这部作品所讨论的核心。
所谓“黑中国,黑体制”云云,都属于一厢情愿的过度解读,以此来质疑一部文学作品的价值,实际上属于另一种形式的“上纲上线”,对于作者来说并不公平。
而且还有一个也许和作品,与作者本人无关的干扰因素,影响了大家对于这次《北京折叠》得奖含金量的评价。
最近两届雨果奖一直面临严重的公信力危机,其最直接的原因是在评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意识形态鲜明,有影响力而且成建制的拉票团队:狂暴小狗(Rabid Puppies)。
这个以右翼科幻作家沃克斯·戴(Vox Day)为首的,以白人男性传统价值观为号召的团体,在这两届雨果奖投票前都公布了自己认可的白名单作品清单,号召所有认同他们的评委投这些作品的票,而《北京折叠》就在这张白名单之列。
不要小看这个LOGO看起来有点滑稽的“小狗”,去年17 个奖项共 85 个提名中,61 个与“小狗运动”给出的提名一致。
而且这也不是这帮小狗第一次在雨果奖上给中国科幻搅局了。
去年刘慈欣获奖的《三体》第一部一开始并没有在提名名单中,而是两位在“小狗运动”白名单里的作家,因不满这种刷票行为而主动退出了最佳长篇作品的最终评奖,其中一位在退出后推荐了《三体》。大刘这才替补出现在评奖名单上。
可以说,正是因为小狗的搅局,《三体》这部虽然在国内科幻圈一直被奉为神作但一直没在国际上打出名声的作品,才出现在雨果奖的舞台中心。
对作品的质疑,
最终还是要靠作品说话
对于一部文学作品的评价,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出现这样的争议也很正常,对于上面的争议本身,我们很难加以评价。
但值得庆幸的是,郝景芳作为一名青年作家,在这个年纪就能获得如此的大奖,今后的创作道路应该是非常广阔的。
她还有非常多的时间来构思和写作更多更有深度的作品。来向读者证明自己的水平。
事实上这也是许多文学界前辈在面临质疑时采取的应对之法:你觉得我这部作品不够好,我就用下一部作品来让你心服口服。
郝景芳的其他作品
同时作为一名高中和大学时基本每期《科幻世界》必看,对于科幻文学非常喜爱,同时又非常喜欢看电影的读者和观众来说,希望《北京折叠》能够被拍成电影。
当然也希望郝女士能签个靠谱点的电影公司,别搞的像大刘的《三体》电影版一样,万众期待最后搞成了一地鸡毛。
总之,祝贺郝景芳,祝贺中国科幻,希望今后能看到更多中国人在科幻舞台上崭露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