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末考试题要求列举旷课同学名字,下一个被告密的可能就是你

2017-06-02 愤怒的 大学声


假如你在期末考卷上看到“请列举本班一名经常旷课的同学名字。”这道题,你会怎么办?

 

是实事求是地举报自己经常逃课的室友;

 

还是把班里和自己关系不好的人名都写一遍;

 

或者直接一个名字都不写?


可能有的同学会觉得,这也就是又一道大学“变态神考题”,哈哈一乐也就完了。

 

但在陈大夫看来,这背后隐藏的价值观让我不寒而栗。

 

让学生列举经常旷课同学的名字

体现的是怎样的价值观?


近日,四川遂宁的四川职业技术学院艺体系16级“形势与政策”课的一道期末考试题,在微博上引起了网友热议。

 

“本门课程一共上几周,上课地点在哪里?请列举本班一名经常旷课的同学名字。你认为本门课程应该得多少分?并列举原因(原因不少于3项)。(分值30分)”


(来源:四川在线)

 

这件事被人民网官网转载之后,很快得到了包括齐鲁晚报、重庆晨报、武汉晚报等不少媒体官微的转载。

 

而据人民网微博下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同学的微博评论,这确实是他们刚刚参加完的考试试卷,连把“形势”写成了“形式”的错别字也非常熟悉。


近年来在网上也经常出现类似的“奇葩大学神考题“之类的热门话题:

 

“辨认上课老师的照片,答对不得分,答错或不答不及格”(南开大学法学院);

 

“光棍节刚过不久,你脱光了吗?试从量变与质变的视角,谈谈如何追到心目中的男神或女神。”(长沙某高校大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

 

(来源:南都网)


可能在不少同学看来,这也就是老师脑洞大开了一下。这种事情哈哈一笑过去就完了,你较这个真干嘛?

 

有时有毒的价值观会隐藏的很深,深到只有很少人能发现其中的恶意。

 

乍一看就是一条沐浴露十几秒的电视广告/百度搜索栏上面的简单漫画图片/某知名大号发布的一篇情感鸡汤文;

 

但你如果你仔细品味这些内容背后传递给你的价值观,就会明白这实际上是一条“毒广告”/“毒鸡汤”。


2015年,百度三八节设计的Doodle饱受批评

 

这样的争议,在围绕家暴,性别歧视,性侵等一系列问题发生的媒体事件中都频繁出现。

 

在陈大夫看来,这道网友戏称的“送命题”,背后体现的价值观很明确:鼓励大学生互相告密揭发举报。

 

但也许是因为我当年的一段经历,我看了以后一点都不觉得好笑

 

我觉得有必要把我的这段经历,以及我对这件事的看法分享给同学们。

 

我就曾经是大学生

互相告密的直接受害者


陈大夫的大学四年是在山东某二本大学,我就读的信管专业就属于一个刚成立没几年,和学校优势毫无关系的边缘学科。

 

我们专业的师资力量极其薄弱,整个学校里连一个能给我们上专业课的教授都没有,大部分专业课都是由一些刚毕业没几年的年轻新手老师担任。

 

而在信管专业大三的课程里,有一门必修课叫做“离散数学”,任课老师是研究生刚毕业,教学经验和水平都惨不忍睹。

 

上课就是念课件读,然后往黑板上抄课本上的例题,偶尔有同学问了她一道不是课本上的题,她算了一节课都没算出个门道来。


我记得当时用的就是这本课本

(来源:百度)

 

后来有一次跟几个同学聊天的时候,谈起离散数学这门课,我表示完全没有必要去上,你从宿舍楼走半小时才能到教室,去了就是听她一字不落地念PPT,这不是浪费时间吗?

 

然后过了几天我就听说,xx老师知道你们谈论她的事情了,当着包括课代表在内的好几个同学说,总有一天要让我们三个人好看。

 

当时我们班上一半的人大四都要参加毕业前五月份的大补考,这个毕业前的补考传统惯例,是所有人都让过以免影响毕业。

 

但就在那年的六月初,我们都开始论文答辩照毕业照的时候,突然传来消息,补考离散数学挂了三个人,就是我们三个曾经议论过她的同学,而且成绩分别是57、58、59分,我就是58分那位。


(来源:中国日报)

 

我们去跟她交涉,她态度很强硬,就是这个成绩,你们毕不毕业我不管,你不服气就自己去教务部调考卷,别来找我。

 

当时的我是真的陷入了绝望,也是我一生唯一一次有想到犯罪和死的念头。

 

最终我们那个班级当年就只有我们三个人没能拿到毕业证。

 

最终还是通过我的一个“大舅爷”的关系找到院长,才给了我个第二年随着下一级再参加一次补考的机会,延迟了一年才拿到毕业证学位证。


(来源:暴走漫画)

 

因为当时聊天在场的只有那么四五个人,我很清楚是谁把这件事告诉她的。

 

至于他告密的目的是什么,我至今也没想明白,毕竟他既不是班干部也不是课代表,学习成绩也不出众,这门课期末考试他自己甚至也挂掉了。

 

她本来也就是个刚参加工作的老师,手里也就那么一点可怜的权力。

 

为什么他会有动机把几个同学纯粹是在宿舍闲聊的内容,告密给一个并不能给他什么好处的普通老师,这件事我后来疑惑了很长时间。

 

就因为这段经历,我一直对于任何形式鼓励学生互相告密互相揭发的行为深恶痛绝。

 

原谅告密,下一个

受害的可能就是你


人一般来说,都是天生反感告密者的。

 

不仅因为会让我们的利益造成损失,更重要的是这种行为破坏了人与人之间基本的相互信任。

 

而人与人之间没有信任可言时,每个人的生活状态都会是极其孤独极其可悲的。

 

这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既然教的是“形势与政策”这门政工类课程,应该了解中国社会当年曾经的那场运动,当时国家机器鼓励青年互相揭发检举,造成了多少惨剧。


张艺谋的作品《归来》中女儿揭发父亲,

夫妻互相揭发的情节,就是那个年代真实的样子

(来源:时光网)

 

我妈妈就跟我讲过当时她下乡当知青时亲眼见到的事情:

 

她的一个高中同班同学拿着针线缝鞋垫,门口有人喊她,她顺手把针往报纸上一扎就出去了。她也算是倒霉,这一针扎在了报纸上伟大领袖像的脸上。


发现的也是他们一起插队的同学,把这件事告密给了村干部,当天就贴出大字报被打成了现行反革命。在那个年代这顶帽子意味着什么,大家都很清楚。

 

幸亏那是75年,不到一年运动就结束了,她才算是捡回一条命来。


但档案上也有了一笔黑记录,断了她之后像其他同学那样,参加高考或者回城参加工作的可能性,最终她嫁给了当地一个农民,我妈妈回城以后就和她失去了联系。


不主动揭发检举别人是最起码的道德底线

(来源:时光网)

 

在宿舍里和几个同学对某位老师的教学质量发几句议论,可能大多数同学都曾经做过,但如果你知道这样做可能会被老师故意挂科,你平时在宿舍里还敢说话吗?

 

事实上,同样的题目可以复制到任何一所大学,任何一门课,任何一张考卷上。

 

假如你参加的期末考试卷子,每张最后一道题都是让你检举身边逃过课的同学,那你还能笑得出来吗?



 

同时我想问这位老师,你真的是想在自己的课堂上,把那个年代道路以目的气氛找回来吗?

 

还是想像电影《浪潮》里的文格尔先生一样,用这道考题来考一考学生们的良心,给学生上一堂真正有价值的课:这个世界上的集权是怎么来的。


陈大夫对那些敢于在这道问题上一个名字都不写的同学表示敬佩,他们的这门课应该得满分,因为他们通过了道德的考试。

 

当告密者和鼓励别人告密者能够轻易得到赞美或原谅的时候,人和人之间就没有丝毫信任可言。


希望同学们能对任何鼓励大学生互相告密的行为保持警惕,下一个被构陷的人可能就是你。



想了解更多有意思大学故事请点击


酷派毕业前夕解约300余名应届毕业生:大学校招应该建立黑名单制度


为中国越是三流的大学越喜欢抓学生纪律?


男朋友不给我过儿童节,是不是说明他不爱我了? | 情感急诊室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浏览大学生生活学习情感秘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