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05-30




后天就是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一天,全世界都在“读书”。

在我眼中,世界读书日已经成为了植树节第二,每年到这一天朋友圈都会被刷屏,但并没听说谁真的去种了一棵树。

实际上我觉得,现在的世界读书日早就已经失去了其本意,改名为世界买书日,或者亚马逊买200赠120包邮日也应该也没什么不妥。


我们在该读故事的时候学了加减乘除


小时候我读过的书,大都是作者精心打造的“童话世界”。

那个世界是单纯的,完美的。在这里,孩子可以学到很多最基本的为人道理。这些道理在复杂的现实世界不明显。

小学班主任督促我们读书,并不是想让我们记住多少名著的情节,却培养了我们阅读的习惯。


(来源:新浪博客)


这个时期的阅读不一定有多大好处,但却能填充进孩子稚嫩的童年,让他们远离不好的嗜好。这样,孩子才有可能爱上阅读。

书籍这条文字的河流,会带上思想这条小船去远方,看看过去,看看他乡,你想去哪,文字就能带你去哪,你想见谁,文字就把他刻画给你。

现在的很多同学不是这样,他在中小学该读童话、故事的时候去学习加减乘除,去“赢在起跑线上”,

而在进了大学,应该真正通过大量的阅读明白一些道理的时候,却沉浸在像网络上那些像"起点文““敬明体”那样,不论对错也不讲道理,就是要让你看着爽的东西里面了。


(来源:Q友乐园)


在看尽一批又一批的“知识商人”用世界读书日的噱头大搞特搞之后,我开始重新思考阅读。

这件我从小就非常喜欢的事情,让我产生了优越感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书中没有颜如玉,书中没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在高中生的作文中出现的频率,应该不低于他们YY班花或者偷偷观赏岛国文化结晶同时做不可名状之事的频率。

虽然这句话在几百年以来,可能曾经激励过无数深夜苦读的学子,在昏暗的油灯下忍着倦乏头悬梁锥刺股,但在今天的信息化社会里也只是一厢情愿而已。


(来源:新浪博客)

我自己也有写自己的个人号,有时会在上面更新几篇和读书有关的文章,于是就有人在我公众号留言,先是称赞我文章写得好,然后又说,既然我读过很多书,让我帮他推荐几本。

我的回答基本都是先强调两点,第一个是我文章写的不好,你觉得我文章写得好,要么是你认识我客套客套,要么是你真的没读过好东西。

第二个是我没读过什么书,不是我读书多,是大部分人都读书太少。

一般我强调完了这两点,他们碰了一鼻子灰,就不再问了,顺便取关一下。


(来源:新浪博客)

偶尔有执着的,还追着问。有一天还有个女生问我,说自己感觉自己情商太低,朋友都说自己傻白甜,读什么书能提高自己的情商。

当时我的心情啊,真的难以用语言形容。

我差点就回一句“算了吧你看什么都没用了”,后来觉得没必要这样,就给她推荐了一本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

这就是我为什么反对宋真宗赵恒的那句话。(可能大部分同学都虽然在高中作文里引用过无数遍,但并不清楚这句话是谁说的吧)


(来源:新浪博客)

靠读书,真的能得到颜如玉吗?

在把孔老夫子那几本陈芝麻烂谷子典籍读通,就能金榜题名考上状元的封建时代可能有不少成功的例子。

但在今天,我还真没听说过身边哪个美女因为某个男生读书读得多,就死心塌地爱上他的事情。

我觉得还是你争取去现场看奇葩说,看看颜如晶比较现实,或者你有兴趣拜读一下《如何征服美丽少女》这样的神作。

真的,你要是真的闲的没事有时间,还不如去体育馆多举举铁健健身,练出八块腹肌一身疙瘩肉,在追求不少高质量女生时还能明显加加分。

现在90%以上的女生,对男生C+罩杯胸肌的兴趣,比对一颗装满了学问的脑袋要强太多了。


(来源:应届毕业生网)


靠读书,真的能得到黄金屋吗?

如果真有这样一本书或一套书,那早就成了超级畅销书,甚至可能还会被选入中学课本的“必读书目‘。

但根据经济学原理,最后如果每个人都读了,也就和每个人都没读一样,只不过黄金屋不值钱了。


(来源:读书之秋)


想要颜如玉黄金屋,还不如去打打LOL、王者荣耀,做做直播,如果你凑巧打得还可以,网红女票有了,钱也不是问题了。


所以我一直都觉得书中没有颜如玉,书中没有黄金屋。想靠读书去获得什么现实中的东西,是不现实的。

读书中的鄙视链


自古文人相轻,这话一点没错,这话放在现代人身上依然适用,而且已经围绕读书二字,形成了复杂的鄙视链。

读书的人鄙视不读书的,读书的人之间也相互鄙视。小众的鄙视畅销的,论述的鄙视虚构的,传统的鄙视新媒体的,学术的鄙视浅薄的。

我记得“读书商人”罗振宇说过一句话,“书籍是人的精神围墙”。


(来源:百度知道)

知乎上也有一个问题:问自己读过的书都忘了,那读书还有什么用?一个高赞回答就说,一个人读过的书是融入你的气质中的,看你这个人就知道自己读过什么书,读过多少。

就拿现在最火的网综《奇葩说》来说,像我这种只看过第三季的观众都知道,哪几个议员读过的书是两只手能数的过来的,哪几个议员算上脚还能数的过来,哪几个议员读的书我可能这辈子都追不上,但他们还是站在同一个舞台上。

我到现在都还特别同意罗振宇的那句话,没错,书籍确实是精神围墙,但你有没有发现今天的人们不需要精神围墙,物质围墙就够了!

古时候文人相轻我是能理解的,读书好,就可能中举,就可能做官,就可能变成达官显贵,就能飞黄腾达。所以同为穷书生,我读书好的自然看不起你读书不好的,鄙视链是成立的。

(来源:读书之秋)


今天呢?哪个读书人还有信心站出来,鄙视思聪老公对网红锥子脸的谜之爱好,以及健林爸爸的的小目标呢?这时候鄙视链还成立吗?

实际上读书和打游戏、打篮球、踢足球、把妹撸管一样,只是个爱好,只是我们抵抗无聊生活的一记海洛因。


 读书这件事,本身并没什么了不起。



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马上就要到了嘛,估计你又会在各种公众号,网站上看到一堆写得又臭又长的文章。

做痛心疾首状描述今天中国到底有多么不爱读书,再装模作样地抛出两条锦囊妙计,声称能根治国人不读书的毛病,包准药到病除。

真不明白写这些文字的人,都在糊弄谁呢。


(来源:堆糖)


确实,我也认为今天的中国人,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都非常差。


当然我不否认,有些人天生就阅读能力超强,但绝大部分人天生是不会阅读的,只能通过训练来强化阅读速度。

因为我平时喜欢在朋友圈装逼,前两天一个头像长得挺可爱的妹子问我怎么提高阅读速度,她说她现在看书还是默读。

我想了想,我TMD好像也还是默读呢。。。

(来源:堆糖)


以前我特别喜欢送别人书,自己读了一本好书也特别喜欢推荐给别人,跟人家说相信我你一定会喜欢的!

后来我也不送了也不推荐了,因为我了解到,很多东西的阅读确实是需要一定门槛的。

即使是那些觉得自己阅读能力还不错的同学,假如去读读托尔斯泰的《复活》或《战争与和平》,不少恐怕也会被俄罗斯人翻译过来动辄十几个字而且一个人两三套的名字虐得不轻。

因为阅读这种动辄几百页的大部头,对于阅读能力不高的同学来说会是个巨大的时间负担,我又何德何能去占据人家的时间资源呢?


(来源:堆糖)

人类文明在飞速发展,中国人的阅读速度却在飞速下降。我们拿什么去思考呢?我们又怎么寻找自己的家人呢?

没错,这才是我想说的,这才是此时此刻,我觉得作为一个平凡的个体,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去思考,去寻找家人!

去思考,去寻找家人!

去思考,去寻找家人!

我像唱摇滚似的把这句话重复三遍,不是因为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而是因为这是每个人最原始的冲动。只不过时间长了,我们都忘了这种冲动。

我们总在说思考这个词,如果你去看看小学生的试卷,会发现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就已经会写这两个字,真正懂得这两个字,却需要20年、30年、40年甚至一辈子。

思考是对终极真理的敬畏。


现在的人普遍缺少这种敬畏。我敢说,很多人之所以这样注重修养,锻炼情商,不做伤天害理的事情,是因为他们还不够强大。

如果他们有一天真得富可敌国,权倾天下,能干出什么事儿来你无法想象。

思考能让你心生敬畏,让你知道总有些东西是先验的,是肉体凡胎没法handle的。


(来源:堆糖)

我记得大概是一个月前,我在自习室翻《社会学的邀请》那本书的时候,看到涂尔干“社会分工对社会资本的影响”那段介绍的时候,激动的无法自己。

我当时就想大喊,我想跑到街上告诉每个人他的理论,我想站在一个全世界人都能看到的地方去朗读那段论述。

当然我冷静下来之后马上就意识到那样做好像有点傻逼。

我们平时争论的东西,互相之间不服不忿的观点,其实都是前人思考过的,而且已经把这些思考、争辩、屈服、反驳系统性地记录了下来。

这些东西流传了下来,也就成了书。


(来源:三联书店)

往小了说,读书是一种精神享受,往大了说,读书是摆脱孤独的唯一途径。

当你遇到一个和你非亲非故,生活在不同年代,说着不同的语言,吃着不同的食物的人,和你思考着完全相同的事情的时候,那种幸福不是用五官这种低级感官能够感受得到的。

你会发现原来有人和你对世界有完全相同的理解,即使不完全相同,那个人,也才是你真正意义上的家人。

你们同出一派,在茫茫人海中找寻到彼此,即使他已经入土,你也能想象得出他的模样,他在世时的孤单。

很多人在生活中选择了无聊,向无聊妥协,向孤独妥协。

可能你放眼周围,放眼这个城市,放眼这个世界,发现没法找到一个人让你对这个世界留恋之心,于是放弃了。

别怕,这个世界上还有书。


想了解更多有意思大学故事
请点击


怎样用一句话证明你很聪明?


上海交大这位“长江学者”,应该为中兴困局负责


女生们警惕!你可能成了老司机硬盘里的“学习资料”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大学讲座机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