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评估,怎样才能不变成行为艺术的摆拍?

我是陈大夫 大学声



最近这一年多以来,不少高校都经历了教育部的专家组进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如果你所在的学校有幸赶上了评估,可能全校同学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很多事情要为评估准备让道。


准备教学评估的过程

能促进学校的软硬件建设


为了能以一个最好的形象迎接专家组,不少学校都会在这段时间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自查自纠,做出一定的调整。

 

从好的方面来看,不少高校为了迎评促建,会在评估之前的一年之内密集进行翻新宿舍、改造厕所、修路修食堂等各种基础建设。


(来源:闽院风云)

 

而评估工作组来之前的一两个月,很多同学们平时吐槽已久的管理问题也会得到整改:

 

多年没人管的建筑垃圾山被清理掉了,平时总是乱哄哄脏歪歪的校园卫生死角被打扫的窗明几净,原本堆积成山的废弃共享单车被清理掉了,校园干净的让你乍一看都不敢认;

 

学校图书馆书目很长时间几乎没变化,为迎评却一次采购了一大批新书,甚至新建了专门的专业或外文期刊阅览室,大大方便了学生的自学和科研工作。

 

甚至连食堂的饭菜都能比平时好吃很多,食堂大妈的服务态度也提升了一个层次,搞得食堂每个窗口前的队伍都长了一截。




 

陈大夫大二那年,山建大也迎接过教育部的评估。

 

当时为了迎评专门建造了新的体育场,终结了之前学生锻炼都要去满地石头晚上还没灯的老操场,晚上跑步经常一不小心就会崴脚的历史。

 

陈大夫同宿舍的一窝大懒小懒被导员下了死命令,把已经大半年几乎没打扫过的宿舍好好整顿了一番,用洗衣粉拖了三遍,地面才显出原来的颜色。

 

不论是学校动手还是学校给学生布置任务翻新的不少东西,大都是以前就切实存在需求,但学校和学生或者因为懒,或者因为一些其他原因而一直没有推动解决的问题。

 

如果没有教学评估的刺激,这些问题可能放在那几年大家也不会有动力去解决。

 

虽然评估过后很多东西都又会回到被忽视被遗忘的状态,但总也有一部分能留下来,对于改善同学们学习和生活能起到不少的积极影响。


摆拍可以理解

但请不要造假


然而某些学校的迎评促建,却没有真的去着手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痛点,而是走了形式主义道路。



(来源:中国新闻网)

 

几乎所有迎评学校都会要求学生在评估期间按高标准整理内务,不准旷课不准迟到早退不准上课睡觉。

 

不少高校还会规定学生在这几天里强制去上自习,上课收缴手机,不准在宿舍里睡觉或者打游戏。

 

这些同学们可能虽然会私下吐槽几句,但也还可以理解,毕竟是为了学校的荣誉,不舒服几天忍忍也就过去了,就当是配合学校做个摆拍。


(来源:微博 @弥之少女)

 

学生体谅学校的难处,但某些高校却并不体谅学生:

 

冬季几十米之外就看不清脸的重雾霾天,却要求全体学生早晨6:30去操场跑早操;


明明雾霾严重得连旗都看不见了还搞集体升旗仪式,仪式上大家要在国旗下宣誓“在迎接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跑道上留下闪光足迹”

 

下面这套“八不能”,你可能也曾经吐槽过,但并没有丝毫用处,还可能会被打了小报告被导员叫去喝茶。




而某些高校里,迎评促建的任务还会层层加码。

 

学校每个人发一本小册子,让学生了解一下什么是本科教学评估;


到了院领导那就成了迎评材料50条人人要能背诵,而到了导员和团委老师那就又加上了“一周后考试/抽查,背不过/记不住的扣德育分”。

 

这种事学生会被折腾,而被折腾得更厉害的则是高校一线普通教师。

 

你要背的可能是一个“应知应会50题”,而他们要背的则是自评姿势手册140多页,自评报告130多页,8个PPT,应知应会50题,重点姿势摘抄6000字.....


(来自知乎网友,克莱登大学教育处选课系统管理员(非事业编)@邓铂鋆)



(来源:知乎网友  @邓铂鋆)

 

如果上面的事情,学生最多也就是对学校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做法在网上吐吐槽,但还有些高校的作法就已经涉嫌弄虚作假封锁消息欺上瞒下了。

 

华北某高校评估前夕学生宿舍楼着火,校方为了不影响评估,严禁学生谈论相关问题,并威胁学生“千万不要惹火上身”。



(来源:微博)


某双一流高校评估期间群发信息提醒学生,有人问你对X大的意见,好处可以自己随意发挥,但回答的坏处就只能有三点:运动场地太少,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的地方不够。



(来源:知乎)

 

某些高校在评估前会组织学生提前统一口风,可能被专家组问到的问题的标准答案要求人人背过,甚至连学生培养方案这种事情也能造假。

 

某些高校为了迎评,要求教师把之前一年甚至几年的纸质教案、实践报告、实验室开放记录等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材料补齐。

 

一帮苦逼一线教师不得不加班加点几周,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耽误了教学科研去搞这些无意义的造假任务。

 


山东科技大学评估期间各学院分片

组织学生早晨去校园各个角落“晨读”

(来源:QQ空间)


陈大夫还亲身经历过评估的造假:学校把钱全花在建图书馆大楼上,建得当真是威武雄壮金碧辉煌,但书库里的架子却几乎是空的。


专家组来之前为了凑数,要求全校学生每人强制给图书馆捐两本书。

 

我就直接把刚考完的《马经》《邓论》课本交了上去,可能是这么搞小聪明的人太多,结果所有捐了类似书籍的同学还被团委书记叫去狠狠骂了一顿“你们还爱不爱学校?”

 

2016年1月,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徐斌发表“深陷体制无法自拔”的离职演说,讲述自己作为院系领导,在坚持常识和各种拿课题,跑项目,尤其是评估造假之间的艰难抉择:

 

“我置身其中,越卷越深,深感高校行政化、权力化日趋严重,尤其在本科教学评估中的作为,公然全体造假,已丧失了最起码的大学精神。”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前院长徐斌

(来源:短篇集)

 

本科教学评估

呼吁学生更广泛的参与



按照教育部2011年下发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现行的“五位一体”评估应该是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强调对学生管理转变为对学生指导与服务,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注重学生从入学、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直至就业对学校满意度的评价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关于本科教学评估的历史和程序,请见:《这有一本“本科教学评估简史”,请查收!》

 

但不少高校里,在整个教学评估的三个主要环节——评估前准备及自评;教育部专家组进校评估;以及评估后的信息反馈和评后整改,都欠缺学生的参与。

 

这才是教学评估经常流于形式,甚至沦为行为艺术摆拍的关键原因。



11月2日下午,北京工业大学召开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意见反馈会。

(来源:北京工业大学新闻网)


审核评估反馈会是审核评估工作的一个核心环节,2013-2015年完成审核评估的51所高校中,有43所在官网、官微等渠道发表了关于反馈会的相关新闻。

 

这43所高校里,参会人员校领导出席率100%,学院负责人出席率100%,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率100%,而评估的真正主体:基层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出席的比例都只有7%。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林冬华《审核评估:发展脉络、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基于51所参评高校的研究》)


一所大学的教学质量如何,谁最有发言权?应该是这所学校的学生。

 

目前已经有不少一流高校在教改过程中,越来越意识到学生参与的重要性,比如清华大学为了吸取更多学生的声音,就专门成立了20名左右学生代表组成的“课委会”:《学生是清华教改的主人翁 》

 


清华大学本科生课程咨询委员会

学生委员在汇报提案想法

(来源:一读EDU)


但在目前很多高校的迎评促建工作参与度上,明显体现出行政部门参与多,一线教师参与少,学生在其中的话语权微乎其微的现象。

 

为了迎接评估,学校应该花力气整改哪些地方,大部分高校都不会去咨询学生的意见。

 

以致于经常是花了一大笔钱花了时间精力,根本不能给学生的学业发展和生活方便带来任何好处。

 

在评估过程中,专家组成员会抽取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他们对于学校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看法。


但访谈环节的客观公正性,在不少高校的评估过程中却备受质疑。


(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某些高校组织的是专家和多位学生代表的集体访谈,学校领导、部门/院系领导都在场。

 

不少被安排或抽到参加的同学见了这种大场面都战战兢兢,还怎么畅所欲言?


校领导就在身边,学生怎么可能敢就学校工作的不足说真话?

 

专家组对于学生的单独访谈,通知学生参加时也都是学校来负责通知。


不少同学接到被访谈消息时,都会被顺便暗示“要维护学校形象”“要反映正能量”。



“如何评价武汉理工大学教学评估的一系列措施?”

下某匿名回答

(来源:知乎)

 

甚至部分高校还屡有学生吐槽,自己在评估时与专家的单独谈话中表达了对学校的某些不满,事后却被校领导叫去喝茶“你说了什么我们都清楚,你好自为之”。

 

专家访谈学生,为什么学校领导要在场?


既然是单独谈话,为什么非要通过学校来安排?

 

为什么不能让学校把教师和学生的资料、联系方式交给专家组,并要求学生在这几天里保持联系方式畅通,然后由评估专家自行与学生取得联系,在校外其他地点进行约谈?

 

对于迎接评估过程中的各种弄虚作假行为,最清楚的同样是一线基层教师和学生。但目前的评估程序中,专家组并不会公布对于评估造假行为投诉举报的方式。


审核评估专家组在西安邮电大学进校考察

(来源:西邮新闻网)


同学们手里掌握了大量的证据事实,却没有渠道反映给专家们;


而评估专家看到的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情况,往往是“金三胖的水果店”一样的西洋景。这种情况在某些二三流高校的评估过程中甚为普遍。

 

某些学校的学生转而到知乎、贴吧上吐槽,把自己学校评估摆拍和造假的证据公之于众,下面有一帮校友同学跟帖点赞。

 

为什么不能在评估开始之前,公布一个邮箱来收集学生及教师对于评估工作的投诉意见?为什么不能在评估过程中专门去那些学生反映强烈的地方去看看,听一下同学们的意见?



2017年年底,某高校在评估前刚刚发生了一场宿舍火灾,突然“火了一把”。


这件事当地新闻报道上都有,评估时专家们就该去实地看看经过这次火灾之后,学生宿舍的防火情况做的怎么样,怎么就能让学生“惹火上身”了嘛。

 

在目前的中国教育体制下,本科评估还是保持高等教育基本质量的一项必要制度。

 

但既然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已经基本达成了共识,为什么不在制度上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评估的各个环节当中,体现学生在高校评价中的话语权呢?


想了解更多有意思大学故事
请点击


2019年,为何我对中国大学的未来充满信心?


正能量,伪科学和教育圈大佬的故事


”科学恐怖主义者“贺建奎,终于要面对法律制裁了



大学声,是一个以“为大学生发声”为宗旨的自媒体。


在这里你能看到中国大学生群体最关心的热门社会事件;最急需的学业生活资讯;全国各高校学生维权报道;以及独家的大学声调查报告.......


我们愿尽一切努力为大学生发声,帮大学生维权,伴大学生成长,与你一起不断进步!


    Added to Top Stories

    S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