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道学参赛作品丨细思恐极 我们竟与老子的思维方式截然相反

2016-10-16 宋思运 腾讯道学

征文进行时
道学全球有奖征文活动持续火热进行中,我们在近日已经与大家分享了部分参赛作品,犹豫的小伙伴们你们还在等什么,赶快来投稿吧!详情请关注道化天下,世界玄同 丨2017“玉蟾杯”道学全球有奖征文活动通启

“正言若反”是老子思想重要的特征,其实质就是老子所说的“正言”与世人的一般认识“若反”。作为一种思想现象,其背后隐藏着老子独特的、与世人一般具有的“求异”思维相反的“求同”思维。


文/宋思运


“正言若反”是老子思想重要的特征,“正言若反”的实质就是老子所说的“正言”与世人的一般认识“若反”。“正言若反”作为一种思想现象,其背后隐藏着老子独特的、与世人一般具有的“求异”思维相反的“求同”思维。“求同”思维及其所决定的“正言若反”不仅来源于老子独特的“道”世界观,也更直接决定了老子独特的“德”价值观与“弃智”认识观以及“无为”实践观。


众所周知,老子思想中存在着“正言若反”现象,这是老子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正言若反” 现象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如果说是必然的,那么造成“正言若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呢?“正言若反”是老子为了更好的表述其思想而采用的一种语言修辞还是艺术化的表达方式?如果不是,“正言若反”现象背后的深刻根源是什么?科学揭示这一根源对于理解和把握老子智慧会否带来全新、革命的帮助?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讨论。


老子像(资料图)


一、老子思想中存在独特的“正言若反”现象


1、老子思想中独特的现象


“正言若反”出自《道德经·七十八章》,原文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对于“正言若反”,各家解释有所不同,我们认为较为妥帖的是河上公注:“此乃正直之言,世人不知,以为反言。”进一步的理解,“正言若反”是老子对自己思想作出的评价性言论,这里的“正言”就是老子本人所说的言论,“若反”实际上就是针对听众即世人而言,世人将老子“合道”之言作为“反话”来听,从而失去了老子思想对人的指导、警示作用,这正是老子所不愿看到的。


老子类似的感慨和无奈,在《道德经》中还有几处。在《道德经·四十一章》中,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在这里,老子指出世人,特别是“中士”和“下士”对“道”的态度,并且提出“不笑不足以为道”,世人对于“道”的态度以及老子对世人这一态度的态度,充分说明了《道德经·四十一章》就是老子对于“正言若反”的另一种表述。


《道德经·四十一章》(资料图)


此外,老子还在《道德经·四十三章》中指出:“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很显然,在这里,同《道德经·七十八章》中所说的“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境遇相似,老子认为“不言之教,无为之益” 都带有“正言若反”的属性,这显然与世人“强胜弱,刚胜柔”以及“有言之教,有为之益” 的普遍认识恰恰相反,这必然导致一个事实:那就是世人要接受老子的思想,就要首先要在思想上颠覆自己已有的认识。这样本身就已经很难,要在行动上再去实践老子思想,更是几乎不可能。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七十章》感叹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正言若反”是老子思想中独特的现象,不仅世人对老子思想的态度和认识可以得出证明,而且老子本人也清楚的意识到了这一点。


诚然,正是由于“正言若反”的存在,老子的思想要么在世人那里陷入“大笑之”的境遇,要么就在推崇者那里陷入“玄之又玄”的境遇;要么“肤浅”,要么“深奥”。这可以从历史上对于老子思想的研究、批注的版本之多、观点之繁可以得到印证,似乎老子思想是可以“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当然,这里有年代久远、文献不足的原因,有不同的研究者站在自身角度进行所谓“扩展研究”有关,更有对老子思想“正言若反”这个表面现象所产生的内在机制不清楚所导致。


2、学界对“正言若反”的代表性观点


那么,“正言若反”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四库全书》“正言若反”一语的用例33 次,就先贤对“正言若反”阐发来看,认为老子所说的“正言”被世俗看成了“反言”,“这些道理是跟一般人的常识相违反的”这一认识较为普遍。


钦定四库全书(资料图)


结合现在的研究,目前对“正言若反”有几种代表性的观点主要如下。


一是“辩证逻辑说”,认为“正言若反”是中国传统的辩证逻辑, 它是与形式逻辑相容并存而不互相抵牾冲突的另一种逻辑,反映事物本性内在的对立统一, 是极为巧妙的思维表达技艺。


二是“言不尽意说”,认为人的语言有自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完成对于具有无限性的思维的表达,而老子“道”本身又是不可言说的,但又只能通过语言表达,所以形成了“正言若反”这一表达方法。


三是“修辞手段说”,认为“正言若反”只是一种为了表达超常的内容而使用的超常的修辞手段而已,这种用法是有意将完全对立的两个概念不合常理地“撮合”在一起,起到“棒喝”而使人“顿悟”的作用。


3、“正言”和“若反”指两个不同主体


这些观点对于理解老子思想的辩证性、道的“不可言”与“姑且说”的矛盾性以及老子言说方式的独特性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但是,这其中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被忽视了:“正言”和“若反”实际上指代两个不同的主体,“正言”是相对于老子这一主体(即发言的人)来说的,而“若反”则是相对于世俗社会这一主体(即听众)来说的,对“大巧若拙”这个命题本身进行所谓逻辑分析,就是对“两个主体”这一理解的忽视和背离。


世俗社会(资料图)


很显然,“正言若反”也不是什么“悖异修辞”,是老子在表述自己思想过程中不得已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要不老子也不会发出“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的感叹。“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正言若反”这种独特的语言现象的背后,也一定隐藏着独特的思维方式。


二、老子“求同”思维的本质及其世界观基础


老子思想中到底坚持了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很显然,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首先要搞清楚探讨一种思想所坚持的思维方式应当考虑的基本前提:思维方式不是个别观点,它应是这个思想中贯穿的“纲领”、“线索”、“原则”,所起到的作用是对这个思想具有“一以贯之”的解释力和实践力,是这个思想的灵魂和总开关,也是人们认识和把握这一思想的关键和基础。


1、世人遵循“求异”思维,老子则坚持“求同”


探讨老子思想所遵循的思维方式应该坚持上述前提。“正言若反”所表现的现象就是老子所说的“正言”和世俗社会的一般认识“若反”,既然“正言若反”的本质是思维方式的不同,那么进一步可以认为老子的思维方式与世俗社会的思维方式“若反”。


我们能否先把老子独特的思维方式放在一边,而是从世俗社会普遍的思维方式中反推认识老子的思维方式呢?这是可行的,而且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成果能给我们提供思想支持。


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思想支持(资料图)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实践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世界是人实践中的世界,世界是人的世界,而人实践之外的世界,“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也就是说,人居其中的现实世界,是人和世界共同作用的结果,人首先是感性存在、自然存在,这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还是理性存在、人的存在,人能够意识到自身存在。实践包含感性存在和理性存在。


很显然,感性存在就是“物我不分”的存在方式,是没有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当然也就不可能意识到“世界”的存在。而理性存在则是人抽象思维的结果,人通过对于客观事物感性接触而逐渐形成抽象的概念认识,所以才有了人(我)与世界(非我)的区分,才有了物与物的区分,那个以感性存在的世界才变得丰富多彩,自然的世界变为“人化”的世界,才有了人意识到的现实世界。所以,人的意识(具体为抽象思维)是世界从“物我不分”的感性存在向“主客分离”的理性存在转化的关键性因素。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人的意识的存在,首要的是区分“我”和“非我”,人的意识所形成的概念的基本功能就是区分,人之所以为人,世界之所以成为人的世界,就是人的理性能够区分。运用理性进行区分,寻求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差异,是人思维的普遍、共同特点,这种思维方式就是“求异” 思维,这是人的理性本能。到此,我们知道世俗世界或者说人的世界,遵循的普遍的思维方式就是“求异”思维,根据“正言若反”,我们得出结论,老子的思维方式就应该是“求同”思维,我们能从老子思想中找到可靠的证据吗?


2、“道”是“物我不分”的统一体


回归《道德经》文本是我们寻找证据的基本态度。众所周知,“道”和“德”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范畴,如果老子坚持了“求同”思维,也就一定会在这两个核心范畴中有充分的体现。


太上老子道德经(资料图)


关于“道”和“德”的关系,老子认为“道”是根本的,“道”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具有世界观意义。“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生之,德蓄之”,老子认为“道”是不可界定的,“道”不能被人的理性所界定,“道”在“名”外,这显然与人类的一般思维方式有着根本的不同。如上文所述,人的思维最原始、最本能的功能就是给事物以定义,形成概念,从而才能认识世界,其本质就是区分事物不同。“道”不能被定义、定名,是因为没有“道”与人(我)的区分,也没有“道”内部要素的区分,也就是说“道”是一个“物我不分”的整体(统一体),“道”一旦被定义,就意味着人(我)的产生,“道”就是人(我)理性中的“道”,“道”就不是那个自在、自然之“道”,“道”的无限可能就会陷入一种可能——人的世界。


就不能被定义(名)而言,也就是就主观性而言,“道”不是意识到的存在——“无”,“道”在人的意识之外;就潜在的人(我)而言,“道”为潜在的人提供了自然、物质基础,“道”就是真实的存在——“有”,这就是“道”的自然性、客观性。因此,“道”既是“无”也是“有”,但是最终因为“道”“物我不分”,没有“因人而异”,无法用概念去理解和认识,所以“道”根本上是“无”。


尽管“道”不能被定义(名),为了揭示“道”,老子还是用了一系列语言来描述“道”,两个路径:正面描述(“曰……,谓……”)和反面描述(“不……,无……”)。在正面描述中,使用了“恍惚、玄、玄同、公、合、和”等诸词;在反面描述中,除了使用 “不见、不闻、不得、不皦、不昧、无名、无为”等诸词外,还使用了“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具体的描述。可以看到,反面描述中,“没有区分”是要义;正面描述中,“统一整体”是要义。


3、“玄同”之“道”就是“求同”之“德”


老子实际上在其思想中使用了专有的词对道进行了描述,那就是“玄”,只不过,“玄”字因被后人没有从其本意理解,而是从其引申义——“深奥、玄妙”去理解,而忽视了老子重要的“玄同”思想。“玄”从造字法上是象形文字,本意是搓线、编草绳;赤黑色,黑中带红;黑而有赤色者为玄。后来逐渐演化为道教所奉的北方之神,它的形象为龟蛇合体;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的合称,等等。这些解释,更加接近玄的原始意义。玄,本意具有合、同之意。老子是以“绳”这个意象来使用“玄”字的,在《道德经·十四章》当中,老子就是使用了“绳绳兮不可名”对“道”作了进一步描述。


再联系老子在《道德经·五十六章》中对“玄同”又作的进一步的明确和揭示,我们有理由相信:老子所说的“玄(玄同)”是一个与“道”内在统一的“核心范畴”,不可言说之“道”本身就是“无(没有分别)”和“玄(统一整体)”的统一体,“无”与“玄”是 “道”( “一体”)的“两面”,老子思想不仅“贵无”而且“重玄”,因此老子思想也称为“玄学”。老子之“道”就是“玄同”之“道”,这是精准把握老子思想的最为关键、最为根本的一把钥匙,是老子整个思想的逻辑中枢。


无意识的“玄同”之“道”落实到“德”上,就是有意识的“求同”之“德”,“求同”就是老子要向世人提倡的最深刻的智慧,是老子思想所遵循的最根本的思维方式。


三、“求同”思维对老子“正言若反”具有根本的解释力


1、老子思想与世人具有“反向性”


正是由于老子倡导并坚持了与世人“求异”思维相反的思维方式——“求同”思维,所以才导致老子基于“求同”思维所阐发的思想、提出的建议、发出的警告都与世人基于“求异”思维所形成的一般认识、固有观念具有着根本的“反向性”,并且这种“反向性”不是个别的、某些部分的,而是从局部到整体的、从个别到一般的,从现象到本质的。


应该说,老子思想中,“弃智”和“无为”是老子思想的主要精神,是老子极力向世人主张的核心思想,但这一主张本身就是世人“用心”和“有为”主张的最大“反言”,也就是说,老子思想不管在认识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与世人具有“反向性”。


“玄同”之道意味着自然(资料图)


那么,“求同”思维必须对这一问题有彻底的解释力,并且在实施老子之“道”问题上具有现实的说服力。“玄同”之“道”在说明什么?一言以蔽之:“自然”,又叫“无心而为”。在这种状态下,没有人为的区分,没有偏私之心,“天道无亲”,通过自然的力量而不是人为的力量“损有余而补不足”已达成自然的平衡,“万物将自化”,“天下将自正”,“玄同”之“道”的“自然无为”隐含着一个最为基本的逻辑,万物是万物的条件,彼此互为条件,相互支持又彼此制约,万物共生共荣,自然平衡。


2、无心、无为,坚持“求同”之德


通过“玄同”之“道”,老子想告诉世人,“同、和、公、一”是根本的,第一位的,遵循“道”就是要坚持“同、和、公、一”,而“异、分、私、多”是第二位的,是人的意识(区别心)的产物,是“失道”的,是打破自然平衡、导致社会纷争的。也就是说,产生“异、分、私、多”的根本原因就是人的“理性”出现,也就是抽象能力、认识能力、概念(定名)的能力,说到底就是“自我”之心、“区别”之心的出现。


无心、无为(资料图)


而“自我”之心、“区别”之心的出现同时造成了两种后果,一种后果是“德”的出现,另一种后果是“求异”、纷争的出现。“德”的本质就是“失道”,本来没有区别,现在因人的给以的“名”而有了区别,才有了各自的“性质”,但必须强调的是,万物的性质只是万物无限可能性的一种(人的定义)而已。所以根据“同、和、公、一”,和“异、分、私、多”所占的比重,实际上德是可以分层次的,当然,老子思想中“求同”的比重决定了“德”层次,“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人的理性的出现,也就意味着“异、分、私、多”的出现,也就意味着社会纷争甚至是礼崩乐坏、战争祸乱的到来,避免这一局面,老子提出了根本解决办法:既然人的“自我”之心、“区别”之心造成了恶果,那么执守“玄同”之“道”,坚持“求同”之德则是根本的选择,所以要抛弃“自我”之心、“区别”之心,在认识上通过“涤除玄鉴”来达成与“玄同”之“道”的统一,在实践上要通过“无心”、“无为”来实现自我完善,最终达成自然平衡、和谐大同的社会状态,“求同”思维是老子“弃智”和“无为”的思想最根本的内在逻辑。


3、用“求同”思维“正言若反”现象


从思想的内在逻辑上解决了“弃智”和“无为”这一最大的“反言”后,我们再来梳理和认识《道德经》中具体的“正言若反”现象,就会“迎刃而解”:老子坚持“求同”思维,在阐发思想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正言若反”现象,“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上述描述和论述,都是“玄同”之“道”的种种表现,“求同”必然要克制自我,做到无我,“同”则若“昧、退、颣、谷、不足、偷、渝、辱、无隅、晚成、希声、无形、无名”,这些都是老子所认同和提倡的“明道、进道、夷道、上德、广德、建德、质真、大白、大方、大器、大音、大象、道。


老子坚持“求同”思维,揭示了事物本身“玄同”,本无不同,因人而异,对于事物本身而言,无所谓不同,换句话说,世人所认为的不同(甚至是相反)是统一于事物一身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夫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老子坚持“求同”思维,揭示了人的“分别心”使得世界才有美丑、善恶,所以老子认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老子坚持“求同”思维,所以必然反对“分别心”、“偏私心”,而主张“弃智”、“无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老子坚持“求同”思维(资料图)


老子坚持“求同”思维,必然要克制自我,才能更好的适应环境,所以在行动上必然要求不能强作妄为,更不能恃强凌弱、兵戈天下。老子有强烈的反战思想,人们做到“无为”、“无执”。“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老子坚持“求同”思维,更加看重“求同”、“无我”、“无私”基础上的“善为”。“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善于行走,与车马“求同”、与环境“求同”,超越车马,不使用车马,创新行走的方式,所以看不到车辙的痕迹;善于表达,与辩法“求同”,与要表达对象“求同”,超越辩法,因而不会伤害对方,没有过失;善于计算的人,与计算的筹策“求同”,与计算的对象“求同”,将筹策之法内熟于心,超越筹策,创新算法,不需要使用筹码,等等,不一而足。


总之,老子的“正言若反”作为《道德经》通篇贯穿的语言现象,其背后隐藏着老子重要的、根本的、深刻的“求同”思维,说到底,“求同”思维才是造成老子思想“正言若反”现象的根本原因和内在逻辑。显然,不理解老子的“求同”思维,就不可能真正“一以贯之”的揭示“正言若反”现象,更不可能“一以贯之”的理解老子的辩证思想和深邃智慧。“求同”思维不仅对老子思想有着强大的理论解释力,更是让老子智慧在实践中发扬光大、与时俱进的现实说服力。“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求同”思维是老子思想的精髓,是使得老子思想千百年来始终具有强大吸引力、焕发出智慧光芒的根本依据。(编辑:若水)



亲爱的网友们,“道化天下 世界玄同”有奖征文活动投票环节开始啦!欢迎各位投下您尊贵的一票,就有机会获得精装版《白玉蟾祖师文集》一套。投票以后,别忘了去评论留言哦~~~



作者简介:宋思运,男,汉族,江苏徐州人,中共党员,副教授,博士。现任徐州创新创业教育学院院长。主持教育部课题1项、省级课题5项,在SCCSI、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



(本文为“道化天下 世界玄同”道学全球有奖征文比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宋思运,原标题为《老子的“求同”思维与“正言若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