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父亲节 | 刷屏可能也就今天,因为他们天然低调(有福利)


父亲刷屏,可能也就今天,因为他们天然低调。
他们也许不善表达,但朴素纯直的话语总能让一切复杂变得简单,因为岁月让他们越来越明白一个父亲的坚持。一路成长,虽然父亲不会总在身边,但好像从未离开他的肩膀。
今天是父亲节,一起听听几位父亲的故事。



互动


说出你对父亲的爱

获赞前十名 送骑行码


截止时间6月22日12点




钻研创新 爸教我的


父亲专心致志工作的模样一直刻在我的脑海中,在我小的时候,他就常常为了解决问题,一头钻进工作室多天不出门。我想,我喜欢观察和钻研这股劲儿,大概就是遗传了我父亲。
我的父亲张立昌,是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公司“张立昌创新工作室”带头人。1985年,他从齐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养路机械专业毕业,分配至北京铁路局保定工务段,成为一名承担铁路运输安全职责的技术员,从此扎根保定。


听父亲讲,“洋镐、扒镐、铁叉子”是早期铁路维修“三大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列车运行速度比较低,对于钢轨轨距要求没有现在严格,那时调整轨距都使用“三大件”。但是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有误差,一直是养护工们对于“三大件”的诟病。
这个问题,父亲在潜心钻研多年后,找到了解决办法——利用“偏心”原理,精确调整轨距。
一根手柄、一块偏心块,二者按一定角度相互焊接,或者一次性熔铸成型,就制成了改道扳手。这个工具可以利用既有的轨枕立螺栓为支点,通过偏心块对钢轨施力,使钢轨产生移动,达到改道的目的。改道扳手操作简单,不仅可以减轻劳动强度,还能提高劳动效率,如今已在全国铁路系统普及推广使用。


2013年,我退伍进入铁路系统,成为保定线路车间保定南养护工区的一名线路工。在父亲身体力行的工作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影响下,我也开始投入创新工作。
还记得那年10月的一次天窗期,我发现同事用加热法更换岔枕上损坏的尼龙套以及断折的立螺栓时,时间长、效率低,一个“天窗点”两个小时只能更换四五个。我便开始琢磨如何简化更换程序和提高效率。
我先后多次尝试麻花钻、木工钻等几种不同的钻头,最终从数控铣床的原理中找到了灵感——利用反扣丝锥原理,不需要拆除任何道岔零部件,即将折断在尼龙套内的半截螺栓轻易取出,进而更换失效的尼龙套或立螺栓。
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效率高、成本低,一个天窗点能够更换20个,直接将效率提高了5倍以上。2014年,我发明的新型“道岔立螺栓尼龙套取出器”获得路局合理化建议一等奖,2016年,该技术获得国家专利。

口述 | 张旭(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保定线路车间线路工)执笔 | 胡春雷 杨扬

铁轨上的光



在我的印象里,父亲很少穿其他衣服,总是身着一身藏青色制服。对,就是照片里的这件衣服。我常去火车站接父亲下班,每次都能凭这身衣服,一眼看到人群中的父亲,然后飞奔着扑进父亲的怀抱。父亲一手牵着我,一手提着沉甸甸的工具包,满脸幸福地向家走去。
我的父亲张勤是京承铁路北京电务段牛栏山信号工区的一名信号工,负责铁路道岔、信号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也正是受到父亲的影响,我从小就对火车的汽笛声充满好奇——它是怎么发出声音的?什么时候会响起?内部构造是什么样子的?许多问题萦绕在我儿时的小脑袋中。
至今想起,踩着铁轨数枕木是父亲陪我玩的最多的“游戏”,父亲随身携带的工具也是我最喜欢的“玩具”。
我们一家三口住在距离京承铁路顺义站步行仅5分钟距离的小院里,所以我常常缠着父亲,让他带我去看火车。还记得有一次,经过我的软磨硬泡,总算可以跟着父亲去值班。可是刚到值班室没多久,父亲突然接了一个电话,提起工具包就出去工作。这对我来说可是个好机会, 我乖乖待在值班室里,“参观”各种检修工具。
突然,天空一阵雷声,吓得我不敢乱动,使劲儿眺望远处的轨道,盼着父亲赶紧回来。瓢泼大雨中,一束手电筒的光在钢轨旁跳跃着,在信号机下,父亲仿佛披着一件闪闪发光的外衣。再等父亲回来时,他已经全身湿透,雨水顺着父亲的衣襟往下流,时至今日再次回想起当时的场景,满是对父亲的心疼。
三十多年如一日,父亲的言传身教,让我从小就与铁轨结下不解之缘。在父亲的影响下,我选择了入读铁路院校,现在已经是北京地铁15号线乘务中心的一名驾驶员。每当驾驶地铁列车进入隧道,看到信号机闪烁的灯光,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父亲,想起那个被雨水浸透的身影。
信号畅通保证列车畅通,设备安全保证运行安全,钢轨上的光,照亮了列车前进的路,也照亮了我的人生路。如今,我已为人父,还是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宣讲团的一名宣讲员,能把这一段段交通故事分享给自己的孩子,分享给更多人,我深感荣幸。从传承到传播,希望也能点亮更多“交通人”前进的方向!
口述 | 张鹏宇(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四分公司15号线乘务中心驾驶员)执笔 | 杨依燃

像他一样守护蓝天


图 | 父亲和我
看到这张照片,思绪回到那片戈壁滩。那一排挺拔的白杨,傲然扎在贫瘠的土地上,利剑般刺透无边无垠的苍穹,还有遍地的骆驼刺和芨芨草。
父亲冯孝义曾是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的值班经理。儿时的我,同父亲随军来到新疆,生活在一个偏远的场站。那片广袤却又荒凉的天地,留下了我奔腾雀跃的小脚印,那段美好的记忆在我生命中不断漫溯,细细密密填满了心灵的尺宅寸田,久久拨动着我的情愫。
父亲所在的部队,引擎鸣响不绝于耳,飞行的训练机在头顶盘旋。父亲曾说,飞机划破天际的痕迹,是最美的风景。从那时起,我便常常贪婪地望着那些在天空呼啸而过的飞机,在心里悄悄种下了憧憬蓝天的种子。

图 | 父亲和我的合影经常以酷酷的飞机作背景
还记得父亲带着我回沈阳探亲,从新疆马兰坐着拉油的“大解放”,经过6个半小时到达吐鲁番,再坐3天3夜的火车到北京,之后还要经过12小时的车程才能回到我的家乡沈阳。虽然回家的路长途跋涉,令人疲惫,但父亲毫无怨言。因为对蓝天的热爱,这一切都值得。父亲说,人的一生最宝贵的就是要有所热爱。谆谆教诲,终生难忘。信念如同海风,吹着青春的舟,飘摇着、曲折地,渡过了时光的海。

2005年,我考入中国民航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大学校庆时的一首名叫《为蓝天守候》的诗朗诵,令我印象深刻。“这是真正的高原,孤灯、冷月、狼嚎,构成了塞外全部的风景。没有虫吟鸟叫,没有花草清香,有的只是顽石和冰雪,有的只是死一般的沉寂与单调重复的日夜更替。”每每想起这句话,我都禁不住湿润眼眶。倏忽间,星移斗转,时光仿佛回到了我在戈壁滩上的童年,那时年轻的爸妈,为了一份执着,在荒凉之地,一守便是10年。
如今,我也拥有了自己的热爱与需要我守护的蓝天。第一次登上沈阳塔台拿起话筒,已是10年前。第一次在波道里听到真正的陆空通话时,如闻天籁。守护银鹰、对话蓝天,那时的激动与畅想仿佛还在昨日。2013年,我调到东北空管局党委办公室工作,放下话筒拿起了笔,书写起生命中的又一程热爱。在那些文字中,我一字一句地感受着中国民航的点滴变迁。民航的传承、发展、改革、初心,就像万花筒,每天以不同的姿态透射出它们背后的光。
时时反顾,叩问初心,能够经历和参与这个时代,是我的幸运。感谢这个行业,让我有了腾飞的梦想;感谢我的父亲,像灯塔一样指引我前行。
此时窗外天远云闲,树影婆娑。父亲在书房读着书,一只小猫趴在他的脚下。岁月静好,天籁俱在,令人心安。
作者 | 冯滢宁(东北空管局党委办公室助理)




责编|李宁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中国交通新闻网,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53TIFPMH】获取授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