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有疫苗怎么抗疫保命,有些动物比人还靠谱

汪帆 敲黑板 2020-09-01


疫情期间,“社交距离”一词被防疫专家反复提及。


不管是自我隔离,还是在公共空间扩大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间距。一切关于抗疫的成功叙事都能说明,严格保持社交距离,是降低传染系数从而控制疫情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社交隔离的号召下,动物们也纷纷加入队伍,各国网友在推特上分享了小动物间的“安全距离”。


比如,陪伴主人去超市购物的金毛,平时粘人到不行,如今乖乖和主人保持一米远的距离。



地铁站里的鸽子,不仅离开鸽群独自生活,还在人类划定的圆圈里谨守规矩。



就连平日里爱偷摸出去幽会的阿黄和阿白,如今都只能在阳台望断秋水,隔着空气互诉衷肠。



当然,这些搞怪不过是网友在紧张氛围中的轻松一乐。


不过,科学家通过研究却发现,面对疫情,野生动物真的会保持“安全距离”,以此来达到“行为免疫”,并保证自己“种群安全”。龙虾、山魈、昆虫和鸟类都是玩转“社交距离”的个中翘楚。


正如科学家所说:野生动物没有疫苗,但它们懂得遵循自然规律。

 坚决不进洞的眼斑龙虾 

在佛罗里达礁岛的浅礁上,一只眼斑龙虾觅食归来,正准备返回狭窄的巢穴。



龙虾是群聚动物,通常共享一片岩石缝隙。它们热爱在沿着海床的岩石和珊瑚里建造巢穴,然后依靠群体的力量来抵御天敌。


很多时候,在一小片缝隙里,能找到20组之多的龙虾。



然而,乐颠颠游到家门口,这只龙虾却似乎感受到一丝异样,踌躇不前,焦灼不安。


很快,它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撒腿跑回了开阔海域。


这意味着它失去了庇护之所,很有可能会被天敌吃掉,但相比缝隙中更大的危险,它显然做出了明智的决定。


因为,缝隙里猫着一只感染了“眼斑龙虾一号病毒”的龙虾。



这是一种高致命性病毒,每年,有一半年轻龙虾死于这种病毒感染。


那么,龙虾的这一行为,是否是在逃避感染病毒的风险呢?


为了证实这种猜想,研究人员在水族箱中放入几只龙虾,允许健康龙虾在空的人工巢穴,健康同胞或患病同胞居住的巢穴三者之中进行选择。


这项研究发布在2006年的《自然》杂志上,科学家称,健康龙虾更热衷于空置窝点,强烈排斥病毒感染龙虾的巢穴。


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发现,欧道明大学的马克·巴特勒和他的同事又跑去佛罗里达礁岛,将感染病毒的龙虾拴在健康龙虾的家中。


健康龙虾发现这一情况,立马抛弃安全的家跑路。而当巴特勒团队用健康龙虾重复该实验时,龙虾并没有逃走。



那么,龙虾怎么知道同伴感染了病毒?


生态学者贝林格和他的同事约书亚·安德森,将答案公布在2013年的《海洋生态学进展丛书》上,后续研究表明,健康龙虾通过嗅探法发现病虾,病虾尿中含有化学物质,向健康同伴发布了危险信号。


当科学家使用粘合剂黏住病虾的排尿器官时,健康龙虾便不再避开病虾。


通过野外和实验室实验中都可以看到,龙虾对疾病的反应,是我们已经熟悉的——保持社交距离。

 山魈的策略性社交距离 

在动物界,面对病毒威胁,用“社交距离”对抗传染病的远不止龙虾。



生态学者克莱门斯·波洛特在2017年《科学进展》上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人类的灵长类近亲——山魈会以特殊方式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避免接触携带传染病的同类。


山魈是一种高度群居化的动物,它们通过为对方梳理皮毛,清除皮毛上的害虫,来缓和冲突、拉近关系。



不过,这一亲密举动,却伴随着风险。


“我们发现山魈的皮毛上存在胃肠道寄生虫。”克莱门斯·波洛特说。显然,山魈有应对感染的办法。


为了弄清山魈是否知道同伴感染了寄生虫,研究人员诱捕了一群山魈,圈养在加蓬的森林围场中,然后将涂有粪便的竹棍递给它们。



其中一根竹棍上涂满了感染寄生虫的山魈粪便,而另一个上面则基本没有任何寄生虫。


不出所料,山魈先闻了闻竹棍,然后又对其考察了一番,但都避开了涂有寄生虫粪便的竹棍。


研究者又以口服和静脉注射的方式,治疗了染病山魈,并记录下它们和健康山魈之间的互动。


结果,12只染病山魈在得到治疗后,享受到了更加频繁的皮毛梳理待遇,其中三只被梳理次数甚至增加了十倍多。



由此可见,一旦发现异样,山魈将主动减少和感染者接触的次数,但并不会完全隔绝。


本杰明·哈特是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兽医和荣誉教授,他认为山魈很可能是将其体内的寄生虫保持在了可掌控的水平。因为一只动物感染了过多寄生虫后会致死,但如果感染程度不高却不会造成太大的威胁。


而这,或许也是灵长类动物的一种,“策略性”社交距离。



同样会采取“策略性”社交距离的,还有鸟类——2013年的《生物学快报》中报道,免疫力较弱的鸟类最懂得避免生病的鸟类。


 感染蚂蚁为保护蚁群自我牺牲 

如果说,趋利避害是物种在数万年进化中练就的天性。那为了集体而选择自我牺牲的蚂蚁,则显得更为悲壮。



生物学家娜塔莉·斯特罗伊美特和同事利用自动化的蚂蚁追踪系统研究了黑蚁群。


这些蚁群中的工蚁被分成:在巢穴内照顾幼蚁的护理者和在外面搜集食物的觅食者。



研究人员将一些棕色绿僵菌的孢子放到觅食者附近,这些孢子粘在觅食蚂蚁的表皮层上,会在一两天后进入蚂蚁体内然后将其杀死。


人们惊讶的发现,感染后的觅食蚂蚁改变了它们的行动轨迹,花更多时间呆在巢穴外面,并且减少了同其他工蚁的接触。



未感染的觅食者也在逐步将自己隔离,同时承担“护理”角色的工蚁会将幼蚁移动到巢穴深处。


目前,尚不清楚蚂蚁如何识别感染,但它们或许能探测到其他蚂蚁以及自己身上的孢子。


模拟显示,这些行为上的改变减少了感染的扩散,并且保护了健康的工蚁和蚁后。



“我认为,我们可以向这些社交性昆虫学习,如何在人群中减少疾病传播的方法。”娜塔莉·斯特罗伊美特表示。


但她同时承认,“我们无法真的让病人像蚂蚁一样,将自己隔离然后死去”。


群居生活,让动物更容易捕获猎物并躲避掠食者,但这也导致了传染病的爆发。而爆发期间,懂得社交距离的动物最有可能存活,并在物竞天择中占据主动。



保持社交距离会带来孤独甚至离群索居的风险,但这恰恰是预防疫情成本最小的做法。


野生动物没有疫苗,但它们懂得遵循自然规律。


人常自诩为万物之灵,然而确有些人,不愿自我牺牲,不愿分工合作,甚至还失去了趋利避害的本能。



Scientific American:Animals Use Social Distancing to Avoid Disease

文 | 汪帆

 关注敲黑板(ID:qiaoheiban8),

 看我们每天你准备的知识干货 

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图片


 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