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汽新能源特斯拉又烧了,你还敢买电动汽车吗?

黄天然 敲黑板 2020-09-01


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在7月迎来井喷,当月上牌量达到73186辆,环比增长18.7%,创下今年单月上牌量新高。


与此同时,高温天中,电动汽车自燃事故频繁上演。



8月23日,海口一辆行驶中的广汽新能源Aion S当街自燃,车主用车载灭火器无法扑灭熊熊烈火,整车烧到只剩车壳。


海口Aion S自燃事发现场


车主称,这台车是3个月前买来跑滴滴的,才开了2万多公里。



销量榜上连续屠榜的特斯拉也未幸免,一辆Model 3最近在高速公路上起火,特斯拉官方回应,称“本起事故是由于车辆在高速行驶过程中与一个金属角铁状路面抛洒物发生碰撞而造成底盘和电池严重受损引起车辆起火。”


近日网友在高速上拍到一辆特斯拉冒烟趴窝


接二连三的起火事件,再次将电动汽车的安全问题推到风口浪尖,毕竟,续航里程短,忍忍也就过去了,可这命,真就只有一条……

 燃油汽车比电动汽车更容易自燃 

电动汽车是不是比燃油汽车更容易自燃?

    

先说结论——事实恰恰相反。


迄今为止,今年全国大约发生了20起电动汽车自燃事故,可是全国每年发生汽车自燃事故是70000起。


央视新闻也提醒车主注意夏季汽车自燃

    

当然,不谈分母比分子大小属于耍赖。

    

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纯电动汽车保有量为310万辆,以一年50起自燃事故计,事故率为0.16次/万辆。

    

同一时期,我国乘用车保有量共计2.615亿辆,以一年7万起自燃事故计,事故率为2.68/万辆。


更权威的对比数据,来自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他依据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数据得出结论,目前新能源汽车(不只是电动汽车)的起火事故率为0.9-1.2次/万辆,低于燃油汽车2-4次/万辆的水平。


孙逢春在今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分享的数据


2019年4月,上海发生特斯拉自燃事故后,马斯克连发几条推特,为电动汽车抱不平。



确实,假如一辆上了年份的福特老爷车自燃,除了车主和保险公司没人操心,更不可能导致福特股价波动,人们对燃油汽车自燃事故早就司空见惯,甚至习惯到忽视了燃油汽车自燃事故率到底有多高。

    


根据美国国家消防协会的数据,2006-2010年之间,每年都有15.23万辆燃油汽车起火,其中2/3是因为机械或电气故障导致的自燃。


同一时期,美国注册车辆总量达2.5亿辆,起火事故率为4次/万辆。



而据《商业内幕》统计,特斯拉自2013-2019年以来,至少发生过50起自燃事故,而在2019年初,特斯拉保有量不过53万辆,自燃事故率为0.94次/万辆,还是能赢燃油汽车。


2019年11月美媒报道一起特斯拉电池起火事故


作为全球车辆安全监管最具权威性的机构,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也曾评估过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的火灾风险,结论仍是电动汽车更安全。


NHTSA曾详细比对过锂电池与燃油车的能源安全性

    

通过9项指标对比,研究团队发现,锂电池内易燃电解质溶剂的闪火点和爆炸极限,均与汽油或柴油相当,但从最低自燃温度、最高火焰温度和预计释放热能等多项指标看,锂电池均比汽油或柴油来得低,且锂电池内可燃物总量也小于燃油汽车。

    

研究团队据此得出结论:“锂电池系统的自燃爆炸倾向和火灾严重性,与汽油或柴油车辆燃料发生燃爆相比,前者的风险和危害略低于后者。”

 为什么电动汽车会自燃 

电动汽车为什么会自燃?风险主要来自动力电池。


目前主流的动力电池,不论是磷酸铁锂还是三元锂,正极都是由高纯度含锂金属氧化物组成,负极则是由石墨组成的一种层状结构,电池中包含着高纯度电解液,可以让锂离子自由流动。



为了避免发生短路,锂电池内部正负极之间有一层绝缘隔膜,防止正负极接触,并且允许锂离子透过隔膜进行转移。

    


所以,动力电池最怕遭到撞击。


一旦撞击导致异物穿刺,绝缘隔膜破损,电池内部正负极接触就会直接引发短路,短路造成发热,进而让整个电池包起火。


锂电池被穿刺后火花四溅


此外,例如电池包磕底、事故碰撞这样的外力冲击,一旦破坏了锂电池内部结构,也容易导致电极短路或电极暴露,被破坏的电池也会发热燃烧并引燃其它电池。

    


就算没有发生事故,静止状态下的电动汽车也会面临两种自燃风险。


一是内部短路。随着电池充放电次数增多,电池中的锂枝晶不断生长,其锐利尖端可能刺穿正负极之间的隔膜,诱发大面积短路进而导致自燃。


显微镜下锂电池锂枝晶生长


二是过充过放。如果电动汽车出现故障不能自动停止充电,锂电池过度充电会导致电解液发热并分解出气体,在电池内部形成压力后导致锂电池膨胀又发隔膜破裂,就会导致短路并起火。同样,大功率过放电也会导致电池内部发热并膨胀,出现和过充类似的破坏过程导致起火。


 电池没你想象得那么可怕 

乍一看,动力电池好像非常危险,但其实这些都是老问题,正规厂商早就有非常完善的解决方案。

    

以宁德时代去年推出的NCM811三元锂电池包为例,因为属于高能量密度电池,所以在安全性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电池包最怕撞击,所以NCM811三元锂电池包的外壳由复合材料和高强度铝型材构成,在撞击中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电芯结构完整,避免出现穿刺挤压导致爆燃。



此外,电池包内还带有泄压保护装置,一旦电池内部发生严重热管理失控,或内部压力骤增,泄压保护装置就会破裂,释放出电池内部的压力。


动力电池泄压保护装置


万一电芯仍然发生燃烧,电池包在电芯上部还有重达2.5公斤的阻燃层,拖延电芯火势向车身燃烧的进度,为乘员离开车辆赢得时间。


小鹏汽车的阻燃层设计


而特斯拉Model S的松下电池包,由16个电池组串联而成,每组有444节圆柱形18650锂电池,总共7104节锂电池密密麻麻地阵列排布在驾驶舱正下方的底盘上。


特斯拉底盘上的电池包


每一节电池都由单独的保险丝连接,一旦其中一节温度过高,电池保险丝会自动熔断,以保护整个电池组。


    

为电池做降温保护的冷却液通过铝管进入电池组内部,每一组电池都有独立的电池管理系统、独立的泄爆路径和独立的防爆阀。一旦出现电池热失控,可以将故障范围控制在单个模组之内,与其他模块相互隔离,以延缓热失控蔓延。


比亚迪为了在保证安全性的条件下提升能量密度,将电池包设计为“刀片电池”组,矩阵排列设计不易受到外部冲击,且电池散热面积大、电路回路加长。


比亚迪刀片电池


比亚迪还通过“针刺实验”考验了电池包严重受损后的安全性,结果电池包故障后开始膨胀并打开泄压阀,高温气体喷出后没有出现明火。

    


事实上,为了降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安全隐患,国家已经采取了多项强制措施。


今年5月13日,工信部发布了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8384-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 30381-2020《电动汽车安全要求》和GB 38032-2020《电动客车安全要求》,这也是我国电动汽车领域首批强制性国标,将于2021年1月1日开始实施。



按照最新的电动汽车安全标准,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要能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车人员预留足够的安全逃生时间。


 买车选对厂商非常重要 

总体而言,目前动力电池其实挺安全的,但是特别注重安全的车主,也可以自主选择相对安全的电池配置。

    

一般来说,磷酸铁锂电池会比三元锂电池更安全。

    

三元锂电池在温度高于300℃时就会发生热失控,而磷酸铁锂电池普遍在500℃以上。

    

此外,电动汽车的电池能量密度决定了续航里程,而电池能量密度低的电池,风险相对更小一些。

    

这是因为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是通过增加电池正负极材料来实现的,当超过一定比例后,就会导致电池内部电化学物质活动异常活跃,就像一个气球,超过充气负载,就会炸裂。


要防止这种情况出现,就需要更坚固的材料和更给力的散热系统,以及更高端的电池管理系统。如果技术跟不上高能量密度的热管理要求,就有燃爆危险。

    

今年发生自燃的电动汽车基本都为三元锂电池的车型 图片来源:汽车头条APP

    

总体而言,如果更注重安全,就要在续航里程上作出一些牺牲,但是如果家里有充电桩,或是平时只是市区代步,普通车主没有必要一味追求高能量密度带来的超长续航里程。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尽量选择靠谱负责任的汽车厂家,不同厂家之间,技术成熟度和电控安全系统的设计经验不一样,电池配套厂商也不一样,还要考虑售后保障等质保服务,买电动汽车绝不是给自己买一个电动爹。

    


值得一提的是,广汽新能源Aion S最近发生了三起起火事故。


5月18日,一辆Aion S在广州一处公园停车场内起火,事后厂商方面表示可能与后备箱放有大量酒精消毒液有关……


广州杨桃公园广汽新能源Aion S自燃现场

    

而对8月发生在深圳和海南的两起自燃事故,广汽新能源官方至今未做出回复。


去年蔚来ES8也连续发生了自燃事故,之后蔚来一口气召回了4803辆蔚来ES8更换电池包。


蔚来发布召回通知

    

钱在你的手上,买什么车都是你说了算,除了品牌、外观、配置……更应该买一辆把你命真当回事的车。

CNN:Are electric cars more likely to catch fire?

NHTSA:Assessment of Potential Lithium-ion Battery Safety Issues for Electric and Plug-in Hybrid Vehicles

ABC News:Federal regulators look into possible defect in Tesla batteries

Battelle Insider:Why Electric-Powered Vehicle Fires Make Headlines

Business insider:Tesla is facing scrutiny for its cars catching on fire, but electric cars could actually end up being safer than gas-powered cars

文 | 黄天然

 关注敲黑板(ID:qiaoheiban8),

 看我们每天你准备的知识干货 

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图片


 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