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连载丨大明余晖(62):满清和农民军密切配合

2017-12-14 十年砍柴 财经

是什么造成崇祯的不幸?即“溃烂而莫可救”,笔者以为是十六、十七世纪之交,支撑中华帝国的士人政治已经走到了尽头,这个政治困局,当时的皇帝和文官集团都没法破解,即使是唐宗宋祖再世,也难力挽狂澜。


《财经》新媒体重磅推出十年砍柴所著历史传记《大明余晖:1573—1644》,关注公众号“财经”(ID:mycaijing),自2017年7月18日起,每周二、周四、周六更新。




满清和农民军密切配合


后金在崇祯九年改国号为“清”,因为当时其疆域已很广,治下有相当多的汉民,而对汉民来说,金人俘虏宋朝徽、钦二帝是一道历史伤疤,为了“统战”,干脆将国号改了。满清的军队似乎和大明境内的造反部队有无线电联络,每当“剿匪”的关键时刻,八旗兵就会南下,替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缓解压力。


这种里外配合其实很好解释,皇太极瞅准了明朝的内乱,趁火打劫。崇祯帝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先攘外还是先安内,此时国穷民尽的大明朝,已没有万历朝能同时进行两场战争的实力了。


崇祯十一年(1638)五月,皇帝召见众大臣,出了一道命题作文让各位做策论一道,以此来了解大臣们对国事的看法。这道题的主旨是如何化解目前的困局:“剿兵难撤,敌国生心,边饷欠多,蠲留未已”。


大多数死守夷夏之辨的爱国官员们,自然是慷慨激昂地要求平定外患,给“建虏”一点颜色瞧瞧。——明朝以天朝上国自居,对起于建州的满清如此蔑称。只有刚被重用主持平定内乱的杨嗣昌主张“攘外必先安内”,和崇祯帝的想法不谋而合。


以当时的局势来说,攘外必先安内是很现实的国策。农民军扰乱的是中原腹地,将直接颠覆政权,而当时的满清,还没有入主中原取而代之的想法,无非是想不断蚕食明朝的土地,或者纵兵入境抢掠一番而归。他们还不具备将明朝一口吞食的力量,当时明、清的力量对比,没有当初宋、金那样悬殊,满清能赢得局部战争,未必能打赢全面战争。


如果要先安内,就必须和满清谈判,对其作出让步,放弃收复满清所占据侵占的土地、百姓,而且要仿照宋代那样用“岁币”来购买和平。明末的士风远不如北宋时的通达,一变为执拗而狭隘。要和一个当年臣服于本国的蛮夷平等谈判,而且割地赔款,简直就是丧权辱国。作为兵部尚书杨嗣昌的下属职方司郎中赵某上疏批评自己的上司,反对议和,坚决主张对满清鞑虏重拳出击,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这种爱国论调。


任何时候,爱国总是最正确的政治表态,杨嗣昌不想被舆论公认为卖国贼,一再上疏辩驳。崇祯帝心中恼火,但也不能明确提出攘外必先安内。在一种僵化的政治理念面前,地位至尊的皇帝也没办法。


就在明朝的君臣还为安内、攘外孰先孰后时,十一年九月,满清最善战的睿亲王多尔衮率领满蒙联军,突破密云东部的墙子岭长城关隘,锋镝直逼京城,北京戒严。不得已,崇祯帝先后调拨正在腹地对付农民军的卢象昇、孙传庭、洪承畴等大臣率兵北上保卫京城。官兵剿灭农民军的努力一下前功尽弃,已经快到山穷水尽的各路造反首领压力顿减。


卢、孙、洪等人属于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和农民军战绩不殊,而遇上满清军队,基本上没打几场漂亮仗。满清入关,犹如进入无人之境,明军只敢尾随跟踪,不敢正面交锋,清兵撤离时,特意大书“各官免送”的标语挖苦明军将领。


卢向昇、孙传庭、洪承畴的大军从此再没有回到中原平乱战场,而是留在北京北部拱卫京师。最终卢为抗清而殉难,孙被朝廷逮捕到大狱里,洪承畴向满清投降,大明最后几根柱子坍塌了。


君恩似海矣 臣节如山乎


先攘外还是先安内,崇祯难做决断。原因既有僵化的政治理念所困扰,还有一个是首都的地理位置。永乐帝将政治中心迁到北京后,一改定都南京容易偏安的局势,北京左倚渤海,右靠太行,虎视南面的数千里大平原,在交通、通讯不发达的冷兵器时代,便于控制全局。


永乐帝在位时,明朝的国势如日中天,东北的努尔干都司控制力达到黑龙江流域,北部的蒙古部落被数次征伐,除了臣服便龟缩到大漠以北,永乐帝本人就死在北征的军营里。此时,北京的北部、东北、西北并没有多少压力。到了明朝中后期,一代不如一代,连皇帝都被蒙古部落俘虏了,再加上辽东政策的失误,对北的防线直接到了大同、宣化至山海关一线,首都的防务压力越来越大,变成了“天子守边”,先是蒙古后是满清的铁甲动辄出现在北京城外


保卫首都,自然是最要紧的,如果再把重兵放在中原“剿匪”,不但京城里的达官显贵不干,北京北部昌平是十二位先帝的陵寝所在,崇祯帝背不起不孝子孙的骂名。面对满清的一再挑衅,忍无可忍的崇祯帝不得已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提出要“灭寇雪耻”,完全解决东北和北部边疆对满清的战事,再腾出手收拾造反武装。


此时,明朝最有战斗力的部队集结在锦州、宁远一线,这是从东北入关最好走的路线,此防线被突破,北京更加危急,而满清绕道蒙古高原,突破北京北部长城防线,固然屡屡得手,但成本太高。很有战略眼光的皇太极想到的是突破锦州、山海关防线,歼灭明朝最精锐的部队。


崇祯十三年,满清重兵围锦州,锦州一失,通往关内的门户洞开,明、清双方都看到锦州的重要性。从陕西“剿匪”战场上归来的洪承畴被钦命为蓟辽总督,率领宁远总兵吴三桂等人出山海关迎战,支援锦州。自天启七年,袁崇焕利用西洋火器在宁远大败清军后,满清认识到先进武器的重要性,开始在军队里装备红夷大炮。到此时,明军连火炮的优势也丧失了。清军对明军的战略部署是围点打援。300余年后,两支大军又在东北大地上鏖战。此次战役中,山海关的门户锦州攻守之战同样非常重要。一支大军先围长春,并死守塔山,割断敌人两军会合,然后在黑山、大虎山地区全歼支援长春的廖耀湘兵团,亦是围点打援。


围锦州的清军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吸引洪承畴的援军出来而趁机歼灭之,洪承畴当然明白敌人的意图,认为不能轻易出战,而是步步为营,让锦州守军继续坚守,拖垮进攻的清军。可是这样做很容易被视为“畏敌不前”,照理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崇祯帝听信兵部尚书陈新甲的建议,命令洪承畴主动出战,速解锦州之围。


洪承畴不得已于崇祯十四年七月进军松山,正中清军下怀。洪承畴的大部队被分割歼灭,明朝十万精兵几天就报销了,简直是辽沈战役的明朝版。从此,宁远以北的辽东土地,全部由满清占据。祖大寿、洪承畴两位能征善战的将帅投降清廷。


洪被俘变节,消息封锁得很好,明廷并不知道。而洪承畴身边的亲随冒死逃回北京,绘声绘色地编造了洪大帅战死疆场、为国尽忠的假新闻。崇祯帝下令抚恤烈士家属,追封烈士高官显位,自己亲自去祭奠烈士亡灵,可谓皇恩浩荡。


崇祯帝至死不知道洪承畴不但没死而且变节,等他自缢煤山,清军入主中原后,洪承畴成为清廷派往江南镇压当地人反抗的总督。“烈士”成了汉奸,明朝遗民不胜唏嘘。洪曾有一幅挂在大门上的对联:“君恩似海,臣节如山。”后来被人改为:“君恩似海矣!臣节如山乎?” 


全祖望后来记载,史可法被俘后不屈而死。但关于他还活着的传闻到处都有,民间义军也打出史阁部的大旗抗清。一位叫孙兆奎的义军将领被获,押解到洪承畴面前,洪问他,你长期在军队里,是否知道扬州史阁部是活着还是死了。孙兆奎当然知道审问他的人是谁,故意反问道,经略从北方来,是否知道松山殉难的督师洪公是真的死了,抑或还活着?这恐怕是对洪承畴最大的挖苦。


前情回顾:连载丨大明余晖(61):官府和农民军互相掘祖坟


作者简介:

关注公众号“财经”(ID:mycaijing),《大明余晖:1573—1644》自2017年7月18日起,每周二、周四、周六更新。



其他用户正在看


以伦敦为鉴: 大城市控制规模为什么失败?

刚刚落马的副部,去年已被全国通报处分

中国家庭负债有多重?“灰犀牛”风险隐现 | 《财经》封面

这条铁路开通了,中国腹地将崛起一个6万亿级的“超级城市群”!


监制  |  李勇    责编  | 张亮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