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的声音很多,否定的论调也不少。有意思的是,正反双方都指向一个词——公平
编者按:近日,湖北省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关爱和激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的若干措施》,提出对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待遇补助、绩效考核等多方面予以政策支持,而其中一部分政策倾斜,明确指向了对其子女的照顾:一线医务人员的子女,在2020年入学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可以优先安排“相对优质的学校入学”;2020年参加中考的,可在录取总分基础上增加十分参加录取;参加高考被录取的,可在同批次优先调整专业。
随后,山东、河南、江苏、四川等多个省市也一窝蜂出台了类似的奖励政策,尤其是山西省大同市,给出了对医护子女实行“中考加三十分”的巨大优惠。给战斗在一线医护的子女加分,到底应不应该?支持的声音很多,否定的论调也不少。有意思的是,正、反双方都认为自己是在“维护公平”。
来源 | 侠客岛(ID:xiake_island)
在抗击疫情的关键阶段,四川、湖北、大同、抚州、南京等地相继出台了给一线医护人员子女中考加分的政策,引起一片反对之声。比如,有人直斥伤害了教育公平。有人质疑为啥光给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加分,一线的警察和社区工作者就不危险吗?甚至有人觉得政策是专门给领导安排的——他们的子女现在能赶上中考。对此,岛叔的态度是:如果承认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是最可爱的人,那么拿最稀缺的资源奖励他们,是应该的。加就对了,没毛病!对于2020年参加中考的一线医务人员子女,湖北规定,有关市州可在其录取总分基础上增加10分后参加中考招生录取;山东要求,参照军人子女优待办法给予加分照顾;大同则明确提出享受中考成绩加30分政策……不过,这些加分、优待,让一部分人觉得不爽,认为“危害了教育公平”。既然提到公平,我们就好好聊一聊什么才叫公平。在岛叔看来,整齐划一、平均分配不叫公平,照顾到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而又不剥夺其他群体的合理利益,这才叫公平。当下,医务工作者暂别家人、战斗在救治病患的一线。此时,照顾他们生活所需,缓解他们的后顾之忧,算不算公平?——答案很明显。
近期,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而且是成套的,都是为了给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线医务人员提供保障和激励。这些措施包括工作补助、工伤认定、医疗费用、职称评审、职级晋升、岗位聘用、家庭照顾等。当然,引发热议的子女中考加分政策也涵盖其中,只是不是每个地方都有。从前述优待政策的多种面向来看,有一点很明确:参加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都能享受到对应的奖励政策。这意味着,不同政策适用于不同年龄段、不同特征的医务工作者,“照顾”到了他们的不同需求。这种情况下,如果单挑出某一条政策,说它只照顾到一部分人、忽视了其他人、因此不公平,实在是鸡蛋里挑骨头。试想一下,有的地方一线医务人员子女中考可以加分、入幼儿园也有优先权。若按照批评论断者的逻辑,家有中学生的一线抗疫医生,还享受不了“子女上幼儿园有优先措施”的政策呢,岂非也是不公?有人问,凭什么只能给一线医护人员的子女加分?一线警察和消防人员的工作就不危险了?一线公务员就不顶着巨大压力了?难道维护城市正常运行的其他职业群体,比如外卖小哥、保洁人员、志愿者、司机,就不能得到同样的关爱?他们当然值得政策倾斜和照顾,事实上,也已经得到了。以外卖小哥为例,媒体报道,银川一外卖公司为骑手们提供免费保障方案,从检查、疑似、隔离、确诊以及治疗的每个阶段,都将给予骑手相应保障补助,最高可给予30万元特殊保障金。如骑手家人因感染新冠肺炎就医,也可获得相应补助及保障,包括生活关爱金、疾病慰问金、门急诊医疗费用报销以及最高10万元特殊保障金。更不用说,很多职能部门为一线工作人员提供各种保障,施行更有利防疫的值班轮换……这样的事实,自行搜索即可获得。但是在抗疫工作中,医务工作者站在救治病人的第一线,起到了中坚作用。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就关心爱护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医务人员作出的指示,“医务人员是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务必高度重视对他们的保护、关心、爱护,从各个方面提供支持保障,使他们始终保持强大战斗力、昂扬斗志、旺盛精力,持续健康投入战胜疫情斗争”。
上甘岭战役中,为了支援坑道作战的战士,志愿军指挥部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增援。为啥不惜一切代价?一线战士是能否打赢这场战役的关键,他们败下阵来,整场战役就失败了。后面的战争就相当难打了。中考虽然不比高考,但同样关系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有人说,加分政策让同学之间变得不公平起来,仅仅因为某同学的母亲是一线医护人员,他就可以加10分。10分,别人得靠多少努力才能赶上来?这话粗看有点道理,但细想是不对的。岛叔也是中考过来人。仍旧记得初三那年,父母在家里提供全方位保障,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呵护备至。有他们在身边支持,岛叔心安。疫情之下,父母没上前线的孩子,有父母全程陪着。辅导学业、精神陪伴、营养用餐都备得妥妥的。反观医护人员的孩子,要参加中高考了,父母或一方或全部都在前线,一不能辅导、二不能陪伴,孩子还得分心担忧父母,对这些孩子来说,是不是“不公平”?从这个角度说,加分政策不是造成了不公平,而是为了弥补不公平。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截至2月18日,全国共有1700余名医护人员确诊感染新冠肺炎,9人不幸去世。2月20日,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向阳代表中央指导组对一直奉献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并对英勇牺牲的医务人员表示深切哀悼。回顾抗疫过程,白衣天使非但没有退缩,反而从全国各地奔赴湖北。目前,已有3万余名医务人员集结湖北,1.1万重症专业医务人员会战武汉。他们穿着纸尿裤,戴着水雾打湿的护目镜,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没有一刻停止战斗。他们是奔着优惠政策去的吗?当然不是。但凡存有私心,何不保全自己,何须主动报名冲上去?尤其是,在他们冲上一线之际,优惠政策尚未出台。英雄们不计报酬,但应得的报酬不能缺席。有的人嘴上喊着“白衣天使伟大”“我们要尊重医护人员”“要给予他们更多尊重和关爱”。一旦涉及自身利益了,就使劲摆手,“不行啊”,“不公平啊”。不让从一线撤下的护士回家,看到给医护人员子女加分又叫不公。试问这些人,你们都做了什么?来源 | 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ID:zqb_caolin)已经就“给医护子女中考加分”写过一篇文章,态度很明确,反对。还好,山东、湖北、南京之后,很少有继续跟进加分的,而以其他方式关爱医护。本来不想再说这个话题了,看到有媒体支持加分,关键是支持的理由比较奇葩,不吐不快,再说几句。
针对“加分伤及教育公平”的观点,这篇题为《奖励医务人员,就该用稀缺资源》 的评论提出一个莫名其妙的观点:教育资源也是嵌入社会公平的一个子命题,从社会全景观察,拿出部分社会资源进行奖励,既是理所应当,也是必须选项,是社会维系其正常运转必须支付的“成本”。教育资源是紧缺资源,但奖励,就应当是紧缺资源。
这个观点,我强烈反对。亲爱的评论员同志,教育,不是你所说的可以随意拿来授受的“资源”,它与公平正义紧密相关。所谓“资源”,就是可以拿来“使用”,成为实现其他目标的工具,这是对教育价值的工具式矮化。
你眼中的“资源”,是这个国家多数人往前走的精神支柱,是社会公平的底线,是很多阶层向上流动的惟一通道,是让无力者有力悲观者前行的那道光。
教育在我们这个社会的意义,远不只是育人,更是打破阶层固化的路径依赖。无论身处何种阶层、何样的困境,想到教育公平这个底线,生活才有了光。说它是资源,太轻了,这是一束让很多人活下去的光啊,就像空气,对于生命一样。
我跟支持加分者有同样的善意,对医护人员有同样的敬意,同样想倾尽努力去报答对白衣天使的奉献,区别在于,我认为不能拿教育公平去当人情,不能慷教育之慨。教育公平有自身的独立价值,不能成为修补或补偿其他的工具。否则,教将不教,公平荡然无存。
今天感动了,送几分。明天感恩了,送几分。地震救灾,疫情动员,鼻子一酸,脑袋一热,再送几分,教育公平将千疮百孔。我们的教育改革这几年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清除了绝大多数加分项目,对加分的历史存量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清理,奖什么别拿中考高考加分去奖,终于能在一个相对平等的起跑线上竞争了,别再在头脑发热中开改革的倒车了。
我理解人在感动的时候,所涌现出的那种“肝脑涂地”的报恩热忱,恨不得倾其所有,不惜拿出一切。但请慷公共之慨时必须掂量一下,别动公平的奶酪。请你冷静五分钟,问问你的孩子,问问身边的医护人员,看看我们的教育改革史,加分好不容易被削减到了最低限度,不能再出现那种以堂皇的名义去侵害公平的加分膨胀了。这个口子一开,加分幽灵将肆无忌惮泛滥无归。医护人员保卫着我们的生命,我们要捍卫那些跟生命一样可贵的公平价值。
资源,可以用来奖励,“紧缺资源”作为奖励筹码,尤其能起到激励效果,但教育公平,不能当成可以交易、可以授受、可以牺牲的“紧缺资源”啊!我理解的奖励,应该是增量式的奖励,而不是惩罚式奖励,也就是不损害其他人利益,通过增加一个人的利益而不损害他的方式来体现社会的价值偏好。
举个例子,比如那个英雄机长刘传健,救了一飞机人的性命,重奖了500万。不要说500万,就是1000万,人们都会举双手赞成,没人有意见。因为这500万是增量式奖励,没有剥夺其他人的利益(纳税本身就包含这种为公德道义而纳,含在预算中)——其他人并没有犯错,为什么要侵犯其他人的利益呢?如果因为感动,就给刘传健的孩子高考加10分,人们就会反对了,因为这种加分虽然奖励了英雄,却惩罚了那些无辜的人,本来可能上清华的,可能因为别人加了这10分,他就失去了机会。
给一线医护子女中考加分,不是增量式奖励,而是存量式、惩罚他人式奖励,医护子女加了分,损害了公平,伤害了那些父母不是一线医护者孩子的机会。他们有什么错呢?仅仅因为他们的父母不是这一次驰援疫区的医护人员?这奖励的岂是“紧缺资源”,而是牺牲了公平,公平不是资源,而是一个社会的价值观。
我这么分析,你能理解吗?再冷静五分钟好好想想。一个网友在我公号后的留言发人深省,他说,我应该怎么和我的孩子解释,他奋斗了这么久却与梦想的学校失之交臂,不是因为努力得还不够多,而是因为他的父母不是医护人员。教育机会应该让下一代去公平争取,而不应成为奖品。
尊重是一回事,致敬是一回事,公平是另一回事,不要拿牺牲公平规则去表达尊重和敬意。以矫正公平的方式达致公平,只会扭曲公平,公平扭来扭去,只能带来更大的不公,其他群体觉得不公,医护内部觉得不公,再说了,2020年中考才加分,一个孩子是初一、初二的一线医护,他会怎么想?公平的奖励,应该对一线医护是平等普惠的,也不伤及他者利益,不破坏规则公平。
最后说一句,拿中考加分当奖励,对医护人员也不利,这正是诸多医护人员竭力反对这一拍脑袋决策的理由,以“为他们好”的名义,却陷他们于不利。一个经济学家曾专门撰文谈到过加分之害,他认为加分政策是对加分受惠者的伤害,主要是降低他们在求学求职时的社会评价,不利于他们的未来发展。一个重症科医生留言说,他有信心教育好孩子,不必靠父母功劳惠济孩子,孩子容易恃宠而骄,他不愿意接受这种危险。
多理性的态度啊!请决策者再三思,请用其他方式向我们最可爱的医护致敬。
本文经授权综合编辑自侠客岛(ID:xiake_island) 和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ID:zqb_caolin),不代表《财经》立场。你赞同给一线医护的子女加分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想法。监制 | 王小贝 责编 | 徐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