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可以禁止入境吗?

财经 2020-08-23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南风窗 Author 李少威

  
作者 | 李少威
来源 | 南风窗( ID:SouthReviews),内容已获授权

 

疫情倒灌的风险越来越大。

 

据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近日公布的数据,自3月11日世卫组织宣布新冠肺炎已经全球大流行以来,中国陆地口岸海港空港日均入境12万人次。

 

其中当然会有新冠肺炎感染者甚至已经发病者存在。 

 

一段时间里,国内各省市区的新增病例统计中,已经多了一项:境外输入。而且在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境外输入已经连续多日超越了本土新增,成为新的忧患。

 

公共舆论平台上,这几天说“炸了锅”也不为过。

 

民众的担忧不无道理。

 

毕竟,一位河南村长在大喇叭里说的“一颗老鼠屎搞坏一锅汤”,既是一个合理逻辑,也是一个案例事实。


这锅汤坏不起。
不仅仅是因为数据关乎复工复产,而是因为它意味着人命。

 

中国已经付出巨大代价——且不谈经济以及可能受到延缓的国家发展战略,只说人命,目前已经死亡3000多人。 

 

逝者主要集中于湖北省,尤其是武汉市。这一点折射出一个尽人皆知的事实:我们是以封闭武汉和湖北、壮士断腕的勇气和牺牲换来的基本胜利。

 

若非如此,再晚一些,病毒举国蔓延,再强大的国家能力,再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也无法应对。

 

疫情倒灌之所以引发强烈忧思,就是因为如果控制不力,我们将无城可封,也没有资源可以调集,只能听天由命,自然而然“群体免疫”了。

 

走到这一步,那就是国家和社会瘫痪,以及无量数的人命。

 

所以,某种程度上说,现在面临的危险,不比武汉封城之前小。

 

尽管如此,我们相信中国政府的能力。中国的地方政府没有一个是吃素的。因此,尽管可以想象的景象非常吓人,但也不必过度担忧。
现在来看看,面对汹涌入境潮,我们应当如何思考。
1、“宇宙公民”

中国有超过14亿人。


14亿。

 

就像3月13日驻美大使崔天凯和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连线时说的,对美国少数人的一些奇谈怪论,应当理性看待,“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中国“内部”也是如此。

 

——内部二字打引号,是因为它不准确,后面的“回”“归”都是同理。

 

下面看几个例子。

 

黎某,有新冠肺炎症状,在美三次申请核酸检测不果,隐瞒病情飞“回”中国,确诊,紧接着她同“归”的丈夫也确诊。

 

郭某,中国河南人,在国内严控的时候去欧洲转了一圈,看形势不对回国,全程隐瞒病情,坐公交,照常上班,警方电话询问时干脆挂机,如果不是中国警察认真负责,上门去堵,还可能持续漏网。但和他接触的密切接触的人数已经高达数千人。

 

一位受雇于拜耳公司的澳籍华人女子,“返”京后不隔离,不戴口罩,外出跑步,面对工作人员劝阻,还大喊“救命”,被拜耳公司辞退。



还有。

 

一名前往意大利留学的女学生回国后,集中隔离,要求喝矿泉水,因为她认为白开水里“有杂质”,“怎么喝”?

 

一名意大利“归”国华人,嫌机场等候区条件简陋,质问:“我欧洲回来的,就这待遇?”

 

事例还有很多,但这些已经够了。

 

“你想要什么待遇?”警察已经帮我们问过了:是想要五星级酒店吗?

 

对海外归侨以及华人华裔,五星级酒店是可以给的。比如在1980年代,中国人就是这样对待前来投资的华人华裔的,因为我们想要发展,愿意给最好的接待条件。

 

但当时,心有至诚,条件也不允许——举国也没有几家五星级酒店,只能力尽所能,给他们最好的。

 

今天是“换了人间”。


你不是回来做贡献的,是回来添麻烦的。


这样说话,实事求是,但绝对不是因为势利。


一名归国留学生不配合检测,投诉并辱骂医护人员 

 

中国的老百姓自己,集中隔离的时候,都是一样的待遇,大家也没有怨言,绝大多数人更不会跟工作人员或警察起冲突,还跟他们其乐融融跳起了“方舱舞”。

 

外国回来,没有什么可优越的,平时如此,疫情时期更是如此——“哥俩交交心”,如果不是自身有难,这时候你可能也不会回来。

 

我在疫期刚看了《叶问4》,电影的最后叶问谈到要不要留在美国时说:“外国的月亮,也没有特别圆。”

 

电影是虚构的,心理是现实的。

 

就这个话题,我们愿意也能够说更多,但没有必要。因为我们深知,五四以来,百年诸公,口舌之利一人强似一人,但说了也没用,“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嘛。历史早已让我们深切地悟出了一个道理:自身不强大,百口莫辩;自身强大,百口俱喑。

 

历史在心中,但留给大家思考就好,接着看现实。


3月17日,外籍入境人员在等待工作人员核实信息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可以称之为“宇宙公民”。 因为他们自认为不受法律管辖,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典型的是如下两类: 第一种,中国人定居外国然后回到中国就不守规矩的。 出口转内销,身价百倍,自感高人一等,这个不消说了,俯拾皆是。 
第二种,外国人移居或留学中国也变得不守规矩的。 在母国规规矩矩,在中国蛮横无理,为所欲为。这也没必要举例,因为我们一贯反对国别歧视。司空见惯,行为昭彰。 这种人自觉是“宇宙公民”,似乎“不受任何一国法律约束”。 
这种人的存在是一个事实,至少在中国是。
2、可以禁止入境吗

我们现在面临一个问题:可以禁止入境吗?

 
如果能把所有口岸都封锁起来,任何人不得入境,疫情倒灌就无缝可钻。 
干不干? 
这个提问非常个人情绪化。 对,现在要回应的其实就是把14亿中国人分拆成14亿个个人的情绪的问题。 
不能干。 
我们知道,3月11日以后全国每天平均12万人入境,通过国际航班进来的大概是2万人,外国人占一成多。但12万人,外国人占多少,不知道。 入境的黄皮肤黑头发里,华人、华裔这种身份,为数不少,一般来说他们不是中国人,但没有确切的统计依据,也不敢下定论。 3月14日,一名从韩国飞来北京的入境人员在新国展集散地休息等待区看报纸

 

入境的人群里,要分成几种人。 
第一种,留学生,他就是中国人。 
目前中国在外留学的大概有200多万人。原本因为中国疫情严重,别国不让他们入境,他们想方设法入境,如今外部疫情严重或不可预测,纷纷回国。过程或颇多曲折,但结果就是体现为入境数据。这是自己的孩子。 第二种,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工作人员。他们很可能是华人华侨华裔,也可能是在血缘上跟中国没有任何关系的外国人。因为中国疫情已经得到控制,逐渐复工复产,所以纷纷回到岗位。这一部分,不要妄加猜测,反正回来是有正当理由的。 
第三种,出去旅游的,或者华侨、华人、华裔。其中有两种是中国人,两种不是。中国人回来无可厚非,华人华裔回来,也可能因为有特别原因,不必一概理解为“逃难”——尽管很可能是,但动机无法客观衡量。 大体上就是这几种。 看着每天12万人入境,挺吓人的,但这个全国性的数字真的并不大。仅上海市,2019年日均出入境就是12.5万人。
近日,北京市启用新国展作为首都机场入境旅客的转运集散地,此集散地用于经机场检疫后未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低风险人群临时集散。图为3月17日,外籍入境人员准备登上转运车辆

 

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就可以探讨为什么目前不能禁止入境的问题了。 三个原因。 入境者中大部分是中国公民。 目前来看,大部分疫情相关国家都采取了限制入境措施,但里面没有一个国家的限制对象包含本国公民。入境本国是本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除了一些因为自身行为被剥夺权利的人,国家不能限制他们入境,翻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也没有针对紧急情况的规定。 中国人,回来是正当的,不管出于什么理由,也不管他有病没病。前提是不要瞒报。瞒报也无法拒绝入境,但造成后果会负上刑责。 3月17日,工作人员引导入境人员前往自己所属的集散地

 

中国的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复工复产已经渐次展开。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原因很简单——再不复工许多人就会失业,没有了收入,就没办法自力更生活下去。 
复工复产会包含一些外国人力资源流动,也会包括一些进出口方面的人员往来,以及商业和科研项目的合作,尤其是在世界疫情爆发、亟需防护物资而中国又是最大的制造业国的条件下。 中国的经济发展任务、社会扶持任务也很重,抓紧时机复工复产、扩工扩产,非常必要,这一步也是关系你我。 第三,我们要知道,疫情最初的爆发(尽管病毒源头未必)是在中国,而当初,很多国家比如日本、韩国,并没有绝对拒绝中国人入境。投桃报李是中国人的传统人格要求。 

3月17日,3辆装载着9吨浙江援助意大利医疗物资的卡车,出发开往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将随浙江组建的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一同飞往意大利

 

所以,综合这三个方面看,中国可能短期内不会限制人员入境。 当然,咱们也不必太过忧心,因为市场供给本身限制了航班数量,对于外籍人士,签证数量也掌握在国家手中。 你要相信,中国政府绝对不是吃素的。
3、持久战
 
有的人可能会对政府有微词。

 

这不仅仅是因为受到特朗普、蓬佩奥这样的外国政客影响,而是坦率地说,中国自身在前期抗疫中确实存在问题。 
在早前的分析文章里,我们说过,官僚主义问题不是一国的问题,而是举世皆然,这是科层制本身伴生的绝对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 
同时,文章也指出,东西方国家在面对疫情这种灾难的时候,表现是有区别的,但总的来说,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逃过劫难,程度只在于轻重而已。 
东方国家(其实就是说中国),前期确实存在滞后问题,但一旦发现真实情况,其反应能力是果断快速的。所以它能够在中后期迅速控制局面。 

3月17日,公安干警向天津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敬礼告别。当日,天津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从武汉天河机场撤离前往天津。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步转好,完成救助任务的各地驰援医疗队将分批离开

 

非常偶然,SARS也好、新冠肺炎也好,中国都有一个钟南山。  这个人存在的意义,对呼吸领域疾病的治疗能力当然很重要。而更重要的是,他所代表的科学良知,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 因为社会信息传递机制的特点,欧美国家会很快发现疫情。但获悉疫情之后,也会因为各种因素而出现应对不力的情况。 什么因素,值得好好说说。 成见。 比如武汉封城的时候,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极尽嘲讽之能事。
典型的老调子——人权。但中国人相信,没有生命,就没有人权。
就像我们没有料到新冠肺炎会全球大流行一样,他们也一样没有这个预见性。我们是以为中国的灾难给了世界各国严重警告,它们不至于再重蹈覆辙;而西方国家则把病毒的蔓延跟中国的体制联系起来,认为“在我这种制度下不可能出现这种后果”。
被称为世界第九大马拉松的洛杉矶马拉松3月8日开跑,现场聚集了27000名参赛者、大量的志愿者和近20万观众,但无人佩戴口罩

 

一切的科学问题和自然灾难,都可以通过成见,转化为意识形态问题,和种族主义的工具。 这次疫情,偏见表现得至为清楚。连方舱医院也被比喻为集中营,而人们在里面跳舞则被认为是集中营里的精神症状。 但病毒根本不理会你是什么皮肤,什么主义。 这一次有点失算,好好的一个积极防护、展示自身优越性的机会被浪费了。 过去指责你的时候,是因为他们不用做同样的事情,而这次,局面竟然发展为同台竞技。 
事情就变得很有戏剧性,嘲讽完你,要么还得按照你的办法来做,要么将展示一个“在我这种制度下后果更为严重”的结局。 但前面说过的话,马上就忘记了,绝不会有半分脸红。
3月16日,美国加州旧金山湾区包括旧金山在内的6个县发布禁令,要求居民从17日凌晨起直至4月7日留在家中,除就医、购买生活必需品等基本生活需求外严禁外出,避免人群聚集,以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在社区的传播。图为3月16日,美国旧金山市,高速公路显示牌上出现给民众的健康提示

 

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武汉封城,他们在嘲讽,在高扬“人权”的旗帜;意大利封城,风向转变,他们开始有点认同的声音了;西班牙“封国”,甚为正当,负责,担当;到旧金山“封区”,就是“英明伟大,人当如此”! 这就是当前与中国和西方相关的国际关系的基本模式,过去一再重复,今后也不会例外。 偏见根深蒂固,中国人也不必时时在意。人民的生命重于泰山,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 4、从个人主义到社会达尔文主义 
中国是一个集体主义社会。百年以来,集体主义在西方主导的话语环境下,几乎是被污名化的,他们认为里面没有任何人权和自由可言。

 

信息互通的当代,全世界的人们都有条件互相了解,但说实话,西方人了解中国还是太少了——而这跟他们没有欲望去了解,相信通过贴标签就可以通往事实和真理有关。 
他们不知道,一个人口数量最大的国家,为什么可以如此巍然站立? 就是因为,在主流上,这个国家从“一片散沙”,经历百年革命,终于是集体主义的了。 或者简单一点说,我们如果不能拧成一股绳,怎么能让你们从祖宗的土地上滚蛋呢? 回顾历史,这是事实。 2月21日,医疗队队员出征前相互加油鼓劲。当日,广西第七批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193人完成集结,乘当日包机前往武汉 
不想就这个问题说太多。总之,个人主义的优越性在普遍灾难面前一点意义也没有,最后只会沦为社会达尔文主义。 而社会达尔文主义,其历史作用是用来攻击别人的,但在普遍灾难面前,却会成为自我攻击的武器,而且还可能具有难以摆脱的某种强制力。 比如英国的“群体免疫”,美国和瑞典的不做或者消极地做检测,都是同一个意思,轮到谁谁倒霉,怨天怨地不要怨政府。 绝对市场化。 中国一直受到一种西方制约,那就是相关国家是否承认其“市场经济地位”。一旦不承认,似乎所有大棒加身都具有了“合法性”。 
我们不否认市场的好处,不否认它在正常条件下配置资源的高效率,但市场解决不了一切问题,尤其是在特殊时期要解决的最难的问题。比如防护物资的供应,中国疫情伊始,就有“经济学家”说要“感谢发国难财的人”,因为价格引导供给。
3月17日,一名顾客从美国纽约一家药店内的空货架旁走过

 

我们早前已经批驳过这种愚蠢。 
价格是供求的指挥棒,这是但凡接触过经济学的人——哪怕是个傻瓜——都会记住的最基本的道理,但我们同时记住了,这是一个理想模型,它是不考虑各种例外条件的。 疫情条件下,“那个市场”已经不存在了,需求在兹,但对供给的启动一点意义也没有,供给是由政府去组织来创造的。这也是疫情开始时我们的分析里提到过的逻辑。 在这里提到市场化,是为了说明对疫情的应对可能出现问题。 问题在哪里? 在于,整个医疗系统都是市场化的,如果国家不能尽早采取强力措施——特朗普一直都说“没事,起来high”——那么,面对疫情就根本没有额外的供给能力。甚至因为市场化,许多人付不起医疗费,还会隐瞒病情;因为医疗费不知道由谁来付,大家能拖则拖;医疗机构因为不想面对现实,干脆关门解散。
事实也是如此。
市场化的医疗系统面对疫情根本没有额外的供给能力(图源:《新海峡时报》)

  

共识难题。 这是一个典型的政治学问题,它是由分权导致的,道理明显,不必从学理上去探讨了。分权,这是一个普遍原则,它导致了“谁说了都不算”的局面。同样,在正常状态下这是个好东西,但在灾难面前,这个毛病的负面影响,不亚于我们国内的地方“瞒报”。 例子就是美国议员持续追问CDC负责人,能不能动用你本有的权力来实行免费治疗?对方一直哼哼哈哈。 这个例子只是一个侧面,他们有很多制约因素,而且每一个人的理由都堂而皇之、不容否认,一切道理都是正当的。 正当,从来不意味着正确。 5、集团利益
这个问题最为现实,相当于我们说过的官僚主义问题。

 

那些对事情负有责任的人,会为了一己之私,而刻意隐瞒、忽视、淡化问题,甚至通过释放虚假信息来抹杀问题。他们也会撒谎,而且是以一种正当的、不用负责任的方式来撒谎。 在此前的文章里早已说明,这个问题是四海一家、“跨国经营”的,不是本国独有。 特朗普就很典型,为了选举,以及直接关系选举的股市表现,他老人家基本只说两句话,一是“我们干得非常优秀”,二是“Relax,man!这就是个大流感,由它去吧”。 所以才有美国人说,中国人给我们创造了时间,但被我们浪费了。 
这一点对于欧美国家,应该说具有共性。 3月5日,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多数行人没有佩戴口罩

 

不能小瞧,但也不要高看了西方国家应对灾难的能力。
 特朗普给自己打10分,是委过前人,说前任没给他准备好一个完善的应对机制,我在这个烂摊子上干成这样,够牛掰了。 这么说话,等于扯淡。 什么都给你准备好了,要你来干嘛? 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不是西方国家,在西方国家视野下,它们或者被称为“南方国家”“穷国”或者“失败国家”,这些国家都有一个问题,就是国家能力不足。当新冠疫情这样的问题降临,它们真的没有能力应对。 
伊朗,现在就是最现实的一个。当然,伊朗还不是最典型的一个,我们应该深深忧虑乃至恐惧的是,疫情会不会在非洲或者南美洲国家爆发。
3月7日,伊朗首都德黑兰,一名男子佩戴口罩出行

 

总的来说,新冠病毒疫情将会是一场持久战。 当这个不择对象的恶魔四处肆虐的时候,一切利己主义的积习都应该收敛,因为它不会带来任何正面的影响。 富人也会死,富国也会崩。 6、怎么看境外输入 
回到主题——尽管本来也没有偏离主题:怎么应对境外输入问题?

 

几个问题很关键。 
不能禁止中国公民入境,这是他们的基本权利。 他们可能是留学生,可能是华侨,可能是出国旅游者,可能是公务出国者,也可能是长期居留外国但保有中国国籍者。 这些人,在任何困难条件下都应该接纳。当然,违法(如隐瞒病史、旅行史)者,会另有法律处罚。能不能入境和是否负有法律责任,是不同层次的问题。
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疫情已经分散化,按中国的习惯,我们还会采取撤侨行动。
 在伊朗待了52天的旅游博主刘威龙,完整记录了自己乘坐南航包机撤离伊朗疫区的过程 入境者,不管是不是本国公民,都必须绝对配合政府的检疫措施。这是中国法律的适用范围,不管对方身份为何。 目前主要采用的是分级对待,比如出发地是重点疫情国、在途时间长等,会划分为最高级,然后依次递减,最低一级可以按照日常程序自行回家、自由活动。 我们的看法是,其一,要缩减来华签证,减少外国人入境;其二,要尽快做到全部集中隔离,不管从何而来,因为可估量的代价实在太大;其三,基于第二点,口岸附近应该抓紧准备隔离设施以及隔离需要的配套机制,缩短从口岸到隔离地点的距离;其四,即便隔离结束,每一个人的活动轨迹仍然应当按照流行病学调查的要求持续追踪一定的时间;其五,该自费的就自费。
可以要求所有入境者提前几天(如3天)申报个人信息,以备查验。
最后一点,难以强制,但必须倡议,希望所有入境者:回国(来华)可以,请遵守规矩,有一点共同体意识。
艰难的时候,更要相互理解。
 
本文不代表《财经》观点。

南风窗,中国政经第一刊。我们始终期待与你一起,冷静地思考,热情地生活。 


中国应不应该采取禁止入境的举措?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点击图片查看专题


点击图片立即下载

大家都在

被辞退的澳籍“跑步女”和包机送口罩的他们:我们该如何对待归国华人?

任泽平:美联储在“饮鸩止渴”,全球金融危机来袭,中国的国运来了

美国疫情被严重低估,谁错失了防控窗口?

没患新冠肺炎,但73岁特朗普的连任之路依然艰难,对手一个77岁一个78岁

疯狂的野味市场:疫情期间顶风作案,打科研旗号盗猎

监制  |  王小贝    责编  |  徐徜徉

万水千山总是情,点个 “在看” 行不行!!!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