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年制硕士毕业,我成了“海归废物”?

财经 2022-01-2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新闻周刊 Author 俞杨

大众化海外留学,带来大众化海归。(图/视觉中国)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中国新闻周刊(ID:chinanewsweekly)

作者 | 俞杨


疫情影响下,海归就业也面临一些不确定性。

 

在豆瓣上,有个“海归废物回收互助协会”小组,已集聚了约3万名海归。

 

因求职遭遇困境,他们自嘲为“海归废物”,与不久前豆瓣上引发关注的“985废物”一样,满腹是自身的困惑和不如意。

 

在众多海归里,一年制硕士尤其遭放大围观。日前社交网络掀起“读一年制硕士是否值得”的讨论,一年制硕士在国内遭遇尴尬处境。


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出国留学也已大众化,今天的海归如何重新给自己定位?


 

归来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越来越多海外学子归来。

 

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海归似乎很难与“高端人才”挂钩,不少海归甚至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怪圈中。

 

中国已从世界最大的人才流出国,转变为世界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国。从1978年到2019年,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656万人,有490万人完成了学业,其中423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6.28%。

 

新东方旗下公司“前途出国”发布的《中国留学白皮书2021》显示,2021年意向归国留学生对国内就业环境更加有信心,选择毕业后马上回国就业的占比31%,较上一年增长6%。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即使在海外镀了一层金,海归们照样要面临职场的优胜法则。尤其是一年制硕士,在就业市场上没少碰壁。

 

比如英国一年制硕士,学制比较短,学生完成相应模块的课程学习获得足够学分即可毕业,一些学校无需撰写硕士毕业论文和参加硕士学位答辩。

 

海归群体内部,一条很火的鄙视链就这么传开了:“双一流”研究生>“双一流”本科生>北美研究生>北美本科生>英国本科生>英国研究生。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指出,“一年制硕士”在国内遭遇尴尬的处境,首先是国内外对硕士教育的认知有所区别。

 

一年制硕士教育,实质就是职业教育,以便本科院校毕业生更好就业。在国内,硕士教育则被认为是高学历教育,所以难免有人会对一年就可完成的硕士教育产生质疑。


反观国内高校,研究生学制悄然发生着变革,不少高校甚至将专硕学制由2年调整为3年。多出来的这一年,用于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海归杠铃化现象渐成共识,人们了解国外有名校也有普通高校,一些国家的高等教育水平不比国内高到哪里去,海归未必都是人才。


下滑

 

归国留学生人数近年来稳步上升,出国留学的比例却在进一步下滑。

 

以清北两校来看,清华大学2021届毕业生出国深造人数为517人,仅占毕业生总数的6.9%。北京大学校本部2021届毕业生出国深造人数为793人,占毕业生总数的8.17%。

 

2019年,北大本科毕业生中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比例还为30%;至2020年,比例已经降至27.6%;2021年,比例进一步骤降至18.9%。

 

由于近两年海外疫情的不确定因素上升,国内高校留学率总体下降的同时,2020年至2021年的留学比例下降的趋势要明显得多。

 

2021年也是过去20年里,中国赴美留学生人数首次较前一年下跌的年份。《2021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显示,2020至2021学年,美国大学新增国际学生数量比上一学年骤降46%,其中中国大陆学生人数下降14.8%。

 

最近两年,不少公办中学高中国际部报名人数也出现了下滑,未来出国留学将出现一些波动,被认为在所难免。

 

升学规划专家梁挺福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疫情影响下,出国留学进一步下降是大趋势,虽说还没有到拐点,或已不远了。

 

首先,从2020年起,在高考志愿填报中,报考中外合作院校和报考中外合作专业的人数锐减,有疫情因素,也有留学生不再是香饽饽的因素。

 

其次,来华留学人数越来越多,从2014年起,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留学生输入国,仅次于美英,2019年来华留学生规模已近40万人。

 

于是乎,等到每年的就业季,数量都在增长的高校毕业生和海归留学生,在应聘中同场竞技,接受职场接受与拒绝的现实。


 

校正

 

研究生回国,工资6000元起步,正常吗?豆瓣上一名海归发帖疑问。

 

虽然国内大学生也困惑薪水不高,不过最近北京大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课题组的调查显示,2021年博士、硕士、本科的月起薪算数平均值,分别为14823元、10113元、5825元。两相比较,海归还处于劣势。

 

归国留学生的薪资和国内大学毕业生相比,确实已经没有太多优势可言。UniCareer发布的《2020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接近四成海归的实际年薪不足10万元。

 

而且,不少海归显然是高估了海外学历在招聘市场上的含金量,发现虽然用金钱换来了一块敲门砖,但这块砖一敲就碎,根本不是金砖。

 

上述《中国留学白皮书2021》甚至直接打脸,显示留学生对于求职的期待过于乐观,“对自己定位过高”和“相关实习/工作经验不足”成为两大主要问题。尤其是“对自己定位过高”,三年来一跃成为最受留学生困扰的求职问题。

 

梁挺福指出,随着国力增强、文化自信以及老百姓意识发生变化,出国留学也逐渐由精英化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出国留学的学生主要集中在学生人群的头尾两端,尖子生和“差生”,这就注定了出国留学的目的性不同。

 

如果学生出国留学是长本事、开视野,自然归国发展有其竞争力,如果现在还单纯想混文凭,那么海归变海归废物是必然。

 

随着中国家庭财富的增长,近20年中国因私留学生人数大幅增长,目前已经占出国留学人员的90%以上,成为出国留学的主渠道。

 

梁挺福认为,留学生变成大众化的海外留学教育,没有谁能保证只要是留学生就能好就业就好业。要想好就业就好业,要想高薪资好福利,其背后的核心竞争力是真才实学。

 

基于此,如今学生在出国深造时,必须清楚自身的优势在哪,想在哪个领域提升能力和开阔视野,这个是最重要的。

 

如网友所言,大众化海外留学带来大众化海归,归国者已经不局限在高端研究所等职业塔尖,而是普遍进入普通社会职场,与上千万人角逐。

 

这里需要的,不仅是一纸留学文凭,更看重的是技能和岗位的匹配,企业追求的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以及最合适的人力成本。



本文不代表《财经》观点,转载已获授权。

今日话题

你如何看待一年制硕士?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往期推荐

监制 | 王小贝  责编 | 代鑫媛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