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局、长板与长尾,用远见思维规划职业生涯3大阶段

北森生涯 2022-05-0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书单 Author 书单君


前阵子,996的话题讨论得很火热。
 

不过,舆论起到的作用终究有限。资本有资本的考量,员工也有员工的立场。

 

但对于手上没有股权的绝大多数普通员工而言,公司是老板的,发展是自己的。如果在工作中只有输出,没有输入,哪怕一时收入再高,也和被用来榨汁的橘子没什么区别。

 

所以,修炼出一身走到哪里都不怕被人取代的本事,才是每个人应该看重的地方。

 

如何才能做到?这要靠合理的职业规划。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本关于职业规划的好书,《远见》


作者是曾任奥美互动全球董事长的布赖恩·费瑟斯通豪,近20年来,他持续研究职业规划,对于个人职业发展有着独特的见解。


他在书里说,职业生涯不是一场短跑比赛,而是一场至少长达45年的马拉松。

 


 

《远见》一书中,将职业生涯分成三个主要阶段,每一个阶段持续大约十五年。

 

第一个阶段是毕业后直到40岁,你要做的就是八个字:加添燃料,强势开局


这并不仅仅是一个被动增长年龄和阅历的阶段,年轻人应该在这个阶段保持高度活跃,目的性必须要强,最好选准一条路,做出开创性的工作。 


绝大多数读者应该都处在职业生涯的第一阶段,我结合一个媒体行业内的真实故事,详细讲讲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小李和小王几乎同一时间进入了一家头部媒体。领导给两人设定的KPI都一样,一个月六篇稿。

 

这样的任务量要求对成熟记者并不算多,但对新人就稍微有些吃力。两人之前都只有数次实习的经验,还只能算是新人。



在这样的工作压力下,两人选择了不同的工作模式。

 

小李的工作模式是,蹭热点。每当有热点事件发生,就赶紧从微博上扒点资料梳理一番,再找一个相关人士做个短采访。一篇稿子两千来字,就算交差。每个月都能写十篇八篇,超额完成任务。

 

小王则没有太把KPI放心上。入职前,他找几个编辑打听过,只要不太过分,公司一般不会轻易开除员工。工作量实在完不成,就是扣点绩效,折算下来也还在可接受范围内。

 

于是小王选择深耕一条线口,只关注业内头部几家公司的经营状况和人事变动。平时能不坐班,就不坐班。每周定期要跟业内人士喝咖啡,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如果约不出来人,那就看几本行业相关的书,阅读其他媒体同行写的稿子。

 

表面上看,小王像是一直在摸鱼。头两个月,领导还对他有意见,觉得他不光出稿慢,工作态度也很不积极。

 

但小王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心里有数。他知道,工作的头一两年,他必须要靠过硬的稿件,在行业内打出名气。否则两三年之后,就会被埋没在茫茫多的平庸记者中。

 

领导也不是傻子,时间一久,从小李和小王的稿件质地上都能看出端倪。

 


小王的稿子采访量极大,平均一篇稿子有四五个信源,分析也很独到。文笔结构都很顺畅,基本不需要改,有时对问题的判断甚至不输给专业的分析师。

 

而小李的稿子,基本就是梳理事件,然后采访一个律师,或一个五流投资人,问问意见,就权当信息增量了。虽然这种操作也符合规范,但和小王的比起来,高下立判。

 

如是两年过去,小王渐渐成了业内红人。时不时有公司主动联系约访,有媒体甚至开出了两倍的薪水挖他。领导为了留人,一年之内给他两次涨薪。

 

小李得知后也去谈加薪,结果当然是失败,于是逢人便哭诉领导无情、做事不公平。这话领导很不高兴,找个借口把小李劝退了。


 

 

小李和小王的差距在哪里?

 

小王一进公司,目标就很明确。就是奔着要成为行业内最好的记者去的。公司只是他的平台和跳板。做事情,完成KPI,都只是顺便的事。主次分得很清。

 

而小李呢?小李只想的是要满足这个月的KPI就好。如果已经完成了,就再找些热点,凑几篇稿子,那么薪水就可以在基数上再加个两到三成,又能挣出半台iPhone。或者干脆到处跑跑会,拿笔车马费,真是美滋滋。

 

但媒体之所以分出三六九等,就在于有多少小王这样的记者。有了小王,老板对外应酬的时候才好意思跟别的同行吹牛,说我们还有独家报道。

 

小李这种水平的记者,招聘信息发出去,能招来几百个应聘者排队。而小王这样的功底,整个媒体圈加起来顶多也就三五十人。丢了就不好再挖了。



《远见》中还提到了一个例子,亚历克斯·怀特,年仅29岁,就已经是“未来巨星”音乐数据公司的CEO和联合创始人。

 

从小,他就梦想能在唱片公司工作。毕业后,他去了环球唱片做实习生。当时他一心想从高管身上学经验,于是一瞅准机会,就缠住他们问“您是怎么做到这个程度的?”

 

本以为会听到那种经年累月加班加点的励志故事,然而并没有。高管们的答案出奇一致,他们都是创立了自己的厂牌,然后被环球收购了。

 

亚历克斯仔细一想,发现逻辑的确是这么回事,于是自己也调整了思路,开始创业,直到今天。

 

不光是在国外,其实国内商界也遵循着同样的逻辑。虽然马云说996是福报,刘强东说不肯996的不是我兄弟。然而他俩当年一个是英语老师,一个在外企上班。如果他俩当时996,现在中国最大的电商恐怕是eBay,咱们上网买东西,还得拿网银绑U盾。



除了第一个阶段外,《远见》中还对职业生涯划有另外两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40岁到55岁这段时间。此时,应该聚焦长板,达到高点。

 

到了这个阶段,人的学习能力下降,补足短板已经难上加难了。更好的办法是专注长板,同时与能够帮助你、弥补你短板的人作伴。

 

没有哪个领袖可以面面俱到。乔布斯也不可能把iOS系统里的每一行代码都记在脑子里。如果你善于制定战略,对未来具有洞察力,那就可能需要找一个行动派配合。如果你善于执行,那就需要找一个更有创造力和洞察力的人。

 

只有这样,才能合纵连横,做大做强。

 

第三个阶段,是临近退休直到70岁,或者更远,到完全丧失工作能力为止。这个阶段要做的,是优化长尾,持续发挥影响力。

 

看到这篇文的人大部分应该都没到退休年龄,但随着人的寿命增加,提前考虑这一阶段的规划,也并无不可。

 

退休后,只要身体无大碍,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是继续创业,还是为社区非盈利组织做服务,抑或是给自己熟悉的行业提供咨询服务,都可以提前纳入考量。

 

布赖恩·费瑟斯通豪的思路很清楚,不管哪个阶段,傻干蛮干,都绝不会有出路。

 


 

《远见》这本书,除了教你如何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职业规划系统之外,还提供了一些具体建议,它们往往贯穿于整个职业生涯。

 

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的一点,是你一定要学习创造性技能。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们都在担心被机器取代。书中提到,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预计,到2025年,四分之一的工作将会被机器人代替。

 

这种趋势,对企业主来说是好消息,因为人工成本会降低,但对于普通员工可就是灾难。

 

观察可知,最容易受影响的岗位,本质上都是机械性和重复性的,比如做表格的办公室职员,流水线上的工人等等。相比之下,要求有创造力的原创想法的职位,比如艺术家、设计师等,受影响就较小。


此外,需要高度的社交智慧和谈判技能的工作,例如管理岗位,受到的威胁也小得多。

 

为此,书中给出了一张图,来说明重复性和创造性之间的关系。


 

所以,务必要花时间去积累那些创造性的技能。比如谈判技巧,语言学习等等。有人也许会觉得,随着翻译软件的发展,学外语会变得没有必要。其实不然,语言的背后是文化,而文化是无法翻译的东西。

  

第二点很重要的建议是,你要成为自己的品牌经理。

 

不管你的追求是偏向于创业,还是为一家公司效力,都应该成为你自己的品牌经理。并且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品牌。

 

如今是社交网络时代。比起招聘网站上干巴巴的简历,雇主更希望能通过别的渠道来了解自己的潜在员工。

 

我有个朋友,毕业后找的第一份工作,只面试了不到半小时,就被聘用了。因为他应聘的是运营岗位,而他自己有一个五万粉丝的微博账号。虽然这个数量并不算太多,但对于一个应届生来说,已经足够说明他具备不错的运营经验了。

 

还有个朋友是程序员,他读书时就爱在知乎上发点程序相关的小文章,还经常拿爬虫扒些答案,恶搞其他答主。如是也慢慢积累了一万多粉丝。还没毕业,私信里就塞满了offer。

 

但要注意的是,就像华丽包装和大力营销能让“产品”暂时试销成功,但那些历久弥坚的品牌都有个共性:始终能兑现承诺。所以,如果你只是“马粪外面光”,但没办法解决问题,给公司创造价值,时间久了,在圈内的名声也不会好。

 

给大家的第三点建议,是弄清你的使命,从事热爱的事业。

 

这句话是老生常谈,但又不得不提,因为这是每一个人都绕不开的问题。

 

在文章第一部分的例子中,小王和小李的生涯规划差异只是表象,对记者这份工作的热爱程度,才是导致两人差别的内在原因。

 

当你真正热爱一项事业的时候,你才愿意花时间去研究它的底层逻辑,才会发现别人无法察觉的细节,才有在这个行业内做到顶端的可能性。否则,你就只能一直在底层岗位之间徘徊。


 

✎✎✎

 

《远见》的作者费瑟斯通豪是加拿大籍。作为发达国家,加拿大人口不多,工会和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即使不幸失业,也能保障一个相对体面的生活。


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如果人到中年,失去竞争力,那就真的是人生危机。

 

所以,这本书中提到的理念,对加拿大职场人来说,是参考。对我们而言,却是必须。

 

每个公司都有两种人:螺丝钉,和老板离不开的人。

 

再次提醒大家,一定不能让自己成为螺丝钉。

 

只有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和公司业务结合起来,才能得到双赢。倘若实在做不到,那么务必把自身发展摆在公司业务同等的位置,甚至之前。

 

如果当年刘慈欣不在工作之余写小说,我们就看不到《三体》和《流浪地球》;当年杨洁篪还是个电表厂工人时,如果没有在工余坚持学英语,就无法抓住国家选调外语人才的机会,后来也就不会成为外交部部长。

 

最理想的工作,就是那种把公司当成大学,不断学习东西的状态。也许有人会说,一边工作,还要一边不停学习,很累。但是反过来想象一下,读大学的同时,大学还每个月打钱给你,是不是爽翻了?


人这一辈子很长,有几十年都要和工作打交道,你的职场之路,很大程度上也是你的人生之路。


就像费瑟斯通豪说的:“构建一段成功的职业生涯的目的,并不仅在于找到你热爱的工作,而且是建立起你热爱的生活。”



本文转载自一个推荐好书的微信公众号“书单”(ID:BookSelection):由来自《南方周末》、《新京报》等媒体的资深媒体人共同打造,帮你提升自己,通过读书变得更好。转载授权请联系“书单”公众号。

推荐阅读

就业创业政策频出,为834万毕业生保驾护航

面试时,被问到职业规划如何作答?

高校老师工资低?我们请全国27位教职工聊了聊他们的收入


北森生涯2019年部分公开课表新鲜出炉,文末留言姓名+所属院校+联系方式+报名课程了解相关课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