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州河畔曾有一条600米的“天潼路街市”

上海静安 上海静安 2021-11-23



天潼路上东起河南北路,西至浙江北路的全长600米的路段因其繁华热闹曾被称为“天潼路街市”。我少年时就住在“天潼路街市”所在的一条石库门弄堂里。它和苏州河近在咫尺,却又保持着适当的距离。





苏州河畔的石库门弄堂






天潼路石库门弄堂 金兮敏  摄



作为上海的母亲河,苏州河的悠悠柔波宛若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脉搏。这条和上海耳鬓厮磨、不离不弃的河流温顺优雅地缓缓流淌过中心城区,犹如一首如歌的行板,委婉曲折地叙说着历经的百年沧桑,蜿蜒绵长的河水在上海腹地流淌出一道温柔的生命印记,无言地哺育和滋养着这座城市,城市空间就这样沿着河堤两岸,密密生长。



后来,当我有机会去往世界各地,看熟了各种风景,发现其实每个城市都有一条母亲河,她们就像一条条历史的长廊,象征着当代都市文化。如塞纳河之于巴黎,泰晤士河之于伦敦,哈德逊河之于纽约,多瑙河之于维也纳,台伯河之于罗马,苏州河之于上海也如出一辙。河流跨越时空,塑造了城市。


我曾经住在苏州河畔的天潼路上的石库门弄堂里。如果不算河岸上源于滩涂的北苏州路,那么天潼路就是距离苏州河最近的一条路了。它不在河岸边,可以不受河边轮船汽笛声的骚扰,也不用为苏州河的潮起潮落担惊受怕,它和苏州河近在咫尺,却又保持着适当的距离。



天潼路上东起河南北路,西至浙江北路的全长600米的路段因其繁华热闹曾被称为“天潼路街市”。它让我想起北宋翰林画家张择端所作的一幅气势恢宏、百人百态的市民风情长卷《清明上河图》,同样是在河边,同样是店铺林立,清明上河图描摹的市井生活和苏州河边曾经的“天潼路街市”何其相似。


 

我少年时就住在“天潼路街市”所在的一条石库门弄堂里,弄堂大门之上有镌刻着鑫顺里三字的石块。这条弄堂建于1910年前,是上海较早的石库门里弄。弄内坐落着砖木结构的二层房屋18幢,有两条支弄,分别通往隔壁的徐家花园。徐家花园曾经是上海私家园林“徐园”所在地,不过我见到它时,徐园已随风而逝,早已成为普通的石库门弄堂了。


 

鑫顺里弄口有一段狭长封闭的甬道通往弄内,甬道面朝马路的两边是临街的房子,甬道长度就是两侧房子的进深。甬道左侧是一家开设于1935年的老字号面馆“五福馆”,弄堂右侧是一家瓷器店,两家店铺的后门都在弄堂里的第一条支弄里。其实,弄内这条支弄朝南的临街房子全是店铺,后门就开在支弄两侧。这些店铺中有小酒店、面店、瓷器店、杂货店、照相馆、五金店等。支弄的一侧左右各有一排石库门房子,这些房子大多是一幢楼一户人家,有独立天井,有花砖铺地的客堂间,看上去很整齐干净。


 

这些房子的进深都比较大,后门一直要开到第二条支弄里。狭长的甬道因为是暗暗的,看上去很是幽深,甬道尽头有三级水泥石阶通往弄内,扶梯两旁有水磨石斜坡扶手,弄堂里的小孩子喜欢骑在上面再滑下来,就像滑滑梯,水磨石就越滑越光滑。



甬道出口正对着一幢带天井的二层楼房,楼前有高高的围墙,围墙上终年攀满了茂密的爬山虎,人们走出甬道一眼看到的便是这堵爬山虎墙。初春时节,看一片新绿慢慢爬上墙头,由嫩绿、浅绿直至深绿浓绿,不断生长,那深深浅浅的绿相互叠着,挤挤挨挨的,越来越密。到了夏天整堵墙几乎完全被一大片浓绿的叶子包裹,让从暑热中走进弄堂的人顿时感受到一股森森凉意。到了秋天,爬山虎的绿叶在秋风的侵袭下,一点一点由绿转黄,转红,逐渐变成嫩黄,深黄,浅红、暗红、深红,慢慢织就一片斑斓,直到北风起,冬日至,叶子落尽,才露出一片有着影影绰绰枝叶的粉墙,这就有点抽象画的意境了。


 

从喧嚣的马路进入弄堂,这甬道是个缓冲,它将市井噪音、喧嚣隔绝在弄堂之外,弄堂之内是一片相对宁静的世界。整条弄堂是被围合起来的,显得私密,所以弄内的人一进入弄堂就有一种到家了的亲切感和安全感。甬道内没有灯,夜里只有弄口昏黄的路灯匀给它一点微弱的光亮,那时,我晚上回家走进甬道,都要屏住气拼命奔跑。后来,这个画面时时出现在我梦境中,包括那种战战兢兢的感觉。它们是如此清晰,我仿佛听得见自己当年的心跳。


 

鑫顺里弄堂口有一口井,井上面有个木头井盖,井水清澈,而且透心凉,夏天可以用井旁的吊桶把井水吊上来冰西瓜。天气好的时候,我的外公喜欢坐在井台上晒太阳,外公个子很高,高高的鼻梁稍稍带着鹰钩,架着副圆框金丝边眼镜,白色的胡须长长的,看上去有点像晚年的画家齐白石。外公手上的拐杖不离身,他还随身带着把很小的黄杨木梳子,用来梳自己长长细细的银白色胡须。到了夏天,外公会把自己的胡须编成小辫子,有时是一根,有时是几根,我喜欢爬到外公身上用小手去抓外公的胡须小辫子,外公也不恼。外公不爱说话,但喜欢看书,尤其是《七侠五义》《水浒》等,一看就是大半天。那时,人还没有井台高的我喜欢依偎在外公身边,听他讲书里的故事,这也许就是我最早的文学启蒙了。


幽巷(重彩画)李守白


作者介绍


惜珍


惜珍,本名朱惜珍。上海作家。

著有《海上学人——一蓑烟雨任平生》《永不飘散的风情》《花园洋房的下午茶》《梧桐深处的别恋》《走近草根艺人》《在上海寻找上海》等城市文化主题专著。2016年出版的《永不拓宽的上海马路》(全三册)至今已多次重印,其电子书已被美国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和埃默里大学图书馆引进。

2018年与朋友共同创作出版长篇小说《面朝地中海的房子》。

2020年被评为静安区十大公共文化旅游人物。

2021年出版散文集《上海:精神的行走》(上下册),以作家的眼光去写城市的前世今生,用文字描绘出一幅幅气韵生动的城市画卷。





与水的距离(摄影)大象



编者按:


本栏目来源于1994年2月8日创刊的《静安报》副刊《百乐门》。在微信平台,“百乐门”将以全新形式向读者展示。每周定期推送,换个角度阅读静安。投稿可发至:jinganbao2016@126.com





作者:惜珍

图片:金兮敏

编辑:施丹妮

美编:王菲

栏目主编:施丹妮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可能你还想看↓疏忽了!女子发烧后去药店吃了这个,致全身溃烂体无完肤……开园满一年啦!静安这个普惠型托育点办得如何?听家长怎么说→怎么回事?!自己购买的房屋,突然间成了“别人的”?这条维权路,“银发盾牌”一陪就是近8年→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上海静安”微信

长按二维码下载

“上海静安”APP

点个赞再走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