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CCTV海员的纪录片:北极!冰海搏击-永盛轮海员群体

2016-04-29 信德海事

央视纪录片《北极!北极!》——破冰之旅,记录永盛轮北极破冰之旅。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196yn0tkf&width=500&height=375&auto=0


对象: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永盛轮全体中国海员

2013年8月15日至9月10日,中远永盛轮从大连港出发,顺利穿过北冰洋抵达鹿特丹,航程7931海里,成为第一艘成功经由北极东北航道到达欧洲的中国商船。2015年,中远永盛轮再次承担“再航北极、双向通行”重任。永盛轮7月8日在大连港启航,经过55天、近2万海里的航行后,两次穿越北极东北航道,成功往返欧洲和中国,于10月3日回到祖国的怀抱,抵靠天津港,比计划提前半个月圆满完成“再航北极、双向通行”这一历史性任务,同时开创了中国商船首次经过北极东北航道从欧洲到中国的先河。

面对各种极端天气、风浪、浮冰、暗礁、险滩等无数种危险,比一般船舶配员还少的永盛轮海员以艰苦奋斗、勇于担当、同舟共济的精神,勇挑重担、不惧艰险,凭借卓越的管理、过硬的船艺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成功操控船舶穿越航线,最终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使两次破冰之旅圆满成功。

通过2013年、2015年永盛轮两次共长达2万多海里的北极之旅,中远开辟了中国往返欧洲的新航线,积累起丰富的极区航行、冰区航行经验,储备了前沿船舶设计、建造、管理和操控技术,储备了极区航行人才,为北极航线实现常态化运营打下了坚实基础。这必将有利于拓展“一带一路”规划内涵,对于中国制造和中国装备走出去、扩大欧洲市场份额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北极东北航道和传统航道对比


危机关头镇定自若

极地航行,浮冰、浓雾、低温、大风,一次次考验着“永盛”人的意志

执行首航任务的永盛轮2013年8月15日从太仓港出发正式首航。风浪、浮冰以及变化多端的北极天气等令航行困难重重。进入北冰洋冰区航行后,张玉田船长几乎通宵达旦坚守在驾驶台。当班驾驶员小心瞭望谨慎驾驶,3名水手全程使用手操舵,每天在舵轮前聚精会神站足8个小时。

9月1日晚到2日早,是永盛轮在冰海中搏击得最吃力的时间段。9月1日20时,永盛轮航行在维科基茨基海峡时遭遇大面积的浮冰,冰区绵延上百海里,冰密集度达90%以上。尽管有破冰船开路,永盛轮的航行仍然非常艰难,22时以后,海冰越来越密,厚度和硬度都大大加强,船速降到6节。张玉田船长一直坚持在驾驶台,指挥船舶不断调整航行路线。海面上的冰已经连片,很难再找到空隙,很多深灰色冰丘露出水面4至5米高。破冰船过后,开出的航道很快被密集的大小冰块覆盖,永盛轮只能推压着冰块艰难前行,船艏和冰块相撞击的声音、舷墙和冰块挤压的声音和船体震动声交汇在一起,惊心动魄。张船长站在驾驶台前面,用望远镜细心观察并指挥船舶艰难避让巨大的坚冰。凌晨1点多,船体受大块坚冰挤压,震动声音异常。张船长立即通知水手长屠东生到船艏测量艏尖舱和船头各边柜水位。屠东生奉命立即赶到船艏,在摄氏零下4度的低温中,仔细测量各个水舱,结果显示正常。永盛轮在坚冰的密集拦阻下,速度持续下降到了2.9节。危急关头,远少于其他船海员数量的永盛轮15名海员在“求是创新,图强报国”企业精神的激励下,同舟共济,沉重应对。张船长以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专业素养,连续工作13个小时,坐镇驾驶台坚持指挥,彻夜奋战。9月2日9时永盛轮顺利驶出冰区,安然通过了本航次最危险的区域。

2015年7月25日,永盛轮从中国到欧洲途中,遭遇大雾,能见度降到了0.4海里。在张玉田船长的指挥下,船员按雾航操作规定采取措施:开亮航行灯、鸣雾笛、开启两部雷达远近距离、改用手操舵、用VHF与相关船舶联系、备车航行、打开驾驶台门窗。这场大雾一直持续到26日早上,在近三十个小时里,张玉田船长、海务蔡万群船长轮流在驾驶台值守,不辞劳苦,指挥航行。7月31日清晨,浓雾又鬼魅般出现,全天除1230时至1400时能见度稍好外,其他时段能见度都很差,最低不到100米。此航段靠近俄罗斯沿岸,离岸最近处为15海里左右,经常有渔船在航,有的渔船没有安装AIS,为永盛轮雾中航行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张船长和蔡船长严阵以待,坚持在驾驶台轮换值守,驾驶台值班人员严格按照雾航要求,认真瞭望,谨慎驾驶,全程改用手操舵,从容应对。在田波政委的日记里,对于两位船长在雾航中的表现有一段这样的描述:(7月25日)2330时,例行全船检查,弟兄们大多已经休息。张船长还坚守在驾驶台。回来经过船长房间,看到劳累了一整天的蔡船长躺在沙发上睡得正香,不忍将其吵醒。怀着敬佩之心、心疼之意,轻轻为他盖好被子,并从心里对两位敬业的船长道一声:你们辛苦了!

大风巨浪,是对船舶的另外一个巨大威胁,也是对海员的一大煎熬。2015年8月13日凌晨0500时,风力持续增大到7级,这是永盛轮本航次开航以来遭受的最大风浪了,颠簸抖动严重,甲板大量上浪。由于浪和涌向不一致,造成船舶没有规律的剧烈横摇和纵摇。在张船长的指挥下,永盛轮启动一部辅机,减速航行,采用手操舵,调整航向走Z字形航线,以减小横纵摇的幅度,减少涌浪对船体强度、货物造成的不良影响。一晚上大家饱受了风浪的煎熬,谁都没能睡上个安稳觉。不是因为紧张害怕,而是因为船舶颠簸摇摆实在太厉害了,“不是靠四肢硬撑着床框,一定会被从床铺上抛摔下来。”即使这样,永盛轮海员还是上下一心,打醒十二分精神,沉着应对。政委、大副白天还择机对船头双锚、船头物料间以及舱内货物进行了检查,轮机部也检查了所属物料备件间,确保情况正常。2015年9月13日零时左右,风浪再次袭击回航途中的永盛轮。刚刚入睡的弟兄们差点被愈摇愈烈的晃动从床上摔了下来。醒来一看,原来不知何时,风向从原来的西北风转为了北风,致使正在东行的永盛轮正好是左正横受风。7到8级的疾风来势凶猛,夹杂着雨雪张牙舞爪,滔天的巨浪呼嚎咆哮,都在向永盛轮这一叶扁舟炫耀着武力。受横风横浪的影响,船舶最大横摇达到了25度,且摇摆剧烈。海面上的浪花随着风力的加大高高跃起,化成一帘帘水幕,从船头和舱盖越过。此时,刚刚下班的张玉田船长立即重返驾驶台指挥。他查看了外面海域的情形,在分析了风、流等各个数据后,果断下令机舱备车航行,开启两部舵机,机舱改为有人值班,换手操舵,避开风浪锋芒,转向至150度,向东南方向航行。一连串的口令与措施后,永盛轮逐渐改变横风浪的被动状态,转借风之力南行。改向之后,船舶横摇幅度较之前有所好转,保持在15到20度左右的横摇状态。

即使恶劣的天气条件和海况给永盛轮海员设置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但永盛轮海员用勇气和智慧,一次又一次突围而出。甚至为了探索和积累独立航行的经验,经过充分的风险分析和评估,永盛轮在2015年的北极航道回程中没有申请引航员和破冰船,不仅节省了可观的费用,更大大提高了航行的研究价值。


资料图片


确保货运质量万无一失

航行北极东北航道,不仅考验船舶的通过能力,还考验航线的商业利用价值,其中一个要求就是确保货运质量。为了保证货物安然无恙,船员们付出了很多的心血。

考虑到北极航道的特殊情况,为了保障货物安全,开航前永盛轮就组织人员对货物的绑扎情况进行了检查,及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加固处理,防止货物带着问题开船。

2013年从太仓开出后,船上立即开展对工人绑扎情况的检查,紧固松开的收紧器等工作,并先后四次完成全船性的货物绑扎检查加固工作,确保了货物安全。航行期间,由于船舶晃动大,船上及时派出人员对货物进行检查。经过9月1日晚至2日早上的艰难航行,受强烈的震动影响,部分绑扎货物的钢丝和链条出现松动。密切关注货物安全的永盛轮海员9月3日随即进行全船性的检查绑扎加固。部分绑扎加固是在大舱里,温度高达摄氏37度,非常闷热,参加的海员都是一身汗水,但大家毫无怨言。

2015年从国内开航后第二天,永盛轮船员(当值人员除外)全体出动,对全船货物的绑扎情况再次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全面检查。大舱内货物的检查相当不易,货物之间、货物与舱壁之间距离狭小,弟兄们加固钢丝或链条时需要弯腰、侧身、或是登高才能进行作业。另一方面,外尽管对大舱进行了通风,但通风的机风量毕竟有限,加上舱底油舱这一高温热源,大舱内十分闷热。不一会,大家便挥汗如雨。货物散发出的浓烈油漆味、大舱风机的强大噪音等更是对船员们毅力、体力、耐力的严峻考验。种种困难面前,弟兄们没有一个退缩,大家咬紧牙关,一鼓作气地完成了全部货物绑扎加固。

在大风巨浪来临前夕,全体海员都会对货物再次进行绑扎加固,始终保证货物处于良好系固状态。除了绑扎稳固,每天测量货舱温度、好天气时对大舱进行通风也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实时掌握大舱温度,大副在每个舱设置了两个测温点,每天两次对大舱进行温度测量工作,大舱内外温差过大时,利用货舱风机对大舱进行通风降温和排湿,防止舱内汗水过多对货物造成不利影响,航行期间共对大舱通风9次,保证了货物质量。

航行途中,海员还加大对货物的维护工作。2015年7月30日,装在甲板的一个风塔顶部百叶窗的帆布罩被风吹落。没有帆布罩的保护,雨雪或潮气可能会侵蚀风塔内部的电器,从而造成货物受损。本着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理念,船上决定重新加盖帆布罩并固定。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两层风塔叠装起来距离舱盖近10米高,爬起来有一定难度。更难的是风塔顶部百叶窗附近是圆柱形面,人站在上边就像是过独木桥一样,行动起来都很困难,更别说工作了。这对上高人员的心理素质、业务能力、体能素质都是一个考验。能不能上?怎么上?上去后怎么干?为此,张船长、随船海务蔡船长、政委专门召开临时会议,评估风险、制定措施。按照方案,水手长出身的田波政委“披挂上阵”,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上到风塔百叶窗处作业,水手徐凯在临近风塔顶部协助,船长在舱盖货物地下指挥照顾。最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把百叶窗帆布罩包回原位扎牢,使货物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看着海员在高处敏捷作业的身影,随船的央视记者邢杰竖起了大拇指表示佩服:船上也有蜘蛛侠!



精心维护设备确保平安

北极东北航道通航的船舶少,救援不易,加上环境和天气因素,机器设备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永盛轮在航行途中加强对机舱各种设备、管系进行维修保养。

永盛轮针对船舶在极端情况下如何保障主机、副机等关键设备运行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提前准备应急预案,并多次对轮机员进行培训。进入北冰洋航行后,永盛轮按照预案将机舱改为有人机舱,3名轮机员24小时轮流值班。轮机长、电机员加密在机舱检查监控的频次,密切关注机电设备工作状况,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故障,确保航行安全。为确认船体安全状况,船员每天还对20多个油水舱室进行两次量水。

机舱“四机一炉”是船舶动力系统的核心,任何的疏忽都可能导致险情发生。永盛轮轮机部主要的工作就是围绕如何值班、如何保障硬件安全等来展开。

2013年8月27日凌晨3时,永盛轮将在3小时后通过白令海峡,此时主机曲拐箱油雾探测器突然报警,引发主机安保系统动作,主机自动减少负载,船速下降。如不能及时处置将会影响航行安全。余轮机长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按照预案,立即组织轮机员、电机员分头全面检查设备,最后确认是油雾浓度探测器误报警。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余轮机长深知高度自动化的永盛轮机舱受温度大幅变化的影响大,立即组织人员查找误报警的原因并排除了故障。为了安全通过白令海峡,故障排除后,余轮机长通宵不休息,一直在机舱坚持到了早上8点。8月30日上午,电机员例行检查应急设备,发现救生艇电源指示灯内外照明灯故障,轮机长闻讯赶来一同检查。他们按图纸指示先是拆下座位检查底下的两组蓄电池,再检查控制线路,经分析判断是低温天气引起蓄电池充电不足所导致,最后使用外接充电器加强充电解决了故障。

2015年7月27日晚,机舱警报响起,轮机员迅速赶到机舱,发现主机增速齿轮箱油温和轴承温度高温报警,这是危险信号,刻不容缓。全体机舱人员5人迅速成立一个应急临时指挥小组,大管轮到机旁查看实际温度,电机员准备图纸测量电路,二管轮启动辅机投入使用以便脱开轴带发电机,三管轮协助支援,轮机长余运增负责总指挥。大管轮检查后报告实际温度正常,电机员检查后报告探头测量正常。那警报是如何激活的,这让大家百思不得其解。余老轨将情况报告驾驶台和船长后,决定和电机员蹲点守候,加紧排查。通过在报警时迅速测量各相关电路的办法,在彻夜奋战之后,第二天早上10点多,终于测量到探头到集控室报警单元六根电线中有一根偶尔发生断路现象。在启用该股多芯电缆中的一根备用电缆后,问题得到了解决。

除了“四机一炉”之外,永盛轮还有针对性地做好其他硬件的维护工作。2015年7月29日和8月3日,针对自查中发现的水密门状况不好的情况,大伙认真整改,修复前尖舱左边门的铰链机构,修复泵浦间水密门的边框和胶条,更换加油站、逃生孔、主甲板等水密门的5处胶条,边框敲锈油漆保养,对各水舱、油舱透气帽状况进行检查,修复透气帽两处防火网,修复两处不明标示。

2015年8月5日,永盛轮进入北方四海,马上就要和破冰船会合,考虑到船舶变速变向在所难免,机舱实行三班倒有人值班制度,加强机舱值班巡查,加强设备运行监督,以便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四机一炉”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他们每天都记录舷外海水温度、船内循环海水温度、机舱室内温度等指标,以及主副机运行工况,一直到8月10日走出冰区才恢复无人值班。


加强支部建设打造坚强队伍

加盟中远前,永盛轮是一艘专运散货和集装箱的船舶,只能配备14名船员。改成杂货运输后,由于救生设备和病房的限制,无法增配船员。由于人手有限,这就要求船上每一个人都要身兼多职。人们常说,一个萝卜一个坑,而在永盛轮上,却要一个萝卜几个坑。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船舶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引导党员骨干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全体船员迎难而上,克服种种困难,保证船舶正常的生产营运,为北极东北航道的探索之旅保驾护航。

“模范带头,官兵一致,同甘共苦”是永盛轮的一大特点。永盛轮人员配备较少,轮机部只有轮机员和电机员5名干部船员,甲板部除3名驾驶员外另有水手长和3名水手,船上没有厨工和服务员。要完成日常的生产运营,船员必须个个都是多面手,必须练就一专多能的本领。面对船舶的实际情况,船舶党支部“一班人”坚持以身作则,模范带头,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上敢于叫响“跟我来!”给船员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在永盛轮,“官”也要做“兵”的事。面对现实困难和挑战,“一班人”从我做起,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上坚持高标准,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在组织绑扎加固、解绑备舱、自装自卸、移旁通、应急抢修和防海盗值班等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一班人”敢于叫响“看我的”、“跟我上”,处处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哪里有困难,哪里最艰苦,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但在分配奖金、涉及大家利益等敏感问题上,班子成员却高风亮节,向一线倾斜。在日常生活中,班子成员和普通船员同样身兼数职。党支部书记、船舶政委,除了职责内的党务、思想政治工作、船舶保安、安全动态检查和协助船长抓好行政管理外,还要兼做厨师、管事的工作。由于船上没有配备专职的大厨,航行期间,一日三餐皆由政委负责。每日三餐不减,四菜一汤自助,周末还有一次雷打不动的加菜聚餐,政委能够想方设法,变着花样完成任务。早点包子、馒头、油条、水饺、面包、面条、蛋糕、葱油饼等各式各样,中餐、晚餐每顿四菜一汤,各式菜谱一周内不重样,竭尽全力让大家吃饱吃好。党支部副书记、船长在履行好自身职责的同时,也与大家同甘共苦,带头参加扫舱备舱、货物绑扎,协助防海盗等重大工作。同时,兼任了服务员的工作,迎来送往、沏茶递水等招待工作,都由船长一人全包。每次办妥联检,处理完港口事宜后,船长便立即到工作现场参加监装监卸、解绑回收垫料、移二层舱盖等工作,常常是与船员们一起干得汗流浃背,热火朝天。班子成员、轮机长也是顾全大局,积极主动参与船舶的急难险重任务,除完成自己职务内的工作外,也兼做了收餐台洗碗搞清洁的工作。这位机器设备方面的技术权威,不仅在解决机器、电器设备故障上有办法,在日常保养上也能身先士卒、亲历亲为,同其他船员一起爬舱底、钻扫气道、搞清洁,一身油,一身汗。在他的模范带动下,全船的机电设备管理得有条不紊,机舱内清洁明亮,一尘不染。

船上的其他党员也是一样,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敢于战斗,勇于拼搏,做到了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班子成员和党员骨干的行动是最生动的语言,是无声的命令。其他船员也不甘示弱,个个都是多面手,轮机员会带缆、会协助移旁通,甲板部人员会协助机舱吊缸搞清洁。船舶工作没有份内份外之分,更没有部门之别,可谓“分则个个是尖兵,合则无往而不胜”。


两次航行北极东北航道,按照公司党委的部署,永盛轮党支部开航后都立即召开党员大会和船员大会,对全体党员和船员进行了战斗动员,要求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构筑起坚强的“海上战斗堡垒”。为了更好地发挥随船专家的指导作用,永盛轮建立了联合党支部,将一名专家补选为联合党支部副书记。航行途中,在关键时刻都召开支部会议,对重要事项进行集体研究,为永盛轮把舵定向。永盛轮还充分利用随船专家在船的有利条件,特别邀请交通部安全总监宋家慧为船员讲课。宋总监发表了题为“豪迈与情怀”的精彩演讲,给船员上了一堂以弘扬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人生观教育课。宋总监用自己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引导年青船员,要有梦想,敢追求,爱国敬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演讲让全体船员深受启发和感染,很好地促进了船舶的思想政治建设,也为完成这次特殊任务打牢了思想基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崇高的使命和目标把大家凝聚在了一起。


永盛轮这个坚强的集体,高举“艰苦奋斗、勇于担当、同舟共济”大旗,不畏艰险,无私奉献,以最少的编员成功地完成了最具挑战的任务,他们的精神和壮举得到了交通运输部等上级领导的高度肯定,荣获集团首个“劳动安全标准化建设示范船舶”称号,被中国航海学会授予“北极航运先锋”纪念奖状。两度率队出色完成北极航行任务的永盛轮船长张玉田,于2015年5月被广东省授予“广东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信德海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投稿或联系信德海事:

admin@xindemarine.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