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商船所至,海权所至:以立法形式确立海员社会地位!

2016-03-16 航海衣羊 信德海事


本篇发表在3月15日《中国交通报》第三版“特别策划”



中国面向世界,推进“一带一路”的内涵广泛,涉及到中国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领域。航运界的“两会”代表很直观地指出:“海员队伍是建设海洋强国以及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基础力量。海运承担了世界上85%以上外贸运输任务,没有稳定的海员队伍,建设‘航海强国’的战略称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巴拿马运河口航行入河操纵

不同于航海文化深入到骨髓的海洋强国年轻人,他们虽然不是海员却有航海执著的情感,普遍参与航海活动,连王室成员多以当海军、当船长引以为荣,当国家一旦有事立马成为海员、海军的生力军。漫长的中国农耕文化影响历代统治者,他们对海权不太在乎,禁海国策直接导致了中国被海洋列强欺凌的后果。


“航海强、国家强”是中国人民梦迷以求的海洋强国梦。


中国民众对航海文化的观念薄弱,少有年轻人励志航海职业,很多航海毕业生、在职的海员因各种原因而登陆离开航海职业。形成了中国拥有65万海员但不是海员强国的现状。


雇佣外国人当海员是市场经济,但建设航海强国的理念是国家宏略所需!其意义将影响我国的海洋强国的建设。国家战略“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离不开海运和海员。海洋强国必须建筑在我国自有的、具有现代航海理念和技能的本国海员身上。必须意识到海员具有“第二海军”的特征!


现行的中国政府主管机关以及航企都把海员当成江河湖泊中的船员来看待,使得海员的社会地位下降、海员从业的积极性不高。中国目前的《船员条例》

虽然具有法律意义,但《船员条例》混淆了“海员”和“船员”的区别,明显滞后于中国建设“海洋强国”中国梦实现。


在CCTV 6电影频道做嘉宾宣传航海文化

职业都是高尚的,但两种相像的职业人员名称必须与职业的环境、专业、技能、知识和责任不同而区分。中国必须以航海文化的概念谨慎明确“海员”与“船员”的职业区别。


我特别注意到航运界的两会代表在访谈和提案中的都用上了准确名称,这让我看到了为海员正名的必要性。


作为老远洋船长认为:实现海洋强国梦想必须继承中国优秀农耕文化的同时大力宣传航海文化,迫切希望人大立法,出台《海员法》,采取法律措施,提高海员的经济和社会地位。



立法必须明确:无论从经济、政治角度,我国必须建设强盛的海员队伍以及“第二海军”的功能和意义。


在海员工会宣传航海文化和海员职业

立法必须明确:国有航企除了承担国有资产维护和扩大、培养、培训高素质海员的责任外,还承担着建设海洋强国、航海强国和海员强国的责任。


立法必须明确:全民尊重航海文化和海员至关重要!


海事主管机关和航运界应该积极推进海员立法并与国际海事法规相连接。给予海员便利,协助海员树立职业的荣辱观、道德观、归属感。

我的海洋强国梦

海事主管机关应该响应国际STCW公约2010年马尼拉修正案各项决议,鼓励民众参与航海,鼓励年轻人、女性“到海上去”。并办好每年“国际海员日”和中国“航海日”活动,让中国公民对航海文化的了解,倡导民众积极参与航海活动。





吴淞商船学堂校长唐文治先生的航海强国梦想


“诸生今日来校学习航海,日后,个个要到海上做事,看大浪,吹巨风,航海生活是枯燥的,辛苦的。一个生命财产之安危,均操在船长手中,试想所负这个责任,又何等重大。同时诸生亦应记得,商船驾到国外,其实是国家的势力所达之处。此外还赚外国人钱,以富裕自己的国家,试想这样的意义,更是何等重大。还有国家一旦有事,诸生即是海军,故东西各国,均特别优待商船人才,今朝廷效外国,亦决定优待你们,愿诸生学成致用,不负朝廷厚望。勉之,勉之。”


——摘自唐文治1911年7月“邮传部高等商船学堂”开学典礼训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观点,与信德海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投稿/合作或联系信德海事:

admin@xindemarine.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