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影像 | 廖雄:激情燃烧的岁月

廖雄 浙江省摄影家协会 2022-12-19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编者按温州矾矿成建制划转苍南,由属地政府解锁工业历史遗存、探索转型发展。作为“世界矾都”的苍南矾山镇,将迈上文化传承、旅游开发、资源保护并重的发展新路径。"柴桥头”将不定期推出《矿山记忆》专(特)辑,重温灿烂斑斓的明矾传奇,矿山往事,工业情怀。本期特约摄影师廖雄《激情燃烧的岁月》以珍贵的照片,图文并茂地展现矾矿机修车间60多年筚路蓝缕,创业创新的人文风采。



机修车间是温州矾矿发展的一个缩影,1956年1月,“矾山普光电厂”重组为平阳矾矿机修车间。当时除100KW柴油发电外,还有一台英制半齿轮皮带车床,仅有设备和条件不能满足矾矿机械维修的需要。1962年12月,平阳矾矿在三车间附近重新选址15000平方米,建设三幢厂房及办公和仓储等附属楼。厂房按苏式风格建设,每间厂房内部安装三吨桥式起重机。并陆续购置了C615、C616、C617车床和管子车床、牛头刨床、万能铣床、摇臂占床、锯床、缎钎机、空气锤、电气焊、捲扳机和热处理设备以及自制了龙门刨床、平面车床等机械设备二十多台。建有完善的管理机构,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生产一线有金工组、钳工组、铸工组、电机组、冷作组、锻纤组、供风组、供水组、木模组、电动凿岩机组等班组,车间职工达到152人,为全矿的生产和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也见证了温州矾矿的辉煌和荣光。
 

机修车间原厂址位于矾山电厂,最初只有一台100KW柴油发电机给当地居民供电
1965年,金工组的工友们
 
1964年委派到温州培训学习的机修工人在江心寺合影
 
文革期间,工人们学习毛选
 
工人维修汽车。90年代,位于鹤顶山电力发电厂的风车,除主机外都是由机修车间制造和安装,当丹麦工程师看见机修工人用十几个铁葫芦,把20多米高的擎天大柱立起来时赞不绝口。
 
矾矿运往世界各地的车队整装待发
 
70年代青春活力的机修篮球队员如今已是耄耋老人
 
2017年机修老工友再次聚首在车间
 

陈慕雄,1931年9月出生,1949年参加工作,1951年10月——1952年9月浙江省工会干部学校学习,1952年任平阳县水头镇工会主席,1954年调至平阳矾矿,1959年任机修车间第一届车间主任,1986年退休。
 

胡加严,1941年11月出生,1964年4月年南昌步兵学校毕业后,在1675部队司令部任机要科参谋,1971年9月退伍分配到机修车间,钳工,1976——1983任车间书记,1990——1993调机关任矾矿矿长,2001年退休。

 
朱为然,1962年11月出生,曾担任车间工会主席,后调入矿部担任矾矿矿长至今。


 林维物,1964年9月出生,1982年7月机修车间参加工作,车工、铣工1994年——1997年任车间主任,1997年调采矿工区主任。

 
金绿翠曾经获得的奖章
 
金绿翠曾经获得的荣誉
 
金绿翠写的入党申请书
 
金绿翠, 1939年5月出生,1960年参加工作,1970年调机修车间,电机修理,任车间工会主席,矾矿工会副主席。1990年退休。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是温州市第六届人大代表,1983年获全国总工会优秀工会工作者,1979年获浙江省先进工作者,1977年和1978年工业学大庆先进工作者,1980年、1982年、1983年温州市劳动模范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陈永悦(金绿翠的丈夫)1934年5月出生,1953年沈阳工程公司参加工作,1955年调平阳矾矿机动科,负责机修车间机械维修和设计生产,机械工程师,1987年退休。曾任车间副主任。1979年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进工作者、1978年度工业学大庆先进工作者、1982年四化建设先进工作者。
 

周伟,1932年8月出生,就读于苏州高工学校,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弃笔从戎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部队。1958年转业到温州化工厂工作,1963年来机修车间从事技术管理工作,1980年在矾矿的工艺改造技术获浙江省科技三等奖。1983年任矾矿副总工程师,1987年退休。

女儿周艺影,高级工程师,1963年9月出生,1981年参加工作,1984年——1988年委派浙江省职工大学学习精细化工专业,从事质检工作,2012年退休。


朱善海,1943年出生,57年2月参加工作,钳工,58年调入机修车间,84年2月退休。儿子朱为军顶替父亲在机修工作至1992年。
 

卢生团,1942年5月出生,1958年12月参加工作,1960年3月来机修车间,铲床 。优秀共产党员,1989年任副厂长,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98年退休。

弟弟卢生长, 1951年出生,1974年顶替父亲参加工作,翻砂工,2006年退休。
 

温州矾矿的大部分生产设备都由机修车间制造生产和安装。
 
高炉车间琳琅满目的管道和阀门
 
各种各样的证件证实了机修车间是矾矿里知识层次较高的部门
 
保留至今的职工守则
 
余甫清,1959年7月出生,1975年来机修车间,钳工 。三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现在唯一还在岗位工作的工人。
 
郑细娥,1942年2月出生,76岁,1968年顶替抗美援朝牺牲的丈夫参加工作,1992年退休,锯床工,多次或先进工作者。
 
金纯,1940年1月出生,高级工程师,1966年南京航空学院特种设备及自动控制系毕业后分配无锡市仪表三厂,1971年初调平阳矾矿机修车间,电工,后调矿部设备科、1982年调回老家福鼎县水利局,2000年6月退休。

陈培昌,1937年5月出生,1954年7月在明矾厂参加工作,1956年公私合营,到平阳炼矾公司,1957年普工发电厂担任助理会计师,1958年机修车间与普工发电厂合并,1992年7月退休。

工友们到车间再忆当年

1978年机修民兵连训练结束
 
随着矾矿减产到停止,机修车间也即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
   
2020年4月13日,温州矾矿成建制划转成功签约,600多年的古老矾都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当高炉的炉火熄灭,
意味着一个使命的终结。
当时间往下流淌,
我们称之为历史,
六十年,曾经那般雄壮的炉火,
烙在几代人的心里,挥之不去。
我敬重他们,
他们为了未来舍却了太多。
我试图用影像去记录他们,
留住这一段可回望的时光
是对他们的敬意。



廖雄苍南矾山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高级工程师,现在杭州市拱墅区委宣传部工作。作品曾入选“蚂蚁摄影奖”和“中国好风光”十佳摄影师提名奖。出版和发布了摄影专辑《60%矾矿纪实》、《机修60年》、《百年土楼》,并多次在全国摄影比赛中获奖或发表。部分照片由车间工人提供 。


相关链接
影像 | 张向阳:一线党员的“心声”
影像 | 张清秀:2020天台·我的疫情防控影像
影像 | 王卫星:复工之路
影像 | 田益平:西湖的春天
影像 | 潘静宜:我的团队,我的感染护理人
影像 | 张建斌:95
影像 | 徐菊芬:疫情下的商铺店员
影像 | 陶丽娜:三台门村记忆·值守者
影像 | 许健: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影像 | 三衢行摄《众心齐一者胜,风雨兼程者兴》
影像 | 从萧山前往武汉,用光影记录时代向最美逆行者致敬
影像 | 春暖花开 英雄归来
影像 | 余文华:隔离区纪实
影像 | 吴海平:杭州防疫见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