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的冬天,为什么一定要去雍和宫?

2017-11-28 周末去哪玩北京站


时至凛冬,红叶与银杏早已落尽

胡同里那亭亭如盖的槐树如今只剩枯枝

凛冽的寒风吹着,该猫冬了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坐在家中,看窗外风雪,酌一杯热酒

这是冬天里最悠然的打开方式吧



然而,我们不能每天过着重复的生活

冬天里,总有一些事情,值得我们去做

比如,去雍和宫



龙潜福地,一半行宫一半佛


坐地铁5号线到雍和宫站的时候,如果仔细听,会发现英语报站说的是“Lama temple”,出了地铁,就到了雍和宫。



老北京有句俗话:“男雍和,女红螺”,说的是京城求姻缘最灵的两座寺庙,男性去雍和宫,女生去红螺寺。



今天的雍和宫,承担着咱老百姓无数的心愿;而在几百年前,这里承担的,却是一个帝国和一个宗教的未来。



雍正、乾隆两任帝王在此潜龙升天;六世班禅不远万里来此开启藏传佛教入中原的新纪元;十三世达赖在此从宗教上证明了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万里江山,香火连绵,都在这座雍和宫中……



其实,这里原是四爷雍正的行宫



康熙三十三年(1694),雍和宫始建,康熙将其赐给了四阿哥胤祯。二十八年后,帝崩。继位者不是当了近四十年的太子,也不是精通经史的三阿哥,更不是贤名远扬的八阿哥,而是长大成人的“冷面王”四阿哥胤祯。



雍正的继位是大清历史最大的意外,没人想到他会继位,满朝文武想不到,民间也想不到,就连后世的史学家也百思不得其解,但结果是,他成为雍正大帝。



他成了紫禁城的主人,坐上了那张龙椅。却舍不得父皇赐给他的府邸。当然,那时的雍和宫还只是一座贝勒府,称“雍亲王府”。



对这座从小住到大的家,雍正心里充满不舍,哪怕入主紫禁城,也舍不得赐给他人。想来想去,他就把自己的府邸一分为二,一部分改成黄教(藏传佛教格鲁派)上院,一部分则作为自己的行宫。



当他登基三年后,一场大火将行宫部分烧毁,雍正只好将另一半的黄教上院改成了行宫。



乾隆继位 雍和宫改做喇嘛寺院



作为大清历史上最勤政的帝王,雍正在位仅十三年,便崩于圆明园。继位的便是弘历,我们熟悉的乾隆爷。一手缔造“康乾盛世”的君王。当然,如果没有康熙打下的基础和雍正十三年的勤政,乾隆是否能接手一个盛世大清还是两说。



乾隆对雍和宫的感情似乎没有雍正那么深,所以他继位不久后,便决定将这里变成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从乾隆九年开始,短短几年间,朝廷便对这里进行了从行宫到寺庙的改建。



拆影壁,建昭泰门;设桅杆,立宝坊;立碑亭,建钟楼、鼓楼;翻盖殿堂,增建僧舍、印务处、经史馆等八百余间。乾隆亲自赐藏语名:“噶丹敬恰林”,汉语意即为“雍和宫”,意为兜率壮丽洲。



为着这里将要发挥的特殊作用,乾隆还从建制、管理、宗教机构设置等方面给予很高规格和严格规定。比如,在行政方面,当时雍和宫有一个很高的管理机构,即:“中正殿管理喇嘛念经处”,直属管理全国蒙藏事务的最高机构“理藩院”,并设一名“领雍和宫事务大臣”,一般从亲王中选派。



在宗教方面,雍和宫当时有两套班子。一套称“总管驻京喇嘛印务处”,负责管理北京,东、西陵,热河,五台山等各喇嘛寺院的工作;另一套专门管理雍和宫的宗教事务,其机构设置相当复杂。



除了完备的管理机构,雍和宫对僧人的来源和管理也有着严格的规定。比如,严格按照密宗四续部理论建成的四大“扎仓”,即僧院。扎仓建成后,乾隆就降旨:各扎仓适合担任教习的老师一律要从西藏选送。



之后,一大批精通佛法、道行高深的高僧从雪域高原来到北京,并培养出大批各种藏传佛教人才,这种影响即使到了光绪年间也还发挥着一定作用。



今天的雍和宫,当初的银安殿如今已经成了雍和宫的大雄宝殿,佛祖法相庄严,普渡众生。善男信女虔诚叩首,香烟缭绕。



谁还会想起当年,四爷就在这里,白天升堂坐殿,查账追赃,晚上潜心默思,考虑朝廷诸事,以“不争是争”的超然心态坐看诸王夺嫡。



从绿琉璃筒瓦到黄琉璃筒瓦




历代王朝,皇家宫殿的建设是有一定规制的,雍和宫也不例外,但又由于他是两代帝王的龙潜福地,自有与其他寺院与众不同之处。



比如,雍和宫曾经是唯一一个使用绿色琉璃瓦顶却称为“宫”的皇家建筑。当然,你也许会好奇我们现在看到的雍和宫是黄色琉璃瓦,不是绿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雍正皇帝


当年,四爷归天,灵柩没有按惯例停灵于乾清宫,而是停在了雍和宫。按照皇家仪轨,雍和宫顶的绿色琉璃瓦是不能用的,所以,朝廷紧急施工,将雍和宫中的主要殿堂全部换成黄色琉璃瓦顶。



需要注意的是,当年的黄色琉璃瓦顶也不是现在我们看到的瓦顶,而是乾隆九年的!这一年很特殊,因为这年是大清建国整100周年。乾隆为表纪念,便将雍和宫进行了一翻大修,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雍和宫。




所以,从康熙三十三年,到乾隆九年,实际上雍和宫前后历三朝皇帝共50年,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



“金瓶掣签”定转世



雍和宫成为藏传佛教格鲁派驻地后,这里成为大清掌管全国藏传佛教事务的中心。就是在这里,大清王朝确立了对西藏及藏传佛教事务的统治,而最为关键的,便是由乾隆帝设立的金瓶掣签制。



数百来年,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制度早就有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宗教仪轨,但弊端也有许多,最明显的例子,便是当年六世班禅进京面圣之后,由于其圆寂太早,乾隆帝赏赐的大量金银财宝没有得到合理分配,导致了后来的18世纪末廓尔喀(今尼泊尔)人对西藏的入侵。



为了有效管理藏传佛教并西藏事务,乾隆帝设立了金瓶掣签制,解决了活佛转世时选择灵童的难题,并命清宫造办处制作了两个金瓶,一个送往拉萨,用以掣定达赖喇嘛和班禅两大转世活佛;另一个供于雍和宫,用以掣定蒙古、四川、甘肃、青海等地各大活佛转世灵童。



“金瓶掣签”制度确立之后,内地的各大活佛由雍和宫的金瓶选定,而第十、第十一、第十二世达赖喇嘛和第八、第九、第十一世班禅大师都是由拉萨的金瓶选定。



据史料记载,用于金瓶掣签的金瓶是由乾隆帝亲自设计,并全程监工制成。当时,乾隆帝还考虑到藏族的习惯,又专门将原定镶嵌的红蓝黄宝石改成松石、蜜蜡、珊瑚等材料。如今雍和宫的班禅楼作为展厅,便陈列着金瓶的原样复制品。



雍和宫里的木雕三绝


雍和宫为佛家圣地,自然有许多珍贵事物。除了前文介绍的由乾隆帝亲自设计的金瓶外,最著名的,莫过于木雕三绝。



金丝楠木护佛巨龛




昭佛楼,原为乾隆生母钮祜禄氏孝圣宪皇太后拜佛之所。在殿内的北墙,有一座巨大的护佛巨龛,是用珍贵的金丝楠木雕镂,佛龛从地面直达楼顶,贯通二层大殿阁楼,雕凿了正龙、侧龙、行云龙、布雨龙、盘柱龙、滚地龙等各态金龙共计九十九条。



紫檀木五百罗汉山



法轮殿为寺院僧侣集体诵经的场所,俗称“大经堂”。殿内供奉的宗喀巴大师铜坐像背后,有一座高2.5米、宽3米的木雕艺术品,它由紫檀木雕凿而成,并用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铸造了500尊罗汉,称《紫檀木五百罗汉山》。



白檀木强巴大佛



这座强巴大佛为雍和宫“三绝”之冠,它的巨大,从脚至顶高达18米,且地下还深藏了8米,共计26米之巨。乃乾隆十五年,第七世达赖格桑嘉措进供的白檀巨木为基础,精心雕凿而成。



而且关于它,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话说当年有三个红卫兵来砸佛像。第一个爬上走廊,举起斧头想砍断铁索。斧头落下,没有碰到铁索,却正好砍在自己的腿上;第二个人拿过斧头又砍,却一斧砍空,掉下平台,当即昏死过去。第三个人被吓得站都站不起来。据说这三个人后来没有一个活下来的。从此以后,再没有人敢动佛像一下,佛像就这样安然无恙地保存了下来。



雍和宫里的“镇宫之宝”




在法轮殿内的宗喀巴大师像前,供奉着一座释迦牟尼佛像。这座佛像就是雍和宫的“镇宫之宝”,史料记载,这是雍和宫改庙第二年,西藏郡王的颇罗鼐特地从西藏敬献给雍和宫的。已有近300年历史。



如今,皇室已逝,雍和宫却保留了自乾隆年间便开始行使的职能,并将继续维持下去。年人流量在一百万左右的这所院落,每日都在接受人间的香火供奉,寺院上空的枭枭香烟,将历久弥香……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12号

门票:25元

开放时间:9:00-16:00

交通:地铁2号线或5号线到“雍和宫”站下车即到,也可乘坐公交13、116、117、684路至“雍和宫”站。




去年冬天周周和小伙伴第一次去雍和宫

在马路对面的吴裕泰买了杯奶茶

阳光正好,抱着暖暖的奶茶逛了一圈

并虔诚的上了一注香...求脱单

(难道是因为人家是女孩子就不管了吗

改天去红螺寺)

雍和宫不大,去年对它的历史、建筑、佛像等

都不太了解

今年打算再去一下啦~有约的吗


哦对了雍和宫外面算卦的,都是骗人的哦~

千万不要上当受骗!


曾经算过的卦


你从小到大有算过什么卦吗?

算卦的人都说你什么了?


周周小时候算卦说...30岁以前会很穷

这么说到目前还挺准的



内容来自:最爱大北京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周末去哪玩北京站出品,转载注明出处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