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上海书评之声︱孟钟捷谈《纽伦堡和东京审判之后》

2017-04-11 孟钟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本文2017年3月31日首发于《澎湃新闻·上海书评》(shrb.thepaper.cn),欢迎点击上方蓝字“上海书评”关注我们,或下载“澎湃新闻”app订阅。


上海书评之声:孟钟捷谈《纽伦堡和东京审判之后》。编辑:陆林汉。


【谈话嘉宾】



孟钟捷,1978年生,浙江杭州人,2006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13年评为教授,现任历史系副主任,兼跨区域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二十世纪世界史和德国现当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先后在德国、法国和日本访学。专著有《德国1920年<企业代表会法>发生史》《寻找黄金分割点:联邦德国社会伙伴关系研究》《德国简史》《20世纪企业代表会体制演变研究》等,译著有《世界主义与民族国家》《非自由主义的失败:论德国的政治文化》《历史科学基本概念辞典》等,主编《全球化进程中的历史教育:亚欧教科书叙事特征比较》、“二战战败国的改造与反省”丛书。

【所谈书籍】



该书出版于2004年,十年之后,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引进出版。作者曼弗雷德·基特尔(Manfred Kittel),1962年出生,大学期间主攻历史学、政治学等,1992年获埃尔兰根(Erlangen)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投身媒体工作,并在慕尼黑的当代史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95年起,在雷根斯堡(Regensburg)大学担任教职,也担任《当代史季刊》编辑。2009年,在柏林创办“逃亡、驱逐及和解基金会”。


曼弗雷德·基特尔


除此之外,他的专著还有《在帝国与共和国之间的行省:德国和法国的政治特质,1918—1933/36》《对被驱逐者的驱逐:联邦德国记忆文化中的德意志东欧人》和《穿越国家机构的进军:1968年之后美茵河畔法兰克福的政治和文化》等。


欢迎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访问《澎湃新闻·上海书评》主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