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瑕疵,买和田玉时“还价”的筹码?

新疆玉 2021-09-15

见解这玩意儿,本就属于个人经验、分析、总结。一百个人,就会有一百种见解。这方面,苏轼就很有卓见。这哥们儿不是写过一首诗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大家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立场不同,经历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不同。



这一篇开始,针对瑕疵,跟大伙儿说道说道。原本是想把各类瑕疵及其对应的本人已知的优化处理手段做一个分析、分享,但思前想后,决定还是把一些目前较为敏感的内容删了,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同样,原定单独一个系列讲抛光,也作罢。



为啥要说瑕疵?瑕疵有两个作用。一是太完美的你就得打个问号了;二是,瑕疵嘛,用来还价咯。这个我是不是讲的有点多...?各位卖货的,别打我哈。



瑕疵:裂、纹、起性、棉、石筋、结晶、黑点、杂色、礓。再来一个广受争议的——水线。


先来看一张视频截图。



6月份切的一块70多公斤的且末料,第一刀下去,从切面可以看出,几乎各种瑕疵都齐活儿了哈,裤衩都崩没啦。前前后后,东拼西凑,勉强出了15只镯子,其中有几条还有浅裂。在这样一个全赌料大家伙面前,任何打灯、经验都是浮云有没有,基本就是碰运气。



有朋友说,你为啥不买人家切好的明料做东西呢?我胆儿小,现在优化处理手段之高明,是人是鬼我还没这能耐区分的十分有把握,还是老老实实从矿上买原料自己切吧。亏或赚,就全都是阿弥陀佛了。



给大家看这个图,其实就一个用意,天然的大块山料,切开来通常是什么模样。蹿糖、杂、各种裂纹、棉礓等等,这并不是特例,而是常态。当然了,这种情况是属于很糟糕的。



现在我们来具体说说各种瑕疵。
  裂  
这个很好理解,肉与肉之间,断裂开了,延伸至表层,或在表层裂开,延伸至肉内。不管怎么个形式,反正就是你用指甲来回刮这道线,有明显的刮感。



裂对成品价值的影响最大。当然,有一些小的浅皮裂不是很严重,比较轻微的,可以适当考虑,毕竟这玩意儿一旦有了,价格是瞬间嗖嗖嗖往下掉。对于资金很有限,又想要求底子的朋友,可以考虑。前提是,你要当心,别哪天摔了磕了,保不齐会裂开。



如果有朋友买镯子时有这样的打算,我给你个小建议,选择顺圈裂,尽量不选择贯穿裂。因为顺圈的,即使有磕碰,也不是那么容易裂开的。但是贯穿的,就难说了。


  纹  
也有叫绺的。纹裂称为绺裂。纹是引用翡翠行业的叫法。绺裂原是和田玉行业的叫法。不管怎么个叫法,意思一样。纹是内部的裂,不会延伸到表面,指甲来回刮,没有刮感。



需要注意的是,有一种纹叫愈合纹,或者生长纹。这种是成矿后,由于地质、环境等因素,晶体之间慢慢互相靠拢,连接,愈合后,留下的“一道疤”,就跟咱们皮肤被刮伤,愈合后留下的一道疤一样。



同样,在籽料原石中,也有不少表皮原先有裂,后来慢慢被各种离子物质填充,愈合,形成的愈合裂。这些愈合裂、愈合纹,在切割、加工过程中,基本不会有延伸开的情况,当然,暴力操作除外。
起性
非常短小的纵向细纹,或横向层状片裂。横向的这种也叫起层。统称为起性。纵向有深入(通常深入较浅)的短小起性,大家可能需要放大图片来看。


横向起层。


如果咱们一定要非常顶真的来讲,裂、纹、起性,其实本质都是裂。就跟男女老少一样,本质都是人,仅是做了一个细分。在判断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把纹裂和石筋、色线混淆了,因为它们都是线状的。


纹裂一般长度较长,而起性是加工过程的术语,在加工过程中(包括但不限于雕刻、打磨)产生的短小的细纹。裂有刮感,纹和起性没有刮感。



起性产生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料子部分肉的结构较周边松,还有诸如:雕刻处理不当、裹型操作不慎、打磨抛光暴力操作,原料在开采时已被裂性炸药爆破至内伤,在切割时或切割后具体加工时,因机器高频转动带来的震裂。有些是原本可以控制的,有些是无法预估的。



其实不严重的纹、裂,小起性,都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盘玩,逐渐隐去。因为盘玩过程中,人体的汗液、油脂会慢慢渗入进去,且会在表面形成一定的包浆,这对原本的小细裂会产生一定的视觉覆盖效果,会感觉越来越不明显了。

    

棉(石花)
咱们不是搞科研的,没必要搞清楚具体的化学成分,只需要明白概念就可以了。至于棉是怎么形成的,爱咋形成就咋形成,反正它就是个棉,不可能变成棉花糖。


棉在和田玉中具体的表现形式有点状、团块状、絮状等。有些地方不叫棉,叫石花,其实就是棉。


    镯子两处小团块状棉。


这一把几百颗且末瑕疵珠子,放大图片看,可以看到有点状棉、絮状、小团块状。请注意,棉是盘不掉的,任何瑕疵都是盘不掉的。准确地说,有些毛病可以越盘越看不出来,但它本身已然存在,只是你盘了时间久点,看不到它了。


这里做个补充。关于石筋,其实就是一条像棉一样的线,白色的。也有叫棉线的。色线。一条有颜色的线,不是纹裂,也不是起性,更不是棉线。这条线可粗可细,比如糖料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简单理解的话,就是致色元素在这一带堆积较多,形成一条颜色较深的线。
结晶
名词多了,很多时候大家会头昏,搞不清什么是什么,因为各地习俗称呼均有差异,对同一个东西会有很多叫法。不管怎么说,咱尽量搞明白吧。


    惯例一张图。


图中红圈圈出来的,透明状斑块,就是结晶。且末、若羌的当地人,也有很多叫它水豆儿。跟小豆子一样的透明状,很好理解。


一般来说,且末、若羌料,比较容易出现水豆儿。当然,你不能看到水豆儿就觉得一定是且末、若羌的,得综合来判断。这只是一个较常见的现象。


黑点、杂色


和田玉中的黑点,有些是铁元素,有些是锰,还有铬,石墨等等,比较复杂。


像大家比较喜爱的俄碧,黑点也好,黑团也好,基本是铬元素含量超过一定浓度后形成的,铬就是碧玉的致色元素。你喜欢阳绿也好,果绿也罢,菠菜绿啥的,都是铬致色。含量高且均匀,碧色较正,反之越淡。


其实黑点没啥好说的,反正就是一个个黑黑的点,杵那儿,你也甭管它是个啥。你只管尽可能地去接受它便好。


  礓  

礓、僵、浆。各人不同的叫法,我喜欢叫礓。因为它是石字旁,很容易理解,石头。区别于玉肉的东西,石性非常重,几乎没什么玉性。


    红圈圈出来的这些个都是礓。


国际惯例,来点图。


 一条可直可弯曲的可粗可细的透明的无色的像雾像雨又像风的线。


 拗口么?我故意的。


有人说水线是瑕疵,有人说不是,这一直是个争议不断的话题。至今也不曾有定论,不过,依我个人看法,水线不能算瑕疵,顶多是影响美观。



不过,是不是瑕疵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判断籽料天然皮色的一个重要依据。


水线过处无皮色。仔细看上面两图,水线过处,皮色断开。注意,前提是水线紧贴玉石表层,如果离皮壳较远,还是多少会沾上点皮色的。因为水线及水线周边的玉肉的密度是相当高的,色无法沁入内部并在表面形成堆积。



扯个题外话,关于籽料礓上无色这一点,我持不同意见。通常情况下,礓上无色是因为礓较疏松,致色离子物质无法在上面呆很久就被流水冲刷干净了。但事实无绝对,你得看礓面呆在河床中时,朝上还是朝下还是朝哪,有些地方角度流水冲刷不够,色自然就会堆积下来。



我这人,话痨。说到一件事,就是没完没了,大家伙儿辛苦了,眼睛看乏了就点击右上角的叉叉关闭哈。


    如果没看乏,容我再啰嗦几句。天然的东西,一定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不足,就跟人一样,你总有缺点,总有会被人诟病的地方,即使你再谨言慎行,看不惯你的依然看不惯你。



但是,咱们买玉,我觉得,第一个需要得到保证的,一定是纯天然,无添加,无优化。对吗?



如果连这一点,都无法做到,那么这件东西,即使再好看,又有何意义?仅是为了满足自己视觉上的效果或被人夸赞好东西,漂亮?代价未免太大了......


▼   往期精彩回顾  
沙漠漆,就爱你苍老的模样
大众情人!俄罗斯碧玉中“瑰丽色彩”
新疆画家——张云的昆仑山、帕米尔情结

特别推荐:新疆优品会商城


申明: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欣赏,侵删!

玉石文化传播、收藏,欢迎到店品鉴 @

欢迎投稿、推荐稿,留言交流、商务合作!

投稿、荐稿邮箱:283069024@qq.com

微信:18196117583

编辑:大山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