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和田玉界的那些传奇故事

新疆玉 2021-10-25


一泡尿刺出了天价白戈壁料


2003年,一个“一泡尿刺出了天价白戈壁料”的传奇故事撩动人们发大财的壮志雄心。故事说的是那年夏天,一个收羊皮的小贩想超近路而不走公路,骑摩托穿越戈壁滩,途中尿急,便停车就地解决,不想竟从沙石中冲出一块几十公重的戈壁白玉,收羊皮的小贩拿去和田卖了六十万,发了大财。消息传出,寂默的戈壁一下热闹起来,许多找玉人赶了过来,有走着找的,有骑着摩托找的,人们低着头,顶着烈日,仔细端详着看到的每块石头,祈盼着好运的降临。




40万到一件西服

不满30岁的买提江,挖出一块饭盒大小的白玉,卖给了一个同村的玉石商人,对方给了他40万元,这让他首次触摸到了真实的财富。在之后的几个月,他用这40万元雇了一辆挖掘机在曾经的“福地”继续深入挖掘,但好运再没光顾这里,他没能挖到哪怕米粒大小的一块玉石。很快,40万元用完了,他又变回了从前的样子。“除了这身西服,什么都没剩下。”他拉着西服两侧的口袋盖自嘲道。




改变命运的石头

在盛产玉石的玉龙喀什河畔,当地人称这里每年都会出现1000个百万富翁、100个千万富翁。和田市的艾则孜2003年挖出一块重约3公斤玉料,开价就是25万元,头道贩子收了转手就60万元,没出和田市几经倒手就170万元了,最后570万元卖给北京的一个老板。一夜暴富的神话在玉龙喀什河两岸演绎,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常年在挖玉、倒玉、加工玉,最多的时候仅河床上就汇集了近30万人。2006年是大型机械进入玉龙喀什河采玉最严重的一年,从和田市玉龙喀什河大桥溯流而上的100公里内曾聚集了近3000台的挖掘机和20多万挖玉人。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国土资源部下发限采令,2006年下半年,大型机械才全部从河床中撤出。当地政府亦采取发放“采玉证”来限采。





十元钱起家

我是洛浦县普拉乡人,家就在昨天你们去的总闸口附近。我小时候家里很穷,父母是农民,不会做生意,也不懂玉石。我小学毕业后,由于中学离家太远,家里又没钱供我上学,就辍学回家种地了。1986年我17岁,过古尔邦节时,父亲给了我10元钱,让我自己买好东西吃。我没舍得花这10块钱,就用这10块钱买了一块玉到巴扎上。第一天,巴扎上有人给了我30元,我没有出手。第二天,巴扎上有人给了我50元,我也没有给他。下午有人给了我110元,我认为这块玉值这么多钱就卖给了他。后来,我就用这110元做本钱,买了一块2公斤半的玉,几天后以180元卖掉又赚了70元钱。我一看做这个事情很来钱,就开始搞玉石生意直到现在。




神仙难断寸玉

古人有一句话:神仙难断寸玉。1997年,他花了4万元购买了一块6公斤的子料。这块玉石表面很光滑,而且带皮子,但一刀切下去,只有表皮3公分是玉,里面全是白花,没有任何雕刻利用价值。1999年,他在玉石大巴扎花了不到50元,购买了一块表皮只露出一点点玉质、重1.5公斤的玉(石包玉),切开以后,里面全是玉。这块玉他花了1万元的雕刻加工费,卖了30万元。2000年,他在市场看到一块重2公斤的黑皮籽玉,很难看,放了几个月都没人买。最后他用1200元购买了下来,仅花了5000元加工费,2003年就以36万元卖给了别人。后来这个人将这块玉拿到上海卖了120万元。





下刀不如不下刀

临近关门时,林老板的小玉石店里聚着好几位玉友。和田老汉送来一包石头。大家随便翻着看了一下,老汉的玉石都用头油泡着,等大家都看完要打发老汉走时,林老板拿起了一块石头,米黄色的,上面有层石皮,像人工合成的木纹地板,表面有三分之一带僵,业内把这叫“半明半暗料”,一般吃不透打开里面会是什么样。林老板在手里把玩了一下,问:“多少钱。”老汉说:“这个嘛,6800。”林老板扔下石头说:“这个破石头嘛,200块钱差不多。”林老板虽然吃不透这块玉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但还是感觉不错,抓在手上很沉。有这样的重量,八九不离十,会是个好货。他想收下,他的心理价位是600块,出到这个价撑死了。万一不好,就这原石,当奇石出手也能保本。林老板进入这个行业只有三四年的工夫,多是看暗料,他养成的习惯就是死活不出价,吃一个料要经过几个回合。他捏在手里左看右看,扔下了。玉友张先生又捡了起来,用特制的手电照来照去地看,其他人都在说,快扔了吧,哪值得看,整个一个僵疙瘩。张先生说:“不一定。”刘先生一把抢过来说:“还不一定,我说一定就一定,你看,里面黑乎乎的,一点肉也没有,就是一块石头,根本不是玉。快让他走吧。”张先生也扔下了石头,他看了林老板一眼,林老板什么也没有说,老汉走了。林老板关店门的时候张先生跟在身后问:“老林,你看那会不会是一块黄玉?”林老板沉默了一下说:“吃不准。他要的太高了,再等等吧。”几天了,林老板一直挺惦记那块石头。那个老汉又来了一次,这次他开到了3000元。离林老板愿意出的价还远着,他想再等等。“除了我,不会有人看上这个烂石头的,一定会是我的。”他觉得。又过了几天。老汉又到了他的店里,这次他要1000元,林老板犹豫了一下,他还是没有拿。张先生也在惦记那块石头。他每次来都要问,老汉来过没有?现在是什么价了。这天他告诉在林老板店里玩的玉友常先生:“你没有看到那块石头,我有点怀疑是一块黄玉,你有钱,应该吃下。”常先生听了立刻跳起来说:“走,我们去找找。”他们一起去了和田玉交易中心,看到那老汉果然还在,摆了一个流动地摊,老汉非要1800,常先生怎么看怎么也不值1800,常先生想给他出到1000元,他不肯,交易又没有做成。


过了一个多月,常先生手里抓着这块石头来到了林老板的店里,林老板的心咚咚地跳了起来,让他吃下了,这事办糟了。常先生兴高采烈,他说他给老汉出1000他不干,结果他在和田玉交易中心最里面的那家新开的小店的柜台里发现了,那老板十几天没有开张,实在撑不住,900块钱就卖给了他。常先生说:“老林,你有眼光,你给我看,这块石头怎么处理。”林老板说:“什么都不要动,就这样最好。”常先生看来看去说:“不行,太脏,毛病太多,不处理不行,我要去找个师傅雕出来。”常先生又让别人看,多数人说他走了眼吃了大亏,这是一块一钱不值的僵石头,根本不值去雕。常先生心里放不下了,又来找林老板,林老板还是劝他不要动。最后说:“你要是一心要雕,就出个大价找个大师级的师傅。”在场的人都笑了,说大师级的雕工可要两倍于这块石头,哪犯得着为这样一块石头花这么大的代价,真是小题大做了。结果,常先生找了一个扬州来的小师傅,花了1000块钱的工价去做了。雕件做好了,常先生从玉雕厂出来就直接扎到了林老板的店里。林老板的心一阵紧抽,他知道这次,因为他的固执和贪心,他失去了一个重大的机会,这样的机会,人一生中可能也不会遇到多少次。这是一块他从未见过的上好的黄玉,晶莹剔透,美极了。在场的人都傻了眼,都说自己今天开眼了,还是第一次见过这么好的黄玉。张先生复杂地看了林老板一眼。是呀,他们两个人犯的是同样一个错误呀,太算计,太精明,太相信四两拨千斤这个理念了。后来雕件传到玉评家手里,他痛惜到摇着头:“这和田玉的上品就是原石,只有那些实在不成样子的东西才需要动刀,你这块玉,即使动,也只能一刀,以展示这黄玉的品质。现在你看,该动的地没有动,不该动的地方全都动了,弄成个四不象,可惜。这块黄玉,是我平生见到过的最好的一块。老常,就这样嘛,你这个货也值5万。要是没有雕,行家收藏,可以给到10万,你这一动刀,让这块石头的价值贬了5万。想去吧,如果一个绝色佳人的脸上被动了一刀该是个什么样的结果?你还会怦然心动吗?如果让大师级的雕,构思得好,设计得巧,也能出个8万,但也不如不动的好呀,可惜。”大家都点头称是,常先生像被人剜了心一样痛悔地说:“我真够蠢的,老林,悔不该当初没有听你的劝告呀,要是听了你的多好。”林老板正在默默地想着,谁蠢?谁是真正的蠢?错在哪里?眼力心力都到了,怎么会失去这样一个机会?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一个贪。果然,第二天就有人来找常先生,出了5万的价。常先生发狠地说:“不到10万我不出,反正我又不缺钱,我又不等这个吃饭。”

▼  往期精彩回顾  ▼

日本最大的收藏机构竟然是寺庙?

最新文玩编绳打结法大全,各种挂坠、手链饰品绳结,一看就会!

中国最牛的8种玉石,有的能直接换套房!

特别推荐:新疆优品会商城

申明:图文来源网络

玉石文化传播、收藏,欢迎到店品鉴 @

微信:18196117583     18999352987  

编辑:大山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