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整体性思维 vs 分析性思维

任孝鹏 定量群学 2019-07-03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整体性思维 vs 分析性思维

在Nisbett之前,跨文化的研究主要是采用自我报告的问卷,如Hofstede对IBM员工的调查,以及Inglehart的世界价值观调查等,这些研究虽然对描述和解释人的行为的文化差异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也存在着一些方法学上的缺陷,比如参照效应和默认效应。Nisbett和他的团队设计了一系列的情境任务,这些任务具有很高的内容效度,使得文化比较的结果更容易解释和为人们所接受。在这里我分成三个部分介绍他的研究。第一部分是分析框架,第二部分是基于框架而设计的情境任务,我会介绍几个他的情境任务,大家可以自行判断这些任务的合理性。第三部分是他给予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解释。

整体性思维 vs 分析性思维

Nisbett提出用整体性思维/分析性思维(holistic/analytic)来描述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整体性思维是指倾向于把情境或背景与事件本身包含在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思考和处理,比如在观察物体的时候,不仅注意物体本身,也会把一部分注意力放在物体周围的环境或背景信息上;在对事件进行归因上,不仅强调行动者本身的作用,也重视事件发生时环境因素;在对物体进行分类时,更关注物体之间的联系;在逻辑上,对互相矛盾和冲突的结论更不敏感,喜欢使用辩证法去推理。而分析性思维是指更倾向于将物体从其情境或背景中抽离出来进行思考和处理,比如在观察物体的时候,主要把注意力放在物体本身,而对其周围的环境或背景信息不关注或者关注得比较少;在对事件进行归因时,更强调行动者本身的因素,而不怎么强调环境因素的贡献;在逻辑上,对互相矛盾和冲突的结论更敏感,不能容忍这种状态,倾向于接受某一种解释,而放弃其它与之冲突的其它解释。


整体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的框架的价值在于可以基于它设计一些可以进行操作化的实验任务,进行实证研究(Nisbett, Peng, Choi, & Norenzayan, 2001)。

1. 分类任务

图 1分类任务


分类任务会给被试三个物体,如图 1所示,上面是鸡和草,下面是牛,让被试判断牛应该和上面哪一种物体归为一类?如果把牛和鸡归为一类,研究者就假定被试倾向于按照事物的类别进行归类,因为牛和鸡都属于动物,而草属于植物,属于分析性思维;如果把牛和草归为一类,研究者就假定被试倾向于按照事物的联系进行归类,因为牛吃草,属于整体性思维。研究发现,在分类任务上,中国人倾向于整体性思维,而美国人倾向于分析性思维(Ji, Zhang, & Nisbett, 2004)。

2. 注意力任务

图 2动画短片的截图

 

注意力任务是用计算机给被试看一些动画短片,如图 2所示,让被试看完后报告看到了什么东西,然后休息一段时间后,让被试进行再认任务,这个时候给被试看一些图片,让被试判断这个图片中的物体在第一阶段的任务中是否看到过。如图 3所示,物体(鱼)有三种条件,一种是其背景和原动画短片中的背景一致(左),一种是没有背景(中),一种是和原动画短片中不同的背景(右)。同时还加入了新的物体(一种在原动画短片中没有出现过的鱼)。最后通过计算再认任务中再认的正确率进行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

图 3再认任务中的鱼


整体性思维的人往往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其物体的背景上,所以其在背景一致的条件下再认的正确率更高,而分析性思维的人往往忽视物体的背景,所以背景一致或不一致不会影响其再认的成绩。研究发现,日本人在背景一致的条件下的再认成绩高于背景不一致条件;而美国人的再认成绩不受背景的干扰(Masuda & Nisbett, 2001)。


以上两个任务只是Nisbett和他的团队设计的部分任务,另外,还有归因任务、棒框任务等。Nisbett等利用这些情境任务发现不同文化之间,特别是东西方文化之间不仅存在着社会规范、价值信念等差别,而且还存在着形而上学或者认识论、认知加工过程等差别。


用新开发的任务发现东方(中国、日本和韩国)和西方(美国)存在着整体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的差异,那么如何解释这些差异呢?Nisbett是从生态的视角出发,提出东西方文化中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导致了古代中国和古希腊两个对东方和西方产生了影响的社会,对当时的生态的适应而发展了不同的认知和思维方式,而这些思维形成后,保持稳定,从而延续千年,影响直到今天。


作为两种思维方式的起源,可能源自古代中国和古希腊两种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比如,中国的生态系统是以农业为主的文明,很早就形成了大一统的国家,国家以专业的科层文官系统管理社会,强调等级、秩序与社会和谐。因此个体被认为是紧密连接的小群体(如家庭、家族或者村庄)的一部分,人在做事情时需要考虑他们的期望。而在中国原生的儒家文明也强调人际关系,使得人们非常关注人际关系,有时候甚至超过个人想法的实现。虽然在春秋战国时期也出现过诸子百家互相竞争的时期,但是往往都是在小范围的争论,从来没有发展出类似古希腊社会那种公共自由辩论,并因此而发展出的一套严格地逻辑缜密的辩论规则。而且虽然在中国古代也有很多技术成就,而且技术成就甚至在很长时间内领先全球,但是这种技术成就并不能归因于古希腊那种基于科学理论和研究的结果。


而古希腊是个岛国,农业并不是其主要来源。而爱奥尼亚和雅典作为古希腊文明的代表,其主要是靠商业交易来维持其文明。所以古希腊有几个特征,一个是重视个体的权力,强调个体能动性,而快乐源自通过个体权力的不断实践去追求卓越。另一个是古希腊重视辩论,作为自由民组成的社会,人们要想让他人接受自己的想法,就需要通过公开辩论来获取大多数人的支持。最后一个是对客观世界的好奇心,并坚信可以通过发现规律来理解客观世界,并因此发展出很多因果模型来解释客观世界的现象,而这些被认为是现代科学的前身。


那么两千年前的生态条件导致的两种思维方式差异是怎么维持到现在呢?毕竟在这么长的时间跨度内,无论是东方或西方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甚至可以用“沧海桑田”和“物是人非”来形容也不为过。Nisbett等提出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之所以能够保持和两个社会中存在的强化和巩固不同思维方式的社会实践的相对稳定有关。与整体性思维有关的实践包括如风水特别强调各个事物之间的联系;而与分析性思维有关的实践包括基于规则的问题解决的特征。整体性思维因为重视人际和群体和谐,所以不鼓励公开的辩论;而分析性思维比较重视问题的解决,所以鼓励大家公开讨论,以争取澄清问题或取得最佳解决方案。法律和契约、语言等东西方文化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合并在一起使得这思维方式得以跨越千年而仍然存在,继续解释着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上述文字只是对Nisbett的整体性/分析性思维框架做了简单的介绍,因为篇幅原因,就不再详述。本文提到的很多观点主要来自Nisbett发表在psychological review上一篇文章“culture and systems of thought: Holistic versus analytic cognition”。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内容,可以去读原文。另外,他还写了一本科普书,名字“The Geography of Thought: How Asians and Westerners Think Differently and Why”。


这篇文章给我的启迪是作者综合了其它领域对东西方的文化差异的描述和解释,包括历史、哲学、人类学等其它领域;同时又结合自己团队设计的精巧的文化任务。一方面能够将东西方文化差异用文化任务来显现出来,另一方面能够结合其它领域的概念来进行解释。

 

Ji, L. J., Zhang, Z. Y., & Nisbett, R. E. (2004). Is it culture or is it language? Examination of language effects in cross-cultural research on categorization. J Pers Soc Psychol, 87(1), 57-65. doi:10.1037/0022-3514.87.1.57.

Masuda, T., & Nisbett, R. E. (2001). Attending holistically versus analytically: Comparing the context sensitivity of Japanese and Americans. J Pers Soc Psychol, 81(5), 922-934. doi:10.1037//0022-3514.81.5.922.

Nisbett, R. E., Peng, K. P., Choi, I., & Norenzayan, A. (2001). Culture and systems of thought: Holistic versus analytic cogni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108(2), 291-310.


编辑:潘雨     江祥雪    

· · ·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