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城市印记:科技浪潮中激流勇进,高区燃起创业火炬

2017-08-24 威海工会在线


如今的国际海水浴场

8月的国际海水浴场,海天一色、人潮涌动,一批又一批的市民和游客在这里享受着夏日的清凉和欢乐;徜徉于高区的每一条街巷,干净整齐是留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穿梭于高区的每一个园区,创新、创业的氛围异常浓厚。


然而,26年前,高区还是威海城区西面那一眼望不到边的芦苇荡,荒芜、破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1990年夏天,一群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决策者打破了沉寂,将这里打造成了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摇篮地。


8月8日,记者与高区成立时的见证者、时任威海市科委副主任高同璞面对面,听他讲述那段难忘的创业史。

国际海水浴场(1986年)


科技浪潮中

威海发展“破了题”

 

高区的命名源自国家的“火炬计划”,这是一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性计划,于1988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科委组织实施。但威海的“火炬”故事,还要从1984年说起。


1984年,还是县级市的威海,随着烟台市被列为沿海开放城市而享受国家相关政策,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当时的威海工业资源极度匮乏,经济基础薄弱,一时间,如何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成了市委、市政府面临的极大考验。


1985年3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明确了“为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要在全国选择若干智力密集区,采取特殊政策,逐步形成具有不同特色的新兴产业开发区”的指导思想。


威海的发展机遇就这样应运而生。“那几年,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家紧跟世界形势,提出了‘863计划’,号召充分发挥高技术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作用。”高同璞回忆,随着国家“科技春天”的到来,威海也跃跃欲试,想尽一切办法,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


地级威海市成立后,全市组织召开了经济发展研讨会,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市”的目标。但是,那时的威海底子太差,年轻的地级威海市将以怎样的方式与国家计划“牵手”?科技的发展将如何改变威海的命运?


“在威海设立高技术试验区!”时任市科委主任张璞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不久,一份关于科教兴市的研究报告摆上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案头。报告建议,以国家“863计划”为依托,高度整合科技资源,“创立一个863高技术产业化试验区”。


高同璞回忆,当时,在科委系统提出了科技部门职能要突破,改变原来的“小科技”意识,换脑融入“大科技”,实践证明,这是我市科技事业发展的突破之路。

高标准、现代化的威海恒山实验学校


“两头在外”模式

找到发展契合点

 

科技发展破了题,可接下来该如何建设这个试验区呢?没有独立的大专院校,没有科研院所,没有专业科研队伍,更没有资金基础,发展成了一句空话。因此,争取到国家的支持是最首要的。


“当时,国家要建设一批高新技术园区,但是在选择城市的时候是有明确要求的,一是大中型城市,二是要有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当时的高区就是一片芦苇荡,边上零星有些果园,可以说十分荒芜。”高同璞说,那时我市的木工机械、钓具、毛纺、橡胶几个产业还勉强能拿得出手,在高新技术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只有印刷机械厂和北洋电气两家企业算得上是新兴产业。


条件达不到国家的要求怎么办?“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在全市发展的关键当口,市委、市政府态度坚决。


“好几个城市都想搭乘国家科技发展的第一趟专列,像厦门市、中山市,它们都比威海有优势,厦门市与台湾隔海相望,中山市离香港很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把临近日本、韩国的区位优势作为申请条件,采用‘两头在外’的方式,从国外引进技术和人才,在我市消化、吸收并加以创新后,产品再打到国外市场。”高同璞说,虽然研究出发展的基本思路,但要得到国家的认可,包括张璞在内的所有参与者都悬着一颗心。


要知道,全国第一批高新技术园区只有一个,那就是位于北京中关村的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而随后,全国很多大中城市陆续提出了高新技术园区的建设申请,而第一批只能批20多个,每个省平均不到1个。在这种形势下,威海根本不占优势。


1988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科委开始组织实施一项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性计划,即“火炬计划”。此后不久,张璞得到消息:国家科委两位专家到济南调研了。他意识到,机会来了,得立即赶往济南请专家,而高同璞等人则着手准备相关材料。


火车太慢,那就开车去;白天赶不上,那就连夜出发。几经辗转,两位专家终于被打动,临时改变行程来到威海,指导起草了一份关于威海高技术产业试验区的报告,并送呈国家科委。随后,威海与厦门、中山一起进入了国家科委发展火炬高新“特区”的考量范围。

高区一角


“火炬”终落地

科技起新城

 

1988年12月15日,市政府向国家科委专题汇报了威海创办高技术产业实验区的具体打算。时任国家科委常务副主任李绪鄂听了汇报后大加赞赏,当时就将“试验区”定名为“威海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一年后,市委召开常委会议,研究建立威海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有关事宜,并成立威海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科委。


“当时的高区只有0.67平方公里,从现在的高创大楼往北到神道口村附近。”回忆当初的情形,高同璞十分感慨。1990年6月,国家科委、山东省政府和威海市政府三方签订共建协议,随后,相关省领导到威海开现场办公会,认为原本规划的范围太小,一行人现场规划,走进文化路以南的芦苇荡,将这片区域也纳入高区建设的范围。


1991年3月,国务院批准建立了26个国家高新区,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至此,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成立。“在这26个高新区中,威海排在比较靠前的位置。”回忆当年,高同璞依然十分激动。


一时间,威海人建设高区的激情被点燃。架桥修路、垦荒建厂、招商引资……荒滩一天一个样儿。不久后,好消息再次传来:市政府与招商局(香港)有限公司、中银集团就合资开发高区签订协议,为高区基础设施建设输入了新鲜的血液,更为全区发展带来了前瞻性的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思路。


高同璞回忆,现在威韩商城以西1平方公里的区域就是当时规划建设的起步区,专门搞产业。经过26载的改革实践,高区已成为科技和人才的聚集地,三星、伊藤忠等高技术产业在此集群发展,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型企业迅速成长,高区已成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这是一段荒滩变沃土的蜕变史,更是一段热血沸腾的创业史。一代又一代的创业者们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让科技的“火炬”熊熊燃烧,缔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创业神话。

威高集团人工关节生产车间

威海成宇硒鼓有限公司无尘车间


延伸阅读


高新技术引领,科技高地在崛起


高区是全市高新技术的聚集地。建区以来,高区紧紧围绕“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目标,整合科技资源,完善创新体系,增强创新能力,园区的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


从与国家“863计划”接轨,多年来,高区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1239项,争取资金8.2亿元其中,实施“863计划”30项,占全市的65%;实施国家火炬计划72项,占全市的90%;实施国家创新基金92项,占全市的65%。高新技术企业73家,累计申请专利12362件,其中发明专利4846件。


孵化器是高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目前,全区拥有科技企业孵化器10家,其中国家级3家,4家众创空间通过国家级众创空间备案。全区科技孵化总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超过500家。预计到2020年,全区孵化总面积达到150万平方米。


高区的高校资源也是全市最丰富的,全区有山东大学(威海)、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威海职业学院、山东药品食品学院和山东交通学院5所大学坐落,在校生超过5万人。随着高校功能从人才培育、科学研究到社会服务的延伸,产学研合作加强。高区95%的规模以上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全区拥有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8家,省级47家,市级71家,60%以上的专利授权来源于产学研合作,技术合同交易额累计超过20亿元。


同时,这里也是人才的集聚地,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4人,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泰山学者)18人,省智库高端人才2人,国家省市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7人,国家、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启动支持计划7人,市人才项目产业工程特聘专家16人,4个人才团队入选省蓝色产业领军人才团队支撑计划。



新闻人物:高同璞

 

男,汉族,山东乳山人,1956年出生,1975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乳山县政府办公室秘书、乳山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地级威海市成立后,历任威海市科委办公室主任,威海市科委副主任、党委副书记,高新区管委副主任(挂职),威海市科技局党委书记、局长等职务。



来源:威海晚报新媒体中心 威海晚报记者  王春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