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微商可能只是画皮,微信上购物需谨慎!

2018-04-12 平安常州

微商是使用微信朋友圈或“点对点”从事产品销售的行为,信息获取便捷、交易流程简化,受到很多网友的青睐。但也是近年来最容易被违法犯罪分子利用的牟利渠道。



微商千千万,并不是所有微商都是正正经经做生意的,有部分是假借微商外衣试图加人诈骗,并没有确确实实的购物保障。


微商只是画皮

 3月21日

天宁分局青龙派出所接到市民吕女士报警称,她在QQ上买床上用品被骗800元。民警向吕女士询问了事件经过,吕女士表示以前在QQ里加了一个卖床上用品的,一直也没有聊过没有买过东西,但是姐姐曾经在对方那儿买过几套四件套,品质很好也很便宜。

这一次,吕女士看其空间里卖的床上用品,有了中意的款式,于是在3月21日选了20套,谈好价格是40元一套,后通过支付宝给对方银行卡上转账800元。

 10天后

    


但是10天过去了姐姐和自己买的床上用品一直都没有发货,吕女士主动跟卖家联系时发现QQ被拉黑了,这才发现被骗。

目前,此案在进一步侦查中。

新颖的行骗手法层出不穷


除了上面这种常见行骗手法,还有一些比较新颖的手法,大家不妨一起来看一下。



木马二维码

1月24日,市民张先生报警称,他想代刷淘宝信誉赚些外快,不料通过手机微信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后,银行卡内的300元钱被转走。3月19日,市民鞠先生报警称,他在微信圈里看到扫描二维码兼职刷单信息,联系对方后,扫描二维码支付8800元后,发现被骗。


警方提示:不法分子通过发送诈骗信息,诱骗受害人扫描含有木马病毒的二维码、兼职刷单、转账购物等方式实施诈骗。



互助诈骗

3月29日,市民王女士报警称,她看到微信圈好友发送的信息,加入微信组群,可以“互帮互助、资金流通”,操作起来也很简单,只要交上“会费”后,再拉人进群就能“赚钱”。随后,王女士微信转账2000元,获得“返利”1000元后,再也联系不上对方。


警方提示:这不仅涉嫌诈骗,还涉嫌网络传销,“拉人头”、“高额返利”、“地位提升”等形式,都是实体传销和网络传销的老套路,只不过用互助、众筹等名号重新进行包装,然后在微信平台上行骗。



虚拟任务型

3月11日,市民于先生报警称,他通过微信加入一个名为“微转动力”的群,按期领任务赚钱,每天在朋友圈转发10次任务后,即可每天返还保证金的10%。他通过微信给对方转账3000元(保证金),完成几次“任务”后,拿到1600元“任务奖励”,就再也联系不上群主或管理员了。


警方提示:这种实际上是网络“兼职”、刷单骗局的变种,以前QQ是高发地带,这次只不过把行骗平台移到手机微信上面,换汤不换药,不要成为下一个钱宝受害者。



替身“扫码”

不法分子将另一微信头像和名字,更改为与需收款商家一致,购物时假装扫微信二维码支付,手机上随即出现商家的微信二维码昵称,并显示支付成功的截图界面。实际上诈骗分子假装扫码后,将钱转入了已克隆好的微信账号。


警方提示:不要见码就扫,在扫码前一定要确认该二维码是否出自正规的网站,一些发布在来路不明的网站上的二维码最好不要扫描,更不要点开链接或下载安装软件。





“托儿”等干扰因素

在广告等一系列信息的轰炸之后,就是交钱买货进代理群的套路。许多受骗者反应,群中有大量的“托儿”描述自己的“赚钱”经历,帮你树立“赚钱”的信心。在此环境的熏陶下,许多人变开始一步步的走入迷阵。


警方提示:不要觉得天上会掉馅饼,空手套白狼的事情会发生自己的身上。一定要擦亮眼睛,分析微商的套路,谨防上当。



“点赞”套信息

不法分子披上合法商家的外衣,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点赞有奖”信息,要求参与者将姓名、电话等个人资料发至微信平台,一旦被套取到个人信息之后,“手续费”“公证费”“保证金”等诈骗形式可能陆续上演。


警方提示:所谓“点赞”骗局,其实与以往中奖诈骗如出一辙,先是以优厚的奖品吸引受害者参加,然后再以税费自理等方式要求先打款,之后就失去联络。网友在朋友圈点赞前最好先跟朋友沟通,不要随便打开未知网页,以防感染病毒造成财产损失。



警方提醒


1、使用微信特别是涉及到钱财,一定要小心谨慎!

2、有部分假借微商外衣试图加人的诈骗,并没有确确实实的购物保障,选择微商购物一定要谨慎小心,尽量相信有保障的电商平台卖家。

3、要加强防范意识,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尽量不在社交平台暴露不必要的个人信息;无论谁让你转账汇款,都要提高警惕,最好多渠道核实情况,千万不要急于转账汇款。

4、不要轻易相信大V账号,有可能就是“托儿”。




来源:常州天宁公安微警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