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084【ls103】今天是2017年2月2日。 历史上的今天都发生了什么?

littleflute 笛台 2021-10-05

今天是2017年2月2日。

历史上的今天都发生了什么?

小编从网络上收集了以下信息,仅供学习参考。



1943年2月2日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时,母亲与前赴战场的孩子吻别 

 2000年2月2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原副司令员陈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撤销职务
 1999年2月2日 国家经贸委发布首批淘汰落后产业目录 涉及10个行业114项内容
 1997年2月2日 秦基伟同志逝世
 1996年2月2日 李沛瑶不幸遇害
 1970年2月2日 著名学者伯特兰·罗素去世
 1969年2月2日 我国著名数学家熊庆来逝世
 1960年2月2日 国务院要求妥善安置归国华侨
 1958年2月2日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 提出“全国大跃进”
 1949年2月2日 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1948年2月2日 上海发生“申九惨案”
 1943年2月2日 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
 1939年2月2日 陕甘宁边区成立生产委员会
 1937年2月2日 范长江赴陕北采访报道中国革命
 1922年2月2日 华盛顿会议拒绝中国要求废除“二十一条”的要求
 1913年2月2日 世界最大的火车站——纽约中央火车站启用
 1895年2月2日 威海卫被日军占领
 1885年2月2日 苏联杰出统帅和军事理论家伏龙芝诞辰
 496年2月2日 北魏改拓跋姓为元氏


2000年2月2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原副司令员陈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撤销职务
    据《人民日报》2000年2月2日讯,中央纪委、监察部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纪委的配合下,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原副司令员陈忠的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调查。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央纪委、监察部决定给予陈忠开除党籍、行政撤职的处分。
  据查,陈忠于1995年6月接受新疆百乐门商贸有限公司(私营企业)经理张某某送的2000美元,折合人民币1.66万元。1997年9月,陈忠带团出国考察途经香港时,接受了与其一同出国考察的某开发总公司总经理刘某某等人用公款购买的摄像机一台和其他物品,合计金额1992美元,折合人民币1.65万元。陈忠还对兵团投资中心为百乐门商贸有限公司经理张某某贷款500万元提供担保并造成损失负有重要领导责任,对兵团以工代赈办公室副主任孙某违反规定动用4000万元“中央专项”资金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负有重要领导责任。
  中央纪委新闻发言人指出,陈忠身为高级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收受现金、贵重物品共计3992美元,折合人民币3.31万元;不履行和不正确履行职责,对其主管部门的人员违法违纪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负有重要领导责任,其违纪行为情节严重,必须予以严肃处理。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从陈忠一案中吸取深刻教训,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正确履行职责,为党和人民努力工作。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廉洁从政,严以律己,严守纪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得起权力、金钱的考验,不断增强抗拒腐蚀的能力。
  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切实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对领导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对领导干部中发生的违纪行为一定要严肃查处。
1999年2月2日 国家经贸委发布首批淘汰落后产业目录 涉及10个行业114项内容
    为了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经贸委1999年2月2日发布了第一批《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以引导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压缩、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第一批《目录》涉及煤炭、冶金、有色、石油化工、轻工、纺织、机械、建材、建筑、电力等10个行业,共114项内容。
  首批目录的确定主要根据我国现行的资源保护、环境保护及质量等方面的14部行政法和国务院有关文件,确定淘汰项目的标准,一是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生产工艺和产品;二是生产方式落后,产品质量低劣;三是环境污染严重;四是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高。
  据介绍,在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措施方面,主要有以下几条。一是各地区、各部门和有关企业要制定规划,限期淘汰,并且一律不得新上、转移、生产和采用该目录所列的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二是各地经贸委(经委、计经委)要将规划上报国家经贸委。三是该目录如涉及到依法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由国家经贸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商地方人民政府处理。四是各地人民政府要督促本地工商企业执行该目录。对拒不执行淘汰目录的企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依法吊销营业执照,各有关部门要取消生产许可证,各商业银行要停止贷款。五是各地要妥善处理好有关企业职工的安置问题。


1997年2月2日 秦基伟同志逝世

    1997年2月2日1时58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国务委员、中央军委委员、国防部部长秦基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82岁。
    秦基伟同志是湖北红安县人,1914年11月出生。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四方面军经理处监护连排长,总部手枪营连长,少共国际团连长,警卫团团长,红三十一军第二七四团团长,红四方面军总参谋部补充师师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游击支队司令员,晋冀豫军区参谋处长,一二九师新编第十一旅副旅长,太行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兼中共地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第九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十五军军长。建国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军长,云南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兼云南省委书记处书记,成都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第二政治委员、第一政治委员、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他是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96年2月2日 李沛瑶不幸遇害
    1996年2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李沛瑶被其警卫杀害,终年63岁。这一事件引起人们对社会治安问题及安全感的极大关注。
    李沛瑶同志,广西苍梧人,1933年6月1日生于香港。1957年北京航空学院飞机制造专业毕业。1957年至1958年任南昌航空学校教师。1958年至1987年历任南昌飞机制造公司技术员、工程师、主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6年后,历任民革江西省委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政协常委、副主席,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劳动部副部长,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会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主席,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李沛瑶同志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新一代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李沛瑶同志是著名爱国将领、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创始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李济深先生的儿子。李沛瑶同志与李济深先生虽然成长于两个迥然不同的时代,但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与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为国家统一、中华振兴而奋斗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李沛瑶同志自小受父亲的熏陶,把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作为坚定不移的政治信念。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他逐步走上了民革中央和全国人大的领导岗位,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同中共党员领导干部在合作共事中建立了亲密的友谊。
    李沛瑶同志是在中共中央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并将这一制度载入宪法之后,走上民革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领导岗位的。他虽然长期从事技术工作,但由于熟悉历史传统以及勤奋学习和深入研究,使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深刻的理解。他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民革本身就是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这个共同目标团结奋斗的产物。他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民主党派要经受两个考验,一是同共产党长期合作的考验,一是担负起参政党历史责任的考验。这就要求民主党派从思想观念、工作思路和工作机制上都要转变和发展,围绕参政党的性质和职能来搞好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他多次强调,民革要充分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参政党,就必须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党员素质,增强组织活力,建立健全参政党的机制,也要善于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认识自己、加强自己、提高自己,认真研究和解决在自身建设中的新矛盾、新问题。他认为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是民革作为参政党的基本职能,这个职能发挥得越充分,就越能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作用,也越能体现民革自身存在的价值。参政议政就是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献计献策,提出可供决策参考的建议。民主监督要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有组织地开展,当前要着重在反腐倡廉、立法执法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上履行监督,当好共产党的诤友,并接受共产党的监督。
    李沛瑶同志言行一致,对民革的工作非常投入,非常热爱。为从组织上、思想上、作风上把民革建设成适应时代要求的参政党,李沛瑶同志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开创了民革工作的新局面。1992年以来,在他亲自带队和组织下,就智力支边扶贫、抑制通货膨胀、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区域协调发展、南水北调工程等重大问题,经过深入调研,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很有价值、见地深刻的建议。这些建议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他的实际行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李沛瑶同志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知识分子代表。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自觉地走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大学毕业后,他自愿下到基层,接受锻炼,在南昌飞机制造公司整整干了30年。他虚心向工人学习,与群众打成一片,受到工人们的尊敬和赞扬,被树为“知识分子与工人相结合的典型”。他刻苦钻研业务,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出版过《锻造、冲压工作技术问答》等专著,是一位在冲压、设备电气等方面造诣颇深的专家。他参加过多种新型飞机的研制和设计,主持完成了多项较大的技术革新项目,多次被授予“优秀科技工作者”、“技术革新能手”等称号。他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与工人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培养了深入群众,实事求是的思想和工作作风。他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后,出差回厂看望同事,工人们握着他的手仍亲切地称他“李师傅”。在担任劳动部和全国总工会领导职务期间,他提出,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并且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从事劳动部和工会的具体工作,必须从这个根本点出发。他对劳动用人、工资分配和社会保险等制度的改革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意见。他特别注重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劳动保护问题作了深入研究,一再强调要高度重视生产安全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颁布的当天,他带队上街宣讲,解答问题。他对危害人民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和各种不正之风极为痛恨,力主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依法治理。并且身体力行,坚决斗争。2月2日凌晨,当罪犯进入居所行窃时,他进行了严厉斥责和教育,当罪犯持刀行凶时,他虽年过花甲,仍与凶残的罪犯进行英勇搏斗,不幸牺牲。他的英勇精神和浩然正气,永留人间!
    李沛瑶同志作为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十分关心祖国统一大业,曾就祖国统一问题发表过不少文章和讲话,表达盼望和平统一的殷殷之情。他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宣传“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方针。他利用父辈的关系和影响,广泛联系台湾和海外亲友,沟通感情,介绍国内情况,为祖国和平统一做了大量工作。他曾致电台湾国民党领导人,提出遵循孙中山先生遗教,加强两岸合作,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建议。他在遇害前两天,还主持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纪念江泽民主席关于台湾问题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的座谈会。他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严正立场,坚决反对任何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和“台湾独立”的图谋。他一贯认为中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住的。
    李沛瑶同志十分重视对外友好工作,他曾多次率团出访,广泛接触各方面人士,为加强同各国议会和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作出了积极贡献。
    李沛瑶同志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毛泽东著作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以致用,不尚空谈。他对工作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他为人厚道,敬业乐群,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坚持原则,廉洁奉公,作风正派民主,生活俭朴。
    李沛瑶同志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是为振兴中华、统一祖国努力奋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逝世,使中国共产党失去了一位亲密的战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失去了一位卓越的领导人,国家和人民失去了一位好干部、好领导,是国家和人民无可挽回的损失,举国为之惋惜和悲痛!沛瑶虽逝,但他的好思想、好品德、好作风,与世长存!
1970年2月2日 著名学者伯特兰·罗素去世
  1970年2月2日,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和政治活动家伯特兰·罗素,在他的威尔士的家中去世,享年97岁。罗素曾在三一学院、剑桥大学担任哲学教授,他写了许多著作,其中包括经典著作《数学纲要》。1950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被授予英国嘉行勋章。这位第三代罗素伯爵是强烈反对核武器的人。他组织了斯德哥尔摩战争罪犯审判法庭,谴责美国在越南的政策。
1969年2月2日 我国著名数学家熊庆来逝世

熊庆来像
  熊庆来,1893年生,云南弥勒人。字迪之。早年留学比利时、英、法等国。1933年获法国巴黎大学国家理科博士学位。曾创办南京东南大学数学系和清华大学数学系。1937年至1949年任云南大学校长。1949年赴巴黎参加联合国教科文会议,后留巴黎从事数学研究工作。1957年回国,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函数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是最早把近代数学引进中国的人,为国家培育了大批数学界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在无穷级整函数及亚纯函数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对无穷级所下的定义,国际上被称为熊氏无穷级。在孟德耳(Montel)的正规族、代数体函数理论和单位圆内的全纯函数及亚纯函数的研究中都作出了贡献。
  1969年2月2日逝世。


1960年2月2日 国务院要求妥善安置归国华侨

“到家了!”印尼侨胞乘坐我国政府派出的轮船返回祖国,到达广州。
  1960年2月2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接待和安置归国华侨的指示》。要求各地根据国家的需要和个人的志愿,妥善安排归国华侨的工作。对归国华侨带回的一切行李、物品一律免收关税,其带回的一切财产,永远归个人所有。
1958年2月2日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 提出“全国大跃进”

跃进号角(宣传画)
  1958年2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我们的行动口号——反对浪费,勤俭建国》。社论提出了国民经济“全国大跃进”的口号。
  2月3日,《人民日报》再次发表社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社论批评了反冒进。社论对“跃进”做了解释,认为跃进与冒进有原则的不同,它是在群众运动的高潮中,千方百计,打破常规,采取新的方法或者新的技术,比以通常快得多的速度,迈大步前进。
北京市居民把家里的铁制用具送去炼钢铁
1949年2月2日 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北京电台外景
  1949年2月2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1949年3月25日,党中央领导的陕北新华广播电台迁入北平,命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于是,面对北平广播的北平新华广播电台遂改名为北平人民广播电台。1951年3月,又改名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并沿用至今。50多年过去了,北京电台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逐步向多频率、多品类、多层次、多功能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一个拥有4套中波节目、3套调频立体声节目的大型地方电台。
  北京电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14号。现有工作人员700多名,办有7个专业广播频道,使用7个频率播出,每天播音126小时30分,总发射功率171千瓦,除北京地区外,还能覆盖河北、内蒙、天津、山西、山东、辽宁等省市的部分地区。
  7个专业广播频道的简况如下:
  *经济广播频道:创办于1990年8月6日,对外呼号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1026千赫。 它采用大板块节目设置,主持人直播,开设直播热线电话,以全新的方式进行播出。
  *新闻广播频道:创办于1993年3月1日。对外呼号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828千赫。它是北京电台的主体台、龙头台。它在重点办好北京新闻的同时,还传播国内和国际新闻。
  *音乐广播频道:创办于1993年3月1日。对外呼号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调频97.4兆赫。它把弘扬民族文化,为听众提供一流音乐、一流享受,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交通广播频道:创办于1993年12月18日。对外呼号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调频103.9兆赫。它以报道交通新闻、传播交通信息、疏导交通、提供服务和娱乐为宗旨,深受广大听众特别是司机们的欢迎。
  *文艺广播频道:创办于1994年4月1日。 对外呼号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调频87.6兆赫。它把弘扬民族文化艺术、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作为自己的办台宗旨,为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
  *教育广播频道:创办于1994年12月1日。对外呼号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603千赫。它报道教育新闻、专题,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在提高全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生活广播频道:创办于1999年4月18日。对外呼号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927千赫。它按照生活立台、服务为本的方针,以实用周到、贴近及时为特色,围绕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医疗保健、休闲娱乐、家政料理等内容设置节目,为听众提供多方位的服务。
1948年2月2日 上海发生“申九惨案”
    1948年1月底,上海申新第九棉纺织厂7000多名工人,在中国共产党上海地下组织的领导下举行罢工。工人提出改善待遇、补发配给品。按生活指数发给年薪和补发扣压工资等7项条件。
    2月2日,国民党政府出动数千名军警、特务实行镇压。工人们奋力抵抗,进行自卫。军警使用了装甲车、催泪弹,冲入厂内镇压罢工,3人被打死,500多人受伤,400多人被捕,800多人被开除。惨案发生后,上海工人纷纷成立“申九惨案后援会”,开展了大规模的声援抗议活动。
    在人民压力之下,国民党政府被迫释放了大批被捕工人,并恢复了部分工人的工作。
1943年2月2日 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时,母亲与前赴战场的孩子吻别
  举世瞩目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空前的一次会战,这次战役历时160天左右,苏德双方投入战斗的兵力达200万以上。战役以德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斯大林格勒(现名伏尔加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顿河大弯曲部以东约60公里处,是苏联欧洲部分的东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以及水陆交通枢纽,也是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和石油转运站。
  1942年7月17日,德军在顿河河曲发动攻势,伟大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开始了。德军发起连续性的猛攻,力图突破顿河防线,而苏军进行了顽强的反击。8月23日,德军付出惨重代价后才突破顿河防线,渡过顿河河曲,开始直接攻击斯大林格勒。在这紧急关头,苏联最高统帅部命令该城守军采取一切措施守住阵地,消灭逼近伏尔加河的敌人。
  在苏联军民的英勇狙击下,德军的锐气受到严重挫伤。到9月13日,德军才攻入斯大林格勒市,双方开始了更为激烈的城区争夺战。德军为了侵占这座名城,又从高加索调来大量军队、飞机进行强攻和轮番轰炸。然而,英雄的苏联军民,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保卫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在近两个月的斯大林格勒争夺战中,苏军击退德军700多次冲锋,使德军始终无法攻占全城。
  战争进行到11月中旬,德军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苏军的积极防御战术,再次粉碎了希特勒的侵略计划,并为苏军全面反攻赢得了时间。由于德军伤亡过重,苏军在兵力和武器装备上开始超过德军。在这种形势下,苏联最高统帅部决定组织力量进行反攻。1942年11月19日拂晓,苏军开始大反攻,向德军阵地发起攻击。22日夜间,苏军强渡顿河成功。23日,几支苏军在卡拉奇会师,形成了对斯大林格勒城下德军第六集团军的包围。
  1943年1月10日,苏军以50门大炮向包围圈内的敌人猛轰。德军开始全线崩溃。苏军指挥部命令被围德军投降,但遭拒绝。1月22日,苏军再次发动全线进攻。德军第六集团司令鲍卢斯在弹尽粮绝的困境下,请求希特勒投降,未获同意。希特勒为给鲍卢斯打气,于30日下令授予鲍卢斯元帅军衔,给第六集团军的117名军官以各晋升一级等奖励。但是,无论希特勒怎样封官晋爵,也无法挽救德军的败局。2月2日,苏军生俘德军9万人以上,被围的33万德军全部歼灭。震撼世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至此结束。德军在会战中伤亡约150万人,占其在苏德战场作战总兵力的1/4。
  苏军在斯大林格勒的胜利,对苏德战场,乃至对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的根本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大会战一个镜头
1939年2月2日 陕甘宁边区成立生产委员会
  1939年2月2日,陕甘宁边区成立生产委员会,作为生产运动的指导机关。陕甘宁边区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鼓舞下,群众生产搞得热火朝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都带头参加生产劳动。部队在“背枪上战场,荷锄到田庄”的号召下,开展了南泥湾、槐树庄、大风川等地的屯田大生产运动。王震率领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荒26万亩,使荒原变成了“陕北江南”,成为全军大生产运动的一面旗帜,创立了“南泥湾”精神。
1937年2月2日 范长江赴陕北采访报道中国革命

范长江像
  1937年2月2日,资深记者范长江只身冒险进入西安,对“西安事变”作实地采访,先后与周恩来、叶剑英等人长谈。2月9日,范长江进入延安,先后会见了中共各方面领导人,与毛泽东进行了长谈,毛泽东回顾了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和红军艰苦卓绝的长征,同时深刻阐明了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后来,范长江将延安的见闻写成通讯,以《陕北之行》在《大公报》上发表,促进了全国人民对中共和红军的了解,传播了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1922年2月2日 华盛顿会议拒绝中国要求废除“二十一条”的要求
    1922年2月2日,华盛顿会议第三十次全体委员会开会,讨论关于中国要求废除“二十一条”问题。
    日本代表币原喜重郎声称,“二十一条”系两国之正式条约,反对会议“重新研究及审查”,仅表示日本同意放弃满蒙筑路借款、聘请顾问、教官等项的优先权,撤回1915年签约时日本政府对第5项之保留。
    次日,第三十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即末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声明:中国对于“二十一条”始终视为事实上之压迫,不承认有法律效力,必须废止全约。美国代表声明:注重门户开放,要求利益均沾。关于“二十一条”之讨论以无结果告终, 仅将3国声明载入会议记录。中国代表要求终成泡影

1913年2月2日 世界最大的火车站——纽约中央火车站启用
    1913年2月2日,世界最大的火车站——纽约中央火车站开始启用。它的门厅给人深刻的印象。


1895年2月2日 威海卫被日军占领
  1895年2月2日,威海卫陷落。1月20日,日军分两路包抄威海卫背部。李鸿章严令提督丁汝昌不许出战,坐失战机。22日,清军营官孙万龄率部于桥头集多次进犯日军,终因兵少而败。30日,日军占领南岸炮台。本日,日军又占北岸炮台,威海卫位于烟台、成山之间,遥对旅顺,与旅顺同为拱卫渤海的门户,是北洋海军的基地之一。威海卫之战,清军又遭失败,甲午战争形势日益险恶。


1885年2月2日 苏联杰出统帅和军事理论家伏龙芝诞辰
  伏龙芝是苏维埃国家的一位杰出红军统帅和军事理论家,他生于1885年2月2日。
  伏龙芝1904年在彼得堡工学院上学时参加俄国社会民主党,逐渐地他成为一名出色的工人运动组织者,在说到他的志愿时,1905年参加彼得堡10万工人请愿游行受伤后给他妈妈的信中,就说得很清楚,他“已把自己的一切献给革命”,革命的需要,就是他可选择的一条不平坦的道路。在他生命中,有一件永远使他无法忘怀的事,那就是他第一次和列宁交谈。
  1906年4月,他作为伊万诺夫——沃兹涅先斯克布尔什维克的代表,出席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代表大会。在会议休息时间,列宁很有兴趣地和他谈起了关于军事斗争问题。列宁当时曾对他说,莫斯科起义说明革命需要自己的军事家、布尔什维克要比沙皇军官更好地懂得军事。列宁的这次谈话给了他极大的鼓舞,使他开始了对军事的研究,并在革命斗争中开始注意了对工农群众的武装训练。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爆发时,他正在舒雅县任苏维埃主席,当听到武装起义胜利的消息后,他就立即率领一支由2000多名工人和士兵组成的武装队伍赶到莫斯科支援。伏龙芝在早期的武装斗争已经充分地表明他的军事才能,这也就决定了他在苏维埃政权遭到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后,真正地走上军事的岗位。
  1918年8月,他正式被任命雅罗斯拉夫军区的军事委员,同时12月,又被任命为第四军司令员。1919年春,盘距在西伯利亚的沙俄海军上将高尔察克以20万兵力越过乌拉尔山向莫斯科推进时,他以东方战线南方集团军的身份组织起对高尔察克的反攻。1919年8月,他又改任土耳克斯坦战线司令部,肃清了当时的反革命武装。以后,他又转战于南方战线,一次又一次地击溃了协级国的武装干涉军。其中最著名的一仗,就是克里木战役。弗兰格尔线部凭借彼列科普地峡的天然形势,请法国军事专家修筑了坚固的工事,吹嘘这里是第二个凡尔登,是不可攻破的。但是,战斗中,伏龙芝奇兵突起,强渡锡瓦什海峡成功,一切神话都破灭了。列宁对这次战役评价很高,认为“这次胜利是红军史上最光辉的一页”。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苏维埃政府授予他荣誉革命武装——一把带有“人民英雄”题词的军刀。
  自此以后,伏龙芝历任军职。1924年3月被任命为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陆海军副人民委员,并兼工农红军总参谋长,军事学院院长。1925年1月,任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陆军、海军人民委员。
  他一生在军事理论上也有很多贡献,写下了很多著作,为苏联武装力量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伏龙芝于1925年10月31日病逝。


496年2月2日 北魏改拓跋姓为元氏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为了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实行了改革。496年2月2日(沈太和二十年正月初三)孝文帝命鲜卑贵族改用汉姓。他说:魏的祖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夫上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故改姓元。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