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晓满:加强版的西门庆——张学良

2016-02-19 李晓满 诗评万象


摘要:他最大的弱点,是任性冲动,胆大妄为。他自己也明白,屡次说自己就是二百五,白帽子。他知道自己做事不考虑后果,全凭感情用事。所以才被更有智慧、更能隐忍,更耐心、更谨慎的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春节前,评价张学良的文章忽然多了起来,颇感奇怪。过年与亲戚吃饭,表妹们热议电视剧《少帅》,才恍然大悟。历史的学者也好,爱好者也罢,当然要利用时下的热点——一切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能认清历史人物的真实面目,一定会对世人有所帮助。

  在大陆,张学良曾被称为民族英雄,而在台湾,一直被称为千古罪人。近年来,大陆颇有网文称张学良是大笨蛋,更有人说他一仗没有打赢过,这样的观点还颇有市场!

  但这太可笑了,为什么我们文化中总有一种极化人物的倾向呢?不是极好,就是极坏。《史记》那种客观臧否人物的传统,不应该更好地继承吗?现实中,每一个人都是复杂的,更何况张学良这样大时代中的风云人物。

  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国难推给一人一党一派。把他们塑造成罪人,以摆脱中国文化的责任,继而摆脱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是我们历史上经常用的方法。比如李鸿章,比如四人帮,仿佛没有他们,或他们不那么做,劫难就不会发生,历史就会是另外的样子。

  我们不应该总是这样简单的评价人物,推卸责任。张学良无疑极其复杂,应该客观理性地分析他,而不是简单地极化:要么英雄、功臣;要么笨蛋、罪人。

  一、少帅名不虚传

  张学良一败于中东路,二败于九一八,三败于锦州。这些军事的失利,无疑是他一生的污点。他丧权辱国,中东路事件遗留下的黑瞎子岛,至今仍无法完全收回。更重要的是,那场战争直接刺激关东军发动了满洲事变,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但是,不能因为这些失败就把他当成大笨蛋,甚至说他一仗没有打赢过。那太不符合史实了。

  民国期间,军阀混战,所谓乱世英雄起四方。大时代给年轻的英雄提供了舞台,无论你是军二代、官二代、富二代、匪二代、学二代还是穷二代,都可以凭借着自己的才干逐鹿中原,求取功名或者说是救国图强。

  民国时的军阀多了,有名有姓的就几十个,谁不知要栽培自己的子侄呢?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是最简单的道理,因为血亲在乱世中,最为可靠,也最为忠诚。但是,胜负的问题怎么解决?那是战争时期,不是专政年代,老子英雄,儿子就一定好汉,根红苗正就肯定接班。于军阀来说,仗打输了,地盘没了,就什么都没了。想让儿子接班,接什么呢?所以军阀第一要义是求生存,第二要义是求发展。培养军政接班人,肯定要放到次要位置。除非儿子真能打,像李世民兄弟一样。

  而在所有民国军阀的儿子中,张学良无疑最为优秀。

  袁世凯、冯国璋、段祺瑞、曹琨、吴佩孚、冯玉祥、靳云鹏、阎锡山、李宗仁,这些人肯定也想栽培子侄,因为这直接解决了乱世带兵最为头痛的忠诚问题。但他们都没有儿子像张学良这样登上历史的风云舞台。马步芳的儿子马继援,杨森的儿子杨继烈,虽然凭借父荫,小有成绩,但武功完全与张学良无法相提并论。

  公平的说,张学良能在当时成为少帅,比父荫更为重要的,是他战场上真实的功劳。

  最突出的是两次直奉战争,他直接对手,就是当年洛阳虎视、威震湖湘的玉帅吴佩孚。第一次直奉战争时,张学良年方廿二。

  此前,他已经在军中干出了名堂 。1916年,16岁的张学良进入父亲办的东北讲武堂炮科学习,他的教官,就是郭松龄,他未来的部下、同僚、敌人和最好的朋友。

  据张学良自己回忆,他的军校生涯颇具传奇色彩。日本陆军大学答应他入学,保定军校他也考上了。但张作霖出于安全等方面的考虑不让他去,于是张学良决定上东北讲武堂 ,堂长就是他爸,但张作霖闻言大吃一惊:“你别给我丢人了,你去了几天干不了,再出来?”但张学良少年气盛,决定念出个样子,免得众人笑话。张作霖则给予激励,许以能毕业就给个营长干。

  结果,他第一个月就考了个第一,第二个月又考了个第一。马上有同学说,这是教官在帮助大帅的儿子作弊。于是教育长亲自监考,调整座位,出了四道题,张学良仍然考得最好。

  作为大帅和校长的儿子,也许无论怎么考都会受到质疑。但在随后的军旅生涯中,张学良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先是剿匪有功,没毕业就升了团长,毕业时,考试名列前茅,又被授予旅长。

  17岁,火箭般蹿升,当然是因为太子的缘故。但是,几年后的第一次直奉战争,张学良一战成名。当时奉军大败,各军都被直军击溃,只有张学良与郭松龄各提一旅,死守关口,最终奉军得以安全入关。这一战,奉军内部对张学良刮目相看,推举他取代了老臣张作相,掌握了更大的军权。

  两年后的第二次直奉战争,张学良已是奉军的前线总司令,吴佩孚此前根本看不起张作霖,更别提张学良了。他给前敌的将领写信,说张学良就是一个小孩子,你们怕他干什么?明天我一去,他就得跑。结果张学良在秦皇岛大败吴佩孚,让他只带了2000人落荒而逃,此役俘虏了直军6万人,决定了整个战役的胜负。

  奉军因此入关,占据了京津、热河、直隶、山东、安徽、江苏、上海,小半个中国归其所有。张作霖也一举成为北洋政府实际上的最高领导者,这也是他一生最为辉煌的一幕。而一时割据,八方风雨会中州的吴佩孚,最终没能完成百岁勋名的后一半。他和张学良之间的故事,不是像极了窦建德与李世民嘛?

  那时候,无论是张作霖、奉系内部还是海内舆论,以此颇视张学良为李世民再生。

  那一年,张学良二十四岁,为镇威上将军。

  少帅,真不是大笨蛋,更不是一仗也没打赢过。

  此后,吴佩孚与张作霖化敌为友,合谋讨冯,结拜时对他说,我不羡慕你别的,就羡慕你有个好儿子。

  民国军二代中,以张学良为武功第一。所以直到今天,人们仍呼其少帅而不名。

二、他碰到了更厉害的人物

  但张学良不是李世民,他可能有李世民的聪明,却没有李世民那么好学。至于雄材伟略、知人善认,就差得更远了。

  老年张学良曾经回忆,他一生佩服周恩来,说他劝自己捉蒋时说得头头是道,劝自己放蒋时说得还是头头是道。

  每当看到这一段时,我都不禁摇头。张学良怎么能抵挡得住,如此沉毅凝炼、老谋深算、左右逢源、八面玲珑的人物呢?

  在民国军阀的儿子中,甚至在民国军阀中,张学良都是一时翘楚。但当他的对手是周恩来这一类的人物时,他性格固有的弱点,便被牢牢抓住并加以利用。

  那么他的性格弱点又是什么呢?

  坊间最感兴趣,最清楚的,当然是他的好色,张学良自己大方承认,并夸耀一生。第二、是他吸毒,但比起他捅的惊天大篓子,这也算不得什么。张学良吸食海洛因之后居然能自己戒掉,也是天大的奇迹。

  实际上他最大的弱点,是任性冲动,胆大妄为。他自己也明白,屡次说自己就是二百五,白帽子。他知道自己做事不考虑后果,全凭感情用事。所以才被更有智慧、更能隐忍,更耐心、更谨慎的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此前,郭松龄反奉,以他的名义造张作霖的反,张学良万分痛苦地去前线与一生最好的朋友对阵。他爸在郭未反时,就曾骂过他:“你就是老婆不给他睡,要是有一个苹果,你也得分他一半。”

  就是这个最好的朋友,联合冯玉祥起兵反奉。张学良的优点是用人不疑,他以前曾和郭松龄发怒:“你为什么不能像我信任你那样,信任你的部下呢?”

  他不明白,郭松龄不是他啊!

  就像周恩来、毛泽东、蒋介石、斯大林不是他一样。以上的四位,根本不像张学良那样想问题,做事情。他们的性格千差万别,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事上异常小心。《教父》说过:“女人和孩子可以不小心,男人绝对不可以。”

  张学良自己不谨慎小心也就罢了,还喜欢以已度人,他以为肝胆相照,别人就会和他以心换心。

  虽然如此,张学良对部下的宽容信任,那一次帮了他的大忙。他打电话一一给郭松龄的部下,也是自己的前部下。他们显然更爱、更信、更忠于张学良,于是郭松龄兵败身死,还被张作霖曝尸三天。

  这时候,有一件事很反映张学良的性格:

  郭松龄失败以后,他的四个军长有三个军长被张学良俘虏了。第一个和第二个求饶,第三个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你不忍心把我们枪决,那好,你给我一把枪吧,我自杀算了!

  前面那两个张学良没继续用,但这个人又用了,当时就任命,还把军队还给他。后来,同冯玉祥部队在南口打,这人被派前线去了。张作霖的一个参谋处长打电话,说“你好大胆子,你怎么把他派前线去了?”张学良说:“你是大本营,你有什么命令你给我下好了,但你不要干涉我的行动,这责任由我来负。”

  后来这个人身为旅长,亲率一个团,十三个连长都先后阵亡了。他仍然不肯退却,他自己说:“他就在前线督战,旁人都能退却,我决不能退却!旁人都能保生,我只有阵亡。”

  这就是张学良受部下爱戴的原因,他宽厚仁慈,用人不疑。重用叛将,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胸怀与度量的。

  但是,在这个故事里,诸君能否看出日后,他反蒋又送蒋的影子呢?能否找出他惊世之举背后,那些心理因素呢?

  西安事变之后,由于斯大林的态度,张学良联合中共、杨虎城当西北王的梦想,完全破灭。于外,海内同忾,于内,军心浮动。但即使如此,就非走护蒋回宁这一条路吗?

  我们不能以杨虎城此后家破人亡的下场,就简单判断张学良护蒋比自保要坏。他不离“三位一体”,蒋真敢置外患于不顾,置承诺于不顾,悍然与“三位一体”开战吗?他不考虑斯大林的态度吗?这一次,他不暗中感谢,斯大林的救命之恩吗?

  几年以前,中苏两国因为张学良挑起的中东路事件断交,但九一八之后,中苏很快复交。形势不同了,日本人占领了满洲,俄国人失去了经营几十年,费尽心血得来的北满势力。日本人是满洲事变的得利者,中国人损失最惨,俄国人次之。

  兵锋直指京津的日本人,才是架在蒋介石和中华民族颈上最要命的刀。而日本人此时的第一假想敌却是苏联。甲午战后,日本人再未以中国为主要的敌人。中苏此时共同的敌人是日本。西安事变,为中苏关系改善提供一个新的契机。联俄抗日,是当时最现实的办法,李鸿章此前玩得炉火纯青。

  雄才伟略、玩弄民国军阀于掌上的蒋介石,肯定重新审时度势。以他往日的谋略与手腕来看,我猜张学良不回南京,割据西北,维持三位一体。蒋介石也决不会马上翻脸动手,最大的可能就是先放过张学良一马,就像他后来做的那样,联合一切力量,共抗倭寇。

  西安事变后的容共联苏,为中华民族的抗战带来了巨大的贡献。日后抗战的艰难时期,英美对日绥靖。苏联却雪中送炭,成为唯一全方位援华的国家,注意,是唯一。斯大林给枪给钱给飞行员,帮助中国抗战。至于1941年,他翻云覆雨,签定《苏日中立条约》,间接废除此前的《苏中互不侵犯条约》,转而与日本结盟,则是彼时之事了。

  所以我认为,于公,张学良最大的失误当然是九一八,于已,当然是西安事变之后护蒋回宁。这之后,他的命运完全仰仗蒋氏鼻息。他被关了几十年,却得了善终。但如果他留在西安,“三位一体”就不会解散,更不会发生后来断送东北军的“二二事变”。杨虎城当然也不至于败得那么轻易,最终一家惨死。

  下面我们再把目光放远,假设一下张学良不去南京的命运:他可以抗日死,也可以抗日胜,这都可一洗不抵抗将军的千古骂名。日后,他可以加入国军,与共军逐鹿中原。也可以加入共军,日后成为新政权名义上的副主席甚至主席。上可比宋庆龄,中可比龙云,下可比黄绍竑。最终的命运,将由几十年后的文革去具体左右。

  但又何至于此时,将身家性命、军队地盘交由枭雄赏罚呢?又何至于一生的事业,在三十七岁,就戛然而止呢?

  以已度人,轻信对手,是张学良冲动冒失、感情用事的性格所致。这最终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

  他会头颅一掷赌乾坤,但周恩来不会。他会襟怀坦荡用叛将,但蒋介石不会。

  福耶?祸耶?只有天能知道。

三、加强版的西门庆

  把张学良比作西门庆,并不只因为好色。我说的这个西门庆不是《水浒传》里的,而是《金瓶梅》里的,后者的塑造的西门庆,更真实丰满,更接近生活中的人物。

  我认同孙述宇博士对西门庆的评价,他说西门庆最大缺点是有太多的欲望,并且以放纵这种欲望为快乐。

  张学良的才华、能力、学识、性格、意志、毅力,都不足抗衡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斯大林、布柳赫尔、裕仁和石原莞尔这样的人物。在军阀混战中,他风头出尽。而在与上述人物的博弈中,他的表现更像是小孩子或者是大笨蛋。

  在他的口述史中,他记忆最深的,多与女人有关。而于军国大事,重要的交涉,他都不甚了了。光凭记忆,我就能找出几多错误。

  这当然是因为他对情事与性事,格外感兴趣。比如王亚樵的事情,九十多岁的张学良记得清清楚楚。他说这位民国第一杀手了不起,他指使手下刺蒋杀汪的时候,先让自己老婆和刺客睡了一觉;张学良还说他最佩服的军人是徐永昌,因为这人打败仗后,也不喝酒,也不打麻将,就愿找女人扯蛋。

  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满脑子是女人、爱情与性的人,自然对别的事情容易忽略。这样的心性,这样的智谋,这样的为人,要是能挡住那些深谋远略,谨慎小心的英雄或者是枭雄,那真是没有天理啦。

  张学良想通过西安事变,成为割据一方的西北王,首先要弄明白,中共和斯大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赌徒的下场通常不会好,这是一个人生观的问题,张学良说:“我好赌,输没关系,只要赌场不散,我就有机会一把赢回来。”

  可这只是你一厢情愿的想法,当你压上所有豪赌一切时,你应该明白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就是输光了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因为赢者不让你参赌了,赌局结束了。日本人也一直在赌,从甲午战争一直赌到偷袭珍珠港。结果呢?驻日美军存在了七十年,而且也看不到他们什么时候会撤出。

  所以,你怎么会假设赌局会一直不散呢?怀有这种心理的人,一定不会小心的,因为他总是心存侥幸,以为别人和他一样好赌。

  不能说张学良不聪明,也不能说西门庆不聪明,但性格的弱点解决了他们的命运。张学良曾是中国的第二号人物,西门庆曾是山东首富(当然张学良的成就事功,格局舞台,要比西门庆大很多)。但是,他和西门庆的弱点一样,就是他们的欲望野心和德操才能不相匹配。

  这样的人在这个世上其实很多,因为太多人有这样的弱点了:贪婪、好色、任性、纵欲。

  几年前,同样有一个大官的儿子,事业做得也不错,和张学良一样,像是加强版的西门庆。当时,他最出名的手下,叛逃美国领馆。这样的事发生了,怎么像党内交待呢?闯下了塌天大祸之后,他仍然不肯认错,更没有引咎辞职,甚至连一丝一毫的愧疚与歉意都没有。

  取而代之的是,他跑到滇南喂鸽子去了,好整以暇,却暗藏杀机。因为那里的驻军,曾是他父亲借阎锡山的钱、枪、名,建立的一支最终投共的军队。

  我当时想,这人疯了。他忘记了一个最起码的常识:这支军队姓党不姓私,他不是军阀的部队。退一万步说,就算军长支持你,那师长、团长、营长、连长、士兵呢?他们会支持你吗?别忘了,中共武功第一,可以亲自指挥军队的林彪,出了事也只敢远飞异国。当政者的确不是毛某人,但你也不是林某人啊。有何德何能,竟然如此不择手段,贪恋权位,觊觎神器!

  当一个人的欲望和野心,超越了他的德行和能力的时候,离他倒霉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西门庆如此,张学良如此,以后还会有更多的人,在纵欲、好色、贪婪与任性的道路上走向失败,因为这是人性的弱点啊。而那些有金钱、权力、名望的人,因为力量更大,也就更容易犯这样的错误。

  这就是我把西门庆和张学良,这一虚一实,一古一今,似乎毫不相干的两个人,联系到一起谈的原因。

  以后,在自媒体中,我会推出一系列的视频,讲解九一八国难,讲解斯大林、裕仁、蒋介石、张学良这三国四方,以全球为背景,以东亚为舞台,所施展的谋略与战法。欢迎大家关注,并以此就教于诸君。

  最后,我想借异史氏的笔法点评一下张学良,作为文章的总结:

  汉卿其人,志大才疏、任性冲动,终酿满洲、西安两变,以致九州板荡,生灵涂炭,成其千秋之骂名耳。且彼以胆魄自矜,凭愿心论人,终为枭雄所欺。事败囹圄,为世间叹,成天下笑。然观其行事,敬君子、爱士伍,用人不疑,慷慨好义,亦不失为一时之杰矣!

文章来源于共识网,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公众号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号立场。

————————————

关注微信公众号:诗评万象

微信号:spwx6868

欢迎各位诗友踊跃投稿,投稿邮箱:hanlk@sina.com

  • 【新朋友】请点击图片上方蓝色字“诗评万象”关注,并点击查看历史消息。

  • 【老朋友】请点击右上方分享到朋友圈。



————————————

征稿启事

【岁月如歌】

体现对生活感悟的组诗组词。

【诗眼天下】

表现对当代社会现象有独到见解的诗词。

【诗词人物】

当代诗词创作作者作品展示。

照片一张,做封面用;诗人简介;诗词作品50首左右;有关您作品的评论文章1-3篇;如有书、画、印等方面的作品,也可同时刊登。

【才女芳华】

女性诗词作者作品展示。

限女性诗友;诗人简介;作品30-50首;生活照片10张左右做插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