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小小猕猴桃 带来山乡新变化——息烽县养龙司镇大山村推进城乡“三变”改革见闻

2017-11-10 贵阳发布

  2014年,一间破瓦房,四处通风透亮;2017年,两层砖混新房,各种家具一应俱全。三年时间,息烽县养龙司镇大山村村民蔡显德的家变了。这一切要归功于猕猴桃种植。蔡显德说,现在他家一年收入4万多元,比在外打工强多了。

  2014年,贵州林宜居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入驻大山村,通过“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和“公司+农户”的模式,结合农村“三变”改革,引导当地群众种植猕猴桃2700亩,涉及养龙司镇大山、茅坡、蚂蝗3个村和小寨坝镇石桥、排杉2个村的343户群众。在企业带动下,2016年,大山村人均收入8700余元,猕猴桃俨然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今年,林宜居猕猴桃产业初具规模,预计产量20万斤、产值300万元,将带动当地就业人口150余人,累计发放工人工资近1000万元。“我家往年根本买不起年猪,今年准备买两头。”大山村村民吴开芬是2017年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她把自家3亩地入股公司,同时在公司打工,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她说,在种植猕猴桃的前三年,公司每亩地补给300元钱的流转费,待猕猴桃达产后,公司还按照利润的10%分红,每亩地预计可分红1500元,一年的收入有两三万元。

  据了解,大山村以地入股种植猕猴桃的群众就有20余户100余人,共入股土地400余亩。在大山村,像吴开芬这样既是股东又是产业工人,具有“双重身份”的人还在不断增加。

  林宜居公司负责人银筑说,猕猴桃含糖量在10%左右时口感最佳,公司将利用农村电商、网络自媒体扩大销售,今年让大山村20万斤猕猴桃走向市场。

  “精包装每件24个果子,全国包邮价150元。”打开林宜居公司员工杜勇的微信,一条条订单还保留得十分完整,印证着生意的红火。杜勇预算,明年猕猴桃产量将达100万斤,公司除了面向大型商场和直营店销售外,正计划发展猕猴桃深加工产业,解决农户担心的滞销问题。

  据养龙司镇党委专职副书记左兆前介绍,除发展“农民股东”外,该镇光华、江土、新桥村还以村集体资金70万元入股林宜居公司,每村每年保底分红2万元。待猕猴桃达产后,公司按60亩猕猴桃纯收益的70%进行分红,那时每个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将达10万元以上。

  今年,养龙司镇在去年试点成功的基础上,以城乡“三变”改革统领“三农”工作,进一步盘活农村资源要素,通过引进龙头企业示范带动,选择具有市场优势的西红柿、叶菜、葡萄、椪柑等作为主导产业,先试点、再推开、全覆盖,带动农户特别是低收入户脱贫增收,让更多当地群众享受到城乡“三变”改革带来的红利。

  (来源:贵阳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