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非常苦恼。总是埋怨着为什么我起早贪黑,细致入微地关心和指导孩子。他却总是那么拧吧,说什么都不愿意听。其实家长们都是爱孩子的,但孩子关注的不是我们教育的内容,而是我们教育的态度。要让孩子们乐于接受我们的教育,下面这几种雷区家长们可千万别踩。在人格上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如果父母总以家长自居,即使有时候批评的百分之百正确,孩子们也会“口服心不服”。因此建议:父母们应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这样大家的感觉都会很好。毕竟还是个孩子还小,父母不应苛刻对待他们的表现,如果父母们总是苛刻地对孩子说,“你还差得远呢”,就会有意或无意地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别以为赏识教育就是要不停地夸奖孩子,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理解,它更大程度上是指理解孩子和鼓励孩子。过度的无谓的夸奖只会使孩子骄傲自满。父母过多的限制会让孩子感觉受到束缚,这是孩子最为反感的。
一年一度的暑假来了,每到这个时候,孩子们都心花怒放,家长们却发愁了——孩子有假我没假,该怎么安排才好呢?有的家长趁机给孩子安排大量补课,力图让孩子的学业在假期“弯道超车”,不惜花费巨资(重庆一位妈妈给上高中的孩子报暑假班1个月花费近2万);有的家长想让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钢琴、跆拳道、芭蕾舞……兴趣班从早上到晚。没有经济自主权却希望“我的暑假我做主”的孩子们,在爸妈的安排下败下阵来,却难免有情绪。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很多家长都会有点迷惘,怎么和孩子沟通才能了解他们的想法,互相理解达成共识,恐怕是家长们要花一辈子时间研究的课题。过度关心,只会让孩子反感,孩子会感觉自己的生活空间被压缩,从而丧失特长发展的机会,甚至,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有些父母常容易犯的错是批评得太过,这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从而导致拒绝接受批评教育,甚至产生“破罐破摔”的思想情绪。
父母在批评孩子时,一定要就事论事,并且让孩子知道他错在何处。偶尔把自己的孩子和同龄小朋友比较是自然的,但父母更多的是看到别家孩子的优点。这样的教育,怎能起到好的效果?现在有许多父母事事都不让孩子干,不让孩子有自己作决定的权利,但对孩子来说,不经历失败,怎能从错误中学到东西?
要言传身教。没有身教,言传就无从谈起。树立一个好榜样,才能起到示范作用。
特别声明:本文观点仅为作者观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平台转载使用,须保留本平台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百城千群万里书香活动,正在进行时……
这么赞的活动,赶快来加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