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做孩子的情绪导师,从闭嘴、拥抱开始

2016-10-26 向尚 第二书房阅读空间
第二书房  |  父母学堂 儿童书馆
编者按
 最近比较关注亲子沟通方面的问题,也有意识地进行了一些阅读和学习,在文章开头,想先简单分享一下近来这方面的几个小小的体会:
父母的确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实父母还应该是孩子的第一任情感、心理咨询师。作为“老师”不仅指引导孩子了解、认知外在的世界,还应正视、认知自己的各种情绪;很多时候,孩子对一位“称职”的情感、心灵咨询师的需求可能远胜过一位照顾其饮食起居的“保姆”。
人的自信、勇敢很大程度上来自被人尊重、理解和接纳,当他们感受到这些遍有力量去面对自己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并不需要隔靴搔痒的安慰、同情,也不需要刻板的说教、建议,更不需要威风凛凛的评判、训诫,我们只是需要别人能用真诚的同理心理解和接纳我们真实的感受。   无效的家庭教育往往植根于冷漠疏远的亲子关系,而亲密的亲子关系并非取决于血缘关系,也不是靠“急火”就能“爆炒”出来的;而要仰仗日常点点滴滴的滋养,慢工文火“煲”出来的汤才够醇厚。

经常观察和发现一下孩子“需要”什么,这个“需要”不是衣食住行方面的,而是情绪、情感和心灵上的。
都说做自己命运的主宰,其实失控的情绪犹如挣脱缰绳的野马,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却顶重要。  
对待孩子理想状态,也是最有难度的境界就是“既不把孩子当孩子看,又要把孩子当孩子看”。“不当孩子看”是说我们从人格、人权方面出发,不能本能或者无意识地“欺小”,要像对待大人一样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尊重不等于溺爱);“当孩子看”是说我们要恪守生命成长的规律,不能有意无意地漠视甚至否认“孩子”的特质。
在孩子心中,不要被符号化为一张唾沫飞溅的“嘴巴”,而要尽量成为一只懂得尊重之奥妙的“耳朵”,因为当一个能说会道的爸爸、妈妈并不难,难得是懂得倾听、善于倾听。


美国职业心理学家、“沟通之父”托马斯戈登博士曾在《父母效能训练》里提到父母与孩子(其实适用于广泛的人际关系)沟通中的12种“绊脚石”:命令、警告、教导、建议、训诫、评判、嘲笑、安慰、赞美、追问、争论、转移注意力(各种版本,翻译略有不同)。这里的“沟通”特指有一方处于负面情绪的“非常态沟通”;而除了“威胁”“嘲讽”外的其他“绊脚石”,在一些平和的“常态沟通”中还很可能成为沟通的“助推器”。

为了更形象地呈现12种“绊脚石”在“非常态沟通”中可能引发的麻烦,也为了自娱自乐,姑且请出一个像“papi酱”一样“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叛逆期少女,和一位经常被母女间的交流沟通弄得抓狂且即将步入更年期的妈妈,看看这12种“绊脚石”可能带来什么效果(或者回应)吧。
14岁的女儿从学校回到家,把书包一扔,半是自言自语,半是抱怨、试探加挑衅地说:“我讨厌作业、讨厌考试,讨厌这学校,烦死了,我不去学校了!”
●命令妈妈:“只要是我女儿就不能退学,我不允许!”女儿:“太硬气啦!我忍你14年了,明天起咱们就解除‘母女关系’吧!”
●警告(或者威胁)妈妈:“你如果退学,我一分钱都不会给你!”女儿:“谢谢您让我这几年在家做家务、练琴,我随便打个小工再加上平时的零用钱,够我糊口和享受一段美好人生的,不劳您费心啦!”
●教导(或说理、说教)妈妈:“没有什么比学习更能让人受益终生的了。”女儿:“您简直就像‘学习教’的传教士!”
●建议妈妈:“你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写作业、学习的计划,事情就没那么困难了。”女儿:“您真是活雷锋,动不动就义务给人建议,累不累啊!”
●训诫(或责备)妈妈:“还不是因为你自己平时不用功,作业、考试才应付不了?!”女儿:“啊~!@#¥%……&又来了!”
●评判(或分析)妈妈:“你还小,又任性,看问题不长远,这么小就辍学以后后悔莫及。”女儿:“有您在跟前,‘长大’对我来说就是难以实现的人生梦想!”
●嘲笑妈妈:“辍学?小小年纪,不学无术,简直像个小混混!”女儿:“我是小混混,功劳也有您一半!”
●安慰(或同情)妈妈:“困难是暂时的,加把劲,过了这坎儿你就不会这么想了。”女儿:“老实说吧,我这坎儿搁这儿N久了,迈过去的唯一办法就是——不上学!”
●赞美(或表扬)妈妈:“你以前成绩多好,你是有潜力的,我觉得我女儿最棒了!”女儿:“您这是刺猬摸着自己的孩儿光,狐狸温自己的娃香!”
●追问妈妈:“为什么讨厌作业、讨厌考试、讨厌学校?”女儿:“有个唐僧式的老妈,我的生命力有多顽强啊!”
●争论妈妈:“你以为不上学问题就都解决了吗?”女儿:“为什么就不能解决?李子的味道不亲自尝怎么知道?”
●转移注意力(或开玩笑)妈妈:“这周末咱们看场电影去吧。”女儿:“您这跳跃思维是不解决问题的!”
如果案例中的女儿是你,你会希望得到来自妈妈的怎样的回应?

曾经在朋友圈里做过一个非常“简易”的小测试,“在遭遇失望、低落、气馁、愤怒……等负面情绪时,你希望对方给你一个真诚的拥抱(不多说话,甚至不说话)的请举手。”引来不少朋友的回复,除了一个表示只要让她一个人静静就好,一个调侃表示“红包”的安慰效果更胜过拥抱的以外,朋友们都表示很喜欢这种安静过且真诚的方式。
语言是种非常神秘的东西,这很大程度上源于它的多义性,而多义又容易造成歧义,引发误会。“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好心办坏事”往往就是语言歧义惹的祸。所以,很多时候人们会发现,更直观、容易被理解的肢体语言是口头语言的有效补充。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本来形容那种幽怨的情绪达到沸点时,任何语言或者音乐都难以将其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唯有声响的留白可供人们体会和共情。在“非常态沟通”时未尝不是如此。
“共情”真是一个好词,也是一门很高妙的艺术。在我看来它是“同理心”的代名词,却更有温度。最后看一段有趣又有些小情怀的动画视频吧,或许有助于我们理解基于平视的“同理心”和基于俯视的“同情心”。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138b75mic&width=500&height=375&auto=0


作者向尚,一双小儿女的妈妈,写字爱好者。曾任某都市报文化新闻记者编辑,现为某出版社编辑。身为成长中的“生活家”,愿生存和美学能美丽相遇。微信公众号:向尚致生活(zhi-sheng-huo)

往期文章回顾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和八岁的“小书生”聊“生死”

点击阅读原文

还可以阅读更多优质文章哦

未完待续,精彩在后面

欢迎更多分享,投稿请至:
bookbook123123@sina.com↙ 更多阅读,更多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