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著名语言学家告诉你:怎样学好语文

2017-03-08 第二书房阅读空间

文章来源:转载自周有光新浪博客

转载请注明相关信息

PART 1

孩子没有太重的负担,才能培养兴趣


您“活到老、学到老、思考到老”,请问您所受的学校教育和教过您的老师,对您形成这种不断思考的习惯是否有影响?


 周有光 :应该说和我所受的学校教育是有关系的。


我那时的老师非常提倡兴趣,强调没有兴趣,什么东西都学不好。


我先是在圣约翰大学学习,那是一所帝国主义办的教会学校,有比较好的教学条件,图书馆书报杂志很多。老师非常鼓励我们去图书馆广泛阅览,培养兴趣。


另外,老师还教我们怎样阅读。大一时,我们每天去图书馆看报,有一个英国老师跟我们讲每天应该怎么看报。他说读报是有方法的,读报时要问自己:今天新闻中哪条最重要?为什么这条新闻最重要?这条新闻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不知道就去查书。


后来我们按照他的方法去看报,真的很有收获。以后我把这种方法用在读书、做研究上。这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


年轻时代的周有光


现在不少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不喜欢上学。当初您对学习浓厚的兴趣、旺盛的求知欲是如何培养的?


 周有光 :那时老师非常强调培养学生兴趣。但兴趣是自然产生的,不是勉强的。


现在的孩子们没有一点自己的空间,兴趣也就没有生长的土壤。


我上的中学、大学都是当时最好的学校,但我们的学习非常轻松,中学时9点钟才上课,上午只上正课,下午是游艺课。游艺课包括图画、音乐、写字等内容,不考试不计分数,很轻松。我们那时没有任何家庭辅导,因而我们学得很轻松,也很快乐。


兴趣就是在这样一个没有太多压力,有很多空闲时间干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的过程中产生了。上学时,我就利用课余时间读了不少语言学方面的书籍。


我们那时有些管理制度还是可以借鉴的。我们从中学开始一定要住校学习,从礼拜一到礼拜六,学校绝对不允许学生出去。这可以使学生集中精力读书、学习,接受教师的教育。


现在大部分学校没有这个条件,学生受外界影响就比较大。


那时的大学是很有贵族味道的。当时我很穷,考上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上海圣约翰大学,我姐姐在上海教书,有崇洋思想,希望我到圣约翰读书,但圣约翰的学费很贵。姐姐的同事知道后,就把她家里当作财产储存的皮衣当掉,接济我读书。


为了能顺利完成学业,我一边上学,一边给工部局(当时帝国主义在上海租界设立的行政机构)做翻译。放假就在上海打工。第三年,我在学校通过考试获得了一份工作,这样就应付了学校的费用。



和母亲及家人在一起(右二为周有光)


我觉得那时的教育方法有好的一面,学生有时间从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有时间从事勤工俭学活动。


现在的教育给家庭和孩子的负担太重了,孩子没有自己的时间。


现在清华、北大都在慢慢地改,走出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PART 2

中国需要宽松的教育环境


从另外一个方面看,现在许多人认为,知识爆炸时代学得越多越好。


 周有光 :小学、中学不能学得太多,要给孩子们时间玩。一个人有空余时间才会去思考。


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的中学语文老师吴山秀先生,他为开阔我们的视野,不断给我们灌输“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经常请名人来校讲演。


他是一位语文老师,那时的教材是文言,但他提倡白话文,介绍好的白话文章给我们看。


那时中学小学有许多很优秀的老师,我的老师让我们平时觉得很轻松。我想一定要轻松才能学得好,紧张是学不好的;不是压力越大就学得越好,压力太大学习效果就不会好。


周有光与张允和于1933年4月结婚


孩子不管不行,但不能管得太多。我主张教育要提供宽松的环境,我们当时的老师强调兴趣,认为没有兴趣是学不好的。兴趣是自己产生的,不是外来的;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


一个人一定会有某种或某些兴趣的,必然的兴趣同偶然的机会结合,就能成就事业。


语文改革也是如此。语文改革是语文自身发展的必然,不是人为的、简单的事件。20世纪50年代制定汉语拼音方案,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今天搞拼音方案就不一定能成功,因为目前存在一种复古思潮。在文革期间也不行,因为那样就会被批为洋奴。


所以说,什么事情都是必然和偶然的结合。教育要给孩子留有空间,这样他们的兴趣必然会自由生长。


周有光在英国剑桥



1938年,周有光张允和在重庆



周有光、张允和夫妇


PART 3

人才的产生,还得靠兴趣


是实行专才教育还是通才教育,教育界曾有长期争论,现在倾向培养通才基础上的专才。现在中小学学校教育中还存在一种现象,就是一些学校倡导英才教育,提倡培养精英人才、领袖人物。


 周有光 :你有什么资格培养领袖人才?


领袖人才是在社会中自然产生的,不是学校教育能够培养的。中学阶段应该给学生兴趣培养提供机会,你给他灌输东西,脑子装得满满的,他就没有自己的空间和兴趣去学东西了。


沈从文早年很穷,没有老师指导,小学都没有毕业,他的学问是自学来的。他自己说是“乡巴佬进京”,谁理他?他写的小说像法国小说,但他不懂外文,他是自己看翻译小说学会的,这完全凭兴趣。有人看小说,看到半夜还不休息,是因为有兴趣。



三连襟,右起周有光、沈从文、顾传玠


您认为中小学教育的基础是什么?


 周有光 :中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其中国文是基础,最重要;英文也是基础,要拿起来就能写。


中文学好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很多人喜欢看小说,通过大量阅读就学好了。


PART 4

现在的教育,要学会容纳两种文化


您认为我们现在教育应该如何处理好继承传统和面向未来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学习西方文化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关系?


 周有光 :有许多人笼统谈东方文化、西方文化,这是不对的。你要谈文化,首先要知道世界文化史,特别是近现代文化史。


我认为,现在每个国家的文化实际包含两部分。


一部分叫国际现代文化其中最重要的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一部分是现代整个世界文化的共同部分,是文化的主要方面。


二是传统文化,每个国家不一样的,包括本国的文史哲,包括本国的宗教、艺术,具有本国特色的。


笼统讲东方、西方文化为什么不对?西欧文化和美国文化放在一起才是西方文化。东方文化含西亚、南亚和东亚文化。中国是三个“东方”之一,有自己的传统文化。


我比较了三所大学课程,中国今天有名大学的课程主要来自欧美。3/4是外国的,物理、数学、化学是外国的,是国际现代文化;1/4是国内的,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在缩小,国际现代文化在扩大。


我们现在处于双文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既有国际现代文化,又有本国传统文化。


一个人也一样,可以容纳两种文化,并不矛盾。我既能听昆曲,又能听现代音乐,因为人本身就是矛盾的。西方宗教是信上帝的,科学是反宗教的,两者矛盾,但我知道很多生物学家都去作礼拜,信上帝。





最后,大家都想知道,您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是如何做到保持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态和乐观向上精神的?


 周有光 :一要保持乐观的态度,要相信进化论,相信历史总是在进步,后人超过前人的。


二要多动脑,多思考。上帝给我们一个大脑,不是用来吃饭的,是用来思考问题的,思考问题会让人身心年轻。

团购进行时,长按识别在线选购

让孩子从小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更多阅读

特别推荐:32本特立独行的女性角色绘本

Mike探索号 | 甜甜的暖暖的女神节礼物

见字如面 | 心理医生父亲写给女儿的一封信:谢谢你给我这世界上最真诚的信任和赞美

神!21张深度漫画,有一张说的就是此时的你

“全民阅读”:“倡导”三年,终于“大力推动”了!


特别声明:本文观点仅为作者观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平台转载使用,须保留本平台开篇注明的文章来源信息,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 更多阅读,更多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