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原生家庭像台“复印机”

2017-12-02 第二书房阅读空间

每个人对家中新成员的要求蕴含着自己的成长经历,也就是对原生家庭的一种挣脱或者认同。正如,有人小时候在父母棍棒下长大,那么长大后或者会盲目宠溺孩子,或者延续父母教育他的方式。在家庭温馨和谐的表象之下,每一个孩子成年后或多或少地需要突破原生家庭的行为模式。


原生家庭的思考方式深深影响孩子


思考方式是指遇到问题时思考的出发点以及解决问题的落脚点。举例来说,在晨间来园的时候,我看到两个孩子先后因为跑得快不小心摔倒,其中一个妈妈赶快扶起孩子着急地问道:“宝贝,疼吗?”然后安慰孩子摔一跤没关系,正好和土地爷爷亲密拥抱了一下;另一位妈妈也很着急,却责备孩子道:“让你别跑,非要跑,你看,摔倒了吧,疼了吧,不听妈妈的话就会有教训的。”


分析一下两个妈妈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一个是关切、积极、乐观地解决问题,另一个是谴责、抱怨、灌输教训的方式。两个孩子在幼儿园甚至在园外遇到需要自己处理问题的时候,通常思考方式也是不一样的,面对同样是其他同伴摔倒,第一个孩子就会把妈妈处理问题的模式迁移过来,那么被帮助的同伴会感激这个孩子;第二个孩子也把妈妈处理问题的方式模仿过来,这种方法不但适得其反,同伴也肯定不愿意接受遇事发牢骚的人。


原生家庭影响孩子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指那些能使他人获益的行为,包括助人、分享、安慰、捐赠和合作等行为。亲社会行为不仅能够促进个体适应社会,还能够维持整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进化意义和现实意义。对孩子来讲,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直接影响他与人相处的愉快程度,毕竟人人都喜欢社会性行为发展充分的人。

成成的语言、智力、逻辑思维、音乐、美术各方面发展都很好,但是班中很少有孩子喜欢他,甚至排队都会躲避他,因为他总是“严于律人,宽于待己”。比如进餐时会不断提醒旁边小朋友不要碰到他,但是自己吃饭时却动作很大,影响旁边的人;再比如他当小值日生的时候,会对掉在地上的一点米粒都很在意,请掉米粒的小朋友必须捡起来,但是别人请他捡的时候却推三躲四,不愿意捡;大道理懂得很多却很少做到……


一次,开家长会,成成妈妈来了,别人已经落座,妈妈嘟囔年轻人不懂事,让大家关心老人,鼓励年轻爸爸妈妈坐在硬的小椅子上,让给老人坐软的大椅子。等大家相互让座之后,成成妈妈一屁股坐在中间最软的大椅子上,我明显看到很多家长投来不屑的眼神。其实,成成妈妈可能不明白,孩子对这样行为潜移默化地印刻下来了。


原生家庭影响孩子的“三观”


孩子发生矛盾时,尤其是争抢东西发生伤害时,有些家长会教育孩子“打他,出事了妈妈给他看病,别怕!”这是典型攻击性行为的教唆;孩子早晨来园,爸爸叮嘱道:“今天吃虾,可劲儿吃,咱可要赚回来”,这是典型无尺度进食鼓励行为……这些话语背后隐藏着值得商榷的价值观。


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应有效阻止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见到孩子们生长在不同的教养环境中,见到原生家庭对孩子行为的复制性影响,或多或少都会有许多感慨。那么,如何通过幼儿园教育,预防和阻止消极影响的传递?我们认为如下措施可以采用:


营造温馨的幼儿园之家。这是幼儿园教育中老生常谈的一句话,为什么还要拿出来说呢?想一想,什么是原生家庭,就是孩子一出生就存在的家庭,孩子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后,在班级会有一个“新的家庭”,那就是伙伴和老师组成的第二个家,这个家在一周五天的工作时间可以取代原生家庭的教育模式,因此幼儿园的家要温馨、温暖,让孩子如沐春风,那么教育的影响才会发挥作用。

鼓励幼儿相互学习。这里的“学习”二字,特指原生家庭中需要避免的方面。通过取长补短、相互影响,孩子们之间慢慢会形成一种正能量的“班风”,这个班风有助于孩子屏蔽家庭中的不良影响。例如,曾有一个孩子的爸爸主张自由自主的快乐教育,不主张排队、遵守纪律、认真听讲等一切在他看来有些墨守成规、循规蹈矩的行为,因此,孩子刚入园后就是满操场跑、活动区的东西也被扔得乱七八糟,完全不听管教。经过班中的集体生活,慢慢地他学会模仿他人的行为,也会从教育者的正强化中了解集体规则的对错,尝试遵守集体秩序了。这就是同伴的影响,接触久了就会有群体性特征行为。


让孩子爱上读书。在心理学上,自我痊愈是需要依靠自身内省才能达到的。幼儿园教育只是教育的初始阶段,不足以让孩子反思自己原生家庭的问题,那么在孩子逐渐成长的过程中,发现学校教育或者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某些观点相悖时,其实是痛苦的,因为孩子不知道怎么办。教会孩子自我预防的方法很重要,那么陪伴孩子终身的一项本领就是读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时书中记录他人的经验、做法、观点,对于为人处世很有影响。从小班起,培养孩子爱读书、乐于读书的兴趣和习惯,会让他们受益终身,同时也是孩子内在成长的催化剂。

幼儿园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幼儿园组织各种形式的家庭教育讲座,会对孩子原生家庭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有一次,我园组织家长学校活动,请传统意义上成功的家长讲述对孩子的教育时,其中一位家长说:“要求孩子做什么,首先自己要做到”,举例说自己每天坚持一个小时练字,那么孩子会在这种氛围中感受学习和坚持的快乐。当时很多家长都表示赞同和佩服,很多家庭开始尝试着向这个家庭学习。这就是另一种形式地改造原生家庭。


总之,作为幼儿园,有责任也有义务传播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和家庭育儿观念,让每一个小朋友在美好、温馨、温暖的家庭中长大,这也是福泽几代的事情。当然,这也需要幼儿园管理者、教育者以独特的眼光发现问题,以可接受的方式解决问题,让原生家庭发挥更多值得赞扬的优势作用。


作者朱继文,系北京市丰台第一幼儿园园长

原载于《中国教育报》2017年09月17日第4版 

转载:请自行注明以上相关信息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旨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平台转载使用,须保留本平台开篇注明的文章来源信息,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