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剧场效应”到底如何绑架了当代教育?—— 如何突破教育的 " 剧场效应 "?是率先坐下?还是离开剧场?

2017-12-18 第二书房阅读空间

“剧场效应”到底如何绑架了当代教育?

——如何突破教育的 " 剧场效应 "?

是率先坐下?还是离开剧场?


        (一)什么是“剧场效应”?


        百度关于“剧场效应”的解释有两条。


        第一条是大学者卢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当时的巴黎成了一个大剧场,每个巴黎人在巴黎这个剧场中观剧,同时又主动被动的参与演出。所有人既是观众,又是参与演出的演员。在自觉或不自觉中,人们完成了自我的异化。


        第二条是个经济学概念。大意是说,如果剧院突然着火了,按照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每个人都选择快速奔跑出去。导致的结果是大家拥堵在大门口,形成了集体的悲剧。寓意是指:个人最求利益最大化会导致集体秩序失衡,最后形成整体悲剧。


        在这两个概念中,共同点是个人角色和社会环境的失衡。


        当每个人都追求利益最大化,必然会破坏其他人的利益。大家都这么做,最终结果是谁的利益都不能最大化,甚至可能出现整体利益的最小化。


        这就是“无序”局面。


        “无序”的结局通常是“双输”“多输”甚至“全输”。到最后,往往没有一个赢家。


        “恶序”的结局通常是“单赢”,一般至少有一个赢家。


        “无序”导致的结果比“恶序”还要坏。


        这就是,为什么“坏秩序”比“无秩序”要好一些的解释。


        所以,秩序就显得重要了,法律就显得重要了。


        “良序”的出发点不是维护局部利益(不管是弱者,还是强者)的最大化,而是维护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糟糕的是,当下教育从未建立过“良序”,一直在各种“坏序”中沦陷,然后终于无可挽回的坠入了“无序”的深渊。


        (二)另一种“剧场效应”


        来说一种又相似,又略有不同的“剧场效应”。


        一个剧场,大家都在看戏。每个人都有座位,大家都能看到演员的演出。忽然,有一个观众站起来看戏(可能是为了看的更清楚,也可能因为身高较矮),周围的人劝他坐下,他置若罔闻,求助剧场管理员,管理员却不在岗位。于是,周围的人为了看到演出,也被迫站起来看戏。最后全场的观众都从坐着看戏变成了站着看戏。


        有什么区别吗?


        先站起来看戏的人在短时间内看的更清楚了,等到大家都站起来了,所有人看的效果和原来几乎相同。


        只是,所有人都成了站着看戏,所有人都更累了。


        所有人,比原来付出了更多的体力成本,得到了和原来一样的(甚至更差)观剧效果。


        更悲剧的是,虽然大家都更累了,但不会有任何人选择坐下来看戏。


        因为,谁选择坐下来,谁就啥也看不到。


        相反,还会有人开始站在椅子上看戏,引发更多的人也站在椅子上看戏。


        于是,一种空前的奇观出现了,某处的椅子不是用来坐的,而是用来站的。


        结果,破坏秩序的人没有得到持久的收益,而遵守秩序的人则是受害者。


        表面上,要怪那个破坏秩序,先站起来的观众,是他,首先破坏了秩序。


        实际上,真正的责任人,应该是剧场的管理员,毕竟,他是秩序维护者。


        (三)“剧场效应”绑架教育举例


        “剧场效应”正在中国教育泛滥成灾。中国教育被恶性失序绑架,在每况愈下中加速坠落。


        举例一:不断延长的上课时间。


        学生应该每天有多长时间的学习时间?国家有规定,生理也有规律。然而,“剧场效应”却一再突破国家规定和学生健康的底线。


        以普通人口大省的高中阶段为例,其逻辑演变如下:


        第一阶段(坐着看戏):所有学校都按国家规定执行,比如一周上五天课,每天上8节课,没有早晚自习,挺和谐的。


        第二阶段(个别人站起来看戏):突然,有个学校改成一周上六天课,每天上10节课,结果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成绩。赢得了家长的好评和追捧。


        第三阶段(所有人站起来看戏):于是,其他学校迫于业绩考评和家长的压力,也被迫跟进。一段时间后,学校都成了六天上课制。一个学校不守规矩必然演变成所有

    

        学校都不守规矩(除了那些自己放弃竞争的所谓“烂校”)。于是大家的办学时间达成了新的平衡。


        第四阶段(站在椅子上看戏):某些学校索性失去下限,改成两周休息一次,加上早晚自习。更有甚至发展到早上五点起床,晚上十一点才休息。于是,其他学校也被迫跟进。


        如此愈演愈烈,甚至有的学校一个月才休息半天,尽管骇人听闻,但比比皆是。


        尽管有部分学校迫于压力,没有完全跟进,但再也没有任何学校(尤其是重点学校)胆敢回到五天上课制、不上早晚自习的起始状态了。所有学校都退不回去了。


        当大家都变本加厉的延长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后,所有学校在这个恐怖的节奏下达成了新的平衡:先延长时间的学校在一小段时间内取得一定优势(如某些县中),但随着其他学校的迅速跟进(市中、省中也在上课时间上“县中化”),这些先发学校的优势也逐渐丧失。各个学校与原来五天工作制的情况下比较,办学成绩和排序没有本质变化。不同点是:所有学校、学生、教师都更累了,但得到的仍是原来那个排名而已。只是,谁也不敢再回到五天工作制,谁也不敢退回去了。


        举例二:愈演愈烈的补课。


        上述举例说的一般是高中。高中,似乎是政策监管的特区。初中和小学,国家政策还是卡的比较严的,毕竟,对这么小的孩子们下手,大多公办学校还是略感不好意思的。于是,另一个替代品上场了:补习班。


        第一阶段(没有人上补习班):班里同学们学习成绩有好有差,好在老师和家长们并未特别在意孩子们成绩好坏,几乎没有人会为了提高分数上补习班。这是起始状态。回顾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学校,那时社会上几乎没有补习班这种鬼东西存在。


        第二阶段(个别人上补习班):突然,有同学利用周末时间补课,或者是上的补习班,或者是找的一对一的家教,短时间内提升了自己的成绩排名,引发了其他家长的效仿。


        第三阶段(大部分人上补习班):于是,竞争愈演愈烈,别人上补习班成绩提升了,你不上补习班就相对落后。班级里几乎所有同学都上了补习班。结果大家的成绩排序又回到了起始状态。


        第四阶段(追求名牌补习班和名校老师):上补习班已经不够给力了,需要上名牌补习班,找名校老师补习。“你家孩子报的哪个补习班?”,已经成了很多家长聊天的中心话题。某些“名牌补习班”一位难求,招生甚至比公办名校还牛气,放学时常常造成交通拥堵。一些“名校老师”更是炙手可热,大赚钞票。更有补习班或老师违规宣传,拉大旗扯虎皮者有之,李鬼冒充李逵有之,坑蒙拐骗者也不乏其人。


        过去是学习差的上补习班,现在是学习好的上补习班。为什么好学生也上补习班?因为别的好学生也正在补习,正在变得更好,你不努力就会落后!至于学习差的,甚至连补习班也不收。好多补习班,要报名需要先考试,掏钱还不一定让你来上。


        如此愈演愈烈,可苦了家长和孩子们了。


        吊诡的是,如此恶性竞相上补习班的结果,得到的是和原来一样的排序和升学结果。不同点在于:家长们的经济负担更沉重了,孩子们的童年更加悲催了。而补习班和补习老师则大肆敛财,喜笑颜开。道理都明白:如果大家都想通了,都不上补习班,给孩子们减负,给家长们松绑,不好吗?但,谁也回不去了!因为谁也不敢也不愿先停下来!谁先停下来谁吃亏啊。


        举例三:疯狂的作业。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写作业。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作业落九天。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班作业到客船。

        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作业。

        衣带渐宽终不悔,作业消得人憔悴。

        ……

        关于作业的吐槽已经太多太多。


        前一段微信朋友圈一篇家长陪孩子写作业的推文一度刷屏。文中提到:陪孩子写作业成了危险工种,陪写作业导致家长心肌梗塞。还开出了陪孩子写作业的必读书目:第一阶段《亲密育儿百科》、《孩子你慢慢来》、《让孩子做主》,第二阶段《莫生气》、《佛经》、《老子》、《论持久战》,第三阶段《心脏病的预防与防治》、《高血压降压宝典》、《强迫症的自我恢复》,第四阶段《活着》……


        作业,又是如何理直气壮的在蹂躏学生的同时又折磨着家长呢?


        同样,可以在“剧场效应”中找到答案。


        第一阶段(作业不多):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作业的童年时期,那时科目少,作业也少且简单,放学也早。完成作业都不是问题,写完作业还能愉快的玩耍。课余男生上树掏鸟窝,下河捉鱼鳖,女生跳皮筋,做手工,都是学生时代的常态。


        第二阶段(作业变多):某些科目或老师增加了作业,这门科目成绩立竿见影的提升,迫于考评的压力,其他各科纷纷跟进。


        第三阶段(作业变态):只增加作业数量已经过时了,作业的种类和形态也与时俱进。除了老师改的作业,还有家长改的作业,除了课内作业,还有课外作业、展示作业、探究作业、网络教育作业、全程签字改错、微信打卡、拍照上传……。作业已经成了家庭和谐的头等大事。


        第四阶段(作业发疯):作业,重在落实,落实,关键在家长。写作业成了衡量学生学习态度和家长对学校支持力度的最重要维度。不写作业要罚站,甚至停课,在许多学校已成为常态;监督作业不力的家长被请到学校面谈也屡见不鲜。


        同样悲剧的是,当每个学生和每个学校都多写了这么多作业后,他们成绩排序与作业少时并不会有显著变化。只是,所有的老师、学生、家长都更加疲惫不堪,日益心力交瘁。而,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多写了这么多作业后,学生们对学习这件事充满了厌恶,对学校这个东西充满了憎恨。学校?不存在的,只是一个集中起来被惩罚写作业抄作业罚作业的地方而已。尤为要命的是:谁也停不下来了,谁也不敢少布置作业,谁也不敢不布置作业。


        君不见,高堂明镜写作业,朝如青丝暮成雪。

        君不见,车辚辚,马萧萧,行人作业各在腰。

        君不见,望长城内外,唯余作业;大河上下,作业滔滔。

        君不见,作业正在侵蚀休息,驱赶娱乐,摧毁健康,破坏亲情,奴役未来。


        孩子们未必能赢在起跑线,可能要先累死在作业本中。


        举例四:尴尬的优秀教师。


        疯狂的恶性竞争不但鲸吞着学生和家长,也蹂躏着教师,甚至使课堂生态发生逆向淘汰。


        前几天和一个初中学校的老师聊天。她是一位有近二十年教龄的优秀政治教师,教学成绩一贯优秀,课堂有趣有料,深受学生欢迎,也在各类公开课竞赛中名列前茅。然而,这位公认的爱岗敬业的资深优秀教师却尴尬又无奈地成为了学校考评体系中的“后进教师”。

        究竟是发生了些什么呢?


        事情是这样的,这所中学师资不够,学校让一个职员(完全没有任何教学经验,学的是体育专业,不是政治专业。)代理几个班的政治课。这位代理老师缺乏政治课的理论和专业素养,所以也谈不上什么课堂技巧,更没有什么情景化,探究化教学。上课先用十分钟时间让学生划一下重点,剩余三十分钟采取各种手段让学生背,人人过关的背诵。背不熟的同学下课后就到办公室接着背诵,完不成背诵任务的约谈家长。


        一学期后,这个老师带的成绩遥遥领先。学校领导对代课的“外行教师”刮目相看,赞誉有加。批评政治学科其他老师是“假内行”,要向这位代课老师学习提高成绩的“先进经验”。


        于是,这个学校的课堂也呈现出类似的“剧场效应”,老师们放下了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课堂不再采取信息技术,不再拓展课外资源,不再讨论展示,不再钻研教材教法,也无心学习什么课改经验,全部变成了背书+默写的教学方式。


        课堂生态彻底沦陷。


        当所有课堂都沦为了背背背,练练练后,学生的成绩又回到了原来的排序,所有的老师业绩也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只是,学生们更累了,更厌学了,因为课堂变得“没意思”了。


        只是,老师们更傻了,更倦怠了,因为教学变成了体力劳动。


        你看,本应该读书、思考、讨论、滋养灵魂,激发思想,孕育智慧的学校正沦为制造背书机器,批量生产文盲,摧毁文化血脉,扼杀创造力的集中营。


        这就是“剧场效应”泛滥的恶果。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淘汰。


        举例五:肆无忌惮的超级中学。


        当“剧场效应”相互叠加,把封闭管理+集中补课+集中训练+违规招生等几种剧场效应形成组合拳时,一种人类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怪胎横空出世了,这就是:超级中学。

其他国家皆无,唯我华夏独有。


        历史从未出现,当下愈演愈烈。


        第一阶段(没有超级中学):各个学校按国家政策有序招生,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亮点。


        第二阶段(超级中学崛起):某个中学采取超常手段,延长在校时间,周末补课,尤其是采取重金吸引外地尖子生源和外地优秀教师,升学率突飞猛进。并迅速扩大招生规模。


        第三阶段(超级中学膨胀):随着升学率上涨和招生规模扩大,超级中学对周边的优质生源和优秀师资形成虹吸效应,并通过“借读生”“分校生”“补习生”的高昂学费获得丰厚的利益回报,然后再用雄厚的资金继续吸引外围甚至全省的优质生源和全国的优秀师资,形成办学规模扩大+垄断尖子生+资金链回报+声誉提升的滚雪球效应。


        第四阶段(超级中学模式推广):随着一两所超级中学的崛起,其他有实力的中学也步超级中学后尘;无实力的周边县区中学招生和办学水平快速下滑,甚至全省范围内的普通中学陷入大面积的崩塌。


        结局:只要是有超级中学存在的地区或省份,所有学生的求学之路变得更加艰难。其一、进入超级中学的尖子生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才能比拼过越来越高的分数线;其二、单靠分数无缘进入超级中学的中等生,他们必须花费大把的高昂学费(高达几万甚至几十万)才能获得超级中学的学位,升学的经济成本剧增,事实上是扼杀了中下阶层子弟的上升通道;其三、具备学习潜力,但经济条件较差的普通学生,只能在日益塌陷的普通中学读书,求学之路更加艰难,上升通道更加狭窄;其四、至于原本学习成绩较差的一般学生,只能早早辍学打工。


        超级中学的存在并未真正提升所在省份的教育质量,也不会增加名牌大学在该省的招生量。只是让该省的学生更累,老师更累,普通中学沦陷,家长经济负担剧增。


        而超级中学,实际上是超级中学的管理层,才是这种变态“剧场效应”的唯一获利者。


        可是,你以为超级中学的滋味好受吗?


        未必。


        超级中学如同在刀尖上跳舞的获利者,风口浪尖,高处不胜寒,它时刻在提心吊胆,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它不敢有丝毫放松,它根本停不下来。只要它稍一闪失,略一失误,其他超级中学就会迅速取而代之。


        谁也停不下来。


        变态的陀螺要想稳定,只能加速旋转。


        只要放慢了旋转步伐,就意味着崩溃。


        (四)谁是“剧场效应”的受害者?


        “剧场效应”覆盖之下,人人皆是受害者。。


        孩子们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本来他们不必写这么多作业,上这么多补习班,熬这么多夜。他们本来可以有充足的睡眠,有愉快的游戏,有郊游,有闲暇,可以发呆,可以跑步,可以读书,可以写诗,可以交友……。可是现在的孩子们真是太苦太累了。熬夜到十一点十二点的小学生并不罕见,通宵写作业的中学生也不乏其人。至于传说中的双休,不是在作业中度过,就是在补习班之间穿梭。可他们如此辛苦,得到的不过是和原来几乎一样的结果。在被如此单调机械枯燥的约束十几年后,他们离开学校时,往往对读书这件事充满了厌倦。你还能指望这一代人有什么创新精神?


        家长们也是受害者。钱包被掏空了,身体被榨干了,亲子关系被破坏了。成功者永远是少数,大多数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希望也陆续破灭。为了孩子的未来透支了孩子的成长,为了所谓的分数摧毁了家庭的和谐,结果到头来才发现,所谓的高分并不能带来传说中的成功。当孩子身心破坏,当亲情残破不堪,即使少数孩子出人头地功成名就,这样的成功又有何意义呢?


        老师们也逃不过。表面看某些老师从补习中获利不少,但大多数老师舍弃了自己的健康和家人,也未必能成就学生的辉煌。学生辛苦,家长心苦,老师命苦。工作时间如此之长,法律规定的双休日和寒暑假,对于中国的高中教师来时,一直是个遥远的传说。更为滑稽的是,在付出如此高强度的劳动后,他们终究会发现,自己培养的学生除了获得几个分数,在人格、道德、思想等方面几乎毫无建树。


        从本质上看,“剧场效应”绑架了教育。在恶性竞争中,教育实现了自我异化。学校在制造文盲,教育在摧残文明。


        往大了说,几代人全部沉浸在考试中不能自拔,如此成长起来的人才,其创新能力不容乐观。改革开放近四十年了,我们的大部分工业品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了,可是,我们的人才培养水平又位居世界第几呢?

        (五)谁制造了“剧场效应”?


        是学生吗?可是努力学习、出人头地并不是错啊。


        是家长吗?可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不算错啊?


        是教师吗?提升考试分数,就是教师的责任啊。


        是学校吗?学校在种种压力下,要生存啊


        秩序的破坏是集体合谋的后果。


        人人既是秩序失衡的破坏者,又是秩序失衡的受害者。


        人人既是受害者,又是凶手。


        当雪崩到来时,每一片雪花都说和自己无关。正是无数片自认无辜的雪花合谋了雪崩;当洪灾袭来时,每一条小溪都说和自己无关,正是无数条小溪合谋了洪水。只要灾难的链条足够长,参与的人足够多,每个人都可以用“没办法”“和我无关”来推脱责任。


        是孩子们愿意上补习班、写作业吗?并不是。


        是家长们乐意让孩子受苦受累吗?并不是。


        是评价尺度的单一,是过度恶性的竞争,是监管的缺位,是相对匮乏的资源,是生存的焦虑,是下一代不能输的恐惧,绑架着家长、孩子和老师们。


        当然,还是要区分主次责任。


        第一,是监管者的监管缺位。维护秩序是监管者的本职工作。学生在校时间一再延长、非法补习机构泛滥成灾、作业数量不断加码、超级中学违规招生,国家早都有明文规定限制,可这些规定却形同一纸空文。监管者应对“剧场效应”的失衡负主要责任。


        第二、是教育者的欲拒还迎。学校和教师应该是抵挡“剧场效应”的重要防波堤,面的恶性的竞争、利益的诱惑、家长的压力,教育者应该有起码的良知和操守,不能一再丧失底线。这个底线就是:不违法,不违规,不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在这一防波堤中,学校的管理层责无旁贷。


        第三、是无良商家和媒体的大肆搅局。大量的补习机构为了牟利,利用各类自媒体或纸媒体,大肆违规宣传,无所不用其极,营造“不能输在起跑线”“升学秘籍”“提分宝典”“名师点拨”……等等虚假信息,加剧了家长和学生的学习焦虑。


        第四、家长和学生。是被裹挟到洪流中的弱势群体,无力制定政策,无力甄别信息,无法改变规则,只能在洪流中挣扎自救。他们的每一次自救都无意中加剧了洪水的泛滥,大部分结果是既伤害了别人,也无助于自己。

        (六)梦想:学校的未来


        除了写作业,除了考试,学习还有别的含义吗?


        除了刷试题,除了上课,学校还有别的教育吗?


        让孩子们少写点作业,天不会塌。


        让孩子们少参加补课,地不会陷。


        没准,他们能学的更轻松,更高效,更愉快。


        看到有人描述这样的学校。


        在未来,有这么一所学校。上午上文化课,下午上兴趣课和社团活动,包括体育、音乐、美术、手工、舞蹈、话剧、诗歌、哲学、游戏、科技制作……。晚上,读本书,写文章,看电影,散步,开晚会,或者发呆。周末,是郊游、体育比赛、社会实践或参观博物馆。


        这样的学校并不贵,至少不会比上补习班贵。


        也许,这一天并不遥远。


        也许,这未来即将到来。


    (本文来源:网络,第二书房转自守望新教育)

教育领军人物:“剧场效应”如何突破?

记者|钟磬

来源|国际在线


        如何突破教育的 " 剧场效应 "?是率先坐下?还是离开剧场?" 新高考 " 改革是否能成为一个突破口?


        11 月 30 日至 12 月 2 日,由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办、北京世纪明德承办的 " 第十六届全国基础教育学习论坛暨 2017 中国教育明德论坛 " 及国际分论坛在北京举办。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教育部原部长陈至立,教育部原副部长、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周远清,原国家副总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王文湛,香港大学前副校长程介明,著名学者、作家易中天,中国传媒大学教师、原央视主持人崔永元,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彭凯平,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万俊人等,以及近四千名中国各地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中小学校长、教师等出席了论坛。来自美国、俄罗斯、英国、加拿大、芬兰、日本等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基础教育官员、校长教师、教育集团负责人、营地教育管理者等出席了 " 第十六届全国基础教育国际分论坛暨 2017 第二届明德国际论坛 "。与会者围绕 " 贯彻十九大精神——‘新时代’教育领军人物的责任与担当 " 的主题,共同探讨新时代的教育如何面向未来。


        " 剧场效应 " 的原因何在?


        著名学者、作家易中天在演讲中举了一个国际学校的例子。老师提问学生:谁思考过其他国家粮食短缺的问题?所有的孩子都摇头,为什么?因为非洲孩子不知道什么叫 " 粮食 ";欧洲孩子不知道什么叫 " 短缺 ";美国孩子不知道什么叫 " 其他国家 ";中国孩子不知道什么叫 " 思考 "。易中天指出:" 为什么不知道什么叫思考?因为我们的教学是习惯性地灌输而不是启迪,学生掌握了结论而不是方法。考试都要标准答案,偏离一点就不及格。我认为,教育很重要的是要培养‘问题意识’,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缺乏问题意识是否引发 " 剧场效应 " 的原因?如何破解 " 剧场效应 "?


        中国传媒大学教师、原央视主持人崔永元在演讲中说:" 我特别理解教育工作者的苦衷。我有一次做衡水中学的节目,衡水中学我也去过,他们的做法,老师和孩子都非常辛苦,搞教育研究的人,很少赞同衡水中学的做法。但是,衡中校长说得很清楚:这不是你们在城市的高楼、别墅里能想象的。我们这里的孩子如果考不上大学,就离不开农村,没有别的出路。确实,从孩子长期的发展来看,那样是短视的,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会有影响。但是从具体情况看,那个地方的孩子们考不上大学,即使到城市打工,也只能从事简单的劳动,怎么办呢?我没有答案。衡水中学校长可能误解我在抨击他们,其实我是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只不过是没有答案。其他的学校好到哪儿去吗?也没有。这个变幻的时代给所有教育工作者出了一道世纪难题。我不相信在座的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或校长可以说:我不在乎升学率。你不在乎升学率,家长根本就不理你!有升学率学校才有发言权。但是在我们想办法提高升学率时,能否再多想一点儿?比如想想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的未来,孩子的眼界,孩子的情感?"


        显然,如果离开农村成了某些农村地区的唯一教育目标,那么,学校教育在 " 剧场 " 里争高低是必然的。


        破除 " 剧场效应 " 的积极心理学原则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彭凯平教授认为,从社会心理学来看,教育的 " 剧场效应 " 是一种从众行为,因为 " 随大流 " 容易得到安全、保障、资源,是一种我保护机制。抑制 " 剧场效应 " 有三个原则:第一,增强自我意识。当人们有足够的自尊、理性、平和、积极的心态,就不容易随波逐流。剧场里,当别人站起来,你要思考,你为什么要看?你真的喜欢看这个戏吗?有其他可能性吗?第二个原则是自由意识:你可以选择坐下来读书、思考、写文章等,或者离开,要挖掘、创造各种选择;第三个原则,要有宏观意识,超脱地看问题。大家都站起来了,我能否有所提升去做更伟大的事?去做另一个演出、另一个比赛?


        这个时代,教育更需要积极心理学。连清华的学生都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这绝对是杞人忧天。积极心理学就是培养对未来憧憬的能力、对别人同理的能力、对自己自律的能力、对世界审美的能力,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对意义创造的能力。十九大提出,中国目前是 "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愿望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什么是 " 美好生活 " 的标准?积极心理学认为有四个重要的心理维度:一是有人间大爱,爱亲人、爱朋友、爱国家、爱民族等;第二是活得愉悦、开心,能感受到美满的心理状态;第三是是活得有价值,有贡献、有服务感;第四是人生要有目标、有意义。面对 " 剧场效应 ",需要有公民的责任感,去改变不合理的事。我们为何不能振臂一呼?而社会的 " 领军人物 ",更要有预见、计划和谋略,能预见潜在的风险,做预案设计,有解决方案,提供更多的 " 剧场 ",就没必要大家一窝蜂看一个戏。


        " 新高考 " 改革能否突破 " 剧场效应 "?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教授认为,所谓 " 剧场效应 " 的本质,是没有依法办学。教育的监管部门,对 " 剧场效应 " 要有两点:一是办学有没有规则?二是规则是否执行?比如,教育部门明确要求幼儿园去小学化,小学零起点教学,但是,社会上的早教、培训机构,却根本不受这个规则的制约。一个荒谬的现象是:幼儿园门口挂着许多培训机构的招生广告,幼儿园里不能教小学的内容,机构却可以教,教育部门管不了。因此,必须立法禁止超前教育。包括超级中学,核心也是违规办学,公办校不能招高复生、不能招择校生、不能提前招生、不能跨地区抢生源,但是,公办学校办一所民办校,就都搞定了。由此可见,破解 " 剧场效应 ",需要监管部门有所动作。


        但另一方面,对观众来说,能看到的戏质量又怎样呢?这个问题,就涉及学校的优质办学,教育评价体系。目前,浙江、上海正推进 " 新高考 " 改革,扩大了学生的选择权,本意是好的,但落实的时却被功利化地对待了。比如浙江,给了学生四次考试机会,但很多高中赶进度,高一就开始学习选考科目,高二选考完毕,高三再专攻语、数、外,整个教学秩序被破坏。另外,因为物理不容易拿高分,在可选择的情况下,报考物理的学生一届比一届少。


        此外," 新高考 " 并没有完全突破分数评价,貌似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至少有三大不平等:第一,结果公平了,却缺乏起点与过程公平,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的起点与过程差距很大;第二," 新高考 " 考试科目虽然可以 6 选 3,或 7 选 3,但依然是纸笔测试,分数的一元评价,对孩子的个性、素质发展不公平;第三,高考招生是分省按计划录取,而各省之间仍旧存在差距。


        熊丙奇教授指出,这几年,国家一直在推动大学生创业,而中国从 2012 年到 2016 年,选择创业的毕业生按民间机构统计是 3%,美国大学毕业生创业的达到 20%。实际上,按 2016 年北京市公布的大学生就业报告,北京市 23 万大学生毕业,只有 700 人也就是千分之三选择创业,这是巨大的差距。我们必须反思,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什么人才?是不是只为学历服务?因此,要解决 " 戏剧 " 质量的问题,就要改变 " 教考招一体化 ",回到 " 招考分离 " 的改革原则上。真正建立大学自主招生、多元评价的体系。这样就可以让考生不受户籍限制,在任何地方报名,同时报多个大学,各大学独立录取,让一个学生能同时拿到几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再来选择,才能很好地促进大学的改革。


        对于 " 新高考 " 改革,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周彬教授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曾做过几年高中校长的周彬教授认为," 新高考 " 与 " 老高考 " 的区别在于:" 老高考 " 解决的是教育部门 " 选拔 " 的问题;" 新高考 " 解决的是学生选择的问题——学生优先 " 选择 " 适合自己的专业,就不一定上所谓 " 好大学 "。以前大家总以 " 北(大)清(华)率 " 来衡量,但很多学生是牺牲长远发展来获得短期的 " 好大学 "。


        周彬教授认为,实现 " 招考分离 " 需要一步步来,突变反而会扼杀改革本身。比如,当浙江、上海实行先填报专业再填报大学的招生方式时,高校的各个学科都高度重视,纷纷想办法提高质量来吸引学生的报考。与 " 新高考 " 相呼应的是 " 双一流 " 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学科才是真正培养人才的需要。" 新高考 " 改革就是希望破解 " 剧场效应 ",把 1 个剧场分成了 N 个剧场——把原来的超级大学,分解成学科专业,按专业的程度排名,资源的丰富一定会突破现两个超级大学对大家思维的约束。


        对于改革,要看大方向,不能因为 " 新高考 " 有不成熟就放弃。以前孩子们学得辛苦,却没有主动选择的权利;现在也辛苦,但孩子可以自己选择。另外,专业优先还能促进高中增加生涯教育,否则学生不知自己适合什么职业。因此,通过 " 新高考 " 可以检讨、反思、重构高中教育。


        " 研学旅行 " 能否助力突破 " 剧场效应 "?


        作为 " 研学旅行 " 教育的倡导和行动者,北京世纪明德董事长王学辉表示:2016 年 11 月 30 日,教育部联合 11 部委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这是里程碑式的发文,标志着我们的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 研学旅行 " 就像平静湖面抛入了一颗石子,是破除 " 剧场效应 " 的突破点之一。各种旅行、营地教育、课外学习,可以让孩子们离开两点一线的固有环境,在大自然、户外、移动课堂、旅行中去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激发兴趣、树立目标,让好奇心、想象力、批判精神、创新意识、团队、沟通能力等得到彰显。


        " 研学旅行 " 能否助力突破 " 剧场效应 "?芬兰萨翁林纳市副市长、萨翁林纳市国际教育中心主任马库 · 坎库宁(Markku kankkunen)博士认为:课外活动是有一定意义的,芬兰的学生户外教育的比重很大,但前提是孩子自己主动去,不要硬推着孩子去。营地教育、课外教育,更多的是让孩子在体验和感受中成长,而不是非要学什么知识,否则就太功利了。芬兰的教育理念是:" 多不如少 "。意思是:你学很多东西,但你的理解会更少。所以,不是给孩子填充更多知识,而是让孩子更多理解。


        对于 " 剧场效应 ",既然大家都知道是错的,为什么不改变?马库博士认为:一个家长很难做什么,但是一群家长一起就可以改变一些事情。芬兰以前也有与中国类似的问题,后来,芬兰的教育改革,就是让学校、社区、家长、学生,在课程开始之前,一起来讨论课程的设计。芬兰 2016 年进行的课程改革,就是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来做的。家长一定要多投入到教育中来,国家也要允许家长加入。


        美国加州西康学区迪安高中校长塞梅 · 西格勒(Summer Sigler)认为:中国家长可能是为了让孩子上个好大学,才这样的。但在美国,有很多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家长会有不同的观念。而且,还有很多职业比如技术维修等,不需要大学文凭,而且薪酬还比一般大学毕业高很多,所以直接读技术职业高中,拿到职业资格证,也会有很好的回报。就如剧场看戏,你可以退场,不看这个戏剧。


        美国加州西康学区教育局国际部主任埃里克 · 彼得森(Eric Peterson)博士认为:" 剧场效应 " 与人的恐惧与缺乏勇气有关。" 研学旅行 " 肯定可以帮助孩子打开国际视野,一旦孩子的视野和思路被打开,他们会选择不一样的道路,让人生有不同的选择,而不是跟风。教育,如何让我们做到:明知道是错的事情,可以有勇气不做?彼得森博士认为:人的恐惧来源于人的无知、愚昧,当你发现了真相、找到了真理,你就会移除恐惧。比如你去了某个国家研学旅行,就会消除对这个国家的无知,就不会有恐惧。勇气会在行动的教育中得到培养。当我们认为是不对,又缺乏改变的勇气时,更应该依靠一些客观的资料,做更多的研究、调查,用科学的数据来支持自己的选择,移除心里的恐惧,站在正确的一方支持自己的信念。教育的过程中就是要培养人的勇气。


        改变价值观,是突破 " 剧场效应 " 的要点?


        香港大学前副校长程介明教授指出:之所以有 " 剧场效应 ",是因为我们的教育缺少了根本的原则:价值观。总是在关心自己能否成功、能否能竞争?这样的教育是没有活力的,是难以面对未来的。


        程介明教授介绍,哈佛大学商学院克莱顿 · 克里斯坦森教授写的书《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说到商学院的学生,毕业后每 5 年重聚一次。第一个 5 年大家都意气风发;第二个 5 年,结婚、生子、升职等等;第三个 5 年,有些人忙得来不了的;第四个 5 年,有些人非常成功,但也有些人生意失败了,还有些离婚了;第五个 5 年,甚至有人坐牢了。这可是最精英的学生啊!当初的教育并不是为了这个结果。


        如今,教育面对的未来社会与过去有巨大差异。以前的职业形态是一技傍身、一纸学历、一劳永逸、一帆风顺、从一而终,但未来,更多的是学用脱钩、转工转行、失业、创业、个体工作、多重身份、间歇工作。思想形态上,20 世纪追求安居、乐业、稳定、保障;21 世纪是突破、挣脱、释放、自为。对未来,大家更多想到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而这些都是假设世界是和平的!但从整个世界来看,实际上我们处于 " 乱世 ":气候变化、生态危机、各种传染病;经济危机、贪污腐败、社会动乱、政治丑闻;恐怖袭击、战争,难民 …… 而且这些,近几十年还看不到回转!我们的下一代必须是坚强的一代。


        因此,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提 " 核心素养 ",美国提出的 21 世纪关键能力是:读、写、算;学习创新;明辨、沟通、、创新;信息、媒体、科技能力;生活与职业能力。新加坡的是:自信的个人、自觉的学习者、自主的贡献者、有心的公民;沟通、与信息能力;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公民、全球与跨文化意识。香港则提出人的素质四个层次:一是学养;二是修养;三是品质,勇敢、敢于承担、是否坚持原则等;四是价值观。价值观是最重要的,因为哪怕前三个都很好,没有价值观,没有对错、好坏、美丑,就不算是教育。


        怎样培养面对未来的素养?需要整个教育体系的改革,但目前我们的改革还没有抓到根本,虽然 " 新高考 " 改革增加了考试次数和选择性,但是,假如大学的招生不改,基础教育就很难改。因为大学招生只考哪几个学科,学生必然就只学那几门学科,很难涵盖人的多方面才能。


        突破 " 剧场效应 ",或许从 " 宽容 " 开始


        在论坛发言的最后,崔永元说:" 教育改革,应该在体现我们的字里行间,在所有教育的细节当中,增加非功利的色彩。这种非功利色彩是充满人性的,是保护孩子个性的,是对孩子的个性持宽容态度的。教育的眼界、胸怀、思维,比什么都重要。细节有可能改变教育,也可能改变中国,所以请允许有像我这样只专注细节,对教育规律说不出个一二三的人,宽容到还能给他发个奖牌,宽容到还能让他对着几千名校长、教师说说心里话。有了这个,我们的教育一定会好,我们的生活环境也一定会好。"


        或许,突破教育的 " 剧场效应 ",要从 " 宽容和讲心里话 " 开始。

转载:请自行注明以上相关信息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旨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平台转载使用,须保留本平台开篇注明的文章来源信息,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