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有节制的母爱,是一种暴力

2018-01-09 第二书房阅读空间

分离只意味着

生活方式的改变

而非

情感的终结


来源:胡慎之(hushenzhixl)



心理学在最近几年迎来了较为快速的发展,这种发展带来的一个良好的副产品,便是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家庭教育,懂得了父母之爱,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但与此同时,很多父母也容易陷入另外一个极端:


把爱,简单地理解为溺爱;把尊重,误以为一切都听孩子的……


而这样教育方式的结果,就是前段时间,火遍朋友圈的某银行产品广告“番茄炒蛋”视频里所呈现的——孩子缺乏基本的生存能力。


这不仅是一则广告,现实生活中也有类似的故事。


40岁还不会下面条的男人


阿单是朋友的一个朋友,男性,40岁出头,某个中学的老师。如果从外表看来,他算是帅哥一枚,将近180的身高,热爱运动也让他的身材看上去很是健硕。


在外人眼里很是不错的阿单,却成了他太太口中的“低能儿童”。


据阿单太太讲述,这位已到不惑之龄的男人,至今不会做任何家务。


“只要我出差不在家,他必然天天点外卖”。


阿单的太太说,自己有一次出差一个星期,她回到家之后,发现家里所有的垃圾桶都装满了外卖的快餐盒,家里散发着一股类似垃圾场的臭味……


“一个年过40的男人啊,不会做饭不会炒菜也就算了,就连下个面条都不会……不仅如此,竟然能够忍受家里装满快餐盒……”


阿单太太越是描述,越是气愤。


阿单之所以到现在什么家务都不会做,据他太太介绍,是因为有一个什么都包办的母亲。


阿单家有三个兄弟姐妹,母亲向来都很溺爱,从来不让这几个孩子做任何家务。


哪怕现在老母亲已经80多岁了,回家聚餐的时候,几个孩子也都是任由老母亲在厨房忙活,自己在客厅看电视和闲聊,他们不会为此感到任何羞愧和不适。


阿单的另外两个姐弟,也和他一样,几乎不会做任何家务,而且工作和婚姻也都不太顺利,为此,他们的老母亲也经常站在孩子们的立场,去指责外界的不公,或者他人的不友好。


当初因为觉得自己年龄不小了,就在认识一个月之后和阿单“闪婚”的太太,如今肠子都悔青了。


虽说婚姻生活到目前只维持了一年多,但她早已经精疲力尽,几次向阿单提出离婚。



阿单非但不同意,还把太太想要离婚的想法告诉了家里人,80多岁的老母亲一次又一次地给阿单的太太打电话。


先是以请求的口吻,劝说不要离婚,后见阿单太太心意已决,便转为强硬的口气,指责阿单太太没有妇人之仁。


对此,阿单太太哭笑不得,最后不得不“起诉离婚”,至于阿单和他的家里人怎么骂她“冷酷无情”,她早就不在乎了,她只是想快点逃离这样一个让她感到窒息的家。


不让孩子学做家务,是为了“不断奶”


很显然,阿单和他的姐弟如今缺乏基本的生活能力,是源于她母亲过度的溺爱。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经说过,当我们说到一个婴儿到时候,这个婴儿不可能单独存在,他一定是要跟母亲连结在一起的,因为他需要母亲的乳汁来维持他的生命。


所以在生命的最早期,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和母亲处在共生关系之中的,母亲在,我们才得以存在。


而身为母亲,也能够通过这样的关系,感受到自己可以“掌控另外一个生命”,从而前所未有地体会到自己巨大的价值感,形成对自己深深的自恋。


可是,孩子不会是一个一直长不大的婴儿,他是会长大的,他会在长大的过程中逐渐完成与母亲的分离:



首先是断奶,断奶意味着将告别与母亲的共生关系,即没有母亲的乳汁,这个孩子也可以通过摄入其他东西,如米糊,获得生存,但这还是需要在母亲的辅助下完成的;


其次是获得基本的生存能力,如学会做饭,这意味着孩子将告别母亲的辅助,自己能够独立生存下去;


第三步是离开家庭,这意味着孩子将彻底与母亲完成分离,开始各自的独立生活,二者之间有着情感的链接,但是依赖共生的关系却彻底被打破。

从这三步来看,我们能够很清晰地了解:


阿单母亲在第二步,即教会孩子获得生存能力这个步骤,截断了阿单的发展,没有让他学会做家务。


而不让孩子学会做家务,并非这位母亲担心孩子太小,或者不忍心让孩子操劳,而是因为潜意识里住着深深的“害怕”:


害怕孩子离开,害怕自己再也不能掌控另外一条生命,这将剥夺她所体验到的巨大价值感,也将打破她对自己的自恋。


为了让自己避免体验这种潜意识里的“恐惧”,她以溺爱的外衣,剥夺孩子们谋生的能力。


“不让孩子们学会做饭”,意味着“他们还是会一直需要我”,这种潜意识里的对话,让这位母亲一直努力地让孩子们与自己成为一体,拒绝打破“依赖共生”的关系。

有分离焦虑家长,更容易溺爱孩子


前几天,在地铁上,听到一对母女这样的对话:



几岁大的女孩儿眉飞色舞地和母亲讲述自己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然后很开心地说:


“妈妈,老师表扬我今天写得字特别漂亮……老师还说睡前要刷牙才能不长蛀牙……老师还说……”


那位母亲听了一会儿,打断这个小女孩儿,说:


“不要总是老师说,老师说的,妈妈不是也告诉过你这些吗?你怎么不听?”


从这样一段简单的对话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母亲试图带领孩子反抗老师的权威,稳定住自己在孩子心中的权威形象。


而这背后的心理成因,便是这位母亲在孩子试图和老师站在同一战场的时候,这位母亲体验到到了“被抛弃”的感觉,这会让她感受到自己的“分离焦虑”。


事实上,有分离焦虑的家长,更容易溺爱孩子。


因为在溺爱的过程中,看似是孩子的各种需求被满足,实际上则是,孩子的被满足,恰恰满足了家长避免体验被抛弃的恐惧。


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曾经说过一句关于家庭教育的名言:


“一个家长的人格,远远重要于这个家长做些什么”


换句话说,想要培养出健康独立的孩子,家长自己要先完成人格的成长,心智的完善。


如果你是一个容易溺爱孩子的家长,那么你需要先解决自己的“分离焦虑”问题。


你可以尝试这样做:


首先,回顾一下自己的童年以及自己和父母的关系,问一下自己是否很害怕与父母分离?


或者自己是否很渴望父母能够给自己更多的关注和爱?过度照顾和缺乏关注,都是分离焦虑的成因。


其次,感受一下当下的自己。


作为一个成年人,你能够看见自己内心住了一个害怕长大、或者渴望关注的小孩?


尝试让此刻的自己去拥抱那个害怕分离的小孩,告诉自己,有能力去爱已经长大自己。


此外,适当提醒自己,无论是自己与父母,或者自己与孩子,分离只意味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而非情感的终结。


子女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不会因为你的独立,或者孩子的独立就被剪断。


当你能够处理好自己的分离焦虑,你才能够长成一棵大树,不依附不攀缘,庇佑孩子健康成长。


让我们都学会适当节制自己泛滥的母爱,告别对孩子变相的暴力。

作者介绍:杨思远,专栏作者、心理咨询师。追求有用的反鸡汤主义者、拥有积极态度 的悲观主义者。个人微信公众号:拉姐(ID:byjzlajie)


相关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