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鱼镜:儿童具有一种神秘的本性,它还在吗?

2016-03-14 鱼镜 第二书房阅读空间

张宇瑾(鱼镜),第二书房父母学堂嘉宾;热爱读书,提倡终身阅读;热爱绘本,提倡陪伴成长。同时,她是一位三岁半萌宝的的妈妈,是母乳喂养的坚持者,是“爱与自由”的践行者,是“下乡养儿”的实践者。


我喜欢和孩子聊天、玩耍,孩子的语言、行为让人愉悦,让人欣喜,让人感动。我时常能够从孩子的世界里看到他们的伟大与渺小。伟大的是孩子心中生发出的自由意志,渺小的是他们的样子、声音和无力抵抗。成人对儿童的不了解是自大的开始,是控制的开始。

场景一:游乐场,你怎么只玩一个玩具?

带三岁多儿子晟予去游乐场,有一段时间,他只喜欢玩大块软质积木。一进去,就找积木、搭房子,搭起来拆掉,再搭起来再拆掉,十分专注沉迷。有一次,晟予搭的房子吸引了一个小朋友,于是他们一起玩,两个孩子年龄相仿,一砖一瓦地搭起来。还不时说着笑着,十分有趣。过了有半个小时,这个男孩的妈妈说:“走走走,那边还有很多玩具,咱们去那边玩吧?”这个男孩不走,说:“妈妈,我们正在搭城堡,这个好玩!”妈妈边看手机边等待了有5分钟,终于忍不住了,抱起孩子说:“游乐场不能只玩一个玩具,太浪费了,那边的都玩玩去!”男孩不情愿地走了,留下我和晟予疑惑的眼睛亮闪闪地眨着。

心语一:我们忘了带孩子玩的目的

仅仅因为孩子小,成人武断地认为孩子的决定是幼稚的、不可靠的。在这个场景中,我们看到了成人对儿童感受的忽视与剥夺,以及成人对自我的笃定相信。而事实却是:儿童具有一种神秘的本性——当他专注、持久于一件事情时,他是愉悦的、充满活力而又有内心清明的沉静。这是一种无阻碍的状态,它是内心清晰和思考自由的源泉。像鸟的色彩,花朵的芳香一样,是自然具有的,不是任何“教育方法”的产物,在这种沉静、专注、自由中孩子能够发展出兴趣与个性。而往往在生命能量这样美好流淌时,成人便开始伸出双手、张开嘴,把它们熄灭,变成自己熟悉的模样。这种熟悉的模样让成人安定、安全,却没有生命的鲜活与敬畏。成人甚至根本忘记了带孩子出来玩的目的——是让孩子开心快乐。

  当孩子长久地观察蚂蚁,长久地把玩一堆沙土时,请先感受到孩子沉迷的珍贵,走进去孩子的世界,与他一同感受真实的美好。


场景二:原来是这样,妈妈误会了你

前几天,放学的一个傍晚,接上晟予,往家走。晟予一会要走马路左边,一会要走马路右边,还不时抬头看天空。让妈妈一定要紧紧地拉着他的手,并要求妈妈不可以抬头,只能低着头走路。我确实得看着前面的路,所以没有执行他的“非分”要求。晟予非常生气,说:“妈妈必须低着头走路,这样安全!”我说:“这样怎么会安全呢?妈妈得抬起头才能看到有没有汽车、有没有自行车和行人呀。”我没有理会他的要求,继续抬头走着,一路上晟予都嘴里说着什么,闷闷不乐地回到了家。进了家门,他突然哇的一声哭了起来,说:“妈妈,你那样走路,陨石会砸着你头的,你会很疼。”我说:“所以你才提醒妈妈,让妈妈低着头走路的吗?”晟予委屈地说:“是的,不然妈妈就被陨石砸碎了!”原来是这样,我这才意识到,我误会了孩子,孩子的心多么纯美,他在保护妈妈。晟予最近在看《妙想科学系列绘本》,其中一本讲了陨石撞击地球的知识,最近他一直在到处寻找地上的石头是不是陨石,还会抬头看天空中有没有陨石坠落。可是在回家路上的那一刻,我居然没有想到这些,甚至没有问孩子“为什么”。真是十分惭愧。

心语二:沟通是最美妙的解语花,解语即解心

做妈妈的三年多时间,无数次感受到儿童的真善美。并勉励自己一定要多观察孩子、理解孩子。可是,仍然会有很多遗憾留下,这或许也是人生的常态。有时候孩子的“为什么”常常难倒我们,可成人却连“为什么”都鲜有提出。儿童具有一种神秘的本性——他们常常分不清想象与现实,这是他们开阔的精神地带。他们想象着陨石这个天外来客会突然出现在自己的世界里,甚至他已经看到了想象中的陨石,就在天空中正向地球快速地飞来。于是保护妈妈,让妈妈左躲右闪,不要抬头。这时候,问一句“为什么”多好,将会打开一段多么天马行空的对话呀。可是,我却只看到了孩子的行为,没有深思一下、关心一下他真正这样做的原因。沟通是最美妙的解语花,只有解语才会解心,也才会保护儿童神秘的本性——探索,想象、自由。

  

就像星星不停地运行和周期性的闪闪发光一样,孩子也有内在的心理本能。这是自然界的密码和自然规律。蒙特梭利说:“当一个新的生命诞生时,他自身包含了神秘的主导本能,这将是他的活动、特征、适应环境的源泉。”孩子的世界非常难以了解,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心怀敬畏和虔诚。而不去扭曲或剥夺,努力发现孩子情绪上的痕迹,这些或许是儿童神秘本性的线索,每一日做父母,每一日都需要成长。或许就像古罗马诗人朱维诺尔说:“应该把最崇高的敬意献给儿童。”

是的,儿童神秘的本性就是生命的神秘和神圣,我们或许在成长的路上和那些密码渐行渐远。但只要肯低下头,真诚地看着孩子的眼睛、听孩子的话语,我想我们会无限接近生命本来的样子。

文章作者 / 鱼镜 | 微信编辑 / 反省家

© 文章为作者原创作品,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平台转载使用,请注明文章来源,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