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付巧锋:向明亮那方飞翔

教育时报 河南教师 2022-10-09

第九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候选人03 付巧锋


个人档案

姓名:付巧锋

单位:洛阳市洛龙区第二实验小学

学科:语文

荣誉:河南省骨干教师、洛阳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推荐语:


成为一名教师/只因为儿时的梦想/十九年芳华/默默无闻溢清香/她用语文/描绘着乡村儿童朴素的梦想/她用脚步/寻找着乡村教师成长的路径/勤勉、执着/令她崭露头角/热情、智慧/令她温暖人心/教学路上/她锐意进取,勇于尝试/相信未来……


——中原名师、北京第二实验学校洛阳分校校长 张胜辉



向明亮那方飞翔


儿时,父亲看着我有模有样地教邻居家的几个小孩儿时,曾笑眯眯地说:“你将来当个老师吧!”年幼的我迷茫地注视着他。小学时,我遇到了杨素英老师。她是一个“有温度”的老师,总记得她为我梳好凌乱的发辫,擦去晶莹的泪花;她是眼里泛着光的老师,我的目光总是紧紧地追逐着她移动的身影……看着她的和颜悦色,听着她的语重心长,感受着她的平易近人,“老师”这颗种子就悄然地播撒在我的心中。中考时三个志愿无一例外地报了师范学校,看着我如此决绝,父母选择默默地支持。这样的破釜沉舟源自于我对她的向往与热爱。


好好教孩子们,别耽误人家


1999年8月,我第一天上班,母亲细细叮嘱:好好教孩子们,别耽误人家。我骑着崭新的凤凰自行车走在坎坷的乡间土路上。在曲曲折折、寻寻觅觅中,我走进了石人小学。寂静的校园,杂草肆意地生长着。两栋小楼静静地伫立在斑驳的阳光里。我闭上眼睛深深地呼吸着混着泥土与青草味儿的空气,这就是我工作的地方。


站在讲台上,看着那一双双充满期盼的眼睛,我的双肩上顿时有了分量,沉甸甸的。我牢记父母的叮咛,卯足了劲儿准备好好地干。一个多月的接触,我却苦闷了:学生课堂上心不在焉,所布置的家庭作业完成的寥寥无几。



父母的叮咛再次萦绕在我的脑海中:好好教孩子们,别耽误人家。我也进行了反思:教学除了热情,除了方法,还有……趁着放学后的一段时间,我对班里的学生分批次进行了家访。我想和家长谈谈孩子,谈谈学习习惯的养成,希冀着能寻求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家访之后,我收到了一位家长长长的来信,信中满是指责,满是质疑。一瞬间,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那封在床头的信,被妈妈不经意地打开,妈妈只是问了一句:“你打算怎么办?”既然她对我存在这样的认知,那我就要加倍的努力: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辅导班里的学困生……学生的成绩渐渐有了起色,那位家长几次三番邀请我中午到家里吃饭,我都婉然拒绝。说实话,我很感谢她。感谢她的直言不讳与质疑批评,是她在鞭策着我成长。


不甘平庸,才会有花开的日子


2000年8月,在校长的推荐下,我应聘做洛龙区第二实验小学的老师。要知道,这可是我们乡乃至区里一所响当当的学校,她所集结的可是最好的老师。我知道自己成为二实小的老师还有很大的差距。那就把这次经历当作一次锻炼。没想到,二实小以她博大的胸襟接纳了我。


在这样一个高手云集的团队里,她无形中也在引领我走近优秀。教,然后知困。那就好好地学习,让自己的教学生命充盈。我主动请求走进教同头课的艳芬老师的教室。她的爽快让我记忆犹新。她行云流水,娓娓道来;我专心致志,奋笔疾书。那满满的听课记录成了我的教学指导书。晚上,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书本、听课记录,回忆着她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思索着她的设计理念、教育思想。教学路上,我也在悄然成长。



案头上的《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设计》等期刊是我的精神食粮。闲暇时间,我都会捧起来看一看,想一想。看着我的钻研劲儿,领导和同事们送来了《于永正教海探航》《窦桂梅经典课例》等书籍。夜色朦胧中,我如饥似渴地读着;午夜梦回时,我细细地思索着。在我的教学设计里,渐渐出现一些灵光一闪的环节。当一切融会贯通后,我会在我的课堂上尝试、总结、改变……学校里研讨的氛围很浓。我也常常就自己的教育困惑向同办公室的老师请教。学习、实践、收获,这一路走来,忙乱与苦恼相伴,却让我更加自信。


学校这个优秀的团队让我的教育教学日臻精彩。身处这样的一个集体,我怎能不努力,怎能不拼搏?第一次区优质课一等奖,对于我而言意义非凡:它开启了我的幸福密码。我依然心无旁骛地学习、尝试、调整、再尝试……为课痴狂。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近些年来,优质课获得市级一、二等奖,2016年被评为洛阳市优秀教师,2017年被评为洛阳市智慧教师。2017年被评为河南省中小学骨干教师。


做“够专业”的老师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教育、教研两条腿走路。这样才能脚踏实地,走得平稳,行得长远。中年级孩子写作文为什么一个意思说不清楚?为什么写的都是流水账……当把心中的困惑和同事们交谈时,大家也有同感。那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吧!随着工作的深入,我们猛然发现:提出问题——寻找症结所在——寻找解决策略,这不就是在进行课题研究吗?2014年,我作为主要参与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行走在路上,虽有时跌跌撞撞,有时停滞不前,有时忙忙碌碌,但我无怨无悔。坚持给我带来了最好的礼物——所申报的市级课题《培养小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顺利结题。在日常的听评课中,我们感觉课堂低效、甚至无效。在一番问诊把脉之后,我们发现了其根源在于是目标设定存在问题。我们几个老师追本溯源,寻找解决方案。为此,我们开展了《目标细化对阅读教学的有效促进》的课题研究。对老师而言,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深入浅出”。我对照新课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仔细研读教材,确定准确适当的目标,使之落地;设计的活动有序、有法,保障有效性;拓展阅读真正地开阔学生的视野。有了这样研读教材的意识,学生在课堂上热情高涨,敢于表达,甚至乐于表达。孩子们沉浸其中,乐此不疲。那编写的一篇篇教案,见证了我的思考与成长,那不同颜色的标注,记录了我的思考和调整,也让我无形中整理出一套第一手资料,成为佐证课题的关键材料。



小时候,老师在我心中是美丽的,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 小时候,老师是神奇的,枯燥的文字经她一讲妙趣横生;小时候……因为敬仰,因为热爱,长大后,我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孩子,我愿你在我身旁短暂停歇,积蓄力量;我愿成为你登山的梯,渡河的船,陪你走一段成长的路。


来源:教育时报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河南教师”。本公众号转载的其他稿件,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欢迎联系我们,我们会在后续转载文章中声明。谢谢!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教育时报系列公众号

↓↓↓↓↓↓

觉得不错,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