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伟伟:我想长成一棵树

教育时报 河南教师 2022-10-09

第九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候选人18 张伟伟

个人档案

姓名:张伟伟

单位:洛阳高新区三山小学

学科:语文

荣誉: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部级优课奖、全国新教育榜样教师提名奖、河南省优质课一等奖


推荐语:


张伟伟是一个有梦想、有激情、喜读书、善学习、爱教育、很勤奋的青年教师。从农村小学起步,在语文课堂上行走,经教导主任锻炼,潜心静气,踏实沉稳,一步一个台阶,向着更高目标迈进。近年来,她的语文课先后获得省级和部级优质课一等奖。她的诗词吟诵课程音韵优美,广受好评。她是一粒承载着使命的种子,成长的愿望热切而又高昂。相信不远的将来,她会成为好大一棵树。

——洛阳高新区文教体局局长 孙健通



我想长成一棵树


坚守课堂,奋斗逐梦


“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了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路遥《平凡的世界》


小时候,一首《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唱得我激动不已,或许就从那时起,教师梦就镌刻在我的心中了。自从踏出师范学校的大门,我的职业目标愈加清晰——我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用我的热情点燃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2005年10月,我通过招教考试,来到了洛阳高新区延秋小学。生活的考验由此开始——


第一重:劳苦奔波。延秋小学位于洛阳市的西郊,而当时,我家在洛阳市的东郊,两地相距36公里。那是一段漫长的“路程”:我需要穿越整个洛阳市区,历时两个多小时的车程,途中还要换乘两次才能到达。由于路途遥远,我和许多同伴就住在学校。面对奔波之苦,我们经常玩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语气中,洋溢着青春的无畏与洒脱。


第二重:挫折酸涩。生活,远不是一条平静流淌的河流。当我怀揣着梦想,满腔热情地站上三尺讲台,我发现角色的转换并不像想象中那样轻而易举,我想让那群“小孩儿”乖乖听话,各种方法用尽,可他们却偏不顺我的意。我感到束手无策,无力感、挫败感一起袭来,常常是鼻尖一酸,眼眶里的热泪就忍不住了。



一次,校长在会议上的一番话点醒了我:“我们每天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当学识不足以解决这些问题时,就应该及时地用理论充实自己,找到源头活水。不断学习的能力,也是教师的必备素养之一。”于是,我捧起专业书籍。回想那时的我,特别像是一块海绵,尽情地吸收着水分。白天上课,晚上在办公室里啃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小学语文教师》《班主任》《语文教学大纲》以及各种文学作品。经过理论的充实,我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班级的主人,在课堂上他们畅所欲言,我耐心倾听;遇到班级事务,我们一起商讨,共同决策。渐渐地,学生和我的距离越来越近,他们在我眼中也变得更加可爱了。


第三重:汗水浇灌。学校环境清幽,远离喧嚣,使人心灵宁静。我们十名经过招教考试相聚于此的新教师,怀抱一腔热忱,每天送走学生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比学赶帮充实自己:我们曾围着一台电脑,反复观摩名师课例,学着在课堂上轻声细语地和学生沟通,当学生有精彩表现时,不再吝惜自己的表扬;我们曾练习三笔字、简笔画,讨论演讲技巧,苦练教学基本功;诗兴大发时,我们也曾在校园中高声朗诵:“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如今,昔日的伙伴多数已经离开延秋小学,到了新的环境。多位同志也走上了领导岗位,而我则更加专注课堂、潜心耕耘。


面对生活的重重考验,所有经历的痛苦与酸涩、泪水与汗水……都已经内化吸收。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成为我生命中积蓄的能量。


“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


11年的教导处工作经历,也给了我别样的体验。


从当教导主任的第一天起,我的肩上就多了一份责任,我必须使自己的业务水平,走在学校的前列,才能在面临其他教师困惑的眼神时,给出专业的指导意见。我抓紧一切培训的机会,不论是假期,还是周末,我都争取克服困难,充电学习、提升自我;我珍惜一切锻炼的机会,各种类型的活动,我都积极参与,积累丰富的经验。



这个岗位,促使我以一个观察者的视角,接触众多老师,纵观各种课例。经过多年的精心记录与反馈,我有了更多的审视:审视学科教学特点、审视课堂节奏把握、审视教研活动落实、审视教师专业因素……这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使我在探索教学的过程中,少走了许多弯路。我学会了更加冷静地思考、更加沉着地上课,学会了倾听学生的发言,就连看向学生的目光也更温柔了。


“课堂,始终是教师的主阵地。”2013年,我来到了三山小学,这里教研氛围浓厚。我心中暗喜,我这颗种子,有幸遇到这方沃土,一定会迸发出新的精彩。我躬身于课堂,利用文本与学生对话。从课上到课下,在字、词、句、段、篇的赏析中,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于此同时,我也在书写着自己的奋斗历程


“奋斗的人,才会屡登新高”


2015年4月,我们洛阳高新区承办了全国新教育开放周展示活动,为了凸显地方特色,需要在大会上展示一节代表洛阳地域特色的牡丹吟诵课。我所在的三山小学平日对于牡丹课程的探索,终于有了展示的机会。经过团队的打磨,14日上午,我带着学校的支持与信任走上了舞台。从舞台灯光亮起的那一刻,我和我的学生便忘记了台下的千余观众,我们充分地享受着课堂:从牡丹花与洛阳的不解之缘,到名贵牡丹品种的由来,再到牡丹诗、词的吟诵声唱响在会场上……最终,《相约洛阳城共话牡丹情》一课获得了与会者的热烈掌声。那掌声,包含着肯定与赞扬,我更加坚定了奋斗的方向。随后,我便收获了额外的奖励,我被评为“全国新教育榜样教师提名奖”。


2016年底,好消息传来,我的《怒吼吧,黄河》一课获得了河南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同时,我的另一节习作课《     的自述》,在国家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获得了部级优课奖。



磨课的艰难困苦,无法与人言说。磨课,需要将学科特点和文本特色相结合,需要将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磨课,磨的是课,也是人。每一次大赛,面对压力和重重困难,仿佛一颗石子进入贝的身体,令人寝食难安、痛楚难耐。只有凭借毅力与恒心,战胜困难,才能打磨出一个更有光彩的自己。正如新教育所言:“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付出,才有奇迹!”


“奋斗的人生才更充实。”一次次的赛课活动,使我从三尺讲台,一步步走上更高更大的舞台。我却越来越平静、越来越沉稳,因为我知道,在课堂上历练,才能促使我成长!


我愿坚守课堂,不断奋斗,不断逐梦,向着明亮那方前进!


来源:教育时报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河南教师”。本公众号转载的其他稿件,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欢迎联系我们,我们会在后续转载文章中声明。谢谢!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教育时报系列公众号

↓↓↓↓↓↓

觉得不错,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