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春天该很好,你若尚在场

教育时报 河南教师 2019-06-23


10年前的今天,

是他离校回家团聚的日子,

可他一去,

再也没有回来过......




10年后的今天,

学生依然想他,

朋友依旧念他,

无数的人默默追忆着他。



他究竟是谁?

何以如此牵动人心?


时至清明,泪雨纷纷。

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故事,

缅怀这位可敬的教育同人——



总在春天想起你

西峡县基础教育教研室  王俊


与你初识,是在读师范的时候。你比我小一岁,又是老乡,共同的爱好让我们很快走到了一起。你有一句话:一百个兄弟,没哥大!自此后,我们便以兄弟相称了。


1999年6月,赵惠老师(后排左二)与本文作者(后排左三)在南阳二师合影


毕业后,满怀豪情的你,却遭遇了当头一棒——师范生分配暂缓。可你毫无怨言,默默地收拾被褥,在生你养你的木家垭村,当了整整一年的代课教师,每月工资不足百元。


当时,农村小学条件还很艰苦,学习资源极度缺乏。学校里仅有的《教育时报》《小学青年教师》这些报刊,你视如珍宝,找校长借了厚厚的一摞。在深夜的一盏孤灯下,你度过了无数个不眠的夜晚。


报刊上密密麻麻的笔记,印证着你的刻苦和勤奋。在这所偏僻的乡村小学,你一干就是整整三年。尽管学校离家不过三四百米,但是每天忙完工作后,你很少回家,你身上好像有股使不完的劲儿。


在这所偏僻的山村小学里,你当起了快乐的“孩子王”。课前课后,这群山里娃都“黏”着你问这问那,而你也从不厌烦,解答孩子们千奇百怪的问题。


赵惠老师上公开课


你教的第一批学生中,有一个叫陈雨的孩子,他整天咳嗽,肺都咳出血了,家里却没钱治疗。你知道情况后,自己掏钱给他看病,吃西药、熬中药,前后治了半年,学生的病彻底根治了。


现在的他,已经是西安某大学的老师了,事业有成,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这件“小”事,他一辈子也忘不了。他说:“没有赵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你,是一个爱生如子的人!


三年后,我们同时调入西坪镇二小任教。曾记得,那时候兄弟俩在一块,总是说不完的语文、谈不完的教学。为了便于交流学习,你狠下心,从牙缝里挤出几千块钱来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有了电脑,你如虎添翼,查找名师资料、制作PPT课件,你的专业成长在拔节。你,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


2006年5月,赵惠老师(第三排右三)在平顶山参加河南省小学语文第六次优质课竞赛


之后,在全县优质课竞赛活动中,你获得了一等奖,并进入了县教研室方华瑞老师的视野。此后,你的成长进入了快车道,很快在南阳市优质课竞赛中崭露头角,获得了一等奖。2006年,又在第六届河南省小学语文优质课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2007年,河南省小学语文“十佳青年教师”评比活动拉开帷幕,你作为南阳市唯一一名代表,再次获得了全省第一名。你的成长,为无数默默奋战在偏僻乡村的青年教师们,树起了一个好榜样。甘于寂寞,而又不懈努力,你,是一个勇敢追梦的人!


2007年11月,赵惠老师(左一)参加河南省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技能竞赛,被评为“十佳教师”第一名。


再后来,经过严格的选拔,你调入河南省实验小学任教,这可是咱们全省最有名气的学校啊!一个山区的普通教师,能进入这样的学校,按我的话说,那真好比是姚明打球闯进了NBA呀!我期待着你在这个平台上有更大的成就,有更好的发展。


2008年11月,赵惠老师带领省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参观郑州市科技馆


后来,陆陆续续听到了你的消息,只能用一个“忙”字形容:不断的研课、外出上课,天天更新博客,分享你的教育故事。经常是夜深人静的时候,还看见你在博客里说,自己的“胃袋”又空了。兄弟,你是不是又忘记吃晚饭了?你把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你,是一个不断进取的人!


2008年9月,赵惠老师(右一)在鹤壁送教,讲课间隙与听课教师合影留念


满树的花开了,却忽然遭遇了倒春寒,把本该收获的果子,打得七零八落。2009年清明节前夕,你从郑州风尘仆仆回到家乡,看望父母和身怀六甲的妻子。也许是命运作怪,也许是天妒英才,在离家的山路中,你突遭车祸,生命的年轮永远定格在28岁。


你,抛下了年迈的父母,深爱你的妻子和尚未谋面的孩子,还有无数喜爱你的人。噩耗传来,好多人为你流泪,好多人扼腕叹息。学校的领导从郑州专程赶来,学生和家长自发捐款,很多好友纷纷为你送行。你,就像一颗流星,生命虽然短暂,却划出了灿烂的光芒。


俗话说,人走茶凉。但是这些年来,教育时报的刘肖总编、省实验小学的许校长、商丘市教研室的李斩棘老师……他们用各种方式,表达着对家人的牵挂。


商丘市教研室李斩棘老师看望赵惠老师的女儿小淇淇


他们一次次地为你的女儿买衣服、奶粉等,快递到家里;当你的父亲被诊断为肝癌在郑州住院的时候,他们忙前忙后办理手续,悄悄地垫付住院费用,买各种营养品,就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你走十年了,但是好多人还惦记着你,无意中提起你,牵挂着你的家人。


这些,都是当年你播下的善缘,开出的花、结出的果……你,是这样的一个人,让每一个认识你的人深深地记住你,终生怀念的一个人!


又是一年春来到!虽然,年年的清明节都会想起你,但是,十年后的这些日子,我的思念格外强烈。赵惠,一路走好!你的妹妹,已经顺利考入兰州大学研究生,再有一年多就毕业了。


2009年冬天,赵惠父母带着小淇淇到省实验小学走访儿子曾经工作过的地方


你的女儿现在读四年级了,成绩次次班里第一。你有一位坚强的母亲,你还有一群真挚的朋友。有了大家,这个家一定能渡过难关,一定的!


有的人,注定永远不会离开,因为他只是换了另外一种方式存在。在我的内心深处,你仿佛并没有离开,只是太累太累了,需要好好休息一下。


你仿佛在外出讲学的途中,争分夺秒地准备着教案和课件;你仿佛在大江南北,和全国各地的老师分享着你挚爱的小学语文教学……今生认识了你这样的好同学、好同事、好朋友,是我的荣幸。


在这个美好的春天里,我又想起了你——我的好兄弟,赵惠!


你是这样的人

教育时报  刘肖


赵惠老师,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对于《教育时报》的读者来说,可能并不陌生。就在2009年4月9日,赵老师离世后的第三天,记者专程赶赴西峡参加赵惠老师的追悼会,并带回长篇报道《你是这样的人》——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你的老师说——


你是一个从不满足已有成绩永远都在向上攀登的好学生。


2009年4月8日深夜11点,小吃店。西峡县教研室方华瑞老师,这位一直被你称为“师傅”的领路人,此时尽量以平静的口吻勾勒着你成长的轨迹。


9年前的夏天,你毕业于南阳第二师范学校。上师范,就是想早点减轻家里的负担;终于等到毕业,得到的却是暂不分配的待岗通知。于是你走进家门口的小学,做了一名代课教师。


“那学校特别的偏僻,整个就在大山的怀抱中。第一次走上讲台,拿着语文课本,望着眼前这些质朴憨厚的山里娃,生性倔强的他下定决心,虽然自己不能改变许多,但一定能够做出许多。”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你广泛涉猎山区学校仅有的教育报刊,《小学教学》《河南教育》及《教育时报》成了你课下的精神食粮。很快,你便成了学生们最喜爱的老师。


转眼到了2004年,已经结束代课生涯的你被调到西坪镇第一小学担任教导主任。“他常跟我津津乐道的,是那年到郑州观摩河南省第五届小学语文优质课大赛。那次比赛,河南油田实验小学的王晓惠是第一名。


回到学校,他把王老师执教的《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的实况录像认真研究了足有30多遍。尽管当时教的是六年级语文,他却借用四年级的学生讲了两堂《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并请同事帮他录像,然后反复对比自己和王老师的课,一点一点查找自己的差距。”


2005年春季,通过镇中心学校的选拔,你参加了全县小学语文优质课大赛。方老师说:“成绩尽管不是很理想,但他没有灰心。回校后,他把自己的课堂向全校老师开放,请同事们提意见;他还把每节新授课都定为37分钟,留出3分钟收集学生听课的感受。”就这样,在与同事和学生直接的碰撞中,你迅速地成长着,并多次被评为“模范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研工作者”。


2006年春季,你再次参加全县小学语文优质课大赛,并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同年,你因执教《妈妈的爱》一课获得全省品德与生活优质课大赛一等奖。


2007年11月,作为南阳市的唯一代表,你参加了“河南省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能手评比”,并以第一名的成绩站在了“十佳教师”的领奖台上。


2008年8月,已经成为西坪镇中心校文科教研员的你,作为河南省的唯一代表,参加了在湖北宜宾举办的全国新课程语文教学观摩会,执教《瑞恩的梦想》一课。“这是他第一次走上全国的讲台,然而讲课的效果却不是很理想,只获得了二等奖。从讲台上下来,一看见我,他就哭了。”


宜宾归来,你把此次赛课的过程和得失,认真地整理成一篇文章,交给方老师。你在文章中深刻地反思,教研是来不得半点浮躁的,只有踏踏实实,方能稳步前进。另外,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标准,不能死板预设,而要灵活生成……


“多好的一棵苗子啊!从来都是抱着小学生的心态,从来都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他这样一步一个台阶永是向上攀登的青年教师,还会有更大出息的。”说到这里,方老师怅然若失,“我就这样一直看着他向上走啊,走啊,怎么一眨眼就走丢了呢……”


2009年4月9日,赵惠老师的追悼会在西峡举行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你的亲人说——


你是一个集好儿子好哥哥好丈夫于一身的好男人。


4月9日早晨6时,沿着九曲十八弯的盘山公路,车向着你的家乡西坪镇木家垭村疾驶。右边是山,左边是河,初生的太阳给山影与河床都笼罩上一层淡淡的雾岚。


我知道,就是这山这水给了你灵性,你对这山这水也有着非同寻常的依恋,所以你把自己在新浪网开的博客起名为“山娃”。


离你的家越来越近,车突然停了下来。镇中心校的老师,指着一长溜粉碎的玻璃说,这就是三天前出事的地方。


从去年8月开始,你得到一个机会,到河南省实验小学交流学习。4月4日,清明节放假,你回到了家乡。4月6日,假期的最后一天,为了提前做开学的准备,你一大早就骑着摩托车,到镇上去赶发往郑州的过路车。就在这个上坡处,被一辆大型货车迎面撞上。


1981年9月出生的你,将风华正茂的生命定格在那个春天的早晨。离那些碎玻璃不远的路边,大片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开得绚烂而刺目。


木家垭到了,你家的门正对着村里的一条大路。门上一条黑底白字的横幅,以及摆满门前的花圈上,写的都是追悼你的话,字字泣血,句句带泪。


上午9时,你的追悼会就在这里举行。


你年迈的父亲母亲站在家门前老泪纵横,他们相互搀扶着,让彼此都不至于倒下。父亲说:“娃从小就懂事,清楚地知道自己要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学习再紧张,也要抽出时间帮着俺们干活。”当年成绩优异的你之所以报考中师,就是想为窘迫的家省下一笔学费。


父亲在农忙之余做一些山货的收购,2002年因为错估了行情而赔了六七万。当时已经工作的你,一边极力克扣着自己的生活费,一边劝父亲别担心,你会想办法帮家里还上这笔债。


母亲是你出事后全家第一个赶到现场的人,她当即立断,不往乡村诊所送以免误事,而要送到县城的大医院。母亲说:“当时我把娃紧紧地抱在怀里,能感到他的手脚慢慢地凉了,可我硬是不相信这么好的儿子能说走就走了,连句话都没给我留下。我跪着求大夫一定要救救他,我说‘我儿子没有死,他就是太累了’……”


你的妹妹在追悼会上代表亲人讲话。比你小十多岁的妹妹,从幼儿园开始就一直跟着你读书。你先后调了四个工作岗位,妹妹就跟着你换了四所学校。


你每天辅导着妹妹的学习,同时负担着妹妹的生活,所谓“长兄如父”就是这样的吧。“这次清明节回家,我哥还特意从郑州买了复读机带给我,帮助我学习英语。”


正上初二的妹妹,学习成绩始终是全班第一名。我对她说:“你能保持这样的好成绩,哥哥的在天之灵知道了也会欣慰的。”她说:“哥哥总是教育我,学习成绩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习能力的培养……”


追悼会上没有看到你爱人的身影,怀孕的她离预产期只剩短短的20天了。


在你们的卧室,身子已经很重的她只坐了一点点床边。我正在犹疑,如何交谈才能尽量减少给她的刺激。她主动开口了:“你不用安慰我,能和他相识相恋一场,并成了一家人,我很荣幸,也很知足。”


你的爱人在怀孕前当过多年的代课教师,她说2005年的腊月与你相遇,是在全镇的期末考试后集中改卷时。相识的第一天,你就请她一起吃晚饭;而让她真正动了心,则是在寒假里。


她的父亲突然患病住进了医院,但没有告诉你;得到消息的你毅然放弃即将开始的本科自考集中授课,四处打听找到了病房。对老人精心的照顾,让她觉得你的确是一个值得托付终生的好男人。


你们的宝宝即将出生。天渐渐地热了,你担心食物变质影响母与子的健康,清明节回家的第二天,抓紧去买了一个冰箱。我看到了,那冰箱新崭崭地站在客厅里,尚未通电。


“孩子还没名字,就等着他爸给他起个好名字呢。”爱人那双忆起你的种种好处时分外发亮的眼睛,此刻像是蒙上了一层迷雾,让人无言以对。


孩子们自发前来送别赵惠老师,个个哭红了眼眶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你的学生说——


你是一位哪怕只上一节课就让大家忘不掉的好老师。


追悼会上,看到那么多来为你送行的质朴的孩子们,我又想起你在一篇博文中记述的刚当代课教师时的一课:“在村小学讲《草船借箭》,我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领他们制作道具,用细竹枝足足备了‘十万只箭’。


我将他们带到学校后院,以乒乓球台两边作为‘江’的南北两岸,分组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课本剧表演……”尽管当时你还是个不满20岁的中师毕业生,可看到这样的课堂,谁都会觉得做你的学生有多么幸福。


自2008年8月下旬开始,借着到河南省实验小学交流学习的机会,你又把这种幸福感带给了省城的孩子们。上第一堂课时,你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大大的字——“平等”。你说:“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


要求你们做到的,我也一定做到。我们可以来个约定:你们今天的作业今天要按时完成,不要拖到明天;而老师明天的作业点评明天保证进行,决不拖到后天。让我们相互监督,好不好?”


4月9日下午5时,回到郑州后,记者直接来到省实验小学,想见见你最后教的一班孩子们。


 我问学生们:“除了‘平等’,老师还给你们写过什么词?”


“责任。”“聆听。”“尊重。”孩子们此起彼伏地抢着说你跟他们认真探讨过的词语。他们还说,是你教给同学们理解了“仰视”“俯视”和“平视”。


五(2)的冯宇凌同学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以前,宇陵上课发言不够积极,在表现评价时得了“良”;后来宇陵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可下一周她得的仍然是“良”。为什么呢?原来你每每提问时爱走到学生中间,坐在第一排的宇陵就常常在你的身后被忽略了。


宇陵因为自己的进步得不到承认,哭着向妈妈诉说委屈。妈妈劝导了宇陵一番后,以《我进步了吗》为题,把这件事情写到了博客里。她们母女都没有想到,有心的你竟然看到了这篇博文,在向宇陵郑重道歉后,又在自己的博客里写下深刻的反思。还记得吗?你那篇博文有着一个长长的标题:《每一只高举的小手都是一颗对老师充满信任的心》。


跟你的学生交谈时,老师们也在一旁,说到你,言语里尽是感慨和佩服。


教务主任徐永梅说:“别看他在山区小学教学,工资不高,可为了方便教研,2004年他就花了7000元的‘巨资’购买笔记本电脑。生活上省吃俭用,学习上他却毫不吝啬,2006年、2008年接连两次去太原和西安参加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会,都是自费去的。别说农村教师,就是城里教师又有几个能做到?”


“他还从徐主任那儿把两次观摩会的58堂示范课的视频全部拷到自己的电脑里,一节一节地琢磨。这么用心的老师,课怎么会教不好?”范苇老师接过话头。


一天一夜的连续采访后,记者又连夜通读你博客里所有的216篇文章,尝试着去发现、去解读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是一个永不满足已经征服的阶梯而一直向上攀登的人,你是一个即使尚不完美但一定是朝着完美方向努力的人,你是一个不能用长度而只能用质量来衡量生命的人,你是一个不需要刻意塑造而自有人格魅力的人……是的,你应该就是这样的人。


我和我们的报纸能做的还有一点,就是以工整的黑体字在这里记下一位英年早逝的优秀教师让人无法忘记、也永远不会忘记的名字,以表示我们崇高的敬意和无尽的追念——


你的名字叫——赵惠。


记者手记


在教育时报的邮箱里,有一篇征文和一册电子文集,它们有着同样的题目:《山,勇者攀》,来自同一作者:西峡县西坪镇中心学校赵惠。


2009年,在参加教育时报“首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宣传推介活动的征文中,赵惠分“立根原在深山中”“追寻路上竞中流”“蓄势攀山走与思”三部分,回顾了自己从一名豫陕两省交界处偏远小镇的山村小学教师,成长为全省十佳小学语文教师,并登上全国教学观摩会讲台的经历。其间折射出的一名青年教师的成长道路,可歌可泣,值得借鉴。


孩子们写给赵惠老师的送别信


同时,《山,勇者攀》还作为赵惠“开博寄语”的标题,被他永远“置顶”于新浪网所开博客的首页:“我的骨子已融入了大山给予的馈赠,我将带着感恩的心,继续上路,默默攀山。在教育教学的天地间,不仅要在课堂中实践,更要善于站在实践的层面去笔耕、去思考,如此才能实现母亲让我将来回报大山的殷切期待。前方应该会是更高的山,但一个响亮的声音在激励着我:勤奋、敬业、谨慎、向上!”  


在2009年1月7日的博文中,赵惠摘录了“首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评委武凤霞、董文华,以及第一季上榜教师张存敬、李慧香、贾会彬、卞洪建、贾彤的“成长寄语”。


命运如此无常,赵惠参评“首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的征文还没来得及刊出,年仅28岁的他却倒在了成长的中途。加入“最具成长力教师”方阵,是赵老师的夙愿,为此,组委会特别授予他“首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特别奖”。


2009年7月,赵惠老师被评为“首届河南省最具成长力教师”


赵惠老师的成长之路尽管已戛然而止,但他那份“山,勇者攀”的力量却将在我们的教育队伍中执著传递,激励更多的青年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不断攀登、勇往直前。


值此清明来临之际,

让我们向赵惠老师,

致以深深的敬意和怀念!



推荐阅读:


如果没有教师名分,你会在讲台上站多久?


“老师,回个微信很难吗?”老师的回答让所有人沉默……


苗宛秋真的是好老师吗?《老师•好》里的这几点请务必警惕!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河南教师”。本公众号转载的其他稿件,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欢迎联系我们,我们会在后续转载文章中声明。谢谢!


觉得不错,请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