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课如初恋般美好,你体验过吗?

教育时报 河南教师 2019-06-23


教育究竟是什么

一节好课是什么样的

怎样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

这是老师们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


小师约请了

小学数学界的3位大咖

贲友林、吴正宪、华应龙

听听他们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或许能够帮到你


如果你还在苦苦寻找

“怎样上好课、当好班主任”的答案

欢迎在7月份来

2019河南教师成长学院

余映潮、程翔、潘建明、王彩琴、闫学、武凤霞

朱煜、吴正宪、华应龙、贲友林、陈宇、田冰冰等12位大咖

将与你朝夕相处

为你的专业成长指点迷津!


仅余少量名额

快抓住最后的报名机会吧!


2019河南教师成长学院宣传片

☟ ☟ ☟



别让教学环节走过场


贲友林:2019河南教师成长学院小学数学班导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师,特级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组成员。


在一次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中,一位老师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用PPT呈现了古罗马两任掌权者儒略•恺撒和盖乌斯•屋大维制定、修改历法的故事,让学生阅读。


别让听,只是一“听”了之


故事有些长,但半分钟后,教师便又急着出示PPT下个页面,宣告教学进入下一环节。课下互动交流时,我问那位老师一个问题:“你觉得PPT呈现的故事,时间那么短,学生能读完吗?”那位老师听出了我的话外之音,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学生没读完,下次我会注意。”我又追问:“学生读完之后会怎样呢?”他沉默了。


另一位老师也讲这节课,同样用PPT呈现了这则故事。不同的是,他在文字的基础上,又播放了故事的朗读录音。课后,我问他:“是否想过,学生听完之后会怎样呢?”他腼腆地笑了:“呵呵,没想。”



没想这些,那想什么呢?他们如实告诉我,就是想这个故事怎样在课堂中呈现出来。再想想平时我们的课堂,教师往往关注课堂上怎样呈现材料、怎样讲解、怎样组织活动等,即关注教师怎样教,而对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等学习活动,仅停留于组织层面,并没有深入探析学生怎样学、学得如何。以“听”为例,老师也好,家长也罢,经常叮嘱与告诫孩子要听讲,而对“为何听”没有解释,对“如何听”疏于指导。在课堂上,学生只要在听,或者说只要呈现出听的样子,教师就心安了,至于学生在“听之前”及“听之后”的表现与状态,教师没有纳入视野中。如何不让听,在课堂中成为走过场式的一“听”了之呢?


关注听的全程,让学生“听”有所获


让学生产生听的需求。很多时候,在我们的课堂上,听,几乎成了一种强制性的要求。外在的要求是必要的,但内在的需求更重要。如上述教学片段,教师首先要思考的是,为何让学生听这样的故事?学生从年历中不难发现2月天数最少,一般会生成这样的问题:为什么2月的天数最少?课堂上,先让学生产生这样的疑问,接下来插入故事也就有了缘由,并让“要我听”转变成了“我要听”。



让学生掌握听的方法。听,不是全盘接受,而是有批判地接受,自主地与自己的想法进行对照。听与思结合,即日常所说的用心听、动脑听,听的核心是思考。听时,伴随着观察、辨别、判断、选择。听与讲结合,听是接受信息,讲是输出信息。听讲,就是要先听再讲。听听他人是怎样说的、怎样想的,再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他人讲得不完整,听完可以补充;如果他人讲得不正确,听完可以纠正;如果他人讲得精彩,听完可以赞许、鼓励与赏析。


让学生体验听的收获。听,要有成效。关注学生听了没有、是否听完,这是从学生的视角做出的审视。我们还要关注学生在听完之后会怎样,学生能否有更多的“获得感”,这是不能忽视的。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习真正发生


教学中,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干预与影响下进行的。学生如何学、学得如何,是教师必须要考虑的。不能只问耕耘,不管收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都应当给予关注。



我在教学《年月日》这节课的时候,也用了上述故事。不过,我的处理方式不同。课前,我让学生搜集与年、月、日有关的故事。课堂上,在学生提出“为什么2月的天数最少?”“为什么7月、8月都是大月?”这两个问题后,我便邀请学生展示他们所搜集的关于古罗马两任掌权者修改历法的故事,并带领全班同学共读。如此,学生对年历的认识、大小月的认识就不再停留于简单的接受上了。


故事,不仅要听进去,而且要理一理、讲出来。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参与程度不同,学习效果也不同。


如果仅从教师的角度设计教学,类似之前所说的一“听”了之的现象,依然会重演。因此,教师必须清晰地意识到,只有从学的角度出发,让学习真正发生,让学生想学、愿学、学好,我们才不会将教学处理得简单化,甚至像走过场了。



教育究竟是什么


吴正宪:2019河南教师成长学院小学数学班导师,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中心小学数学室主任,特级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


“教育是什么?”似乎从走进校园的那一刻起我就开始了自问,不知问了多少回,百问不得其解,不得其解还在问。我想每一位走在教育路上的追梦人都会有这样的执着与痴情吧?


一个小男孩,让我停下了脚步


初为人师的日子,我使出浑身解数,调动生命中所有的热情,投入教育教学工作。课堂上我不知疲倦地讲解,每篇文章、每个例题都不敢放过,生怕哪一句被落下。每逢带毕业班或带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我都加班、加点、加课时,这成为了常态。我们不遗余力,刷卷子、海练题、拼高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我照本宣科,在满堂灌的课堂教学中乐此不疲时,终于有一天,一个小男孩让我停下了脚步……



那是一个初冬的下午,教室里,那个男孩无精打采地趴在桌子上,显得倦怠而孤独。他面无表情地在本子上乱写,一行字慢慢清晰“我不喜欢和同学玩儿,我不喜欢上学,也不喜欢回家……”那天放学后,我与他谈了良久,当我把他送到他单亲母亲的身边时,月亮已经爬上了天空。我与他相拥告别,彼此眼睛里都闪着泪花……


数十年后的今天,我还会时常接到他的电话。儿时同学的聚会上他第一个站起来 :“报告老师和同学们,我儿子做爸爸啦,也生了个儿子。”笑声回荡在整个房间。我们成了一生的好朋友。


没有理解和尊重,谈教育总归是可笑的


“教育是什么?”我用心自悟……



教育是理解。儿童成长需要理解。鲁迅先生说过,对孩子的教育“开宗第一,便是理解”。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敢拿脑袋担保: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教师,不愿意与教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都总归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理解就是用心灵去感悟心灵,理解需要换位思考。教师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用心去倾听儿童的心声,设身处地地为儿童的成长着想。理解了,生命与生命才会产生积极的相互影响。


教育是尊重。儿童是有情感、有个性、有独立人格的完整生命体,生命需要被尊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核心是尊重。尊重儿童的人格,尊重儿童的成长规律,按规律教学就是最科学的教育。我们既要把儿童当作大人那样去尊重,也要把儿童当作小孩子那样去读懂。


激励和呵护,让孩子的幸福成长成为可能


教育是激励。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既有潜力,又不成熟。开发儿童的潜能、包容儿童的不成熟,都需要激励。教育是点燃、是唤醒、是激励。教师要善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鼓励儿童创造。教师要善于给儿童机会,使其发展的可能变成现实的可能。



教育是呵护。儿童成长需要呵护,教师要小心翼翼地保护好儿童的自尊心、自信心。苏霍姆林斯基说:“把学习上取得成功的欢乐带给儿童,在儿童心里激起自豪和自尊,这是教育的第一信条。”只有这样,儿童的心灵才能舒展,才能有幸福的感受。儿童是否幸福,是教育成败的关键。


教育是生活。生活世界是直观的、具体的、现实的,因而也是丰富的。儿童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慢慢长大,生活就是最好的教育。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是永恒的教育。


好课恰似初恋般美好


华应龙:2019河南教师成长学院小学数学班导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首批“首都基础教育名家”,先后参加了苏教版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和审定工作。


去年,在江苏南京,我执教了一节课《表面涂色的正方体》。由于时间紧,和存在“近乡情更怯”的心理,上完课我没能问、不敢问大家的感受和评价。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会上没能问、不敢问,会下我还是用微信“低声问”了。老乡们十分友好,好评不断。也有好友问我:“你为什么不揭示其中的规律呢?”


是的,没揭示其中的规律,这是我有意为之,思考有三:


一是学生缺乏规律揭示的认知基础。因为这些内容在苏教版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我借五年级学生来上课,学生还没有学表面积、体积等知识,如果课上硬要揭示规律,学生缺少相应的知识基础,会显得有些勉为其难。


二是学生“把玩”几何形体的机会不够多。我认为“几何是和想象力玩耍的玩具”,课上学生还没有玩起来,还没有玩够,教师匆匆忙忙揭示规律,这就像一个小孩子尚未长大,你就要他承担大人的角色,那太操之过急了。这节课可以玩的元素有很多。教师用教材教儿童时,完全可以、也十分应该对教学内容做“二度开发”。这是因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三是我认为创新教学要留下让人回味的东西,好课恰似初恋般美好。



一节好课,其实就是设计一场学生和知识的美丽邂逅


“好课恰似初恋般美好”,这是2011年记者采访我时,我曾经表达过的一个观点。现在,我把它展开来讲,与朋友们分享。


初恋是最浪漫的,英国著名哲学家怀特海先生认为,人的智力发展由浪漫、精确、综合三个阶段构成,分别对应小学、中学和大学。那么,我们的小学教育是否应该追求浪漫呢?


初恋是场美丽的邂逅,一节好课其实就是设计一场学生和知识的美丽邂逅。有了这场美丽的邂逅,学生就会特别盼望着与知识的“第二次约会”“第三次约会”……日日思君不见君。


人生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哲人说,是“未得到”和“已失去”。那么,我们教学中为什么企求学生早早地就轻易得到知识呢?难道作为“红娘”的我们,喜欢设计第一次相遇就走完恋爱全程的“悲剧”?


初恋是爱你在心口难开。初恋,是有很多心里话,都不肯说。或者是心里有话,说不出来。所以,课上的老师,明明有许多话可说,却要能憋着不说,留给孩子们自己感悟,那才是好老师。你或许会有疑惑,作为教师,我们究竟是说还是不说呢?我以为,如果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就应当说,否则还是不说为好。 


在总结《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一课时,我说:“昨天,我们知道——位置不同,大小就不一样;今天,我们发现——位置不同,角色就不一样;明天,我们又会发现什么呢……下课啦!”我想借机播下一颗颗好奇的种子……



过去,我们的教学往往只为了结果,掐头去尾、精讲多练、重在知识。现在,我们的教学还要为了过程,从头到尾、自主探究、重在体验。实际上,我们的教学是为了开始,见头思尾、重在兴趣。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定义“教育是有组织、有目的地传授知识的工作”。1997年修改为“教育是能够导致学习的交流活动”。其中“导致”一词,真是意味深长。


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一些“浪漫”


我的这节课不揭示规律,那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浪漫”地做些什么呢?


教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我设计了三次“比一比”,用来比较“表面涂色的正方体”。第一次,两分钟时间,比哪组学生动手能力强?第二次,两分钟时间,比哪组学生表现最棒?第三次,在第二天的课上比哪组学生用时最少?试想,下课后学生是不是会欲罢不能,继续“玩”下去?这样一遍又一遍地玩过之后,“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是不是才会印刻在学生脑海里?甚至,我们还可以设计第四次“比一比”,看看能不能给“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换件“马甲”,还原成本色?


好友用微信问我:“你为什么能设计出这样有意思的‘比了又比’的教学环节呢?”因为,我知道爱因斯坦摞骨牌的故事——


爱因斯坦出任荷兰莱顿大学特邀教授时,给学生讲的第一堂课是:成功的秘诀。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爱因斯坦说:“成功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做,所以成功的秘诀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故事中那位摞骨牌成功的学生,就是爱因斯坦后来的同事——美国著名物理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惠勒。


自从“美丽邂逅”了这个故事,我就常常躬身自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创造出这样的故事来?果然,皇天不负苦心人,我终于创造了这节《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可能也正缘于此,我更想和同行们分享我的感悟——好课如初恋!

2018河南教师成长学院精彩回顾

☟ ☟ ☟


2019河南教师成长学院还有少量名额

欢迎咨询报名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

招生信息↓↓↓


原载:《教育时报》



推荐阅读:


职称丨想了半辈子的“高级”,终于要来了!

“给母亲的一封信”征文启事 | 有奖金!有爱心!有情怀!

齐了丨2019河南高招《考生指南》发布!考前准备啥?考后注意啥?……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河南教师”。本公众号转载的其他稿件,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欢迎联系我们,我们会在后续转载文章中声明。谢谢!


觉得不错,请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