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上网课竟有这么多雷区?家长可得小心了!

河南教师 2022-10-09

近日

安徽合肥一名小学一年级学生

因调错台

上了一节高二化学课


爸妈上班不在家

爷爷奶奶发现不对劲让换台

孩子坚决不同意

虽然“听不懂”

但依然认真做了“笔记”



网友的评论亮了!


这段时间

“停课不停学”

让老师们当上了“主播”

学生们也开启了在家学习模式


对这个孩子的行为

我们笑笑过后

也应该思考

辛辛苦苦上的网课

怎样才能不白费功夫


网上学习毕竟不同于在校学习

师生在面对直播教学时

也要注意避免雷区

想法设法

让线上学习真正发生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超实用的经验

家长们可要收好了——


上网课有哪些常见的雷区,咋应对?


雷区1:盲目选择平台和内容


假期延长,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在家无所事事,为孩子购买了很多线上课程。其实,只要仔细甄别,就会发现,有的网校只搭建了课程目录,下面并没有资源;有的网校虽然有比较成体系的课程资源,但只要你仔细听一听,就会发现只有部分免费试听;还有的授课教师是由新毕业的大学生担任,缺少一线教学经验,不会说“儿童话”,讲授语速过快,所用词汇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理解有难度。更糟的是,还会有知识性错误。这些课程都是不适合孩子们学习的,即使课程本身没问题,还要考虑教材版本的问题。



应对措施:


资源虽多,选择需谨慎,最好遵照孩子的任课教师和学校的推荐进行学习。


雷区2:家长的抱怨


学校有网课!我又要上班,哪有时间陪孩子?


我办公需要电脑,上课也需要电脑,哪有那么多电脑啊?


整体对着电脑,眼睛肯定会近视,这对孩子不负责任啊?

…………


应对措施:


特殊时期的问题需要特殊解决,谁都不忍眼睁睁地看着孩子的大把时光悄悄流逝。


新事物涌现的时候,也是考验一个人适应能力的时候。当你还在满腹质疑,别人早已适应并奔跑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建议家长调整心态,拥抱变化。


雷区3:上课地点随意


抱着iPad,靠在沙发上看网课;抱着iPad,捂在被窝里看网课;抱着手机,趴在餐桌上看网课……



应对措施:


如果说爱学习的孩子是一粒种子,上课的地点就是这粒种子的土壤。建议家长一定要在家中为孩子开辟出一个专门的上网课的学习地点,学习需要安静,也需要仪式感。


雷区4:网课不开,卧床不起



卧室里,爸爸妈妈催孩子,快点起,网课要开始了;餐桌前,爷爷奶奶心疼孩子,实在不行一边吃一边看网课吧;电脑前,孩子们穿着睡衣,眯缝着眼睛,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


应对措施:


每天早上8点准时开课,那么等他完全清醒过来,10分钟可能没有了;再等他理清思路,20分钟可能没了。


建议早晨让孩子提前30-40分钟起床,穿好正式的服装,准备好文具书本,静待学习时光的开启。 让好习惯,从每一个早晨开始,陪伴孩子的一生。


雷区 5:中途打扰


喝口水吧,今天都没看到你喝水;喝杯酸奶,早上的酸奶你忘了喝;外套穿上,穿这么少别冻感冒了……


应对措施:


孩子学习的时候,如果中途出现人为的打扰,必然会分散注意力,学习效果势必打折。建议家长召开一个家庭会议,让每个人都知道孩子每天网课学习时间,并且制定一个规则:孩子学习网课期间,除了陪同学习的家长外,其他人尽量不要进入房间打扰。




雷区 6:孩子无人陪同


开课5分钟,孩子认认真真盯着屏幕听课;开课10分钟,孩子开始咬指甲、抠耳朵;开课15分钟,孩子开始摇头晃脑,东倒西歪……


应对措施:


在教室里上课,孩子稍微分神,立即被老师拉回到正常轨道。在网络学习,隔着屏幕,老师就刹不住孩子不听课的心了。 建议每节网课,安排一个家长全程陪同,同时陪同的人员要进行自我约束:


1.与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但是能观察到孩子的学习表现;2.发现孩子开小差时,不要大声呵斥中断听课,采取轻拍肩膀、捏捏小耳朵的方式轻轻提醒;3.陪同的家长可以在一边安静地看书看报,切记玩手机、打游戏、追剧。


雷区7:网课结束,自由放飞


今天的网课终于结束了,我要打会儿游戏。这一天上网课都憋坏了,现在网课结束,别来烦我啊……


应对措施:


一天的网课,等到结束,确实都应该放松一下心情。可是,忙碌了一天,千万别忽视了一个关键点:一日学习盘点。 


一是对着笔记,总结今日网课学习的收获,见证孩子一天的努力,见证网络学习的效果。 二是梳理今日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请教老师或者家长辅导,及时的进行解决。



雷区8:简单粗暴式地逼迫孩子学习


孩子毕竟是孩子,喜欢游戏,喜欢看动画片是天性。没有什么学习内容能比这些更吸引孩子的目光,因此,家长们不要高估孩子的自控力,千万不能采用简单的方式:把孩子往电视前一放,把网页里的在线课堂打开,就听之任之。那样,即使教师准备的课程再精心,内容再丰富,孩子们也会控制不住想玩游戏,想溜号,这是人的本性。



应对措施:


不要如临大敌,粗暴地逼着孩子们端坐在电视前、电脑前,目不转睛地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大人的监视下,孩子战战兢兢,压力山大。这只会让孩子反感这种学习方式。


应该把这个学习过程当做“亲子游戏”,一家人端坐在电视前、电脑前,每个人都拿着本子,一边听一边记。看完后相互分享心得,家长一定要多多示弱,多多装傻,向孩子请教这道题怎么解?这篇课文我怎么没明白什么意思。让孩子给你讲讲。这样会激发孩子的学习成就感,觉得自己特别聪明,此时再来点小小的崇拜式的夸奖、眼神,孩子定会受到极大鼓舞,甚至会达到“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效果!


雷区9:只看重学习过程,而忽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孩子学习不光只是听教师的传授,还要进行复习和练习。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学习成果,在线教育的缺陷就是缺少练习的指导和反馈。平时在学校,一般语文、数学教师上午讲新课,下午总会用一节课时间,带领孩子做练习。现在因疫情所限,学生只能在家学习,那么孩子的练习就要靠家长的带领和辅导了。



应对措施:


教师一般会在固定时间进行答疑,家长要在这个时间之前,完成教师布置的小测试,看看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没弄明白的地方。最好再提前带领孩子预习第二天要学习的内容。虽然线上学习的进度放慢,但孩子在平时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不可废,预习——学习新知——练习(复习)——再预习下一课。


如果平时学习习惯就不好,那么正好借此机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要珍惜因为疫情创造的长时间和孩子相处的时光,多观察孩子,走进孩子心灵,跟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成长。


网课已经开展了

很长一段时间

变的是学习方式

不变的是

希望每个孩子

能真正地学有所得


我们该走出哪些误区

才能让线上学习真正发生?


江苏省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

刘俊利老师的这些观点

相信会给你带来思考——


线上学习≠掌握新知识


有家长或学生抱怨,学习太累了,其原因是课程多、内容多、任务太重。这些抱怨的出发点,都认为学习就是掌握新知识。其根源是误解了线上学习的目标。


线上学习更关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自控力,更注重丰富学生情感与锤炼学生意志品质,更强调学生养成自动自觉的学习习惯,品味学习乐趣和魅力。线上学习内容,只是达成目标的载体。



当前,线上学习内容,应包括国家规定的所有课程,有文化课程,也有艺术、体育、劳技、综合实践等课程。但这些课程培养的学科核心素养各有侧重。有些课程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有些课程则关注过程熏陶和体验。如音乐课,要学会欣赏,学会表达,可以让学生听一听和唱一唱。再如体育课,要让孩子做一做、练一练。无论是哪门课程,都指向学科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而不是仅仅掌握知识。


走出“线上学习就是掌握知识”的误区,要求准确定位知识价值,充分发挥知识附有的教育价值,感悟学习魅力,进一步强化学习动机。实现这一根本目标,需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学习为主线,以线上学习资源和平台为载体,以教师导向与助学为基础,以家长引导和激励为保障,多方聚力,形成达成目标的合力。线上学习的累,累在思维,累在体验,累在感悟。这种累可以迅速转化为“乐”。可见,真正的线上学习,就是乐在其中的过程。


线上学习≠看视频


长时间观看视频,严重影响了学生视力。这是不少舆论指责线上学习的主要罪证。这种指责,将线上学习等同于观看视频。其根源是误解了线上学习的本质。


线上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而学习的关键环节是思维和体验过程。线上学习真正发生,需要经历感觉、思维、体验、感悟、反省、内化、外显等环节。缺少思维探究和感悟体验,就不是真正的学习。即使感觉也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类型。线上学习表面看来起于视觉,但起关键作用的还是听觉,因为只有通过听觉,才能进入思维和体验阶段。线上学习,重点在思维与体验,关键是感悟和反思,最终是内化和外显。


可见,线上学习,不仅是观看视频,更是依据视频指令进入思维、体验、感悟、反省、内化和外显。



如果学生长时间紧盯视频,则可推断这位学生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从感觉到探究或体验,再到反思与感悟,最后到精神升华、拥有获得感的完整过程。


这过程,文化课可分为五个环节。一是获得学习指令。二是根据指令要求自主学探究,并完成指令;接受教师对任务完成质量的评估,然后或重新探究或进入下一探究环节;依次完成探究任务。三是依据指令,攻克重难点任务。或探究或体验,或反思或感悟。四是依据指令,反思学习内容,联系新旧知识,总结学习所得;主要以听老师的总结提升为主。五是学习效果检测,完成相关练习,并提交给老师评阅和指导。


专注是真学的重要标志,但长时间专注于视觉,则是观看影视片或游戏的标志,而不是真正学习的表现。真学的专注,主要是专注于思考、体验与反思,专注于做、听、赏或练等过程。当然,为防止观看视频影响视力,作业或演算可要求在纸质作业本上完成,尽量不要让学生在文档中完成作业。


线上教学≠老师视频直播


网上直播教学视频,是当前开展线上学习的主要形式。老师因为要将线下课堂搬到线上,除了需要更细致的备课外,还需要很多技术支持。老师的累,更可能累在技术不具备,以及巨大的频繁直播压力等。这实际上走入了将线上教学等同于老师直播视频的误区,其根源是误解了线上教学的本质。



线上教学的本质是导学与助学。导学关注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助学则帮助学生疏解学习卡点、堵点,破解学习难点,强化学习重点,解决学生学习的困惑和疑点。


一般而言,文化课线上教学中的教师,主要做三件事情:


一是整合学习资源。当前,网上学习资源丰富但良莠不齐。老师需要评估这些资源价值,依据学情整合资源,确定学习目标,并将资源转化为学生学习程序和学习内容,制定出适合于自己学生学习的任务单。这一备课环节,需要老师投入大量精力。学习任务单的质量,决定了学生自主学习效益。


二是导学与助学。将任务单转化为学生学习行为,是线上教学的主要表现。线上教学之初,老师的主要职责是提醒学生容易忽视的任务,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学习任务。线上教学之中,首先是评估、反馈学生学习任务质量。任务完成不好的,要求学生重新学习,直到较好完成任务;任务完成较好的,进入下一学习任务。其次是帮助学生破解难点,理解重点。引入破解重难点的微视频,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看视频,视频结束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味、体验后,完成学习任务。再次是随时解疑答惑,疏解学习卡点、堵点和难点。然后是学习总结与提升。学习任务基本完成后,老师可通过音频,总结本次学习重点,强调知识间联系,引导感悟学习内容中的精神内涵,品尝学习获得感。最后是布置学习效果检测任务。



三是批改作业。收集学生作业并批阅,根据作业完成质量,研判学生学习效果,制定强化和补救措施等。其他课程依据课程特质,优化上述过程。


可见,准确定位教师价值,转变教师职责,是让线上学习真正发生的重要前提条件。切忌大范围长时间直播教学视频,这不仅费时费力,还没有效果。严格说来,这种行为不是真正的线上教学


线上学习≠家长陪学


孩子线上学习,家长应做什么?线上学习启动以来,家长反映也最强烈,他们或抱怨没有时间陪孩子学习,或心疼孩子吃不消。这些诉求,主要是家长走入了线上学习等于家长陪学的误区。其根源是误解了家长在孩子线上学习中的作用。



线上学习,关键是历练孩子的自控能力、自律能力、自主能力。不同学段的学生,学习内容不同,学习要求不同,学习方式也不同。一、二年级的孩子,也可以自主学习,只不过他们的自主学习是“初级”的,主要表现为看、听、想、做等类型。孩子根据视频指令,完全可以自己看、自己听、自己想和自己做。特别是小学段的家长,更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自主能力,尤其是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和自律能力。一般而言,三年级以上的学生,线上学习则主要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不需要家长过问太多。


线上学习,家长应做好四件事:


一是引导孩子树立自立、自主意识。引导孩子确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任务自己完成等意识。帮助孩子制定自己的学习小目标,增强孩子信心,鼓励孩子完成自己的目标。


二是放心让孩子自己尝试,自己感受,自己感悟,自己思考。孩子线上学习时,家长要做幕后监控,更不能站在成人的角度,对孩子学习指手画脚。


三是激励孩子自主学习。家长应让孩子明白评估线上学习效果的标准,与孩子一起反思与总结线上学习收获和不足。特别要以鼓励为主,以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为重,与孩子一起品味学习获得感,增强孩子自信心、好奇心。


四是与老师沟通,协商高效学习策略。家长经常与老师沟通,与老师一起破解孩子学习质量不高的难题,与孩子一起自立、自主,高效完成线上学习任务。


当然,针对不具备线上学习条件的学生,或家长不在身边的学生,特别是家长在防疫一线奋战的学生,学校要采取个性化措施,或电话布置课外名著阅读任务,或单独网上一对一辅导等,以保证线上学习质量


如今

开学时间仍未定

面对网课这个相对新鲜的事物

我们的师生家长

多一些思考

就会少走一些弯路

避免走进误区和雷区


让学习真正发生

让孩子居家真正得到成长!


根据人民教育、中小学数字化教学、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教育新闻网等综合整理



推荐阅读:

十句话,十个故事,有温情更有力量!

同学们,学校想你了!

假期太长,家长要被“孙猴儿”逼疯了?别慌,送你一个“紧箍咒”!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河南教师”。本公众号转载的其他稿件,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欢迎联系我们,我们会在后续转载文章中声明。谢谢!


避开雷区,真正成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